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万死莫辞
作者:未风尘 更新:2022-01-29 21:44
弘治皇帝一阵气愤。
当下,朝廷不缺兵,更不缺将士,允了戚景通这请求也不算什么。
可问题是这戚景通是个人才,少见的良将。
好端端的,朝廷岂能因此损失这等良将?
“陛下,兵部那边……没有说法……”刘健说了一嘴。
“混账!”
弘治皇帝直接开骂:“不允,这混账东西,是看到经商挣银子了吗?啊?朝廷待他戚景通不薄,他想撂挑子,没门,不允!”
三位阁老面面相觑,一阵无言。
这位陛下可是极少骂人的,而今当着他们的面如此骂人,那……是真生气了。
当然,这事说回来,也确实不大好。
而今天下商业大兴,许多人挣了银子,而诸多将士俸禄却是有限的,这些将士看到经商如此挣银子,极容易眼红。
如若允了戚景通这个请求,开了先河,于诸多大军的稳定十分不利。
都跑去当经商了,没人愿意当将领了,这大明如何稳定?
大殿一阵寂静。
就在此间,一封奏报传来。
“交趾的?呈上来!”
弘治皇帝眉目一动,展开奏报看了看,轻松了许多一般,旋即开口:“贼人袭扰交趾三处,皆无事,仅有数名无辜百姓伤亡。”
三位阁老皆抬头,面带诧异。
贼人袭扰了交趾三处地方,竟只有区区几名百姓伤亡?
“看看吧。”弘治皇帝将那奏报递了过去。
三位阁老凑在一起看了看,面色十分凝重。
人员伤亡极少,是好事。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宁远采用了撤退一里,类似于坚壁清野的法子。
此法效用明显,那么,整个大明其他沿海地方是否可以推行呢?
答案,显而易见,很难!
这一里路看似无关紧要,却是会决定许多人养家糊口的生计问题,如一些港口、村庄,一旦将人撤出,损失是相当大的!
“却也不失为一条妙计。”
谢迁严肃道:“还是要尽量告知百姓撤离海边,以此减少伤亡。”
撤离海边,损失最大的,终究还是百姓。
可海贼一事又关乎百姓们的性命,朝廷不能强制推行,推行了未必有用,那么便只能建议百姓们尽量远离。
“嗯,传告下去吧。”
弘治皇帝一声叹息,又想到了水师。
这海贼,太过恶心,欺辱大明水师力量不足。
然而,事实便是如此。
没有航海术,没有大的战船,以现有的条件出海,是不现实的!
“另,传旨,各船舰督造厂要加紧,早日造出大船,还有海航术方面,也要加紧,加快完备,组成一支可战之师!”弘治皇帝说道。
这是根本。
有了大船、战舰以及精良的航海术,大明的水师才能强大起来。
另外一边,宁波。
戚景通喝着小酒,有些忧愁。
近日来,他接到了两份书信,一份是传告沿海各地紧急戒备的法子,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坚壁清野,然而……已经晚了。
宁波这边刚遭遇了一场大战,伤亡惨重,如若这份行令早些日子到来,他定会认真考虑撤退之事。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
人已经死了,其中有半数是因撤退不及时,被贼人击杀的,另外一半,则是与敌人鏖战而死的。
三百余人啊,都是一条条活鲜鲜的人命。
事到此时,他戚景通有不可推卸之责。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消沉了数日。
跟着,另外一封信传来,是私人的信件,是那位先生写来的。
略微琢磨之后,他甚至没有多想,便直接上书朝廷,转换户籍,也就是不干了。
正常而言,身为军籍,不是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的,身份所在,几乎是注定了他这辈子只能向上爬!
可又因那位先生的言语,他毫不犹豫上书,不干了。
“夫君,此事,事关重大,恐有性命之忧啊!”旁边,张氏抱着一个小男孩走来。
“没错!”
戚景通抬起头,眼神十分坚定:“所以我犹豫了许久,有了决定。”
张氏侧目:“什么决定?”
戚景通哼的一笑:“跑路!不等了,朝廷那边大概是不允的,那就只能提前跑路去交趾,这两日,我将诸多事宜交代下去,你也准备一下行囊,两日后,立刻出发!”
张氏倒吸一口凉气:“夫君,这……不好吧,那宁大人未必可靠……”
戚景通一瞪眼:“放屁!先生是看得起我戚景通,才叫我过去的,你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事,可以理解,但日后,不得对先生无礼!去,收拾行囊。”
跟着,他便起身,朝着大营走去。
一番交代后,戚景通便带着婆娘孩子,直奔交趾而去。
水路、高速公路相互切换,倒也相当便捷,数日后便抵达了交趾的北江府。
知府衙门。
得知戚景通拖家带口赶来,宁远当即起身,忙是迎了出去。
“草民见过宁大人!”戚景通说着,便要行叩拜之礼。
未经朝廷允许,私自逃跑过来,他甚至连普通民众都不是,那是罪人!
“勿要多礼,勿要多礼!”
宁远忙是搀扶:“世显,你能来,我很开心,繁文缛节一概省略,府邸也都准备好了,一切安心,先去休息!”
唰!
刹那间,戚景通眼红泛红,泪珠涌出。
他以儒家理解深深鞠躬:“先……先生……”
宁远忙抬手:“别,可别!”
跟着,他看向了旁边妇人怀里抱着的孩子,笑了笑道:“恭喜啊,哈哈,有儿子了,可起了名?”
戚景通直起身子,也笑了:“回先生,起了名的,叫……继光!”
窝巢!
宁远心底一震!
这……英雄猛士也!
他不禁多看了那还在呼呼大睡的孩子几眼,不住点头:“好好好,成,快请,入府,酒菜已然备好。”
酒菜确实备好了,之所以教戚景通先去休息,是想让他简单熟悉一下府邸,也就是未来的安家之处。
可既然戚景通不肯去,那便只能先设酒宴了。
酒足饭饱,米鲁与张氏各抱着孩子退了下去,厅堂间,仅剩下宁远与戚景通。
宁远略微感慨道:“世显啊,你能来,我真的很开心,我知你有才能,刚好胜任此事,外人,不足道也!”
戚景通又是一阵眼红。
那封信上,这位先生提及,有一要事,需要他亲力亲为,道阻且长,却是为了万千百姓的安定着想,为了这大明四方的稳定。
虽是不知具体是什么事,他亦是不顾性命安危赶来了。
因为,此人是宁远!
一个另无数人钦佩的人!
曾几何时,他戚景通何尝没有满心壮志?却是壮志难酬!
而今,有了这么一个机遇,便要立刻抓住。
尤其是他结识了王守仁、唐寅、徐经等人,而今,这三人都在做什么?
王守仁四方弘道,已有成王作祖之势。
徐经,掌管四方海域商贸,各处海关,每年为朝廷提供无数银两。
唐寅,掌管通商司,乃是大明商业命脉之所在。
先前,可能与他差不多,甚至在地位上可能不如他的人,已是朝廷赫赫有名的大员了。
而他呢?
改制后的水师指挥使,看似荣光无限,却是一筹莫展。
“噗通!”
诸多心思萦绕,戚景通单膝跪地:“先生但有吩咐,刀山火海,世显万死莫辞。”
宁远忙起身:“快起来,景通,不必如此的!”
戚景通却浑然不动:“先生千古,心蕴宏图,景通不过一介小人,有自知之明,且不配为先生弟子,待景通立下大功,当以束脩之礼,正式拜师!”
宁远:“……”
说白了,便是想拜师,但……自以为不配。
他干脆用力,强行将戚景通扶起:“景通,不必自谦,更不必拜师,你长我几岁,以兄弟相称即可。”
戚景通见状,双膝一软,又要伏跪,宁远立刻阻止。
“此事不必再提!”
宁远直接道:“此一番,教你过来,有要事相托,关乎我大明社稷安全,其间又有性命之忧,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戚景通当即抱拳:“景通万死莫辞!”
宁远点头:“好,你且先休息两日,过些日子会很忙,你要训兵,要出海,任务繁重!你,将真真正正的变为一个商人!”
当下,朝廷不缺兵,更不缺将士,允了戚景通这请求也不算什么。
可问题是这戚景通是个人才,少见的良将。
好端端的,朝廷岂能因此损失这等良将?
“陛下,兵部那边……没有说法……”刘健说了一嘴。
“混账!”
弘治皇帝直接开骂:“不允,这混账东西,是看到经商挣银子了吗?啊?朝廷待他戚景通不薄,他想撂挑子,没门,不允!”
三位阁老面面相觑,一阵无言。
这位陛下可是极少骂人的,而今当着他们的面如此骂人,那……是真生气了。
当然,这事说回来,也确实不大好。
而今天下商业大兴,许多人挣了银子,而诸多将士俸禄却是有限的,这些将士看到经商如此挣银子,极容易眼红。
如若允了戚景通这个请求,开了先河,于诸多大军的稳定十分不利。
都跑去当经商了,没人愿意当将领了,这大明如何稳定?
大殿一阵寂静。
就在此间,一封奏报传来。
“交趾的?呈上来!”
弘治皇帝眉目一动,展开奏报看了看,轻松了许多一般,旋即开口:“贼人袭扰交趾三处,皆无事,仅有数名无辜百姓伤亡。”
三位阁老皆抬头,面带诧异。
贼人袭扰了交趾三处地方,竟只有区区几名百姓伤亡?
“看看吧。”弘治皇帝将那奏报递了过去。
三位阁老凑在一起看了看,面色十分凝重。
人员伤亡极少,是好事。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宁远采用了撤退一里,类似于坚壁清野的法子。
此法效用明显,那么,整个大明其他沿海地方是否可以推行呢?
答案,显而易见,很难!
这一里路看似无关紧要,却是会决定许多人养家糊口的生计问题,如一些港口、村庄,一旦将人撤出,损失是相当大的!
“却也不失为一条妙计。”
谢迁严肃道:“还是要尽量告知百姓撤离海边,以此减少伤亡。”
撤离海边,损失最大的,终究还是百姓。
可海贼一事又关乎百姓们的性命,朝廷不能强制推行,推行了未必有用,那么便只能建议百姓们尽量远离。
“嗯,传告下去吧。”
弘治皇帝一声叹息,又想到了水师。
这海贼,太过恶心,欺辱大明水师力量不足。
然而,事实便是如此。
没有航海术,没有大的战船,以现有的条件出海,是不现实的!
“另,传旨,各船舰督造厂要加紧,早日造出大船,还有海航术方面,也要加紧,加快完备,组成一支可战之师!”弘治皇帝说道。
这是根本。
有了大船、战舰以及精良的航海术,大明的水师才能强大起来。
另外一边,宁波。
戚景通喝着小酒,有些忧愁。
近日来,他接到了两份书信,一份是传告沿海各地紧急戒备的法子,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坚壁清野,然而……已经晚了。
宁波这边刚遭遇了一场大战,伤亡惨重,如若这份行令早些日子到来,他定会认真考虑撤退之事。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
人已经死了,其中有半数是因撤退不及时,被贼人击杀的,另外一半,则是与敌人鏖战而死的。
三百余人啊,都是一条条活鲜鲜的人命。
事到此时,他戚景通有不可推卸之责。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消沉了数日。
跟着,另外一封信传来,是私人的信件,是那位先生写来的。
略微琢磨之后,他甚至没有多想,便直接上书朝廷,转换户籍,也就是不干了。
正常而言,身为军籍,不是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的,身份所在,几乎是注定了他这辈子只能向上爬!
可又因那位先生的言语,他毫不犹豫上书,不干了。
“夫君,此事,事关重大,恐有性命之忧啊!”旁边,张氏抱着一个小男孩走来。
“没错!”
戚景通抬起头,眼神十分坚定:“所以我犹豫了许久,有了决定。”
张氏侧目:“什么决定?”
戚景通哼的一笑:“跑路!不等了,朝廷那边大概是不允的,那就只能提前跑路去交趾,这两日,我将诸多事宜交代下去,你也准备一下行囊,两日后,立刻出发!”
张氏倒吸一口凉气:“夫君,这……不好吧,那宁大人未必可靠……”
戚景通一瞪眼:“放屁!先生是看得起我戚景通,才叫我过去的,你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事,可以理解,但日后,不得对先生无礼!去,收拾行囊。”
跟着,他便起身,朝着大营走去。
一番交代后,戚景通便带着婆娘孩子,直奔交趾而去。
水路、高速公路相互切换,倒也相当便捷,数日后便抵达了交趾的北江府。
知府衙门。
得知戚景通拖家带口赶来,宁远当即起身,忙是迎了出去。
“草民见过宁大人!”戚景通说着,便要行叩拜之礼。
未经朝廷允许,私自逃跑过来,他甚至连普通民众都不是,那是罪人!
“勿要多礼,勿要多礼!”
宁远忙是搀扶:“世显,你能来,我很开心,繁文缛节一概省略,府邸也都准备好了,一切安心,先去休息!”
唰!
刹那间,戚景通眼红泛红,泪珠涌出。
他以儒家理解深深鞠躬:“先……先生……”
宁远忙抬手:“别,可别!”
跟着,他看向了旁边妇人怀里抱着的孩子,笑了笑道:“恭喜啊,哈哈,有儿子了,可起了名?”
戚景通直起身子,也笑了:“回先生,起了名的,叫……继光!”
窝巢!
宁远心底一震!
这……英雄猛士也!
他不禁多看了那还在呼呼大睡的孩子几眼,不住点头:“好好好,成,快请,入府,酒菜已然备好。”
酒菜确实备好了,之所以教戚景通先去休息,是想让他简单熟悉一下府邸,也就是未来的安家之处。
可既然戚景通不肯去,那便只能先设酒宴了。
酒足饭饱,米鲁与张氏各抱着孩子退了下去,厅堂间,仅剩下宁远与戚景通。
宁远略微感慨道:“世显啊,你能来,我真的很开心,我知你有才能,刚好胜任此事,外人,不足道也!”
戚景通又是一阵眼红。
那封信上,这位先生提及,有一要事,需要他亲力亲为,道阻且长,却是为了万千百姓的安定着想,为了这大明四方的稳定。
虽是不知具体是什么事,他亦是不顾性命安危赶来了。
因为,此人是宁远!
一个另无数人钦佩的人!
曾几何时,他戚景通何尝没有满心壮志?却是壮志难酬!
而今,有了这么一个机遇,便要立刻抓住。
尤其是他结识了王守仁、唐寅、徐经等人,而今,这三人都在做什么?
王守仁四方弘道,已有成王作祖之势。
徐经,掌管四方海域商贸,各处海关,每年为朝廷提供无数银两。
唐寅,掌管通商司,乃是大明商业命脉之所在。
先前,可能与他差不多,甚至在地位上可能不如他的人,已是朝廷赫赫有名的大员了。
而他呢?
改制后的水师指挥使,看似荣光无限,却是一筹莫展。
“噗通!”
诸多心思萦绕,戚景通单膝跪地:“先生但有吩咐,刀山火海,世显万死莫辞。”
宁远忙起身:“快起来,景通,不必如此的!”
戚景通却浑然不动:“先生千古,心蕴宏图,景通不过一介小人,有自知之明,且不配为先生弟子,待景通立下大功,当以束脩之礼,正式拜师!”
宁远:“……”
说白了,便是想拜师,但……自以为不配。
他干脆用力,强行将戚景通扶起:“景通,不必自谦,更不必拜师,你长我几岁,以兄弟相称即可。”
戚景通见状,双膝一软,又要伏跪,宁远立刻阻止。
“此事不必再提!”
宁远直接道:“此一番,教你过来,有要事相托,关乎我大明社稷安全,其间又有性命之忧,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戚景通当即抱拳:“景通万死莫辞!”
宁远点头:“好,你且先休息两日,过些日子会很忙,你要训兵,要出海,任务繁重!你,将真真正正的变为一个商人!”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