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大为震动
作者:李惟别 更新:2022-02-01 13:32
不管读者如何抵制,钱浩还是决心开更《三国演义》。
不仅开更,还要很高调。
他在书的开头,写了一个单章,内容就两点。一点是开书的缘由,以及和郑童的赌斗;另一点则是评论郑童的书。
确切的说,是批判郑童的书,所有的书。
不,不止郑童一个人,而是涵盖现代大半名作家。所有的书,他没有一一点评,却辛辣的指出其共通的缺点。
这单章一出,根本不需要钱浩传到微博,就有其他人主动扩散。
讲真,这单章不亚于一道惊雷。
李豹、安浮生、总管等人乍一看到,都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其实,不止他们,所有看到的人都震惊不已。
杨大志最夸张,蹭地一下站起来,满脸都是惊悚。
“这是做什么,钱浩这是做什么?”
声音很大,他以为是喃喃自语,其实已经接近怒吼。
不怪他如此失态,实在是钱浩这举动太惊人。炮轰文坛,责难所有作家!
这,不是想死吗?
杨大志急了,眼睛都红了,在办公室走个不停。如果对方不是钱浩,他恐怕都把那单章封了。
不,书都封了。
不不,连作者号也一起封了。
可对方是钱浩,他不敢这么做,也不愿这么做。他立即打电话,钱浩一接通,就歇斯底里的说:
“钱浩,你到底搞什么!你不爽郑童,你可以搞他,你干嘛批判整个文坛!”
他很暴躁,弹灭没抽两口的烟。
“删了,快删了。”
大约因为心情,他的语气很生硬,就和吵架差不多。
钱浩没有生气,淡然一笑。
这单章的影响,他也想到一些,却没想到这么惊人。便是杨大志,都变得如此暴躁。
暴躁只是表现,实质是恐惧。
须知传统作家瞧不起网文,网文从业者也大多不待见传统作家。可杨大志这位网文先行者,居然如此畏惧文坛!
由此可见,国内的文化“****”有多严重。
精准的说不是****,而是权力对文学的干预。
不过,那又如何?
钱浩的信念没有动摇,一点也没有。革新迫在眉睫,他必须高举大旗。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他不是多么伟大的人,只是拥有伟人们的作品,怎么能碌碌庸庸?
他能平庸,那些作品却不能!
想到这一点,他的心里涌起高尚的情怀,有种“天下为任”的崇高责任感。
为此,他前去鹿战家,走在路上都觉得腰板笔直。
一个上午,单章风波终于传开,波及了整个文学的江湖。网文作者和读者,大多看热闹不嫌事大,对钱浩的举措佩服不已。
“作者我只服钱大,太特喵厉害了,居然骂了半个文坛。”
“半个?呵呵,明明是所有人!没看到那句话吗?当代作家大多毫无骨气,只知模仿外国,偏偏还模仿的四不像!”
“这位真是叼,卧槽,居然朝文坛开炮。”
“我算是看出来了,钱大这是斗士啊!妈蛋,到哪都搅动风云,不翻天动地绝不罢休!”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看热闹的毫不担心钱浩,要么幸灾乐祸,要么佩服钱浩的胆气。
总而言之,他们在等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比这些人,钱浩的朋友,像刘一坤就颇为担忧。不过,他也惊叹不已。
“好个钱浩,怪不得,怪不得啊,原来早就计划好了。”
对于钱浩的计谋,他隐隐有点看出来,心里直觉惊悚。这也不奇怪,其实不止是他,不少人都看出点苗头。
楚仁就是,饶是见惯风雨,也有些心惊胆战。
“欲革新文坛吗?”
他瞧着钱浩的单章,眼镜推了四五次,仍然不敢相信。过后,他才长叹一声。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呐。只是这革新,不是那么容易的……”
确实不容易,文坛之弊六十余年,哪有那么容易革除?
昔日也有豪迈之人,欲以一己之力革文坛之弊。
结果呢?
人家李秋云,号称百年未有之天才,获得国内外诸多大奖,可还不是失败了。
到如今,因为这事,他的作品都被禁了。圈外人,大多不知其名。
如此人物都失败了,钱浩凭什么成功?
更何况,不止这一个人失败了。二十年前,上面一人,想自上而下革新文坛,结果……
丢官的丢官,坐牢的坐牢,流亡国外的流亡国外。
唉,不提也罢。
想到这些往事,楚仁担忧不已。
不可否认,钱浩也是天才,甚至不比李秋云差。可有这前车之鉴,他真的能成功?
楚仁持悲观态度,完全不看好,即使现在钱浩名声在外。
相反,他很想劝钱浩,劝钱浩放弃这种愚蠢的行为。不是害怕连累自己,是怕钱浩因此毁掉。
文坛天才不多,大师不多,真材实料的不多,他不想钱浩就这么“牺牲”。
他怕这个,他怕汉家文化无人继承,无人发扬。
只是,想到钱浩以前的话,他的这个心思就彻底破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儒如此,继真儒大道,我又如何能劝?”
不能劝!
真正的儒生,不是满嘴谎言,不是满嘴三纲五常,甚至不是君权神授。
真正的儒者,是为民请命,是道在人在,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楚仁毕竟真儒士,心思通透之后,一改往日和蔼,傲然道:“人间正道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虽则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
抱有如此刚烈想法的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不少的。
如王习,察觉钱浩意图,当即抚掌大笑:“快哉,真我汉家好男儿。我虽衰,亦当尽力。”
察觉钱浩意图的,除了钱浩的朋友,还有其仇视者,以及不相关者。
仇视者,如吴学光,乍一看到单章内容勃然大怒。可随后,他就猛地一惊,觉察情况不对。
这钱浩再狂,再没脑子,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得罪整个文坛。除非,除非……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惊,不禁睁大眼睛。
莫非,真是如此?
不待深想,他迫不及待的找其他人,想把自己的猜想倾吐。(未完待续。)
不仅开更,还要很高调。
他在书的开头,写了一个单章,内容就两点。一点是开书的缘由,以及和郑童的赌斗;另一点则是评论郑童的书。
确切的说,是批判郑童的书,所有的书。
不,不止郑童一个人,而是涵盖现代大半名作家。所有的书,他没有一一点评,却辛辣的指出其共通的缺点。
这单章一出,根本不需要钱浩传到微博,就有其他人主动扩散。
讲真,这单章不亚于一道惊雷。
李豹、安浮生、总管等人乍一看到,都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其实,不止他们,所有看到的人都震惊不已。
杨大志最夸张,蹭地一下站起来,满脸都是惊悚。
“这是做什么,钱浩这是做什么?”
声音很大,他以为是喃喃自语,其实已经接近怒吼。
不怪他如此失态,实在是钱浩这举动太惊人。炮轰文坛,责难所有作家!
这,不是想死吗?
杨大志急了,眼睛都红了,在办公室走个不停。如果对方不是钱浩,他恐怕都把那单章封了。
不,书都封了。
不不,连作者号也一起封了。
可对方是钱浩,他不敢这么做,也不愿这么做。他立即打电话,钱浩一接通,就歇斯底里的说:
“钱浩,你到底搞什么!你不爽郑童,你可以搞他,你干嘛批判整个文坛!”
他很暴躁,弹灭没抽两口的烟。
“删了,快删了。”
大约因为心情,他的语气很生硬,就和吵架差不多。
钱浩没有生气,淡然一笑。
这单章的影响,他也想到一些,却没想到这么惊人。便是杨大志,都变得如此暴躁。
暴躁只是表现,实质是恐惧。
须知传统作家瞧不起网文,网文从业者也大多不待见传统作家。可杨大志这位网文先行者,居然如此畏惧文坛!
由此可见,国内的文化“****”有多严重。
精准的说不是****,而是权力对文学的干预。
不过,那又如何?
钱浩的信念没有动摇,一点也没有。革新迫在眉睫,他必须高举大旗。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他不是多么伟大的人,只是拥有伟人们的作品,怎么能碌碌庸庸?
他能平庸,那些作品却不能!
想到这一点,他的心里涌起高尚的情怀,有种“天下为任”的崇高责任感。
为此,他前去鹿战家,走在路上都觉得腰板笔直。
一个上午,单章风波终于传开,波及了整个文学的江湖。网文作者和读者,大多看热闹不嫌事大,对钱浩的举措佩服不已。
“作者我只服钱大,太特喵厉害了,居然骂了半个文坛。”
“半个?呵呵,明明是所有人!没看到那句话吗?当代作家大多毫无骨气,只知模仿外国,偏偏还模仿的四不像!”
“这位真是叼,卧槽,居然朝文坛开炮。”
“我算是看出来了,钱大这是斗士啊!妈蛋,到哪都搅动风云,不翻天动地绝不罢休!”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看热闹的毫不担心钱浩,要么幸灾乐祸,要么佩服钱浩的胆气。
总而言之,他们在等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比这些人,钱浩的朋友,像刘一坤就颇为担忧。不过,他也惊叹不已。
“好个钱浩,怪不得,怪不得啊,原来早就计划好了。”
对于钱浩的计谋,他隐隐有点看出来,心里直觉惊悚。这也不奇怪,其实不止是他,不少人都看出点苗头。
楚仁就是,饶是见惯风雨,也有些心惊胆战。
“欲革新文坛吗?”
他瞧着钱浩的单章,眼镜推了四五次,仍然不敢相信。过后,他才长叹一声。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呐。只是这革新,不是那么容易的……”
确实不容易,文坛之弊六十余年,哪有那么容易革除?
昔日也有豪迈之人,欲以一己之力革文坛之弊。
结果呢?
人家李秋云,号称百年未有之天才,获得国内外诸多大奖,可还不是失败了。
到如今,因为这事,他的作品都被禁了。圈外人,大多不知其名。
如此人物都失败了,钱浩凭什么成功?
更何况,不止这一个人失败了。二十年前,上面一人,想自上而下革新文坛,结果……
丢官的丢官,坐牢的坐牢,流亡国外的流亡国外。
唉,不提也罢。
想到这些往事,楚仁担忧不已。
不可否认,钱浩也是天才,甚至不比李秋云差。可有这前车之鉴,他真的能成功?
楚仁持悲观态度,完全不看好,即使现在钱浩名声在外。
相反,他很想劝钱浩,劝钱浩放弃这种愚蠢的行为。不是害怕连累自己,是怕钱浩因此毁掉。
文坛天才不多,大师不多,真材实料的不多,他不想钱浩就这么“牺牲”。
他怕这个,他怕汉家文化无人继承,无人发扬。
只是,想到钱浩以前的话,他的这个心思就彻底破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儒如此,继真儒大道,我又如何能劝?”
不能劝!
真正的儒生,不是满嘴谎言,不是满嘴三纲五常,甚至不是君权神授。
真正的儒者,是为民请命,是道在人在,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楚仁毕竟真儒士,心思通透之后,一改往日和蔼,傲然道:“人间正道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虽则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
抱有如此刚烈想法的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不少的。
如王习,察觉钱浩意图,当即抚掌大笑:“快哉,真我汉家好男儿。我虽衰,亦当尽力。”
察觉钱浩意图的,除了钱浩的朋友,还有其仇视者,以及不相关者。
仇视者,如吴学光,乍一看到单章内容勃然大怒。可随后,他就猛地一惊,觉察情况不对。
这钱浩再狂,再没脑子,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得罪整个文坛。除非,除非……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惊,不禁睁大眼睛。
莫非,真是如此?
不待深想,他迫不及待的找其他人,想把自己的猜想倾吐。(未完待续。)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