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韩氏的决策
作者:江南黄沙 更新:2022-01-30 03:33
,最快更新征战无限历史 !
分裂韩魏是个很模糊的命令,可以理解的方式有多种。既然对是否趁机攻击老家伙团队的意见都不统一,那么这个命令当然也会随着身份立场实力的不同有着各种解读。
无一例外的是,任何一种解读的方式对老家伙团队而言,都是有利的。
晋阳城的确坚守不了多久,可赵高每多坚持一刻,韩康子和魏桓子的脸色就阴沉一分。后方得到的消息十分惊人,老八挺进的速度极快,手握晋公命令的他为自己每一次的偷袭都找到了一个牵强的理由,就连魏桓子镇守在老家的史诗级历史人物子夏也十分无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赵高的特意嘱咐下,老八祭出了从晋出公那里拿到的一份手令,配合着赵高给出的这八个字,硬生生将他缚住了手脚。
孔子常叹礼乐崩坏,向往的是大家都遵守规则的理想社会,而理想社会的规则之一就是礼,各安其位的礼。从这个角度讲,晋出公是整个晋国的国君,那么作为卿士的魏桓子,就没有理由不遵守这一点。
也许说其他人可以完全无视这个已经没有什么威信的晋公,唯独子夏不能,这和他追随着的传奇圣人孔子核心的理念不符,强行逆转甚至会影响到他成圣得道的根基。
在约束了老八不犯官民的情况下,子夏成功护住了魏桓子的所有族人和魏氏的核心精锐,老八也不敢过于煎迫,魏氏保存下来的实力至少还有十之五六。
与之相比韩康子的境遇则十分凄惨了。擅长兵刃铸造的韩氏很明显受到了老八的重点照顾,大量的工匠被迫强行迁徙,众多的铸炉被毁成废墟,更为致命的是,家族中部分精英人物也被老八一一点名,用各种各样的名义诛杀。经此一役,没有十年的修养生息,韩氏很难再有独建一国的实力。
两个势力里的消息可以说是如流水一般的传到各自的耳朵里,引起一阵又一阵的涟漪。
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晋阳城的攻击就有了落差。韩魏实力的不平衡必然会引起猜忌,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吃掉,韩康子不得不尽量保存手上的实力,这是他最后的火苗,决不允许平白熄灭在这个地方,所以他攻城的力度越来越低。
魏桓子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如果能够拿下晋阳城,配合子夏护送过来的魏家精华,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他就再次有了争锋的资本,即使不足以和智氏一较长短,但也有了自保的底气,所以他的攻城力度是一天比一天更强。
不知不觉间,韩魏之间的联盟关系也不再牢靠,赵高这个时候布置的分裂韩魏任务,就像是将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攻城一旦后继乏力被迫停下,那就永远不会有再次启动的机会。
当然更好的情况是韩魏各个势力内部也发生着分裂。
随着主家的没落,跟随韩魏的家臣领主也会有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借老八大军到来的时候,再次名义上向晋公,实际上向智氏投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反正智氏不可能将势力渗透到晋国的每一寸土地,最后还是要依靠他们来完成实际的统治,那么对这些人而言,无非就是换了一个效忠的对象而已,并没有实质性的损失。
当然,有墙头草就有忠志士,愿意和主家共进退同命运的家臣领主也不少,他们之间相互的摩擦竞争也十分激烈,在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向强势的镇压下,才勉强维持住了当下的局面。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韩康子本名韩虎,当年被智伯瑶在酒宴上当面羞辱过,可这些年和他同朝为臣,从来没有提过半个字,隐忍功夫十分到家。现在他除了纠结之外,心底里其实还有着无尽的愤怒。
原先以为智伯瑶就已经很过分了,可智氏新上任的族长智颜,简直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无耻之徒,比楚国的蛮夷或者是秦国的野人都不如。
即便是北狄西戎,也不会选择在盟军共同出征的时候去抄别人老家,这已经不是阴谋诡计了,而是毫无底线之后的道德沦丧。
毫无疑问的是,从今以后智氏的名望就算是臭大街了,史书上有关于智氏的记载从这一刻开始就是卑鄙无耻,即使最后他获得了胜利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韩康子曾经不止一次在心底默默地这样问过自己。以后世的名声换取当前的一次伟业,这就是一次豪赌,不管最后的输赢到底如何,韩氏在这一场中却已经出局了,因为智氏蛮横无理地从自己手中拿走了所有的筹码。
“家主,智氏此举天怒人怨,我们只需外结援兵,内举大旗,则必定无数豪杰景从,克复祖宗故地不在话下。”
听着韩康子那一句感叹,立即有门客跳出来表忠心,只是这句话没能等来韩康子的赞同,因为他虽然说得豪气冲天,提出的两点却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只能算是过过嘴皮子上的瘾罢了。
“卫无疾此言差矣。”看着韩康子的脸色,另一位门客适时走了出来。他的年龄已长,虽然正面称呼了前面人的名字却也无碍,前者也趁着这个机会悻悻然坐回了席位,不再多说什么。
“臣下听闻,智氏部将过韩地家主宗庙之时,亲往拜祭而封存之,若依我而言,不若遣一舌辩之士前往智氏,或可有所得,如若不然,再徐徐图之亦无不可。”年长门客微微笑道,同时捻了捻花白斑驳的胡须,然后神色一正说道,“吾观魏营,昨日有一旅隐隐护住西北角,这是断我军的后路,家主不可不防。”
“一派胡言,韩魏互为唇齿,一亡俱亡一损俱损,魏氏焉敢有二心?”另一名门客就不顾及许多了,因为站起来太急打翻了席前的酒杯,一身麻衣上汁水淋漓,说不出的狼狈,然而说的话却是掷地有声,隐隐有质疑对方勇气的意味。
“那是以前,今时不同往日了。”又一位门客站了出来。
……
听着这些争辩,韩康子心中一阵悲哀,他的年龄已经不小,没想到受过智伯瑶的侮辱之后还要再次受到智颜的侮辱,然而有的时候忍耐并不会因为对象而有所改变。在无力反抗的时候,他甚至会杀掉自己激进勇敢的儿子,然后让擅长隐忍的子嗣继承家业,再去寻找着最恰当的机会。
其实在感叹的时候,他已经决定向智氏求和,使者都已经派了出去。他给出的底线甚至低到可以做事实上独立的家臣领主,领地也可以割出一大半去,反正只要有根基在,这些东西总能够一点一点攒出来。
在此之前,他已经把这个念头在家臣领主和门客等人中都说了一遍。和要隐忍的子嗣不同,那些有投降倾向的臣属会全部被杀掉,这是一次大换血,清除掉家族内部那些腐血坏肉,才能让家族走得更长远。
他在做这些的时候,魏桓子的使者也到了韩军的阵营之中。
分裂韩魏是个很模糊的命令,可以理解的方式有多种。既然对是否趁机攻击老家伙团队的意见都不统一,那么这个命令当然也会随着身份立场实力的不同有着各种解读。
无一例外的是,任何一种解读的方式对老家伙团队而言,都是有利的。
晋阳城的确坚守不了多久,可赵高每多坚持一刻,韩康子和魏桓子的脸色就阴沉一分。后方得到的消息十分惊人,老八挺进的速度极快,手握晋公命令的他为自己每一次的偷袭都找到了一个牵强的理由,就连魏桓子镇守在老家的史诗级历史人物子夏也十分无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赵高的特意嘱咐下,老八祭出了从晋出公那里拿到的一份手令,配合着赵高给出的这八个字,硬生生将他缚住了手脚。
孔子常叹礼乐崩坏,向往的是大家都遵守规则的理想社会,而理想社会的规则之一就是礼,各安其位的礼。从这个角度讲,晋出公是整个晋国的国君,那么作为卿士的魏桓子,就没有理由不遵守这一点。
也许说其他人可以完全无视这个已经没有什么威信的晋公,唯独子夏不能,这和他追随着的传奇圣人孔子核心的理念不符,强行逆转甚至会影响到他成圣得道的根基。
在约束了老八不犯官民的情况下,子夏成功护住了魏桓子的所有族人和魏氏的核心精锐,老八也不敢过于煎迫,魏氏保存下来的实力至少还有十之五六。
与之相比韩康子的境遇则十分凄惨了。擅长兵刃铸造的韩氏很明显受到了老八的重点照顾,大量的工匠被迫强行迁徙,众多的铸炉被毁成废墟,更为致命的是,家族中部分精英人物也被老八一一点名,用各种各样的名义诛杀。经此一役,没有十年的修养生息,韩氏很难再有独建一国的实力。
两个势力里的消息可以说是如流水一般的传到各自的耳朵里,引起一阵又一阵的涟漪。
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晋阳城的攻击就有了落差。韩魏实力的不平衡必然会引起猜忌,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吃掉,韩康子不得不尽量保存手上的实力,这是他最后的火苗,决不允许平白熄灭在这个地方,所以他攻城的力度越来越低。
魏桓子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如果能够拿下晋阳城,配合子夏护送过来的魏家精华,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他就再次有了争锋的资本,即使不足以和智氏一较长短,但也有了自保的底气,所以他的攻城力度是一天比一天更强。
不知不觉间,韩魏之间的联盟关系也不再牢靠,赵高这个时候布置的分裂韩魏任务,就像是将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攻城一旦后继乏力被迫停下,那就永远不会有再次启动的机会。
当然更好的情况是韩魏各个势力内部也发生着分裂。
随着主家的没落,跟随韩魏的家臣领主也会有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借老八大军到来的时候,再次名义上向晋公,实际上向智氏投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反正智氏不可能将势力渗透到晋国的每一寸土地,最后还是要依靠他们来完成实际的统治,那么对这些人而言,无非就是换了一个效忠的对象而已,并没有实质性的损失。
当然,有墙头草就有忠志士,愿意和主家共进退同命运的家臣领主也不少,他们之间相互的摩擦竞争也十分激烈,在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向强势的镇压下,才勉强维持住了当下的局面。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韩康子本名韩虎,当年被智伯瑶在酒宴上当面羞辱过,可这些年和他同朝为臣,从来没有提过半个字,隐忍功夫十分到家。现在他除了纠结之外,心底里其实还有着无尽的愤怒。
原先以为智伯瑶就已经很过分了,可智氏新上任的族长智颜,简直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无耻之徒,比楚国的蛮夷或者是秦国的野人都不如。
即便是北狄西戎,也不会选择在盟军共同出征的时候去抄别人老家,这已经不是阴谋诡计了,而是毫无底线之后的道德沦丧。
毫无疑问的是,从今以后智氏的名望就算是臭大街了,史书上有关于智氏的记载从这一刻开始就是卑鄙无耻,即使最后他获得了胜利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韩康子曾经不止一次在心底默默地这样问过自己。以后世的名声换取当前的一次伟业,这就是一次豪赌,不管最后的输赢到底如何,韩氏在这一场中却已经出局了,因为智氏蛮横无理地从自己手中拿走了所有的筹码。
“家主,智氏此举天怒人怨,我们只需外结援兵,内举大旗,则必定无数豪杰景从,克复祖宗故地不在话下。”
听着韩康子那一句感叹,立即有门客跳出来表忠心,只是这句话没能等来韩康子的赞同,因为他虽然说得豪气冲天,提出的两点却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只能算是过过嘴皮子上的瘾罢了。
“卫无疾此言差矣。”看着韩康子的脸色,另一位门客适时走了出来。他的年龄已长,虽然正面称呼了前面人的名字却也无碍,前者也趁着这个机会悻悻然坐回了席位,不再多说什么。
“臣下听闻,智氏部将过韩地家主宗庙之时,亲往拜祭而封存之,若依我而言,不若遣一舌辩之士前往智氏,或可有所得,如若不然,再徐徐图之亦无不可。”年长门客微微笑道,同时捻了捻花白斑驳的胡须,然后神色一正说道,“吾观魏营,昨日有一旅隐隐护住西北角,这是断我军的后路,家主不可不防。”
“一派胡言,韩魏互为唇齿,一亡俱亡一损俱损,魏氏焉敢有二心?”另一名门客就不顾及许多了,因为站起来太急打翻了席前的酒杯,一身麻衣上汁水淋漓,说不出的狼狈,然而说的话却是掷地有声,隐隐有质疑对方勇气的意味。
“那是以前,今时不同往日了。”又一位门客站了出来。
……
听着这些争辩,韩康子心中一阵悲哀,他的年龄已经不小,没想到受过智伯瑶的侮辱之后还要再次受到智颜的侮辱,然而有的时候忍耐并不会因为对象而有所改变。在无力反抗的时候,他甚至会杀掉自己激进勇敢的儿子,然后让擅长隐忍的子嗣继承家业,再去寻找着最恰当的机会。
其实在感叹的时候,他已经决定向智氏求和,使者都已经派了出去。他给出的底线甚至低到可以做事实上独立的家臣领主,领地也可以割出一大半去,反正只要有根基在,这些东西总能够一点一点攒出来。
在此之前,他已经把这个念头在家臣领主和门客等人中都说了一遍。和要隐忍的子嗣不同,那些有投降倾向的臣属会全部被杀掉,这是一次大换血,清除掉家族内部那些腐血坏肉,才能让家族走得更长远。
他在做这些的时候,魏桓子的使者也到了韩军的阵营之中。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