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缅甸烽火(二)---阿拉干
作者:爱做的事 更新:2022-01-31 09:36
,最快更新雄起澳洲 !
接下来,缅甸密使还想商量一下价格的。但见马戈尔尼满脸疲惫,天色也渐晚,便不好多留,告辞离去。
在他走后,马戈尔尼伸了个懒腰,有些讥讽的笑了笑。
原本他是真的不想卖!但听到缅甸密使的威胁后,他就计上心头。反正英国已在缅甸境内,做足了功夫。只等时间一到,就可以让缅甸烽火连天,自顾不暇。
那时候,英国就是不交付军舰,缅甸也没办法!
所以他才答应得那么爽快,让缅甸密使,傻傻的偷着乐。
当然,他心下也是欢喜的。毕竟这不赔钱的买卖,怎能白白放过?且他已经想好,要将对缅军售的事尽快谈妥下来。怎么着也要缅甸先把购买军舰的钱付了,然后签署和解条约。
再故意把和解内容透露给大明,使得缅甸和大明渐行渐远。那明缅暹三国联盟,就彻底破得不成样子了。
这样想下去,马戈尔尼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见到佣人怪异的眼神后,他也没怪罪。反而语气温和的让佣人换掉红茶,倒上53年的红酒。
同时安排人,通知缅甸境内的各反叛势力。让他们先安静下来。等大英帝国和缅甸谈妥了,再出来闹腾。若是坏了大英帝国的好事,那就做好承受大英帝国怒火的准备。
此时此刻,缅甸密使肯定没想到,他自以为是的服软,却有如此多的算计。就是缅王孟云也想不到,英国已经在缅甸布置了这么多陷阱。
这也是缅甸的悲哀!和西方势力的龙头老大--英国联合,无异于与虎谋皮。像南洋诸国,小一点的,几乎都被西方诸国灭了。
看来也只有让缅甸尝尝自食其果的滋味,才能有所启示。
大明也有意让缅甸吃点苦头,便顺水推舟。在英国行动的时候,发动情报司的力量。秘密联系各方反叛势力,加大扶持力度。不过和英国的拖延不同,大明是使劲的鼓捣他们早点站出来闹。
并且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谁闹得最欢,给缅甸贡榜王朝的压力最大。那大明就对谁加大扶持。这样的条件,和那些反叛势力,契合度极大。毕竟他们的最终想法,就是竭尽所能的削弱缅甸贡榜王朝的实力。否则他们也难以独·立。
结果到了九月中旬,缅甸西南部的阿拉干地区。义军领袖金彬第一个大张旗鼓的站了出来,号令不服缅甸的阿拉干人,加入他领导的义军,攻击当地缅甸驻军。
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阿拉干的首府丹兑。
之后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阿拉干全境。六万多缅甸驻军,尽皆生死。没有一个俘虏,也没有一个降军。使得阿拉干境内,再也没有成建制的缅甸驻军。同时生活在阿拉干的缅人也遭到了极其残·酷的报复,要不受尽折·磨,凌·辱而死,要不躲进深山荒岛,苟·延残·喘。
当两个族群发生战争时,这样的手段,是非常普遍的。毕竟这时代,没什么人道主义,也不会有闲着没事干的国家对此指指点点。
在清理完阿拉干全境后,金彬才正式宣布脱离缅甸掌控!并带领军队,越过北部的若开山脉,袭扰缅甸内地。
缅王孟云知道此事后,雷·霆震怒。当机立断的发兵二十万,奔赴阿拉干,剿·灭叛乱。并扬言要将所有叛乱者的脑袋,做成京观。
其实这阿拉干原本就是一个独立的阿拉干王朝,由第一位君主末罗汉在1433年所建。1550年到1666年是阿拉干王朝的极盛时期,不但和东吁王朝联合进攻白古,还侵·占了沙廉。
进入十八世纪后,境内海盗横行,国势日衰。连阿拉干国王的兴替,都要受到海盗的干预。
所以在1785年,阿拉干的诸位大臣,请求孟云将阿拉干并入缅甸。自此,这里就成了缅甸的一部分。在后世,这里被改为若开,阿拉干人也改成若开人。
由于阿拉干地区和东孟加拉接壤,有很大一部分阿拉干人受伊·斯·兰教影响,改信真·主。所以忍受不了缅甸将佛教奉为国教的政策,便大量出逃东孟加拉的吉大港。
在英国掌控东孟加拉期间,还经常联合阿拉干境内的反叛势力,攻击当地的缅甸驻军。
直到东孟加拉被缅甸收入囊中,那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干人,才逃入英国掌控的达卡。
这主要领导人,就是金彬,也是大明扶持的对象。
眼看着缅甸和英国的关系缓和,金彬也对英国抱有疑虑。使得大明找上门来,提出称心如意的条件后,他就毫不犹豫的投入了大明的怀抱。随后又在大明的帮助下,秘密返回阿拉干。召集义军,举起反叛大旗。
从古至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受到很大的关注。因此大明对金彬的扶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大!
否则金彬也没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辉煌的战果!
受此刺激,本就势力不弱的曼妮普尔邦、阿萨姆邦,也紧随其后的举起反叛大旗。整个缅西北、缅西南,都在短短几天内,陷入动乱中。
和暹罗接壤的泰人居住地,也就是后世的掸邦,也受暹罗挑唆,公开反叛缅甸。甚至和清国接壤的缅北,土司们也心照不宣的违抗缅甸贡榜王朝的命令。
如此形势,对暹罗来说,简直一片大好。而对缅甸来说,就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打击。使得暹缅之战的北部战场,暹罗大胜,缅甸打败。清迈地区,再无一个缅军。
甚至将战线推到缅甸的萨尔温江东岸。
而南部战场,形势对缅甸也极为不利。尤其是当地的泰人,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和暹罗极为贴近。和缅人,反而有不小的差距。且在历史上,这里也多次易手,常常是缅甸与暹罗的必争之地。
所以他们就经常在山林间神出鬼没,给暹军带路,偷袭各个分散的缅甸驻军。
一时间,缅甸江河急转,风雨飘摇。(未完待续。)
接下来,缅甸密使还想商量一下价格的。但见马戈尔尼满脸疲惫,天色也渐晚,便不好多留,告辞离去。
在他走后,马戈尔尼伸了个懒腰,有些讥讽的笑了笑。
原本他是真的不想卖!但听到缅甸密使的威胁后,他就计上心头。反正英国已在缅甸境内,做足了功夫。只等时间一到,就可以让缅甸烽火连天,自顾不暇。
那时候,英国就是不交付军舰,缅甸也没办法!
所以他才答应得那么爽快,让缅甸密使,傻傻的偷着乐。
当然,他心下也是欢喜的。毕竟这不赔钱的买卖,怎能白白放过?且他已经想好,要将对缅军售的事尽快谈妥下来。怎么着也要缅甸先把购买军舰的钱付了,然后签署和解条约。
再故意把和解内容透露给大明,使得缅甸和大明渐行渐远。那明缅暹三国联盟,就彻底破得不成样子了。
这样想下去,马戈尔尼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见到佣人怪异的眼神后,他也没怪罪。反而语气温和的让佣人换掉红茶,倒上53年的红酒。
同时安排人,通知缅甸境内的各反叛势力。让他们先安静下来。等大英帝国和缅甸谈妥了,再出来闹腾。若是坏了大英帝国的好事,那就做好承受大英帝国怒火的准备。
此时此刻,缅甸密使肯定没想到,他自以为是的服软,却有如此多的算计。就是缅王孟云也想不到,英国已经在缅甸布置了这么多陷阱。
这也是缅甸的悲哀!和西方势力的龙头老大--英国联合,无异于与虎谋皮。像南洋诸国,小一点的,几乎都被西方诸国灭了。
看来也只有让缅甸尝尝自食其果的滋味,才能有所启示。
大明也有意让缅甸吃点苦头,便顺水推舟。在英国行动的时候,发动情报司的力量。秘密联系各方反叛势力,加大扶持力度。不过和英国的拖延不同,大明是使劲的鼓捣他们早点站出来闹。
并且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谁闹得最欢,给缅甸贡榜王朝的压力最大。那大明就对谁加大扶持。这样的条件,和那些反叛势力,契合度极大。毕竟他们的最终想法,就是竭尽所能的削弱缅甸贡榜王朝的实力。否则他们也难以独·立。
结果到了九月中旬,缅甸西南部的阿拉干地区。义军领袖金彬第一个大张旗鼓的站了出来,号令不服缅甸的阿拉干人,加入他领导的义军,攻击当地缅甸驻军。
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阿拉干的首府丹兑。
之后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阿拉干全境。六万多缅甸驻军,尽皆生死。没有一个俘虏,也没有一个降军。使得阿拉干境内,再也没有成建制的缅甸驻军。同时生活在阿拉干的缅人也遭到了极其残·酷的报复,要不受尽折·磨,凌·辱而死,要不躲进深山荒岛,苟·延残·喘。
当两个族群发生战争时,这样的手段,是非常普遍的。毕竟这时代,没什么人道主义,也不会有闲着没事干的国家对此指指点点。
在清理完阿拉干全境后,金彬才正式宣布脱离缅甸掌控!并带领军队,越过北部的若开山脉,袭扰缅甸内地。
缅王孟云知道此事后,雷·霆震怒。当机立断的发兵二十万,奔赴阿拉干,剿·灭叛乱。并扬言要将所有叛乱者的脑袋,做成京观。
其实这阿拉干原本就是一个独立的阿拉干王朝,由第一位君主末罗汉在1433年所建。1550年到1666年是阿拉干王朝的极盛时期,不但和东吁王朝联合进攻白古,还侵·占了沙廉。
进入十八世纪后,境内海盗横行,国势日衰。连阿拉干国王的兴替,都要受到海盗的干预。
所以在1785年,阿拉干的诸位大臣,请求孟云将阿拉干并入缅甸。自此,这里就成了缅甸的一部分。在后世,这里被改为若开,阿拉干人也改成若开人。
由于阿拉干地区和东孟加拉接壤,有很大一部分阿拉干人受伊·斯·兰教影响,改信真·主。所以忍受不了缅甸将佛教奉为国教的政策,便大量出逃东孟加拉的吉大港。
在英国掌控东孟加拉期间,还经常联合阿拉干境内的反叛势力,攻击当地的缅甸驻军。
直到东孟加拉被缅甸收入囊中,那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干人,才逃入英国掌控的达卡。
这主要领导人,就是金彬,也是大明扶持的对象。
眼看着缅甸和英国的关系缓和,金彬也对英国抱有疑虑。使得大明找上门来,提出称心如意的条件后,他就毫不犹豫的投入了大明的怀抱。随后又在大明的帮助下,秘密返回阿拉干。召集义军,举起反叛大旗。
从古至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受到很大的关注。因此大明对金彬的扶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大!
否则金彬也没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辉煌的战果!
受此刺激,本就势力不弱的曼妮普尔邦、阿萨姆邦,也紧随其后的举起反叛大旗。整个缅西北、缅西南,都在短短几天内,陷入动乱中。
和暹罗接壤的泰人居住地,也就是后世的掸邦,也受暹罗挑唆,公开反叛缅甸。甚至和清国接壤的缅北,土司们也心照不宣的违抗缅甸贡榜王朝的命令。
如此形势,对暹罗来说,简直一片大好。而对缅甸来说,就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打击。使得暹缅之战的北部战场,暹罗大胜,缅甸打败。清迈地区,再无一个缅军。
甚至将战线推到缅甸的萨尔温江东岸。
而南部战场,形势对缅甸也极为不利。尤其是当地的泰人,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和暹罗极为贴近。和缅人,反而有不小的差距。且在历史上,这里也多次易手,常常是缅甸与暹罗的必争之地。
所以他们就经常在山林间神出鬼没,给暹军带路,偷袭各个分散的缅甸驻军。
一时间,缅甸江河急转,风雨飘摇。(未完待续。)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