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竹书纪年
作者:尘下散人    更新:2021-11-03 18:42
  孙复这一天早早整齐衣裳,料理胡须,打点发丝,而后带上书籍,东华门开启之后,便一路步行来到东宫之外。
  于孙复而言,这场见面的重要性完全不下于初次拜见赵祯,自然需要好生整齐,并不是说要多么花哨,比如头上戴朵花之类,而是尽量将师傅的威仪与尊严体现出来。
  东宫前不久才翻新过,金碧辉煌,高柱朱漆,威严堂皇。
  这是孙复初次拜见太子殿下,尽管之前在朝会或是其他祭祀活动中也见过太子,但要么是隔得远远地,要么是不方便交流。
  所以于孙复而言,赵昕不过是一个陌生人罢了。如何与一个陌生的孩子熟络起来,孙复一路上想了不少的法子。
  民间对太子的传闻有不少,但是孙复明白,那都是皇宫放出来的消息,大多不可信。这太子殿下究竟是天资聪颖还是木讷平质,就看这次了。
  东宫之外,刘易早早等候在外,见得孙复到来,急急迎上来,一番对话,孙复便在刘易的引领下,来到了旁殿。
  而后刘易才道出赵昕出题的意思,“太子殿下自幼便是官家与曹皇后一齐教导,所学不少,眼光自然也非寻常乡下幼童可比,是以为孙师傅出了一题。”
  孙复眉头微皱,虽然与料想之中的不一样,但也算是情理之中。甚至于完全可以猜测,这所谓的题目并非出自太子殿下之手,而是出自赵祯之手,是赵祯有意考较他。
  心念及此,孙复不敢轻视,谢恩之后,急忙看向桌上的题目。
  “盏茶时间如何?太子殿下在里面等着您呢。”刘易低声问道,一盏茶,是古代计量时间,一般而言是十五分钟,但是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这个时间并不固定。
  让孙复在十五分钟内在心中打好底稿,算不上一个强人所难的要求,又不是让你写奏章,只是类似于对策的环节而已。
  孙复点了点头,一双眼睛看着纸上的题目,目不转睛,这么短的时间内需要破题应答,可是不易,不愿意分出一点心力于别物。
  这纸上的题目,是要孙复论《竹书纪年》与正统史书。这正统史书,其实主要就是《史记》《尚书》《春秋》这三本书。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被埋没了数百年,一直等到晋代盗墓者发掘出此书,才得以重见天日。
  《竹书纪年》中的很多内容都与正史不同,此事是史学界,其实也不仅仅是史学界,是对儒学构建的价值体系进行的完全摧毁。
  《竹书纪年》影响颇大,因为儒学价值观的崩溃,加上皇权势衰,故而才有所谓的魏晋风度。可以说,魏晋时期的士人们是处在一个价值观重建的过程中,正是在这个重建的过程中,佛教以及道教迅速发展。
  竹书纪年描述了从夏朝到战国时期历代所发生的血腥政变和军事冲突,比如说其殷纪,就颠覆了《史记》记载的历史第一位贤相伊尹的形象。
  根据《史记》所记载,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国家交给他。太甲复位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但是《竹书纪年》的说法,则是伊尹流放太甲而称王,结果被太甲潜逃回来杀害。
  根据《竹书纪年》,上古时代根本不是儒家说的那么淳朴,而是与后世宫廷政治一样的血腥,根本没有禅让制,“真相”是舜杀尧,禹杀舜,启杀益,商王太甲杀伊尹。
  既然上古如此不堪,那么儒家言必称古,论述三代之政如何美,就从根本上失去论据,是春秋趣÷阁法,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孔子为了宣传古世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今世的“礼崩乐坏”相比较,不惜篡改古史,孔子那句:“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也就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某种程度上而言,后世的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一书,便是颇得孔子春秋趣÷阁法的精髓。
  赵昕率先给出基调,《竹书纪年》所载,与正统史书虽然不一样,然则观五代变乱,似乎更加符合实际。
  看见这个题目之后,哪怕赵昕没有给出基调,孙复照样明白,不能够从《竹书纪年》这本书真假来论述。
  尽管他在太学讲学过程中,若是有弟子向他询问《竹书纪年》的事情,他一律是回答此书为伪书,拒绝回答的。但是面对赵昕,或者说背后的赵祯,孙复却不能够这么简单粗暴的回答。
  毕竟皇帝这种生物,对权力有着天然的警觉,恨不得将所有的权力都掌控在手中,怎么能够容忍伊尹这样的人存在,至于霍光那样更是不行。
  深思良久,孙复在自己的心中才打好底稿,等到刘易过来通知孙复可以前去应答的时候,孙复抖抖衣袖,像是要将心中的杂念抖去一样。
  房间之内,赵昕站在门口,执弟子之礼,朝孙复行礼。
  其实,若是换别的太子遇上这样的事情,早在孙复没有进东宫大门之前,就会在外面迎接,但是赵昕在心底还没有接受孙复做自己的师傅,自然也就谈不上行如此大礼,不会出门远迎。
  行礼毕,赵昕回到自己的位置,而后道:“周公秉政,管蔡疑之,与武庚率淮夷叛于东。成王年长,亦疑之,周公逃亡楚国,而后方得回。以周公之贤能,秉政之时,尚且为成王所忌惮,伊尹囚禁太甲,太甲岂能容也?”
  言及此事的时候,赵昕还想起了后世的多尔衮,但凡离权力太近的人,要么成王,要么成贼。
  伊尹这个故事,实在是让人无法相信,无法用原始社会部落遗存来解释,按照原始部落遗存来看,应该是伊尹直接杀掉太甲才对,怎么可能留着。
  孙复回道:“上古之事,虫噬鼠啃,史籍多已不存,各家之说,亦各有不同!”
  没有一口否定《竹书纪年》为假吗?赵昕对这个师傅有些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