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京
作者:吃货大联盟    更新:2022-01-27 23:19
  其实洪承畴用兵还是相当谨慎的,只是如今辽东军的战斗力让他有些膨胀。朱慈烺极力反对他出兵应敌,洪承畴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朱慈烺依旧是不放心:“洪大人,你记住了,黄台吉若是兴兵来犯。无论他如何威逼利诱,万不可轻易出击。”
  一旁的祖大寿问道:“太子殿下,若是那建奴当真有机可寻。战机可是稍纵即逝,难道咱们真的就眼睁睁的看着不打么。倘若不打,朝中恐有人说我们怯战。”
  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祖大寿他们最是了解的了。这些京官似乎别的本事没有,专门挑自己人的毛病,是手到擒来。
  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们,很多官员把给同僚添堵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甚至于有的言官已经不满足于针对同僚们的挑刺了,而是把目标对准了皇帝。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就被这些言官们给害惨了。以至于,他发出的许多政令最后都无疾而终。比如说,崇祯皇帝试着南迁。也试过和黄台吉和谈,结果到最后都阻于言官之手。
  甚至于,李自成打到京畿的时候,朝中还在吵着该不该弃城南下。其实当时崇祯皇帝离开北京,南下去南京是最正确的选择。
  当年朱棣迁都北京,就是想天子守国门。大明王朝在朱棣这样的雄主手里,自然不会畏惧于任何敌对势力。可是,到了后继之君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朱棣不是没有想过,将来自己的子孙守不住天下的时候。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对北京城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所以朱棣在南京保留了一整套的朝廷系统,南京城三省六部都非常完整。若是崇祯南下,以南京为国都,大明不会亡。
  当时,大明虽然糜烂。可是全国的明军主力依旧尚在,崇祯南下南京的话,最后鹿死谁手谁也说不清楚。
  可偏偏崇祯南下的决策,被朝臣们左右阻拦。以至于最后错过了大好时机,这也和崇祯皇帝优柔寡断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即便是崇祯不肯南下,也该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南京。结果直到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崇祯都没有下这个决心。
  朱慈烺弄死了豪格,黄台吉盛怒之下,若是将来兴兵前来复仇。朱慈烺的意思是让洪承畴按兵不动,依仗城墙坚守不出。被动防御,绝不主动出击。
  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被朝中别有用心的官员们弹劾。他们会上书崇祯皇帝,说洪承畴怯战。
  历史上松锦之战的失败,就是洪承畴被朝官所逼,强行出兵的结果。还有孙传庭的战死,卢象升的战死等等,这些大明名将很多并不是死于自己的指挥能力。而是,死于朝中那些尸位素餐官员们的逼迫。
  崇祯坐镇北京城,对这些事又不甚了解。急脾气的崇祯被群臣一激,也就跟着逼迫他们出兵。结果,这些大明名将们往往最后都是死于自己人之手。
  朱慈烺点点头:“不打,朝中的事有本宫来处理。敢有朝官弹劾与你们,本宫绝不会放过他们。”
  没错,这次言官们别人不敢招惹。甚至于崇祯皇帝,有的时候都得受制于这些言官之手。可他朱慈烺不怕,朱慈烺从来就不在乎自己的名声。
  惹了这位诡计多端的太子爷,那就活该你倒霉了。那个言官敢弹劾辽东军怯战,朱慈烺就收拾哪个王八蛋。
  有了太子爷的这番话,洪承畴总算是放下心来:“殿下放心,老臣定会听您的吩咐。无论那黄台吉如何威逼利诱,臣都绝不出兵。”
  朱慈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洪承畴能够了解自己的用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若是一个急于立功的将领,朱慈烺还真担心辽东的形势。好在洪承畴的战术向来很稳,他能听进去自己的建议,这是最好的结果。
  无论自身如何强大,面对两线作战都是大忌。何况,如今的大明朝根本就与强大丝毫不沾边。
  既要对付国内的流寇,又要对付辽东的黄台吉。两线作战,即便是朱慈烺也没这个本事。
  大明的百姓已经困顿不堪了,实在经不起更大的折腾了。
  只要洪承畴守住辽东防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仗着城池之坚,让黄台吉打不进关内,朱慈烺就能腾出手来,去对付国内的流寇。
  别看李自成已经退到湖广,张献忠去了四川。可是这些流寇一旦有了生存的土壤,对百姓将造成巨大的伤害。
  朱慈烺决定,回京之后就对这些流寇动手,只有彻底的歼灭这些流寇,将他们斩草除根,才能防止流寇们滚雪球一般的壮大起来。
  朱慈烺一行人离开了辽东,带着他的三十余铁骑,一路南下回了京城。
  只是,这一路之上的所见所闻,还是着实让朱慈烺触目惊心。小冰河时期的伤害,对于大明的伤害是触目惊心的。
  虽说不至于有六月飞雪这么夸张,即便是即将到了盛夏时节,天气依旧是冷的出奇。这样的鬼天气,对于百姓们种植的庄稼,是个巨大的考验。
  饥荒依旧随处可见,虽然没有达到赤地千里的程度。可是,对于这些苦难的百姓,依旧是断了他们活着的希望。
  朱慈烺已经麻木了,如果说之前他还处处抱着一颗悲悯的心去看待这个时代。可是到了现在,他已经麻木了。
  有时候想想,真的不能只怪这个糜烂的王朝。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旱灾蝗灾、冻灾水灾,才是真正的诱因。
  百姓们都是被逼的没有饭吃,这才无奈造反。但凡有口饭吃,谁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拼命。
  饥民依旧零星的出现,朱慈烺也没有办法。朝廷一直在赈灾,不遗余力的赈灾。可是,依旧杯水车薪。
  直到到了京畿周边的时候,情况才稍有好转,也仅仅是稍有而已。
  像是京郊的花家庄,真的可以说是世外桃源了。朱慈烺回程的时候,是路过花家庄的。
  他想去看小诗诗,奈何朝中事物实在繁多。最终,朱慈烺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带着部下回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