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免试录取国子监(一更)
作者:tx程志 更新:2021-11-03 18:34
第一六六章免试录取国子监
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不对,一家有粮百家求。
虽然才是崇祯二年,可是河南、河北尚可勉强促成六七成的收成,陕西、甘肃,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特别是陕西延安府。
“臣乡延安府,去年全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饥民相聚为“盗“,与其坐等饥死,不如为“盗“而死。又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数日即面目赤肿,燥热而死。
于是,死枕藉,臭气薰天,安塞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还有多少?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牵而为“盗“。而庆阳、延安以北,饥荒更甚。”出自《备陈大饥疏》。
粮食成了稀缺资源,更何况西北没有运河,湖广粮食就算是想运也运不到西北。
富民街的商贾越来越多,大都是想采购全旭的粮食。
富民街商业街持续扩张,原本以廉价、供应贫困人口消费的店铺,也慢慢朝着中高档方向转型。
最让全旭无语的是,富民街居然开了一家拥有三四十名扬州瘦马的青楼,这里的消费肯定不低,普通工人肯定消费不起,他们面向的顾客人群,主要是前来全家庄镇采购的生意人。
这个租了全旭店铺三百年的徽州商人,居然经营起了文房四宝,售卖趣÷阁墨纸砚之类,金梯书院的学生是他们的目标人群。
虽然在一年之前,抵达这里的灾民、流民们,身无长物,除了一条命,连裤子都没有了,然而,经过一年的发展,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在全旭这边打工,多多少少积攒了一些家财。
特别是家丁兵、管事、工匠这样的人,已经算是富户,花了几钱银子买一支毛趣÷阁,或者买几刀上好的宣纸,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
除了全旭的工程队,近来又陆续涌现很多大名府本地的施工队,他们的施工主要是民居。店铺为主。
此时的全家庄镇,就像一个盛开的花朵,每时每刻,都在向外扩张着。
全旭也被每天前来拜访的粮商弄得烦不胜烦,然而,无论多少商人拜访全旭,全旭都是不松口。
玉米对外销售以种子的形式,土豆和红薯倒是大量卖,而且价格并不算贵,七钱银子一石,然而问题是,这种粮食受众还真不大。
商人们都在观望着。
第一批辽东移民,分发了新衣服,新工作,当然,也有住房。他们的住房则不能统一了,有的分到了砖瓦房子,这是属于参加家丁兵的待遇。
有的分到了活动板房,这是属于工匠的待遇,有的则是分到了泥坯房,这是普通庄户的待遇。
区别对待,这主要是全旭想吸引彪悍的辽东百姓成为家丁兵。
随着辽东百姓的妥善安置下来,人心却没有办法稳定下来。
全旭又召开社区主任们大会,他开门见山的道:“还得记得我们刚刚来来到这里是什么样吗?”
汤邱氏来最早,有情绪有点低落:“记得,我们这些人比叫花子还要惨,那些面黄肌瘦神情呆滞的孩子,那些蓬头垢面衣衫破烂的婆娘,还有那些四五十户了还在打光棍的男人……”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看着他们这个样子,我心里真的很难受。现在好了,他们能吃上饱饭,穿上新衣服了!”
全旭笑了笑道:“吃上饱饭,有像样的房子住,就这样,大家便觉得很幸福,很满足了,咱们的庄稼收割完毕,冬小麦还需要很久,趁着现在有空,你们都调查一下各自的社区,对于社区内的男、女青年,给他们牵线搭桥,让他们组建新的家庭。”
汤邱氏苦笑:“如果有条件,他们肯定愿意成家立业,可眼下大家都穷,虽然说不至于吃不上饭,但是没有积蓄,也拿不出聘礼!”
“这个问题我来想办法!”
全旭笑道:“你们向大家伙宣传下去,只要在报名参加集体婚礼,每个家庭,奖励一套房子,一套锅、碗、瓢、盆、一床崭新的被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只有成家立业,人们的心思才能安定下来,在收割玉米的时候,全旭已经发现了,很多玉米地里都有打野战的痕迹。
这样下去,长此以往肯定会出问题。
人不是动物,他们也有七情六欲,成亲结婚的问题,这可不能忽视。
反正活动板房非常便宜,虽然说夏天热了一些,不过由于现在是小冰河时期,夏天的热,还是可以忍受的。
全旭在后世以几乎废品的价格,收购了大量的活动板房,原本是给辽东移民准备的,现在发现这些辽东百姓,过来的几乎九成都是男人或者少年,女人只占很少一部分。
这个问题,全旭也是无解的。
重男轻女嘛。
这个观念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扭转的,一旦在需要选择的时候,能活下去的机会,都是让给男子。
第一批过来的辽东移民四百五十七人,其中妇女只有四十三人,其中还有十几名四五十岁的老妇。
为了可以更好的让所有人融合在一起,只能采取这种方式。
毕竟,排外可不是后世现象,而是历史传统。
大名府的本地人歧视大名府外的河北人,河北人歧视河南人,现在的问题是,几乎所有人都敌视辽东百姓。
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就会出现大问题。
听到全旭的赏赐,众社区主任们大喜。
“我准备举办一次集结婚礼!”
“集体婚礼?”
“对,大家先去调查,鼓励大家报名,我不仅仅奖励他们房子、奖励他们家俱和被褥,还负责所有酒宴的花销。”
全旭本来就打算给所有工匠和庄户放一个假,毕竟,明末可没有什么周末,也没有休息日。
跟着全旭干得久的员工已经将近一年,他们没有一天休息,更何况,现在丰收了,获得了大量的粮食。
自然需要大家欢乐一下,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氛围,打造企业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全大老板的有意提前过一个年会,他也想享受一下,拥有员工上万人,上万人集结庆祝的宏大场面。
正所谓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
随着全旭的几句话,各级管事、管家们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是铁匠工坊,打铁声叮叮当当,卖力的打造着锅、菜刀、生活物资。
木匠工坊也在抢班加点,加工家俱。也幸亏全旭从后世给他们带来了机关锯,让他们的工作减轻了不少,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工匠中有不少人也是单身汉,当然,不光他们是单身汉,也有他们的孩子需要成家。
戚虎第一时间找到了位于家丁兵训练基地的戚元弼:“少爷,好消息!”
“什么?”
“全爷说了,要给给新人举办婚礼,不仅仅送一套房子,还有家俱、被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戚元弼冷笑:“这事跟我关系不大,我已经分到了房子,咱们分房的标准已经规定了,原则上人均拥有一套房子,除非将来我的儿子长大了,他才能作为成丁再参与分房子!”
“这就你懂了吧!”
戚虎苦心的劝道:“少爷,你要早点成家!”
“我也想,可是没有合适的!”
戚元弼苦笑道:“我们戚家虽然没落,但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想进就能进的吧?”
“这……”
戚虎还真无言以对。
虽然戚元弼不热衷,不过其他人却看上了全旭的赏赐,他们踊跃报名参加这个集体婚礼。
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全旭又在富民商业街北面的空地上,划出一百五十亩地,搭建了五百多套新活动板房。
与全旭大院里面的活动板房子不一样,这种活动板房采取西合院的布局,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形成一条东西向的长街。
这条街不是商铺为主,专门以供新婚夫妇居住,其实,这也是为了稀释辽东这个群体。
报名参加集体婚礼的庄户、家丁以及工匠们,共计三百二十七对,就在全旭让人紧张布置集体婚礼的时候,介休曹宁向全旭汇报,他们愿意以三十两银子每石的价格购买一千石玉米。
全旭同意交易,与此同时,其他准备预售的九千石玉米,也很快都被其他商贾瓜分一空。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全旭获得银子三十万两。
银子被全旭扔回后世铸造成银币,他的心情美滋滋。
可是,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袁世卿带着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来到全旭面前。
“全爷,这位是从京城来的!”
“你是!”
“全公子您好,鄙人孙向荣,奉我家老爷之命,前来给全公子送信!”
“信!”
孙向荣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袁可立动用了他的关系,让他年前前往京城国子监读书。
全旭不是生员,不是秀才,他还奇怪怎么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
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不对,一家有粮百家求。
虽然才是崇祯二年,可是河南、河北尚可勉强促成六七成的收成,陕西、甘肃,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特别是陕西延安府。
“臣乡延安府,去年全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饥民相聚为“盗“,与其坐等饥死,不如为“盗“而死。又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数日即面目赤肿,燥热而死。
于是,死枕藉,臭气薰天,安塞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还有多少?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牵而为“盗“。而庆阳、延安以北,饥荒更甚。”出自《备陈大饥疏》。
粮食成了稀缺资源,更何况西北没有运河,湖广粮食就算是想运也运不到西北。
富民街的商贾越来越多,大都是想采购全旭的粮食。
富民街商业街持续扩张,原本以廉价、供应贫困人口消费的店铺,也慢慢朝着中高档方向转型。
最让全旭无语的是,富民街居然开了一家拥有三四十名扬州瘦马的青楼,这里的消费肯定不低,普通工人肯定消费不起,他们面向的顾客人群,主要是前来全家庄镇采购的生意人。
这个租了全旭店铺三百年的徽州商人,居然经营起了文房四宝,售卖趣÷阁墨纸砚之类,金梯书院的学生是他们的目标人群。
虽然在一年之前,抵达这里的灾民、流民们,身无长物,除了一条命,连裤子都没有了,然而,经过一年的发展,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在全旭这边打工,多多少少积攒了一些家财。
特别是家丁兵、管事、工匠这样的人,已经算是富户,花了几钱银子买一支毛趣÷阁,或者买几刀上好的宣纸,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
除了全旭的工程队,近来又陆续涌现很多大名府本地的施工队,他们的施工主要是民居。店铺为主。
此时的全家庄镇,就像一个盛开的花朵,每时每刻,都在向外扩张着。
全旭也被每天前来拜访的粮商弄得烦不胜烦,然而,无论多少商人拜访全旭,全旭都是不松口。
玉米对外销售以种子的形式,土豆和红薯倒是大量卖,而且价格并不算贵,七钱银子一石,然而问题是,这种粮食受众还真不大。
商人们都在观望着。
第一批辽东移民,分发了新衣服,新工作,当然,也有住房。他们的住房则不能统一了,有的分到了砖瓦房子,这是属于参加家丁兵的待遇。
有的分到了活动板房,这是属于工匠的待遇,有的则是分到了泥坯房,这是普通庄户的待遇。
区别对待,这主要是全旭想吸引彪悍的辽东百姓成为家丁兵。
随着辽东百姓的妥善安置下来,人心却没有办法稳定下来。
全旭又召开社区主任们大会,他开门见山的道:“还得记得我们刚刚来来到这里是什么样吗?”
汤邱氏来最早,有情绪有点低落:“记得,我们这些人比叫花子还要惨,那些面黄肌瘦神情呆滞的孩子,那些蓬头垢面衣衫破烂的婆娘,还有那些四五十户了还在打光棍的男人……”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看着他们这个样子,我心里真的很难受。现在好了,他们能吃上饱饭,穿上新衣服了!”
全旭笑了笑道:“吃上饱饭,有像样的房子住,就这样,大家便觉得很幸福,很满足了,咱们的庄稼收割完毕,冬小麦还需要很久,趁着现在有空,你们都调查一下各自的社区,对于社区内的男、女青年,给他们牵线搭桥,让他们组建新的家庭。”
汤邱氏苦笑:“如果有条件,他们肯定愿意成家立业,可眼下大家都穷,虽然说不至于吃不上饭,但是没有积蓄,也拿不出聘礼!”
“这个问题我来想办法!”
全旭笑道:“你们向大家伙宣传下去,只要在报名参加集体婚礼,每个家庭,奖励一套房子,一套锅、碗、瓢、盆、一床崭新的被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只有成家立业,人们的心思才能安定下来,在收割玉米的时候,全旭已经发现了,很多玉米地里都有打野战的痕迹。
这样下去,长此以往肯定会出问题。
人不是动物,他们也有七情六欲,成亲结婚的问题,这可不能忽视。
反正活动板房非常便宜,虽然说夏天热了一些,不过由于现在是小冰河时期,夏天的热,还是可以忍受的。
全旭在后世以几乎废品的价格,收购了大量的活动板房,原本是给辽东移民准备的,现在发现这些辽东百姓,过来的几乎九成都是男人或者少年,女人只占很少一部分。
这个问题,全旭也是无解的。
重男轻女嘛。
这个观念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扭转的,一旦在需要选择的时候,能活下去的机会,都是让给男子。
第一批过来的辽东移民四百五十七人,其中妇女只有四十三人,其中还有十几名四五十岁的老妇。
为了可以更好的让所有人融合在一起,只能采取这种方式。
毕竟,排外可不是后世现象,而是历史传统。
大名府的本地人歧视大名府外的河北人,河北人歧视河南人,现在的问题是,几乎所有人都敌视辽东百姓。
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就会出现大问题。
听到全旭的赏赐,众社区主任们大喜。
“我准备举办一次集结婚礼!”
“集体婚礼?”
“对,大家先去调查,鼓励大家报名,我不仅仅奖励他们房子、奖励他们家俱和被褥,还负责所有酒宴的花销。”
全旭本来就打算给所有工匠和庄户放一个假,毕竟,明末可没有什么周末,也没有休息日。
跟着全旭干得久的员工已经将近一年,他们没有一天休息,更何况,现在丰收了,获得了大量的粮食。
自然需要大家欢乐一下,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氛围,打造企业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全大老板的有意提前过一个年会,他也想享受一下,拥有员工上万人,上万人集结庆祝的宏大场面。
正所谓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
随着全旭的几句话,各级管事、管家们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是铁匠工坊,打铁声叮叮当当,卖力的打造着锅、菜刀、生活物资。
木匠工坊也在抢班加点,加工家俱。也幸亏全旭从后世给他们带来了机关锯,让他们的工作减轻了不少,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工匠中有不少人也是单身汉,当然,不光他们是单身汉,也有他们的孩子需要成家。
戚虎第一时间找到了位于家丁兵训练基地的戚元弼:“少爷,好消息!”
“什么?”
“全爷说了,要给给新人举办婚礼,不仅仅送一套房子,还有家俱、被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戚元弼冷笑:“这事跟我关系不大,我已经分到了房子,咱们分房的标准已经规定了,原则上人均拥有一套房子,除非将来我的儿子长大了,他才能作为成丁再参与分房子!”
“这就你懂了吧!”
戚虎苦心的劝道:“少爷,你要早点成家!”
“我也想,可是没有合适的!”
戚元弼苦笑道:“我们戚家虽然没落,但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想进就能进的吧?”
“这……”
戚虎还真无言以对。
虽然戚元弼不热衷,不过其他人却看上了全旭的赏赐,他们踊跃报名参加这个集体婚礼。
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全旭又在富民商业街北面的空地上,划出一百五十亩地,搭建了五百多套新活动板房。
与全旭大院里面的活动板房子不一样,这种活动板房采取西合院的布局,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形成一条东西向的长街。
这条街不是商铺为主,专门以供新婚夫妇居住,其实,这也是为了稀释辽东这个群体。
报名参加集体婚礼的庄户、家丁以及工匠们,共计三百二十七对,就在全旭让人紧张布置集体婚礼的时候,介休曹宁向全旭汇报,他们愿意以三十两银子每石的价格购买一千石玉米。
全旭同意交易,与此同时,其他准备预售的九千石玉米,也很快都被其他商贾瓜分一空。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全旭获得银子三十万两。
银子被全旭扔回后世铸造成银币,他的心情美滋滋。
可是,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袁世卿带着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来到全旭面前。
“全爷,这位是从京城来的!”
“你是!”
“全公子您好,鄙人孙向荣,奉我家老爷之命,前来给全公子送信!”
“信!”
孙向荣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袁可立动用了他的关系,让他年前前往京城国子监读书。
全旭不是生员,不是秀才,他还奇怪怎么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