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进退
作者:水木韶华    更新:2022-03-02 05:52
  一抹愉悦的情绪从姬羌嘴角流露,一闪而过。殷家父女合力怼人,好似一股清流从朝堂流过。
  笑归笑,笑完还得继续发表意见。殷不离的提议几乎遭到全盘否决,包括她亲爹。
  户部的理由很简单,朝廷督办地方男子学堂朝廷都很勉强,更何况女子?
  吏部的理由与户部很像,不想与地方再凭白增加压力,而今重中之重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填宝肚子,而非鼓动人空着肚子去读书。
  国子监就不用说了,不仅不同意,还对通政司百般讽刺,说廖思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廖思行也很冤,然而他能有什么办法?
  莫说事先不知,就是提前知晓,他也不能在朝堂上把殷不离的嘴堵上。
  今日他才算瞧明白,殷不离明着在他们通政司落脚,实则就是给她爹帮腔的,瞧瞧,那父女其心,其利断金的气概,啧啧。
  殷其雷确然反对李常衡的“女子读书无用论”,反对归反对,一旦涉及真的要在地方开设女子学堂一事,他也是持反对态度。
  这倒令人大吃一惊。
  众人本以为他会挺自己闺女,与众臣一战到底呢。
  殷其雷的理由很简单,办了也没有女子去读。
  家境不允者居多;家境允许者,父母亲长不允居多;父母亲长允许者,周遭环境不允者居多。如此一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女子公然入学堂读书,天下人不允。
  殷其雷分析完毕,就连殷不离也沉默了。
  实际上她在思索对策。
  而众臣沉默,有被殷其雷看待问题时,与众不同的切点惊到。也有在思索他公然反对亲女,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李常衡对殷其雷的言论大赞,似乎方才被殷其雷嘲讽的不是他。
  群臣皆反对,国君也不能一意孤行。
  从实际出发,姬羌也承认殷其雷分析的乃是事实。
  即使女朝已建国七十余年,历经四朝,从未有过女学的存在。穷人家的男子都读不起书,更何况女儿?而稍稍富庶些的人家,也优先供族中男子读书。
  只有京城与地方的各大世家,才会为族中女孩聘请西席,除却读书习字外,更多的是跟着西席先生学一些针织女红、琴棋书画,礼数礼仪等。
  殷不离在大殿中央站的够久,众臣都以为她在发呆,只有姬羌看的清楚,她在思虑对策。
  “殷卿可还有事?”姬羌稍稍提醒。
  “陛下。”那一刹,殷不离的眉眼又开始发亮,似乎想到新的法子。
  “臣请陛下应允,在弘文馆十二馆的基础上增设一馆,为女学。”
  这便是殷不离深思熟虑后,提出的折中方案。
  她想的很清楚,增设一馆费了不多少钱,又能为天下臣民做个表率,将来一旦时机成熟,她再提议于地方兴建女学便容易的多。
  此话一出,李常衡立刻又站出来,言辞更为犀利。
  “荒谬!弘文馆为国学馆,向来只收男子,不收女子,殷通政之举,是想让男女同堂读书,这,这……简直伤风败俗!陛下,臣现在就可以断定,京城没有哪个家族愿将其女送入弘文馆读书的。”
  殷不离:“可在男女学堂之间设置一墙。”
  李常衡:“此举无异于掩耳盗铃。”
  殷不离:“可择他处设置女子学堂。”
  李常衡:“……”
  “殷通政还真是执著。”李常衡言辞讥讽,“我就想问问殷通政,您千方百计的鼓动陛下兴建女学,到底是何居心!”
  殷不离被李常衡一而再再而三轻蔑的态度激怒,驳道:“根本原因在于,我以为女子与男子一样,也是个人!”
  “既然同生为人,男子可以读书,女子为什么不行?”
  李常衡狡辩,“我从没有贬低女子的意思,只是天地生阴阳,自古男女分工不同,造化如此,自然要各司其职。再说,我也没有不让女子读书,在家学中读不也是一样?”
  殷不离觉得再和这样的人掰扯,没有任何意义,只向姬羌跪地请命。
  “陛下!还请陛下在京中增设一女学,鼓励天下女子读书明理。”
  李常衡紧跟着跪拜,道:“陛下,这女学万万不能开,此例一开,阴阳失衡,男子没了读书的心思,女子也不安居家,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姬羌也受够了李常衡的陈词滥调以及危言耸听,冷笑道:“增设一女学馆,竟能导致阴阳失衡,朕怎么不信呢?”
  李常衡心中咯噔一声,群臣亦然。
  陛下这是要开放女学的意思了。
  群臣注视之下,姬羌缓缓起身,江有汜瞟了李常衡一眼,心里默默为这位大放厥词的国子监祭酒点了一根蜡。
  果然,只听姬羌冷道:“大梁开国至今,历经四代女朝,朕也没看出阴阳失衡在哪儿。国子监,当掌大学,教导诸生,而非信口开河,危言耸听!”
  话毕,姬羌甩袖而去。
  次日,国君要在弘文馆一侧兴建女学馆的旨意抵达六部。在殷不离的提议中,只求增设女学一馆,圣旨却言,新建女学馆名为崇明馆,也要开设十二馆。
  圣旨一副力挺女子同男子齐肩的架势,令殷不离大喜望外,同时,又让群臣无奈。
  陛下此举,明显在赌气。说来说去,都怪李常衡,若非他最后几句口无遮拦将陛下也影射其中,陛下也不会同百官较这个真儿。
  什么天地阴阳,男主外女主内,这是能在朝堂之上说的吗?才多久,竟忘了吏部侍郎的教训了么?
  虽然事实如此。
  大梁只要女君坐朝,任何涉及男女争论的事,都无法争辩,也没有意义。
  譬如此次建不建女学之争,有什么好争的?反正在地方建不起,就在弘文馆开辟一馆作为女学怎么啦?甭管有没有女子来就读,先照着陛下心意开辟一馆就是。
  如此,陛下满意,那位女通政也不会再纠缠,朝廷也不用多花钱。
  如今倒好,不仅要花大钱,反而在陛下那里落了下乘,觉得他们这些男臣对她这个女君有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无论君臣,都是大梁掌舵者,有那个功夫分辩男女吗?
  李常衡在六部落得个里外不是人,尤其是户部,汤崇俭提起李常衡便是一通冷嘲热讽。
  李常衡背着人也骂,一群卑鄙小人,只会做马后炮,既然有理,朝堂之上为何不说?
  一气之下,李常衡连告十日病假。
  国子监群龙无首,逐渐开始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