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科学院
作者:未风尘 更新:2022-01-29 21:43
弘治皇帝十分的诧异。
宁远这小子,竟然要搞一个数院。
然后,再利用数院这些得到朝廷认可的“官”,丈量土地。
理论上,倒是可行的。
其主要原因是非朝廷官员没资格干涉朝政,而任用其余大员,又不放心,于是,这数院的建立,便成了必然。
但这来来回回,十分的麻烦,到最后,竟只是为丈量土地这么一个小事?
“不至于吧?”
弘治皇帝疑惑道:“你要知道,这数院,可不同于通商司、道路司、海政司,这三司的设立,可更好的服务朝政,而只是单独建立一个数院,文武百官怕是不允。”
道理,宁远自然是懂的。
说白了,道路司等三司的建立,能给朝廷带来银子。
而这数院,非但不能挣银子,反而还要朝廷坏规矩承认数院诸多弟子合法的身份。
因为你数院建立起来,又有合法,朝廷这边势必要给发俸禄,还要给一定的官衔。
既如此,那天下无数的儒家子弟还读什么数啊,考什么科举啊,稍微钻研一下数学,便可以成为朝廷命官了啊!
而面对这等坏了儒家礼制的规矩,诸多文官岂会同意?
可宁远却是清楚,数院的建立,势在必行。
这可是科学的基础啊,无论物理、还是化学,都需要计算。
“陛下,或可设置……辅官!”
宁远慎重的吐出两个字,接着道:“这辅官独立于朝政之外,只是一个名头,俸禄则正常发放。”
“非是数院,臣以为,还可以趁此设化学院,日后再出现新学问,再行设院。”
“故,或可考虑设立一个科学院,下辖数院、化学院等,用于研究、发明、创新。”
闻言,弘治皇帝差点冷笑出来。
这小子,越来越过分了。
竟要同时设立一个独立于朝廷的体系。
单单是一个数院都未必能顺利设立起来,还敢要求这么多?
只不过,最后面那三个词汇倒是令他沉思了几分。
研究、发明、创新。
这六个字,换做先前,他或许不在意,可在这两年中,他发现了许多事情都与这六个字有关。
譬如,香皂、玻璃、神仙快乐水。
再比如,开花弹!
这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是由一种鬼斧怪力所产生的啊。
这……便是科学?
“容朕考虑考虑吧,天色不早,你也该回去了!”弘治皇帝挥了挥手。
宁远老实告退。
回到家,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便自顾自的煮起了火锅。
“夫君有心事?”是朱秀荣走了过来。
“没事,但在找事。”宁远随口应了一下。
朱秀荣见状,便为宁远披上一个袄子,悄然离开。
宁远望着外面,是半月,再有个十天左右,就过年了。
原本,他打算着老老实实挣点银子,放松一些,这些大事留作以后再考虑。
奈何时势催的紧啊,这诸多计划,年前就得准备起来。
他重新丈量土地,一方面是为了镇住闹事之人,同时也是为下一步计划做打算。
推行改版的一条鞭法!
这一条鞭法,乃是后世张居正老爷子改革所用,其主要要点在于把各种赋税、徭役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
此法一出,大大的增加了朝廷库府的收入,为万历三大征提供了充足的银子。
但与此同时,也为朝廷埋下了许多隐患。
其最大原因在于另外一个制度,简而言之便是“人头税”。
就是你家里有多少人,就得交多少人的税。
这就导致了一些没有地的佃农,十分的艰难,反而一些乡绅通过各种关系,比如将地挂名在有功名的读书人身上,便可避免一定的赋税。
跟着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没地的,或是地极少的,要缴纳赋税,田地多的,反而不用交税。
就这,能收上税才怪了他娘的!
他这边呢,反正已经得罪了许多乡绅,干脆,趁此机会,一步到位,将一条鞭法以及摊丁入亩两个方法结合起来,大刀阔斧的干!
此事一旦达成,便可给诸多佃农带来最大程度的公平。
没有地?
好,那你不用交税!
哎呀,不用感激本公子,都是本公子该做的。
想着,想着,宁远自顾自的笑了出来。
另外一边,坤宁宫。
弘治皇帝虽是躺下了,却是久久睡不着,一直在琢磨科学院的事情。
这可不是小事。
若是无端提出,定会遭到百官同时反对。
毕竟是坏了朝廷根本规矩的大事,一个不慎,他这个皇帝都很危险。
不知想了多久,他才深沉睡去。
翌日早朝。
不出意外,百官所议论的都是关于佃农的事情,甚至有人提议派兵弹压,荒谬至极。
弘治皇帝不厌其烦,摆了摆手道:“年关将近,户部这般核算的如何了?”
一听话题转移了,许多人偷偷看向了户部尚书周经。
周经出列:“启禀陛下,因为朝廷收复了交趾的缘故,账目增多,户部这边还在日夜核算,想来……再有个四五日,就差不多了。”
这回答本没什么问题。
户部一些个侍郎的数算能力,可以说的大明最强的了,核算的慢,跟人本身没什么关系。
可是,弘治皇帝闻言,却是微微皱眉:“朕听闻,你把一个叫王文素的人,请了去?”
唰的一下,周经脸色大变。
这话,私底下谈倒是没什么问题。
实情摆在哪里,户部这边的压力太大,为了尽快算出账目,请来那个数算极其厉害的王文素,倒也没什么。
但,这话在朝堂之上提出来,意味就多了。
因为那王文素并非朝廷大员,根本没资格接手朝廷的账目。
还有便是,户部的账目,可都是朝廷的机密,随意泄露给王文素这个外人,足可按叛国罪来算了,那是掉脑袋的大罪。
“陛下啊……”
噗通,周经跪在了地上,似是经过酝酿,泪珠子啪嗒嗒掉落下来:“臣……苦啊!”
一边说着,心里,却是疯狂的思索着。
有点麻烦了啊!
陛下,莫不是要拿自己开刀?
可自己根本没掺和过那诸多佃农的事情啊,若挨了这无端的刀子,憋屈也憋屈死了。
“此一年,大明大兴,日益强大,这账目数量也就跟着多了起来,是往年的数倍,还有交趾那边的诸多账目,加起来,是往年的十余倍啊!”
“臣自知年关将近,恐耽搁了出账时日,便请来了那王文素。”
“陛下放心,臣给那王文素的账目,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且数量驳杂的。”
“陛下啊,臣忠心耿耿,一心为君,臣……难啊!”
宁远这小子,竟然要搞一个数院。
然后,再利用数院这些得到朝廷认可的“官”,丈量土地。
理论上,倒是可行的。
其主要原因是非朝廷官员没资格干涉朝政,而任用其余大员,又不放心,于是,这数院的建立,便成了必然。
但这来来回回,十分的麻烦,到最后,竟只是为丈量土地这么一个小事?
“不至于吧?”
弘治皇帝疑惑道:“你要知道,这数院,可不同于通商司、道路司、海政司,这三司的设立,可更好的服务朝政,而只是单独建立一个数院,文武百官怕是不允。”
道理,宁远自然是懂的。
说白了,道路司等三司的建立,能给朝廷带来银子。
而这数院,非但不能挣银子,反而还要朝廷坏规矩承认数院诸多弟子合法的身份。
因为你数院建立起来,又有合法,朝廷这边势必要给发俸禄,还要给一定的官衔。
既如此,那天下无数的儒家子弟还读什么数啊,考什么科举啊,稍微钻研一下数学,便可以成为朝廷命官了啊!
而面对这等坏了儒家礼制的规矩,诸多文官岂会同意?
可宁远却是清楚,数院的建立,势在必行。
这可是科学的基础啊,无论物理、还是化学,都需要计算。
“陛下,或可设置……辅官!”
宁远慎重的吐出两个字,接着道:“这辅官独立于朝政之外,只是一个名头,俸禄则正常发放。”
“非是数院,臣以为,还可以趁此设化学院,日后再出现新学问,再行设院。”
“故,或可考虑设立一个科学院,下辖数院、化学院等,用于研究、发明、创新。”
闻言,弘治皇帝差点冷笑出来。
这小子,越来越过分了。
竟要同时设立一个独立于朝廷的体系。
单单是一个数院都未必能顺利设立起来,还敢要求这么多?
只不过,最后面那三个词汇倒是令他沉思了几分。
研究、发明、创新。
这六个字,换做先前,他或许不在意,可在这两年中,他发现了许多事情都与这六个字有关。
譬如,香皂、玻璃、神仙快乐水。
再比如,开花弹!
这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是由一种鬼斧怪力所产生的啊。
这……便是科学?
“容朕考虑考虑吧,天色不早,你也该回去了!”弘治皇帝挥了挥手。
宁远老实告退。
回到家,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便自顾自的煮起了火锅。
“夫君有心事?”是朱秀荣走了过来。
“没事,但在找事。”宁远随口应了一下。
朱秀荣见状,便为宁远披上一个袄子,悄然离开。
宁远望着外面,是半月,再有个十天左右,就过年了。
原本,他打算着老老实实挣点银子,放松一些,这些大事留作以后再考虑。
奈何时势催的紧啊,这诸多计划,年前就得准备起来。
他重新丈量土地,一方面是为了镇住闹事之人,同时也是为下一步计划做打算。
推行改版的一条鞭法!
这一条鞭法,乃是后世张居正老爷子改革所用,其主要要点在于把各种赋税、徭役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
此法一出,大大的增加了朝廷库府的收入,为万历三大征提供了充足的银子。
但与此同时,也为朝廷埋下了许多隐患。
其最大原因在于另外一个制度,简而言之便是“人头税”。
就是你家里有多少人,就得交多少人的税。
这就导致了一些没有地的佃农,十分的艰难,反而一些乡绅通过各种关系,比如将地挂名在有功名的读书人身上,便可避免一定的赋税。
跟着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没地的,或是地极少的,要缴纳赋税,田地多的,反而不用交税。
就这,能收上税才怪了他娘的!
他这边呢,反正已经得罪了许多乡绅,干脆,趁此机会,一步到位,将一条鞭法以及摊丁入亩两个方法结合起来,大刀阔斧的干!
此事一旦达成,便可给诸多佃农带来最大程度的公平。
没有地?
好,那你不用交税!
哎呀,不用感激本公子,都是本公子该做的。
想着,想着,宁远自顾自的笑了出来。
另外一边,坤宁宫。
弘治皇帝虽是躺下了,却是久久睡不着,一直在琢磨科学院的事情。
这可不是小事。
若是无端提出,定会遭到百官同时反对。
毕竟是坏了朝廷根本规矩的大事,一个不慎,他这个皇帝都很危险。
不知想了多久,他才深沉睡去。
翌日早朝。
不出意外,百官所议论的都是关于佃农的事情,甚至有人提议派兵弹压,荒谬至极。
弘治皇帝不厌其烦,摆了摆手道:“年关将近,户部这般核算的如何了?”
一听话题转移了,许多人偷偷看向了户部尚书周经。
周经出列:“启禀陛下,因为朝廷收复了交趾的缘故,账目增多,户部这边还在日夜核算,想来……再有个四五日,就差不多了。”
这回答本没什么问题。
户部一些个侍郎的数算能力,可以说的大明最强的了,核算的慢,跟人本身没什么关系。
可是,弘治皇帝闻言,却是微微皱眉:“朕听闻,你把一个叫王文素的人,请了去?”
唰的一下,周经脸色大变。
这话,私底下谈倒是没什么问题。
实情摆在哪里,户部这边的压力太大,为了尽快算出账目,请来那个数算极其厉害的王文素,倒也没什么。
但,这话在朝堂之上提出来,意味就多了。
因为那王文素并非朝廷大员,根本没资格接手朝廷的账目。
还有便是,户部的账目,可都是朝廷的机密,随意泄露给王文素这个外人,足可按叛国罪来算了,那是掉脑袋的大罪。
“陛下啊……”
噗通,周经跪在了地上,似是经过酝酿,泪珠子啪嗒嗒掉落下来:“臣……苦啊!”
一边说着,心里,却是疯狂的思索着。
有点麻烦了啊!
陛下,莫不是要拿自己开刀?
可自己根本没掺和过那诸多佃农的事情啊,若挨了这无端的刀子,憋屈也憋屈死了。
“此一年,大明大兴,日益强大,这账目数量也就跟着多了起来,是往年的数倍,还有交趾那边的诸多账目,加起来,是往年的十余倍啊!”
“臣自知年关将近,恐耽搁了出账时日,便请来了那王文素。”
“陛下放心,臣给那王文素的账目,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且数量驳杂的。”
“陛下啊,臣忠心耿耿,一心为君,臣……难啊!”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