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愿倾全力
作者:芭蕉夜喜雨    更新:2022-01-23 09:10
  项尚才从天台县回来,又被抓了壮丁,和韦福昌负责建校舍事宜。
  校舍还是建在集镇附近。
  有校场,有马信等人在,孩子们来上课,家长们也更放心些。
  而顾宏德则负责招生,他人才一到集镇,才到负责招生的位置上坐下,就被来打探消息的山民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密不透风。
  联寨的几十个寨主也纷纷涌向集镇的办事中心,苏青媖与他们开了足足两天的会议。
  “会长,真的男童女童都收?”
  “是。”
  “真的不收束脩?”
  “不收。但学杂费还是要收的。”
  “应该的应该的。那不收束脩,先生们的薪资哪里来?”
  “集镇这两年也赚了不少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从集镇的所得里面支付。”
  “会长大义!”声音此起彼伏。
  苏青媖抬手压了压:“你们是怎么看这事的,寨里是什么反应?”
  “我们当然万分支持啊。我们没赶上好时候,做了睁眼瞎,但他们这一代人,赶上了会长带我们致富。现在大家日子都过得好了,自然就想孩子们能有出息。自从看到了会长贴出来的告示后,我们家的门槛都被踩平了,每时每刻都有人来打听消息,我们差点没法出门。”
  “那就是大家都想送娃子们来学习咯?”
  纷纷点头:“愿意的!有个别家里需要娃子们帮衬的,家里腾不出手的,也犹豫不决。”
  “嗯。我理解,不可勉强。也不一定需要读书认字将来才有出路,才活得下去。不可因为这事弄得家里过不下去了。给大家造成困扰。”
  “是。”
  苏青媖知道定是有一些人不会送孩子来的,有各种原因吧,比如路远,比如舍不得钱,又比如家里孩子多的,或者家里有小娃,需要大的孩子帮衬家务的,各种各样。
  就是现代有九年义务教育了,不少偏远农村的孩子也读不上书,更何况是时下这种环境。
  读书识字之后呢?
  山里人可能也没几个是想送孩子去考科举的。而且现在的环境也不允许。即便考上了科举,为哪朝哪个皇帝服务呢?
  苏青媖并不打算勉强大家。
  但现在大家都吃得上饱饭了,条件宽裕,疼孩子的家里,也会为孩子多想一步。而且如果周围人都送孩子去学,自己孩子眼巴巴看着,也会有一个从众效应在里面。
  苏青媖之前看过各寨的人员档案,有多少适龄孩子,她心里是有数的。
  这次开会,又统计了一遍大概有意愿读书的孩子人数,接下来她要安排一堆事,生源人数这个犹为关键。
  建校舍那边很快就招满人了。
  大家一听送娃子上学不收束脩,家里但凡想送娃子上学的,都自告奋勇来帮忙,工钱都不肯要,就跟着上工了。
  娴娘那边在家眷里找了两个人跟她一起当女先生,也在寨里雇了人帮忙做家事。
  她婆婆很开明,一听夫人要请她儿媳妇去当女先生,高兴得很,很是支持,把两个孩子接了过去,只推着娴娘到苏青媖那边领活。
  而顾宏德那边也把男先生招好了。
  本想招三个,但有五个很是符合条件,苏青媖统计了报名的学童情况,估计四十五个寨得有上千名学童。便把五位符合条件的男先生都留下了。
  加顾宏德总共九位,如果上千学童,这九位先生怕是还不够。不过山里会认字读过书的人本来就少,能挑出这九位先生也不错了。将来忙不过来再慢慢找。
  接下来就是书籍的事。
  苏青媖叫来九位先生,问了他们关于教材的一众事体,大家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从三百千开始教起。
  苏青媖之前送青杨去私塾,对时下的私塾学馆教育也做了一番了解。
  时下的蒙童,还是从认字开始。从最开始的“三、百、千”、到《名贤集》、《神童诗》、到《五言杂字》《七言杂字》等等。这是第一阶段,先是识字教育。
  这个时期的教育,或者说书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句子短,整齐,四声清楚,平仄互对,音节易读,而且字很大。
  即使不很聪明的孩子,也很容易读,琅琅上口,很快就读熟了。
  而句子读熟了,字也就记牢了。
  这个阶段充分利用汉语、汉字单音、四声音节的特征,充分发挥了孩童时期记忆力强的特点,也充分规避了孩童时期理解力差的缺点,避免用晦涩难懂的知识,导至孩童厌学。
  这个时期主要是突出孩子们记忆力的发挥和锻炼,达到强识强记,达到识字认字的目的。
  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识字教育,第二个阶段才开始进行读书教育。读熟背诵及理解。便是《四书》、《五经》这些书籍。
  与几个先生达成共识之后,苏青媖便想着这些“三百千”从哪里采买。
  这年代的书籍还是挺贵的,而且她一下子买这么多,量大,得找大的商家去帮忙拿货才行。
  苏青媖还在思考找哪里购这么多书籍,是不是要向干爹求助的时候,丁掌柜就找上了她。
  “苏娘子又给山里做了一件好事啊。丁某佩服至极,苏娘子的高义在下自愧不如。”
  “丁掌柜言重了,只不过是看一堆孩子们在家里无所事事,年纪小的也帮不上家里什么忙,想着把他们集中到一起认几个字,不至于做个睁眼瞎罢了。”
  “丁某佩服苏娘子的高瞻远瞩,以后越地在越王的治理下,一定会欣欣向荣,一定会需要不少人才,苏娘子培养好了这些学子,还怕越王缺人用吗。苏娘子现在成了越国郡主,这是实实在在为越国谋百年大计啊。”
  啊,她没想那么远啊。
  就是山里大人在忙,孩子们没人管,在山里撒泼打滚,她看不过去罢了。
  “丁掌柜过誉了。今日来……”被他夸得都不好意思了。
  “丁某听说苏娘子在为学童们的书籍发愁,李管事得了消息,命人送了口信来,说我永丰号愿意帮这个忙,帮苏娘子把学籍采购了,而且只收成本费,不赚苏娘子一文钱。”
  这么好?这么高风亮节?
  苏青媖看向他,面色不动。
  “李管事说了,这几年跟苏娘子合作很是愉快,我们永丰号因为这大青山,也赚了不少钱,成了数一数二商号,也想着能回馈山民一二。”
  苏青媖定定地看着他,丁掌柜被她看得心里发毛,但也不露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