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改革之难
作者:尘下散人 更新:2021-11-03 18:42
随着滕案的发展,局势对范仲淹越来越被动。
十六万贯是什么概念,汴京城内官营邸店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就是这些,而官营邸店下属房屋共二万三千三百间,大部分位于沿河等繁华处,租金不低。
滕宗谅招纳勇士,备酒食薪柴安顿士兵及百姓,用费不少,抚恤士兵,朝廷另有开支,可以剔除。那些日子是有不少士卒需要供养,然而也不是一直由他养,无论如何,这个数字过多了。至少有数万贯不翼而飞。
郑戬能够做到那个位置,心智自然是不弱的,若不是数额惊人,也不至于揭发出来。
本来外朝的事情,传进宫里后就是一些风声而已。但是因为赵昕向赵祯请求每旬日由台谏交一报纸,是以赵昕算是亲眼见证了这场大案。
报纸由不同的人写,会交上来不同的观点,谏官欧阳修、知渭州尹洙等人先后进言,不满意燕度株连过多。而吕夷简**的人则是借此时机大肆渲染范仲淹包庇同党。
到了最后,逼得范仲淹不得不亲自出来辩解说:“葛怀敏军惨败,泾州危急,士气低落,仓促之间,滕宗谅招募民兵,备足酒食薪柴安顿来救援的军队和守城百姓,虽未有大功,显是急难可用之人。”
针对贪污一事,范仲淹回应道:“燕度勘到滕宗谅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张亢借公用钱买物,事未发前,已还纳讫。又因移任借却公用银,却留钱物准还,皆无欺隐之情。”
赵昕身处漩涡之外,自然平心静气地看待这一切,但这也算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党争,有些胆战心惊。
一个地方的案子,却是逼得当朝宰相站出来辩解,意图明显,直指新政。
范仲淹一番解释后,算是暂时取得了赵祯的信任,朝廷下诏降权知凤翔府滕宗谅仍以天章阁待制、知虢州;代副部署张亢改为本路钤辖。这个处置并不重,滕宗谅仅仅是虚衔低了一些而已,实权并没有少。
钱财这趣÷阁糊涂账,当过会计的都知道,一顿饭能够一万元一桌,也能够五百块一桌,这平日成本可是不好算。
后世鹰酱驻外部队,一个水壶几百美元,这其中涉及多少利益链条,多少媒体想要探明真相,最后也不过是不了了之。
滕宗谅不过是一个知州而已,怎么可能和郑戬说得那样,有胆子贪污数万贯,这数万贯钱财,是在下发的过程中,被一步步地克扣掉的。
赵祯为一国之主,对这种事情不会不知道,故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了滕宗谅一马。
朝野传得纷纷扬扬的“滕案”,至此告一段落,是的,仅仅是告一段落而已。
许是因为滕案的缘故,九月的接下来时间,范仲淹等人几乎没有做什么实质性改革,一切萧规曹随,好像将自己当初上书所言内容尽数忘了一样。
那段时间赵昕看见的报纸之中,又出现了晏殊的诗词,清新优雅,不带半点政治的肮脏。
现在赵昕都知道一个办法去鉴定朝堂有无要事发生,那就是看报纸上有无晏殊的诗词,有的话说明最近没有大事,是以拿晏殊的诗词过来凑数占篇幅。晏殊大人可真是官场的长乐老,一般人可写不出这等诗词来。
到了十月,蛰伏了一段时间的范仲淹等人,终于开始了一点小小的尝试。
十月十三日,范仲淹举荐张昷之为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王素为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沈邈为京东转运按察使。这三人都不是范仲淹**,以往也没有任何关联,甚至于这王素乃是王旦之子。
而王旦与吕夷简可是亲家,还是很亲的那种,亲到超乎你想象的地步。
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中进士三甲,是年王旦知贡举;咸平四年(1001年),吕蒙正(吕夷简的叔叔)任首相,不久后罢王化基,擢王旦为参政。
王家与吕家不仅仅有官场的提携关系,同时还有极深的姻亲关系,王旦长子王雍娶吕夷简长女为妻;王旦的小女儿又嫁给吕夷简之子吕公弼(这个也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就是王素这样的人,范仲淹等人提举上来,别和我说什么知人善任,慧眼识珠这样的鬼话,看了这么多要是还这么认为,就过于天真了。
一句话总结:范仲淹通过提拔吕夷简派系之人来缓和矛盾。
范仲淹等人释放出来了缓和的讯息。剩下的张昷之和沈邈,也都是各有各的关系,这里就不废话了。
这个举措无疑是明智的,朝堂上剑拔弩张的气氛一时间为之缓和下来。那几天赵昕看见的赵祯都是面带笑容的,毕竟朝堂相安无事,不是整天互相指摘谩骂,赵祯也轻松许多。
当然,范仲淹举荐这些个或是中立派,或是政敌的子弟,也并不全是为了拉拢政敌,还有着更为深层的考虑。他们的官职都是转运按察使,负责监察地方不法事。
在任命下来不久,二十一日,范仲淹奏复置诸路转运判官,仍诏中书、枢密院同选用。正式开始准备扩张权力,加大对地方的监察。
安排诸路转运使兼职按察,也是庆历新政的内容之一,符合范仲淹十项改革主张中的“推恩信”“重命令”,朝廷不要朝令夕改,还要派人下去了解朝廷诏令执行的效果。
这个位置类似于后世的纪委监委,走到哪里,哪里的官场都要震一下,听到**两个字,一些人都要昏过去了。
权势如此大,自然也不是一个好差事,会被人用放大镜看,稍有出错,便是打小报告乃至于实名举报,日后成一辈子的冤家。
范仲淹让三人去做这等不讨好的活,某种程度上而言,和吕夷简让富弼接待辽朝使臣是一样的。
官员们为了让掌控检察权的人放自己一马,往往出重金贿赂,通常超乎俸禄数十甚至是数百倍。许多人是抵抗不了这个诱惑的。
为了防止检察权出问题,历朝历代都设置有对这道权力的监督,但是依然无法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而这一次,问题出在了沈邈的身上。
十六万贯是什么概念,汴京城内官营邸店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就是这些,而官营邸店下属房屋共二万三千三百间,大部分位于沿河等繁华处,租金不低。
滕宗谅招纳勇士,备酒食薪柴安顿士兵及百姓,用费不少,抚恤士兵,朝廷另有开支,可以剔除。那些日子是有不少士卒需要供养,然而也不是一直由他养,无论如何,这个数字过多了。至少有数万贯不翼而飞。
郑戬能够做到那个位置,心智自然是不弱的,若不是数额惊人,也不至于揭发出来。
本来外朝的事情,传进宫里后就是一些风声而已。但是因为赵昕向赵祯请求每旬日由台谏交一报纸,是以赵昕算是亲眼见证了这场大案。
报纸由不同的人写,会交上来不同的观点,谏官欧阳修、知渭州尹洙等人先后进言,不满意燕度株连过多。而吕夷简**的人则是借此时机大肆渲染范仲淹包庇同党。
到了最后,逼得范仲淹不得不亲自出来辩解说:“葛怀敏军惨败,泾州危急,士气低落,仓促之间,滕宗谅招募民兵,备足酒食薪柴安顿来救援的军队和守城百姓,虽未有大功,显是急难可用之人。”
针对贪污一事,范仲淹回应道:“燕度勘到滕宗谅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张亢借公用钱买物,事未发前,已还纳讫。又因移任借却公用银,却留钱物准还,皆无欺隐之情。”
赵昕身处漩涡之外,自然平心静气地看待这一切,但这也算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党争,有些胆战心惊。
一个地方的案子,却是逼得当朝宰相站出来辩解,意图明显,直指新政。
范仲淹一番解释后,算是暂时取得了赵祯的信任,朝廷下诏降权知凤翔府滕宗谅仍以天章阁待制、知虢州;代副部署张亢改为本路钤辖。这个处置并不重,滕宗谅仅仅是虚衔低了一些而已,实权并没有少。
钱财这趣÷阁糊涂账,当过会计的都知道,一顿饭能够一万元一桌,也能够五百块一桌,这平日成本可是不好算。
后世鹰酱驻外部队,一个水壶几百美元,这其中涉及多少利益链条,多少媒体想要探明真相,最后也不过是不了了之。
滕宗谅不过是一个知州而已,怎么可能和郑戬说得那样,有胆子贪污数万贯,这数万贯钱财,是在下发的过程中,被一步步地克扣掉的。
赵祯为一国之主,对这种事情不会不知道,故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了滕宗谅一马。
朝野传得纷纷扬扬的“滕案”,至此告一段落,是的,仅仅是告一段落而已。
许是因为滕案的缘故,九月的接下来时间,范仲淹等人几乎没有做什么实质性改革,一切萧规曹随,好像将自己当初上书所言内容尽数忘了一样。
那段时间赵昕看见的报纸之中,又出现了晏殊的诗词,清新优雅,不带半点政治的肮脏。
现在赵昕都知道一个办法去鉴定朝堂有无要事发生,那就是看报纸上有无晏殊的诗词,有的话说明最近没有大事,是以拿晏殊的诗词过来凑数占篇幅。晏殊大人可真是官场的长乐老,一般人可写不出这等诗词来。
到了十月,蛰伏了一段时间的范仲淹等人,终于开始了一点小小的尝试。
十月十三日,范仲淹举荐张昷之为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王素为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沈邈为京东转运按察使。这三人都不是范仲淹**,以往也没有任何关联,甚至于这王素乃是王旦之子。
而王旦与吕夷简可是亲家,还是很亲的那种,亲到超乎你想象的地步。
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中进士三甲,是年王旦知贡举;咸平四年(1001年),吕蒙正(吕夷简的叔叔)任首相,不久后罢王化基,擢王旦为参政。
王家与吕家不仅仅有官场的提携关系,同时还有极深的姻亲关系,王旦长子王雍娶吕夷简长女为妻;王旦的小女儿又嫁给吕夷简之子吕公弼(这个也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就是王素这样的人,范仲淹等人提举上来,别和我说什么知人善任,慧眼识珠这样的鬼话,看了这么多要是还这么认为,就过于天真了。
一句话总结:范仲淹通过提拔吕夷简派系之人来缓和矛盾。
范仲淹等人释放出来了缓和的讯息。剩下的张昷之和沈邈,也都是各有各的关系,这里就不废话了。
这个举措无疑是明智的,朝堂上剑拔弩张的气氛一时间为之缓和下来。那几天赵昕看见的赵祯都是面带笑容的,毕竟朝堂相安无事,不是整天互相指摘谩骂,赵祯也轻松许多。
当然,范仲淹举荐这些个或是中立派,或是政敌的子弟,也并不全是为了拉拢政敌,还有着更为深层的考虑。他们的官职都是转运按察使,负责监察地方不法事。
在任命下来不久,二十一日,范仲淹奏复置诸路转运判官,仍诏中书、枢密院同选用。正式开始准备扩张权力,加大对地方的监察。
安排诸路转运使兼职按察,也是庆历新政的内容之一,符合范仲淹十项改革主张中的“推恩信”“重命令”,朝廷不要朝令夕改,还要派人下去了解朝廷诏令执行的效果。
这个位置类似于后世的纪委监委,走到哪里,哪里的官场都要震一下,听到**两个字,一些人都要昏过去了。
权势如此大,自然也不是一个好差事,会被人用放大镜看,稍有出错,便是打小报告乃至于实名举报,日后成一辈子的冤家。
范仲淹让三人去做这等不讨好的活,某种程度上而言,和吕夷简让富弼接待辽朝使臣是一样的。
官员们为了让掌控检察权的人放自己一马,往往出重金贿赂,通常超乎俸禄数十甚至是数百倍。许多人是抵抗不了这个诱惑的。
为了防止检察权出问题,历朝历代都设置有对这道权力的监督,但是依然无法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而这一次,问题出在了沈邈的身上。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