第130节 暂一营
作者:素罗汉 更新:2022-02-03 02:50
有了新附民,就会有新附军。
赤崁军营正中的操场上,韩小波当着所有100名土著战士的面,用电喇叭宣布了大办公室的一项任命:即日起成立台南剿总下辖的地方部队“暂编第一营”,简称“暂一营”。
暂一营士兵全部由当地土著组成,目前实编100人,空额200待补。
暂一营营长由台南剿总参谋长王晓辉兼任,副营长贡达。
以上。
......
没有土著能听懂韩小波那一串喔里哇啦的快捷普通话,即便是已经能结结巴巴讲汉语的贡达也不能。不过无所谓,很快就有几个一身军装的年轻土著走过来,艰难的开始给族人讲解。
这之前穿越众就从新附民里陆续挑选出来一些“土著长随”,少年们被分配到一些经常要和土著打交道的部门,基本上就是某位穿越众的跟屁虫。在这种全天侯跟班的环境下,一些聪明的少年很快就学会了简单的普通话日常用语,分给部队的这几个也不例外,都混的很不错,算是勤务兵编制。
接下来就是给土著安排宿舍,洗澡等等一系列新兵前奏曲,在这个过程中,有30个人始终在操场上站着军姿,他们汗流浃背,在喧闹的军营里仿佛空气一般,人人视而不见,很可怜的样子。
直到晚饭前,100名土著士兵才被安顿好。
饭后是换装时刻。暂一营的主力武器依旧是土著士兵自带的标枪,这一点穿越众不打算更改:主要战斗会由枪械完成,新附军战士拿什么其实都一样。而且对手也是威胁度不高的土著,对于现在很缺铁的某个势力来说,原始的标枪就足够。
进攻只能这样,但是防御方面还是能做点文章的:藤甲。
脱胎于后世的云南孟获民俗风情园,由台湾本地黄藤经过机床打磨,浸桐油,熏蒸,上机编制等等十三道工序制成的黄藤胸甲,这一刻散发着硬黑的油光,被一一颁发给新附军战士们。
这种藤甲结构细密,错层编织,坚韧防雨,防刀砍,防枪刺,是极好的南方雨热地带防具,唯一的弱点是不防火。
在操场中间用土著的梭镖当场演示过藤甲的防御后,暂一营的战士们士气极度高涨——这种能和对手的标枪同归于尽的铠甲,相当于生死之间多一条命,大部分有过和敌对部落约战,猎头经验的土著战士,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藤甲的价值,这个根本不用翻译。
藤甲内衬用得是一些土布下脚料,很快就有和日本人交易过的聪明人,提出内衬应该是鹿皮的......我去,事还挺多?富裕如美帝大兵想要好点的配件都是自己掏腰包,何况现在一穷二白的穿越势力......统计一下,要升级版的有多少,自己派人回村报信,一副甲算上安装费是两张鹿皮,就近交到窑区,过两天领新款......
好吧,不用杀人烧房子就能哄骗土著乐呵呵交出鹿皮,这勉强算是穿越众比荷兰人高明的一点了。
闹哄哄的一天终于结束。第二天一早,军营中的两部士兵开始在操场列队。暂一营战士手持梭镖,统一戴斗笠,上身藤甲,下身七分裤,草鞋。
而30名陆军学员包裹得更加严实:纱罩斗笠,上身短褂手套,下身打着绑腿,脚上捆扎着布套和草鞋,全身上下没有露在外面的地方。
部队在一声电喇叭响亮的吆喝声中,开始开拔,目的地是——绕一圈回来。
......
没有经过训练,磨合的队伍,至少在穿越众这里,是不能派上战场的;哪怕粗糙如土著战士,眼下一样珍贵,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调教成精锐战士后,能节省穿越众今后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一点很重要。
所谓精锐战士,要求其实并不高:能在17世纪被原始植被覆盖的台南荒野,配合好拿着AK的主力行动,当好辅兵,就OK啦。
这个小目标,从今天开始执行。
暂一营的士兵首先要学会的是行进队列。他们要学会保持单列或者双列行军,并且根据口令随时启停。穿越众对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步伐齐整的军列,只需要他们听懂命令,学会排队跟随,像大工厂里排队吃饭的工人一样,有基本的秩序就可以。
队伍开拔后一路向东,往岛内走去。沿途的速度并不快,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提着头戴奔尼帽,身背步枪,手提短棍的穿越众军人维持秩序;队伍时常会根据大喇叭传来的命令突然停止,土著战士们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黑檀木短棍的问候,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列队走路和跟随,暂停休息。
30个兴高采烈的学员跟在队尾——终于不用站军姿走队列啦!小伙子们腰间插着砍柴刀,脸上挂着笑容,他们踩着整齐的步伐,感受着脚下烧荒过后,新嫩野草的弹性,宛若郊游一般心情美好。
以赤崁新区为圆心的“腐地”政策,一直都在缓慢往岛内扩展。海岸附近的野草或者被烧荒,或者被割走做成草鞋,他们遗留下来的土地被撒上蔺草的种子。
内陆的灌木和林地遭到同样处理;蛛网一般的溪流正在被一层层整理清淤,架设简易木桥,填埋沿途死水潭。
所以,大部队今天的行动还是很轻松的,志在训练队形的军官今天没有增加什么难度科目,就是简单的让土著熟悉各种口令,熟悉队形,按照要求排队过桥,以及在选定的地点跋涉溪流。
队伍在半径不到5公里的“腐地”上绕来绕去,走了整整大半天,中午还吃了一顿战地竹筒饭:混合着蔬菜和鱼肉丁的米饭被填进竹筒里,每人出发前都有一个,中午部队就地生火,竹筒加热后就可以食用。
这种杂烩饭本身已经做熟,所以不用临时加水,在台南这种气温下略略加热就能食用,方便快捷,缺点是不容易储存,最好不要隔夜吃。
按照训练科目要求,队伍里今天一半人吃热的,另一半人直接冷食,吃完后所有竹筒丢弃,然后所有人在几个橘红色的折叠桶里给自己的水壶补充净化水。
下午临近回营之前,大部队还特意走出安全的“腐地”范围,去灌木,阔叶植物丛生的植被区小转一圈,赶在傍晚前回到营地。
赤崁军营正中的操场上,韩小波当着所有100名土著战士的面,用电喇叭宣布了大办公室的一项任命:即日起成立台南剿总下辖的地方部队“暂编第一营”,简称“暂一营”。
暂一营士兵全部由当地土著组成,目前实编100人,空额200待补。
暂一营营长由台南剿总参谋长王晓辉兼任,副营长贡达。
以上。
......
没有土著能听懂韩小波那一串喔里哇啦的快捷普通话,即便是已经能结结巴巴讲汉语的贡达也不能。不过无所谓,很快就有几个一身军装的年轻土著走过来,艰难的开始给族人讲解。
这之前穿越众就从新附民里陆续挑选出来一些“土著长随”,少年们被分配到一些经常要和土著打交道的部门,基本上就是某位穿越众的跟屁虫。在这种全天侯跟班的环境下,一些聪明的少年很快就学会了简单的普通话日常用语,分给部队的这几个也不例外,都混的很不错,算是勤务兵编制。
接下来就是给土著安排宿舍,洗澡等等一系列新兵前奏曲,在这个过程中,有30个人始终在操场上站着军姿,他们汗流浃背,在喧闹的军营里仿佛空气一般,人人视而不见,很可怜的样子。
直到晚饭前,100名土著士兵才被安顿好。
饭后是换装时刻。暂一营的主力武器依旧是土著士兵自带的标枪,这一点穿越众不打算更改:主要战斗会由枪械完成,新附军战士拿什么其实都一样。而且对手也是威胁度不高的土著,对于现在很缺铁的某个势力来说,原始的标枪就足够。
进攻只能这样,但是防御方面还是能做点文章的:藤甲。
脱胎于后世的云南孟获民俗风情园,由台湾本地黄藤经过机床打磨,浸桐油,熏蒸,上机编制等等十三道工序制成的黄藤胸甲,这一刻散发着硬黑的油光,被一一颁发给新附军战士们。
这种藤甲结构细密,错层编织,坚韧防雨,防刀砍,防枪刺,是极好的南方雨热地带防具,唯一的弱点是不防火。
在操场中间用土著的梭镖当场演示过藤甲的防御后,暂一营的战士们士气极度高涨——这种能和对手的标枪同归于尽的铠甲,相当于生死之间多一条命,大部分有过和敌对部落约战,猎头经验的土著战士,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藤甲的价值,这个根本不用翻译。
藤甲内衬用得是一些土布下脚料,很快就有和日本人交易过的聪明人,提出内衬应该是鹿皮的......我去,事还挺多?富裕如美帝大兵想要好点的配件都是自己掏腰包,何况现在一穷二白的穿越势力......统计一下,要升级版的有多少,自己派人回村报信,一副甲算上安装费是两张鹿皮,就近交到窑区,过两天领新款......
好吧,不用杀人烧房子就能哄骗土著乐呵呵交出鹿皮,这勉强算是穿越众比荷兰人高明的一点了。
闹哄哄的一天终于结束。第二天一早,军营中的两部士兵开始在操场列队。暂一营战士手持梭镖,统一戴斗笠,上身藤甲,下身七分裤,草鞋。
而30名陆军学员包裹得更加严实:纱罩斗笠,上身短褂手套,下身打着绑腿,脚上捆扎着布套和草鞋,全身上下没有露在外面的地方。
部队在一声电喇叭响亮的吆喝声中,开始开拔,目的地是——绕一圈回来。
......
没有经过训练,磨合的队伍,至少在穿越众这里,是不能派上战场的;哪怕粗糙如土著战士,眼下一样珍贵,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调教成精锐战士后,能节省穿越众今后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一点很重要。
所谓精锐战士,要求其实并不高:能在17世纪被原始植被覆盖的台南荒野,配合好拿着AK的主力行动,当好辅兵,就OK啦。
这个小目标,从今天开始执行。
暂一营的士兵首先要学会的是行进队列。他们要学会保持单列或者双列行军,并且根据口令随时启停。穿越众对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步伐齐整的军列,只需要他们听懂命令,学会排队跟随,像大工厂里排队吃饭的工人一样,有基本的秩序就可以。
队伍开拔后一路向东,往岛内走去。沿途的速度并不快,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提着头戴奔尼帽,身背步枪,手提短棍的穿越众军人维持秩序;队伍时常会根据大喇叭传来的命令突然停止,土著战士们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黑檀木短棍的问候,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列队走路和跟随,暂停休息。
30个兴高采烈的学员跟在队尾——终于不用站军姿走队列啦!小伙子们腰间插着砍柴刀,脸上挂着笑容,他们踩着整齐的步伐,感受着脚下烧荒过后,新嫩野草的弹性,宛若郊游一般心情美好。
以赤崁新区为圆心的“腐地”政策,一直都在缓慢往岛内扩展。海岸附近的野草或者被烧荒,或者被割走做成草鞋,他们遗留下来的土地被撒上蔺草的种子。
内陆的灌木和林地遭到同样处理;蛛网一般的溪流正在被一层层整理清淤,架设简易木桥,填埋沿途死水潭。
所以,大部队今天的行动还是很轻松的,志在训练队形的军官今天没有增加什么难度科目,就是简单的让土著熟悉各种口令,熟悉队形,按照要求排队过桥,以及在选定的地点跋涉溪流。
队伍在半径不到5公里的“腐地”上绕来绕去,走了整整大半天,中午还吃了一顿战地竹筒饭:混合着蔬菜和鱼肉丁的米饭被填进竹筒里,每人出发前都有一个,中午部队就地生火,竹筒加热后就可以食用。
这种杂烩饭本身已经做熟,所以不用临时加水,在台南这种气温下略略加热就能食用,方便快捷,缺点是不容易储存,最好不要隔夜吃。
按照训练科目要求,队伍里今天一半人吃热的,另一半人直接冷食,吃完后所有竹筒丢弃,然后所有人在几个橘红色的折叠桶里给自己的水壶补充净化水。
下午临近回营之前,大部队还特意走出安全的“腐地”范围,去灌木,阔叶植物丛生的植被区小转一圈,赶在傍晚前回到营地。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