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八章 桓温的羡慕
作者:然籇 更新:2022-01-19 10:16
郗超的瞳孔微微缩了缩。
以此为中心,也以自己为诱饵,让王师和鲜卑人都向这里汇聚,从而既能够依托涡水的水运优势,又能够避免战火延烧到淮南,谢奕的确做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
而一旦谢奕的计划被落实,那么······
郗超的目光扫过战场。
于鲜卑人而言,围点打援。
于王师而言,围魏救赵。
双方都大有文章可做。
尤其是双方的主帅,桓温、杜英和慕容儁,这些都是在各自的区域内雄霸一方的枭雄人物,但是他们之前从来没有在战场上较量过。
王师和鲜卑人的明争,关中和荆蜀之间的暗斗。
“若真如此,这一战,可能真的会很精彩。”郗超喃喃说道。
——————————————
王师缓缓行在荒野上。
桓温举目望去,所见之处,只有萋萋野草。
“血火摧残,苦我民矣。”桓温忍不住感慨。
如果说之前他行军走过的巴蜀和关中还有人烟的话,那么这淮北就真的是一大片无人区了。
祖籍龙亢,便在此地的桓温,自然清楚,这一片荒原,本应当是上好沃土,人杰地灵之处,奈何现在硬生生被战火摧残成这番模样。
策马行在桓温身边的,是桓温的三弟、中领军桓秘。
在桓温的几个弟弟之中,桓秘是唯一一个之前没有率军镇守一方或者至少率领一路偏师经验的,相比之下,桓豁早早地就独当一面,现在仍旧镇守淮西不说,桓冲在之前的北伐之中也是在谢奕和大部队走散之后,接替担任王师前锋。
桓秘一直都留在荆州,主要负责王师的后勤补给和兵员输送。
如今桓温也让桓秘带着一路兵马前来增援淮北,不久之前才抵达桓豁控制下的淮西,现在急匆匆北上,紧赶慢赶,总算是追上了桓温,他带了的四五千步卒并不是很多,而且都是新编练的士卒,不过他携带来的大量粮草,倒是让桓温在淮北暂时不需要仰人鼻息。
桓秘久见荆州繁华富庶,见到此番景象,自然也是心有戚戚然,他缓声说道:
“之前北方动乱、豪雄倾轧,如此大好机会,朝廷不能利用,让这淮北之地,空无人烟,让淮南之地也是遍地都为壁垒,难以调集人手屯垦。
之后朝廷好不容易奋起雄风想要北上,结果却是兵败如山倒。由此可见,朝廷之中,把持朝政者,德不配位。这收拾山河的重任,别人做不得,阿兄若能做得,那······”
桓秘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这江山,自然就应该是阿兄的。
桓温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
“现在只是你有这样的想法,还是说整个荆州都已有这般想法。”
桓秘打了一个激灵,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好像不应该随口就说出来的,而且阿兄的态度一直以来也不是非常明确,这让他有一种说错话的感觉,赶忙拱手说道:
“只是小弟一家之言,一家之言而已。”
桓温的脸上,霎时流露出些失望的神色,他缓缓说道:
“在荆州,没有听到其余的风声么?”
桓秘想了想,说道:
“有阿兄之威在,荆州世家一向老实本分,断无二心,所以阿兄放心便是。”
桓温喃喃说道:
“为兄想要知道的,不是这个。”
荆州世家老实本分,这桓温是坚决不会相信的,世家的那些弯弯绕,他很清楚,只不过在自己的威慑之下,这些世家便是做出来什么结党营私的事,也只能偷偷摸摸的而已。
所以有时候桓温还是很羡慕杜英的。
关中几乎没有世家势力的影响,这一间屋子被氐人彻底打扫干净,所以杜英可以敞开了折腾,而桓温却总是要顾及荆州世家的感受。
更不要说,荆州的世家,可不只是本地的那些家族,还有之前从雍州迁过来的世家,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早就是鱼龙混杂、关系错综。
或者换句话说,桓温其实是帮杜英承担了其所应该面临的雍州世家的压力。
不过以那个家伙一向行事果决的性格,估计就算是关中有世家的话,恐怕也会被他快刀斩乱麻,直接收拾干净,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
不说别的,自家那个直肠子的四弟,可不就变成了杜英手中的一把刀,帮他在凉州镇场子么?
凉州世家,之前就因为想要通过是那把持军粮之类的举动让桓冲向他们低头,从而尽可能掌握这支兵马,结果最后却是桓冲率军杀回来,直接砍了一串脑袋,自此凉州世家方才意识到,桓冲并不是之前那些出自凉州世家,所以也愿意和凉州世家之间达成妥协的凉州将领。
不过羡慕归羡慕,桓温自然也知道杜英做这些,自然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他还年轻,愿意折腾,也有胆子去折腾,可是桓温现在已经家大业大,如何折腾的起?
现在桓温也只能走之前诸多此时代之枭雄称王称霸的老路子,展现自己的实力,通过手腕利诱拉拢世家,让世家们升起来从龙之心,从而将他推上那个位置。
因此桓温想要知道,现在的荆州世家,是不是已经摸清了自己的想法,暗戳戳的已经有干一票的勇气。
奈何桓秘显然平时根本没有关注这些,甚至有可能一些荆州世家可以放出来的风声,都被他给忽略了。
再想一想,现在留守荆州的几个儿子,更可能什么都察觉不到,哪怕是之前桓温专门把长子桓熙叫到军中,手把手指导了一段时间,又把出身襄阳习家的习凿齿派到了桓熙的身边,自然也是期望能够构建起来一个桓家下一代和荆州世家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
就算是桓温想要走得那一步,在他这一代可能走不了,那也能够学魏武,帮下一代把一切基础都夯实好,到时候荆州世家向前一推,一切顺水推舟而已。
可惜现在看来,自己的这番安排,颇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这让桓温失望之余,也只好对桓秘说道:
“三弟能够稳住荆州,做的也不错了。”
桓秘的脸上不由得露出奇怪的神情,岂止是做的不错,在他看来一个无比稳定且无人生乱的大后方,那就是对桓温最大的支持啊。
以此为中心,也以自己为诱饵,让王师和鲜卑人都向这里汇聚,从而既能够依托涡水的水运优势,又能够避免战火延烧到淮南,谢奕的确做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
而一旦谢奕的计划被落实,那么······
郗超的目光扫过战场。
于鲜卑人而言,围点打援。
于王师而言,围魏救赵。
双方都大有文章可做。
尤其是双方的主帅,桓温、杜英和慕容儁,这些都是在各自的区域内雄霸一方的枭雄人物,但是他们之前从来没有在战场上较量过。
王师和鲜卑人的明争,关中和荆蜀之间的暗斗。
“若真如此,这一战,可能真的会很精彩。”郗超喃喃说道。
——————————————
王师缓缓行在荒野上。
桓温举目望去,所见之处,只有萋萋野草。
“血火摧残,苦我民矣。”桓温忍不住感慨。
如果说之前他行军走过的巴蜀和关中还有人烟的话,那么这淮北就真的是一大片无人区了。
祖籍龙亢,便在此地的桓温,自然清楚,这一片荒原,本应当是上好沃土,人杰地灵之处,奈何现在硬生生被战火摧残成这番模样。
策马行在桓温身边的,是桓温的三弟、中领军桓秘。
在桓温的几个弟弟之中,桓秘是唯一一个之前没有率军镇守一方或者至少率领一路偏师经验的,相比之下,桓豁早早地就独当一面,现在仍旧镇守淮西不说,桓冲在之前的北伐之中也是在谢奕和大部队走散之后,接替担任王师前锋。
桓秘一直都留在荆州,主要负责王师的后勤补给和兵员输送。
如今桓温也让桓秘带着一路兵马前来增援淮北,不久之前才抵达桓豁控制下的淮西,现在急匆匆北上,紧赶慢赶,总算是追上了桓温,他带了的四五千步卒并不是很多,而且都是新编练的士卒,不过他携带来的大量粮草,倒是让桓温在淮北暂时不需要仰人鼻息。
桓秘久见荆州繁华富庶,见到此番景象,自然也是心有戚戚然,他缓声说道:
“之前北方动乱、豪雄倾轧,如此大好机会,朝廷不能利用,让这淮北之地,空无人烟,让淮南之地也是遍地都为壁垒,难以调集人手屯垦。
之后朝廷好不容易奋起雄风想要北上,结果却是兵败如山倒。由此可见,朝廷之中,把持朝政者,德不配位。这收拾山河的重任,别人做不得,阿兄若能做得,那······”
桓秘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这江山,自然就应该是阿兄的。
桓温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
“现在只是你有这样的想法,还是说整个荆州都已有这般想法。”
桓秘打了一个激灵,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好像不应该随口就说出来的,而且阿兄的态度一直以来也不是非常明确,这让他有一种说错话的感觉,赶忙拱手说道:
“只是小弟一家之言,一家之言而已。”
桓温的脸上,霎时流露出些失望的神色,他缓缓说道:
“在荆州,没有听到其余的风声么?”
桓秘想了想,说道:
“有阿兄之威在,荆州世家一向老实本分,断无二心,所以阿兄放心便是。”
桓温喃喃说道:
“为兄想要知道的,不是这个。”
荆州世家老实本分,这桓温是坚决不会相信的,世家的那些弯弯绕,他很清楚,只不过在自己的威慑之下,这些世家便是做出来什么结党营私的事,也只能偷偷摸摸的而已。
所以有时候桓温还是很羡慕杜英的。
关中几乎没有世家势力的影响,这一间屋子被氐人彻底打扫干净,所以杜英可以敞开了折腾,而桓温却总是要顾及荆州世家的感受。
更不要说,荆州的世家,可不只是本地的那些家族,还有之前从雍州迁过来的世家,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早就是鱼龙混杂、关系错综。
或者换句话说,桓温其实是帮杜英承担了其所应该面临的雍州世家的压力。
不过以那个家伙一向行事果决的性格,估计就算是关中有世家的话,恐怕也会被他快刀斩乱麻,直接收拾干净,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
不说别的,自家那个直肠子的四弟,可不就变成了杜英手中的一把刀,帮他在凉州镇场子么?
凉州世家,之前就因为想要通过是那把持军粮之类的举动让桓冲向他们低头,从而尽可能掌握这支兵马,结果最后却是桓冲率军杀回来,直接砍了一串脑袋,自此凉州世家方才意识到,桓冲并不是之前那些出自凉州世家,所以也愿意和凉州世家之间达成妥协的凉州将领。
不过羡慕归羡慕,桓温自然也知道杜英做这些,自然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他还年轻,愿意折腾,也有胆子去折腾,可是桓温现在已经家大业大,如何折腾的起?
现在桓温也只能走之前诸多此时代之枭雄称王称霸的老路子,展现自己的实力,通过手腕利诱拉拢世家,让世家们升起来从龙之心,从而将他推上那个位置。
因此桓温想要知道,现在的荆州世家,是不是已经摸清了自己的想法,暗戳戳的已经有干一票的勇气。
奈何桓秘显然平时根本没有关注这些,甚至有可能一些荆州世家可以放出来的风声,都被他给忽略了。
再想一想,现在留守荆州的几个儿子,更可能什么都察觉不到,哪怕是之前桓温专门把长子桓熙叫到军中,手把手指导了一段时间,又把出身襄阳习家的习凿齿派到了桓熙的身边,自然也是期望能够构建起来一个桓家下一代和荆州世家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
就算是桓温想要走得那一步,在他这一代可能走不了,那也能够学魏武,帮下一代把一切基础都夯实好,到时候荆州世家向前一推,一切顺水推舟而已。
可惜现在看来,自己的这番安排,颇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这让桓温失望之余,也只好对桓秘说道:
“三弟能够稳住荆州,做的也不错了。”
桓秘的脸上不由得露出奇怪的神情,岂止是做的不错,在他看来一个无比稳定且无人生乱的大后方,那就是对桓温最大的支持啊。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