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人心变,天下乱
作者:何夜月 更新:2022-02-03 00:05
崇祯皇帝直接是愣住了。
挨打……要立正?
请……打?
他定定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许久没反应过来,只觉得……好是陌生。
这……是自己儿子?
啥时候变成这个样子了啊?
一时间,他的思绪有些混乱,想到先前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当朝太子,再与眼前这个挨打要立正的儿子比起来……恍若两人!
换做以前,莫说是自己如此暴怒了,仅仅是一个眼神,这孩子……便老老实实的跪下了啊!
现在……
一言难尽呐。
他有些复杂的看着朱慈烺,却是放下了拂尘,沉思许久,开口道:“不问苍生问鬼神,怎么问?”
朱慈烺干脆直接道:“请鬼神下凡,治那些叛贼!”
崇祯皇帝:“……”
他一阵无语。
这世上……你哪里能请得到鬼神啊?
跟着,他沉了口气,又问:“为何说叛贼闹事……是百年一遇的好事?”
朱慈烺认真想了想:“反正迟早要出事……”
迟早……
这……什么屁话啊!
合着按你这意思,大明江山就别想好了呗?
他不禁瞪大眼,心底动怒,可看了看站的挺直的朱慈烺,一时又难以下手。
怎么打?
若这臭小子老老实实的跪着,他早就一拂尘扬过去了,但偏偏……很硬气!
似是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有道理一般!
结果呢?
一堆屁话!
打不得,骂也不得,崇祯皇帝一阵烦闷。
他挑起眉头:“这些……都是谁教给你的?”
朱慈烺直言不讳:“当然是先生啊……”
先生?
崇祯皇帝愠怒:“哪个先生?”
朱慈烺道:“范先生,文安知县。”
崇祯皇帝微微一愣。
范先生?范九阳?自己那二弟?
合着自己儿子变化如此之大,是在那……文安县学的?
那二弟都教这小子什么了啊!
又是鬼神,又是好事的。
哪里有一样是正经东西。
他左右烦闷,感觉……自家儿子……好像变坏了。
这可是储君啊,等他百年之后,是要登基为帝的。
结果……就这?
“那……范九阳告诉你霸州一带大乱是好事?”崇祯皇帝皱眉。
“啊……”
朱慈烺本能的应了一声,却忙摇头:“也不是,只是儿臣自己思考的,所谓不破不立……”
不破不立!
崇祯皇帝已是没眼看了。
这……都什么玩意啊。
不破不立,你……破了之后,再立起来却未必是你皇明朱家的天下了啊!
“现在出事,可能是好事,日后再一起出事,可能会更麻烦。”朱慈烺认真说道。
嗯?
崇祯皇帝微微错愕。
现在出事?日后出事?
这话……竟是有几分道理。
是啊,现在若不出事,他岂会知道霸州一带会这么容易打?一打就打下来了?
京城至冀州一带,太容易打了,隐患极多。
现在知道了……嗯……
然后呢?
京城以南都快没了,贼人遍地,怎么办?
“吾儿……这些没用的、琐碎的事情,日后……少想些吧,要用心读书。”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
那贼人的事情,想想便教人头疼啊!
朱慈烺却是不以为然:“父皇,而今京城至冀州一带一地鸡毛,可……还有一个地方平安无事啊……”
崇祯皇帝瞳孔微微收缩。
诸多府、县接乱作一团,唯有一处平安。
文安县!
那贼人分明经过了文安县,却是没打。
包括取下霸州后,势力大涨,兵力数万,就是这样,仍旧没打文安!
一县之地,于朝廷而言并不起眼,可若仔细想想,顿时又令人惊心。
不简单啊!
贼人,为什么偏偏不打文安呢?
文安很强?亦或是……文安县早已与贼人联络起来?
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父皇,贼人,并不可怕!”
朱慈烺直接道:“可怕的是……人心!人心变,天下乱!”
崇祯皇帝一阵深思。
仔细想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那刘宗敏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聚拢数万大军?
因为……得了人心!
因为朝廷治理不善,失了民心啊!
“很好!”
崇祯皇帝有些复杂的看着朱慈烺,暗自感慨。
自己这儿子,无形间,长大了许多。
小小年纪,便懂得了爱民如子之道,知晓了治理天下最大的难点。
“父皇,那贼人之所以没打文安县,儿臣猜测应该是文安民心聚拢。”
“贼人四处横行,收敛数万所谓的大军,也是得了民心。”
“故,于此番叛乱而言,其重点不在于如何剿灭贼人,而是……重收民心!”
朱慈烺说着,噗通跪地,掷地有声道:“父皇,儿臣请命,率一万军,平剿贼人,还我大明一片安宁!”
嗡!
崇祯皇帝头皮一个激灵,背脊透凉气。
原来,太子前来,说了这么多,竟是……请命带兵打仗!
十四五岁的少年,当朝太子,储君,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胆识!
相比于而今朝堂大员,多数畏首畏尾,面对贼人且无半点迎战之心,而太子……却是毫不畏惧,甚至还想亲自带兵剿贼。
“好,好,好……”
刹那之间,崇祯皇帝眼眶泛红,蒙上了一层雾气。
“好儿子,爹能有你这等儿子,死也足矣!”
“咱大明,后继有人!”
“好好好!”
他不住喃喃着,用力拍着朱慈烺的肩膀。
感慨良久后,收敛几分:“但,打仗却是不行的……最起码现在不行,你年纪尚轻,身体还在成长,好好长大,长大了你若想上战场,爹半点不阻拦!”
朱慈烺仍旧坚持:“父皇,您就让儿臣去试一试吧,真的,儿臣有……六成把握。”
他本是想说八成、九成的,可话到嘴边,想到某位先生教导的“做人要谦虚”,便临时改了口。
崇祯皇帝闻言,微微错愕,旋即哈哈大笑。
这六成把握已经很难得了。
一万经营大军,面对数万叛贼,偌大朝堂文武百官,又有几人敢这么说?
但……还是不能去!
“好儿子,贼人事宜,爹自有主张,你便不要操心了,闲来无事,随意看看书就好。”崇祯皇帝说道。
朱慈烺无奈,也就只得退了下去。
很快,大殿安静下来。
一侧,太监王承恩已是被吓的瑟瑟发抖。
陛下与太子殿下说的这些话……太过惊心,若传出去,不知会惊掉多少眼球。
如太子殿下所说的大明要灭亡、挨打要立正等言语,几乎吓得人心都快跳出来。
而与四下太监截然相反的是,崇祯皇帝龙颜大悦,懒洋洋坐在椅子上,嘴角止不住的笑。
美滋滋啊!
儿子,长大啦!
且懂得了许多道理!
着实令人欣慰啊!
一高兴之下,索性叫人弄来些酒菜,喝到尽兴,便去了后宫。
是夜!
皇帝陛下歇息了,伺候的诸多太监、宫女等也都累了,先后撤下,留下数名守夜的太监。
走在林荫小道上,太监王承恩回想起来,仍旧是心有余悸。
太子殿下大变样啊!
从时候开始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极可能与文安一行有关。
去了文安一趟,回来后,整个人锋芒毕露,太可怕与惊心。
“哎呀呀……好啊,陛下开心,咱也开心。”
王承恩舒了口气,便准备去小酌一口。
而就在此间,一把长剑直接是抵在了他的脖子上,耳旁也随之传来冰冷的声音。
“别动,别出声,否则人头不保!”
挨打……要立正?
请……打?
他定定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许久没反应过来,只觉得……好是陌生。
这……是自己儿子?
啥时候变成这个样子了啊?
一时间,他的思绪有些混乱,想到先前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当朝太子,再与眼前这个挨打要立正的儿子比起来……恍若两人!
换做以前,莫说是自己如此暴怒了,仅仅是一个眼神,这孩子……便老老实实的跪下了啊!
现在……
一言难尽呐。
他有些复杂的看着朱慈烺,却是放下了拂尘,沉思许久,开口道:“不问苍生问鬼神,怎么问?”
朱慈烺干脆直接道:“请鬼神下凡,治那些叛贼!”
崇祯皇帝:“……”
他一阵无语。
这世上……你哪里能请得到鬼神啊?
跟着,他沉了口气,又问:“为何说叛贼闹事……是百年一遇的好事?”
朱慈烺认真想了想:“反正迟早要出事……”
迟早……
这……什么屁话啊!
合着按你这意思,大明江山就别想好了呗?
他不禁瞪大眼,心底动怒,可看了看站的挺直的朱慈烺,一时又难以下手。
怎么打?
若这臭小子老老实实的跪着,他早就一拂尘扬过去了,但偏偏……很硬气!
似是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有道理一般!
结果呢?
一堆屁话!
打不得,骂也不得,崇祯皇帝一阵烦闷。
他挑起眉头:“这些……都是谁教给你的?”
朱慈烺直言不讳:“当然是先生啊……”
先生?
崇祯皇帝愠怒:“哪个先生?”
朱慈烺道:“范先生,文安知县。”
崇祯皇帝微微一愣。
范先生?范九阳?自己那二弟?
合着自己儿子变化如此之大,是在那……文安县学的?
那二弟都教这小子什么了啊!
又是鬼神,又是好事的。
哪里有一样是正经东西。
他左右烦闷,感觉……自家儿子……好像变坏了。
这可是储君啊,等他百年之后,是要登基为帝的。
结果……就这?
“那……范九阳告诉你霸州一带大乱是好事?”崇祯皇帝皱眉。
“啊……”
朱慈烺本能的应了一声,却忙摇头:“也不是,只是儿臣自己思考的,所谓不破不立……”
不破不立!
崇祯皇帝已是没眼看了。
这……都什么玩意啊。
不破不立,你……破了之后,再立起来却未必是你皇明朱家的天下了啊!
“现在出事,可能是好事,日后再一起出事,可能会更麻烦。”朱慈烺认真说道。
嗯?
崇祯皇帝微微错愕。
现在出事?日后出事?
这话……竟是有几分道理。
是啊,现在若不出事,他岂会知道霸州一带会这么容易打?一打就打下来了?
京城至冀州一带,太容易打了,隐患极多。
现在知道了……嗯……
然后呢?
京城以南都快没了,贼人遍地,怎么办?
“吾儿……这些没用的、琐碎的事情,日后……少想些吧,要用心读书。”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
那贼人的事情,想想便教人头疼啊!
朱慈烺却是不以为然:“父皇,而今京城至冀州一带一地鸡毛,可……还有一个地方平安无事啊……”
崇祯皇帝瞳孔微微收缩。
诸多府、县接乱作一团,唯有一处平安。
文安县!
那贼人分明经过了文安县,却是没打。
包括取下霸州后,势力大涨,兵力数万,就是这样,仍旧没打文安!
一县之地,于朝廷而言并不起眼,可若仔细想想,顿时又令人惊心。
不简单啊!
贼人,为什么偏偏不打文安呢?
文安很强?亦或是……文安县早已与贼人联络起来?
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父皇,贼人,并不可怕!”
朱慈烺直接道:“可怕的是……人心!人心变,天下乱!”
崇祯皇帝一阵深思。
仔细想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那刘宗敏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聚拢数万大军?
因为……得了人心!
因为朝廷治理不善,失了民心啊!
“很好!”
崇祯皇帝有些复杂的看着朱慈烺,暗自感慨。
自己这儿子,无形间,长大了许多。
小小年纪,便懂得了爱民如子之道,知晓了治理天下最大的难点。
“父皇,那贼人之所以没打文安县,儿臣猜测应该是文安民心聚拢。”
“贼人四处横行,收敛数万所谓的大军,也是得了民心。”
“故,于此番叛乱而言,其重点不在于如何剿灭贼人,而是……重收民心!”
朱慈烺说着,噗通跪地,掷地有声道:“父皇,儿臣请命,率一万军,平剿贼人,还我大明一片安宁!”
嗡!
崇祯皇帝头皮一个激灵,背脊透凉气。
原来,太子前来,说了这么多,竟是……请命带兵打仗!
十四五岁的少年,当朝太子,储君,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胆识!
相比于而今朝堂大员,多数畏首畏尾,面对贼人且无半点迎战之心,而太子……却是毫不畏惧,甚至还想亲自带兵剿贼。
“好,好,好……”
刹那之间,崇祯皇帝眼眶泛红,蒙上了一层雾气。
“好儿子,爹能有你这等儿子,死也足矣!”
“咱大明,后继有人!”
“好好好!”
他不住喃喃着,用力拍着朱慈烺的肩膀。
感慨良久后,收敛几分:“但,打仗却是不行的……最起码现在不行,你年纪尚轻,身体还在成长,好好长大,长大了你若想上战场,爹半点不阻拦!”
朱慈烺仍旧坚持:“父皇,您就让儿臣去试一试吧,真的,儿臣有……六成把握。”
他本是想说八成、九成的,可话到嘴边,想到某位先生教导的“做人要谦虚”,便临时改了口。
崇祯皇帝闻言,微微错愕,旋即哈哈大笑。
这六成把握已经很难得了。
一万经营大军,面对数万叛贼,偌大朝堂文武百官,又有几人敢这么说?
但……还是不能去!
“好儿子,贼人事宜,爹自有主张,你便不要操心了,闲来无事,随意看看书就好。”崇祯皇帝说道。
朱慈烺无奈,也就只得退了下去。
很快,大殿安静下来。
一侧,太监王承恩已是被吓的瑟瑟发抖。
陛下与太子殿下说的这些话……太过惊心,若传出去,不知会惊掉多少眼球。
如太子殿下所说的大明要灭亡、挨打要立正等言语,几乎吓得人心都快跳出来。
而与四下太监截然相反的是,崇祯皇帝龙颜大悦,懒洋洋坐在椅子上,嘴角止不住的笑。
美滋滋啊!
儿子,长大啦!
且懂得了许多道理!
着实令人欣慰啊!
一高兴之下,索性叫人弄来些酒菜,喝到尽兴,便去了后宫。
是夜!
皇帝陛下歇息了,伺候的诸多太监、宫女等也都累了,先后撤下,留下数名守夜的太监。
走在林荫小道上,太监王承恩回想起来,仍旧是心有余悸。
太子殿下大变样啊!
从时候开始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极可能与文安一行有关。
去了文安一趟,回来后,整个人锋芒毕露,太可怕与惊心。
“哎呀呀……好啊,陛下开心,咱也开心。”
王承恩舒了口气,便准备去小酌一口。
而就在此间,一把长剑直接是抵在了他的脖子上,耳旁也随之传来冰冷的声音。
“别动,别出声,否则人头不保!”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