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尝试
作者:乌鸦一号    更新:2022-10-19 13:52
  在华国写经济类型的评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首先你不能写的太直白。
  因为华国的经济政策明显背后有一只有形的大手在左右,这只有形的大手并不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做什么,以及未来的风口在哪里。
  而你写的太专业,又会导致曲高和寡,而没有人去看。
  像某证券公司做的宏观经济框架研究,每周都会做全球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数和一定的分析内容,但是关注者寥寥。
  不客气的说严肃认真的经济类型评论是没有市场的,国内很多财经媒体的信息来源不过是抄来抄去。国内很多券商的研报数据引用来源甚至是营销号。
  上面的经济评论家只有靠着往通俗文学领域发展,才能在自媒体时代有一席之地。
  延寿药剂引起的讨论波及到社会各个层面。
  人类对于活着的渴望是年轻人所难以想象的。
  近几年所流行的不要后代,到一定年纪后自行解决,类似言论都是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生死而发表的片面言论。
  即便遇上再艰难境地的老人,真正有勇气安然赴死的都是少数。
  更别提赶上华国经济高速发展四十年,拥有丰富物质生活和相对丰富精神生活的年轻人。
  所谓的到一定年纪自行解决,不过是为了在社交媒体上为自己的论点所找的主观论据。
  在经济相关媒体间引起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延寿药剂的营收规模和利润上。少有把这件事和全球的供应链重组结合起来的。
  大家对于蓝星科技发展重新进入一个快车道的感知没有明显到大脑意识层面,能够看出这一点的毕竟是少数。
  在潜意识里,给蓝星人民带来的投资上的信心却是存在的。
  科技的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带来生产力的进步,解放生产关系。潜在对技术进步有良好预期,让人们产生出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进一步导致大家敢于消费、投资和创业。
  如果对未来是悲观预期,经济会陷入滞涨进而萧条。但是现在魔法带来的改变产生的良性循环,将蓝星本来该发生的滞涨往后延迟了。
  郑理或者说梅林的到来,一个起码守序的法师形象让人们对于魔法的到来接受的很快。
  当然这和这些年好莱坞文化席卷全球也有关系,人们渴望超能力,厌倦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哪怕魔法离他们很遥远。
  就像被困在苹果的罗舒,即便他几乎不可能成为魔法师,但是他依然觉得有魔法的蓝星要比魔法出现之前好得多。
  起码有希望。
  更关注延寿药剂的是学术界。
  下一期即将发表的柳叶刀被学术界誉为最受期待的一期柳叶刀。
  科学家们最关注的的问题是临床实验是如何设计的。
  延长寿命是一个非常难证明的概念。
  人类之前研发的延长寿命的方法,大多都只是从某一指标出发,自认为的延长寿命。
  或者干脆就只是改善身体健康。
  比如端粒,科学家发现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端粒会缩短。但是减缓甚至直接停止端粒缩短的现象,是否代表延长寿命呢?
  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寿命的决定因素并非只有端粒这一个指标,甚至端粒缩短也未必代表着你的寿命会缩短。
  互联网时代研究人员们往前追溯上百年,建立了长达上百年历史的数据库后,发现医疗手段的进步、行为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延长寿命。
  这一发现还要追溯到1996年阿美利肯国家老龄化研究所资助的某项研究。
  距离现在已经快过去三十年了。
  人们在这一领域的进展缓慢程度远超预期。
  而且当年研究中的延长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兑现预期寿命。
  因此无数生物学相关的研究员们都在期待延寿药剂背后所代表的基本概念的全新定义。
  在全世界科学界都在翘首期待的时候,李万清通过远程VR视频会议的方式联系到郑理。
  之前郑理在狮城的时候,他相当于每天都能见到郑理,并且将一些科研上的问题直接请教郑理。
  每次郑理都能给出恰到好处的解答也好思路也罢。
  站在李万清的角度,和郑理在同一个地方共事的那段日子,是他在科研上进步最快的日子。
  郑理走后,虽然也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请教,但是邮件和线下沟通相比,效率和理解程度终究差点意思。
  至于远程视频沟通或者通过脑机连接VR沟通,郑理几乎没有这个时间单独来解答他的疑问。
  因此自从郑理离开狮城回到华国后,李万清颇有些意兴阑珊。
  他一直都是科创生物在狮城的研发主管,郑理回国后,李渺渺有问过李万清,要不要担任科创未来狮城分公司的总裁。
  相当于从研究条线转成管理层。
  只是被李万清拒绝了。
  因为狮城不仅仅有科创生物的研发中心,还有科创未来的分公司。
  科创未来在狮城的分公司,主要负责整个东南亚乃至更远的袋鼠国的销售和推广。
  李万清还是更喜欢在实验室呆着,对于身份转化他不想也没有做好准备。
  “郑董,关于脑机连接VR的未来研究方向,我有一个想法。”
  现在狮城研发中心依然主要从事脑机连接领域的研究。
  郑理关于脑机连接的很多研究思路最终的研究落地都是在狮城。
  以至于狮城的研究员被整个业界盯着。
  但凡在脑机连接领域还有所野心的企业,都愿意花两到三倍的溢价来挖科创生物姑苏研发中心的研究员。
  其中对挖人最热烈的除了neuralink外,还有三星和索尼。
  FutureVerse的大流行,实际上是在挤占其他娱乐设备的空间。
  某游戏杂志戏称索尼的PS系列桌面娱乐设备面临了来自华国企业的降维打击。
  郑理点头道:“你说。”
  郑理对李万清的思路还是有点感兴趣。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李万清是不会单独申请要在VR里见面的。
  脑机连接VR系统里,鹅厂专门搞了一个全新的社交app,叫做Troom。
  就是一个会客厅,别人可以访问你的会客厅,你也可以访问别人的会客厅。
  每个人能够免费拥有最基础50平的会客厅。
  至于你需要购买家具也好,扩大会客厅的面积,甚至打造成你现实中的家都可以。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氪金。
  氪金,鹅厂能满足你的一切需求。
  郑理的Troom面积没有限制,但是也是空荡荡一片什么都没有。
  看不见边界的空间里,郑理和李万清的虚拟形象是这片白里唯一的颜色。
  李万清详细解释道:“我们都很清楚,VR是虚拟现实的前站。
  元宇宙只是人们短时间无法实现虚拟现实,同时又想和很多年前的VR概念进行区分,人为定义出来的概念。
  但元宇宙也确实在技术上和传统VR实现了进步。
  我们的脑机连接VR毫无疑问的说,已经满足甚至大大超过了元宇宙元年时业界的要求。
  但是这仍然不够,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依然只解决了五感中的两种感觉,视觉和听觉。
  其他三种感觉目前以蓝星的科技水平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
  目前只做到了神经信号的单向传输。
  我一直在思考,神经信号如何从VR设备上转移成人类的感觉。
  我想到一个入手的方向,那就是眩晕感。
  飞行员在模拟训练中只靠视频和轻微的抖动就能模拟拟合度比较高的真实感。
  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
  眩晕的造成原因是多样的,比如良性的位置性眩晕、外周前庭病变导致的眩晕、中枢前庭病变等等。
  听上去很多,实际上和其他感觉相比,眩晕跟其他感觉相比,涉及到的神经信号还是太少。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眩晕这种感觉可以通过视觉的配合,让人类大脑产生类似眩晕的神经信号。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模拟眩晕的真实度。
  我们可以先从模拟飞行开始,尽可能模拟真实的眩晕效果。”
  第二代脑机连接VR才上市不久,但是关于脑机连接的后续研究早就开始了。
  能够让消费者看到的产品,比企业实验室里的产品至少落后一代。
  科创生物的目标毫无疑问是虚拟现实,在前往虚拟现实的路径中,有太多技术需要攻克。
  郑理之前所在的法师联盟确实掌握了虚拟现实技术,而且是真实度很高的虚拟现实技术。
  但是法师联盟的虚拟现实技术是基于生物计算机,整个蓝星的计算机技术都是硅基。
  如何通过硅基芯片实现虚拟现实技术,这对郑理来说,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当然郑理的眼光和见识可以让科创生物少走弯路。
  郑理听完后觉得李万清选择的方向是很对的,眩晕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蓝星以前模拟感觉,都是通过外界的变化来给用户造成一种感官上的欺骗,并不是直接通过神经信号反向传输。
  很多年前就有的模拟赛程,通过专业设备模拟赛车的颠簸,然后再搭配巨大的高清屏幕,模拟开车的视野。
  专业设备欺骗你的身体,屏幕效果欺骗你的视觉,二者结合实现和真实赛车接近的感觉。
  李万清的想法是结合视觉欺骗和神经信号的逆向传输,让人类使用脑机连接VR就能产生眩晕感。
  “在眩晕感上的技术突破,将为飞行软件提供前所未有的真实度。”李万清继续说道。
  从最开始市面上大规模上市的VR设备,主打的应用就有模拟飞行驾驶。
  某些飞行员培训也会用VR设备,只是单纯视觉的欺骗效果有限。
  毕竟只靠视觉效果的眩晕和视觉、感觉和前庭功能共同作用下的眩晕,存在较大差异。
  郑理听完后点头道:“我觉得你的想法没有问题,我们可以以这个为开始的方向。
  但是单纯只是眩晕感,这一个技术革新的点,是无法支撑起明年第三代脑机连接VR设备。
  不过也不急,脑机连接VR两年甚至三年更新一代都可以。”
  李万清补充道:“毕竟我们后面现在没有追赶者,我的前东家的技术还停留脑机连接手机的地步。
  我们在时间上的紧迫感没有那么强。
  当然郑董您放心,我一定不会放松进度的。
  至于您提到的点,我认为可以这样解决,眩晕感作为一个硬件插件,提供给用户。
  比如需要使用模拟飞行软件的用户,才会购买这个第二代脑机链接VR的补充硬件。
  这是建立在今年我们的技术没有实现大的革新前提下。”
  郑理点头道:“可以。”
  李万清继续说道:“另外我还想问一句,我们有没有可能走生物芯片的技术路线?
  我最近看了很多生物芯片的文献,包括狮城研发中心的北冥二号生物存储服务器,我也研究了一遍。
  我认为生物芯片能够更好的识别甚至判断用户的真实意图。”
  郑理内心知道在生物芯片领域他其实是有更多的技术储备,有更大的发言权。
  现在科创生物展现的技术已经够惊人了,只是说还在蓝星科技框架里,偏离度不算那么高。
  如果他们后续再搞出了生物芯片,会不会引来更加彻底的调查。
  不过转念一想,反正自己的本体没在姑苏,而且把生物芯片的研究丢给狮城那边的研发中心,自己只提供技术路径的指导。
  这样做也不是不行。
  李万清见郑理在思考,他保持安静。
  郑理回答道:“可以筹备一个团队,做生物存储芯片。
  因为脑机连接芯片剑桥那边的AI芯片团队一直在做,因此你们前期会获得同样的预算支持。
  最后会视成果决定要不要继续往这个技术路线里投钱。
  如果你们表现出了价值,那么你们可以把剑桥那边的研发团队合并过来。”
  郑理属于是给李万清画了大饼。
  但是目标也是很艰巨的。
  剑桥那边的AI芯片团队,做的包括AI芯片和算法。其中AI芯片已经应用在最新一代脑机连接VR上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