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我去京城人真有钱
作者:tx程志    更新:2021-11-03 18:34
  第九十九章我去京城人真有钱
  其实,敬畏全旭的不止是杜亮。
  包括杜亮在内,几乎所有的全氏大院的庄户们,对全旭都有着深深的敬畏。
  不仅仅是因为全旭是他们的东家,给他们提供衣食,更为关键的是,在明末百姓眼中,全旭的能力,简直可以称为神。
  全旭没有注意到杜亮的细节,他思考的是效率问题。
  就在全旭思考的过程,杜亮的额头,出现了细细密密的冷汗。他心中非常忐忑,非常不安。
  全旭考虑的是,他需要的砖太多了。
  仅仅一道城墙,就需要三千多万块砖头,一座城至少四面城墙,其实四面城墙也不算完整的防御体系,还需要有女墙(指城墙上凹凸的短墙)、城堞(包围月城的城墙,也叫城垛)、城壕(也叫护城河,环绕城外的水体。)、月城(也叫瓮城,城门外用以屏蔽城门的小城,月城的门称城堙。)城门、城阙(城门两边的望楼。)城楼(建于城门或城墙之上的楼。)、城厢(城内和城门外附近)吊桥(架在城壕上方便行路的木制斜拉桥。)敌台(即城墙上用于防御敌人的楼台,亦称墩台、墙台、马面。)等等。
  那么粗略计算,全旭这座城所需要的砖至少数以亿计,一天才平均产两千六百块,这要烧到猴年马月?
  全旭望着杜亮:“慢,慢啊,实在太慢了!”
  杜亮听到这话,急忙松了口气,随即解释:“老爷,这是新窑,有些潮湿,工匠们又不太熟……以后会快!”
  “一炉最多可以烧多少块砖,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这个……”
  杜亮想了想道:“回禀老爷,咱们现在建的是小窑,如果建成大窑,一窑能烧十五六万块砖,不过,那样烧得更久,差不多二十五天才行。”
  这么算下来,效率确实是比小窑洞增加了不少,然而问题是,依旧太慢,平均每天产出六七千块砖,仅仅相当于五十多平方米的二四墙。
  全旭摇摇头:“还是太慢!”
  “可砖就是这么烧的啊!”
  杜亮有些沮丧:“烧的天数不够,砖就不结实。”
  杜亮身后几名工匠满脸郁闷,青砖就是这么烧的啊。
  事实上,经过后世专家考证,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
  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900℃-1100℃,并且要持续8-15小时)便制成砖。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
  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而生成低价铁(FeO)则呈青色,即青砖。
  青砖和红砖的硬度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烧制完后冷却方法不同,而红砖是自然冷却,简单一些,所以生产红砖多,青砖是水冷却(其实是一种缺氧冷却),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生产的比较少。虽然强度、硬度差不多,但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
  全旭查过这方面的资料,中国古代的砖窑则都有窑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封窑技术——烧制末期,工人将排烟口与炉膛进气口完全封闭,窑内随即进入缺氧环境,青砖的青灰色便得以固定。
  全旭曾去参观过苏州园林,也喜欢苏州园林的灰白建筑风格,他也想过用青砖建造一座城池,打造一座北方版本的苏州园林。
  然而问题是,他需要的砖太多了,哪怕是大窑,一窑可以烧制十三万到十五万块砖,这个生产周围却需要长达二十五天。
  一座大窑一年撑死可以烧制一百八十万块砖头,像全旭这座城堡需要的砖头,至少需要修建一百座这样的大窑,运用三四万名工匠。
  哪怕不用付工钱,三四万人一年也需要掉六七千吨粮食,加上其他生活物资,成本也不算低了。
  不过,全旭从来没有考虑从后世购买红砖,开玩笑,后世的红砖已经卖到六毛多一块,要是数以亿计,那么投入成本就需要好几亿。
  全旭本来想做事,现在发现一切都太难了。
  虽然明末与后世有着明显的差价,倒卖白银与黄金就可以赚取大量的差价,可问题是,明朝的金子很少,又很少流通,即使是钱庄,少数几百上千两可以兑换,大量的话,根本就不可能。
  想到这里,全旭望着杜亮道:“你们烧砖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烧的木柴多!”
  “制砖坯太难,太慢!”
  “砖窑冷却慢!”
  “还有……”
  几名工匠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木柴多,怎么不用煤炭,就是石碳?”
  全旭有些奇怪,后世的邯郸可是中国有名的煤炭资源城市,拥有煤炭已经探明储量的煤炭四十亿吨,还有将近五亿吨的铁矿。
  杜亮摇摇头:“咱们附近可没有,最近的石炭矿也有一百多里……”
  全旭这才想起,邯郸市的重要资源,都集中的中西部地区,而全旭所在的位置则是大名府的东南,与开州相连。开州就是后世的濮阳,在明朝时期,濮阳的清丰、南乐、濮阳都属于大名府下辖。
  但是,与邯郸相比,濮阳的资源更加丰富,濮阳境内不仅仅有中原油田,还有多达八百亿吨的煤炭资源,盐矿一千多亿吨。
  全旭想了想道:“你们先回去吧,按照大砖窑的标准,继续建造大砖窑!”
  虽然红砖生产效率远比青砖高,青砖就是产量低,制造难度大,红砖渐渐成为了市场中的主流。
  如果出于经济和效率问题,全旭应该选择烧制红砖,可是,全旭不是这样想的,他就是想建造一座青砖灰瓦的城堡,保持明代制式风格,最多是地基选择钢筋水泥。
  全旭思来想去,决定从开州采购煤炭,用来烧制砖头。
  尽管后世的运输能力强,购买一些拉煤王,完全可以运输煤炭。
  可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可没有什么好路,随着天气变暖,冰冻容易,他的末日堡垒能不能跑出去,还是一个问题。
  悍马的影响倒是不太大。
  从开州获取煤炭最大的好处是,他可以采取水运,这道夹沟河是黄河下游支河,可以直流黄河,原本这条就是黄河决口的泄洪冲出来的河流。
  全旭吩咐道:“去把袁管事请过来!”
  时间不长,袁世卿来到主屋里。
  全旭望着袁世卿道:“知道煤炭是什么价吗?”
  “知道,每斤一文钱,量大会更便宜一些!”
  全旭仔细算了一下,一斤一文钱,一吨就是二两银子,有些小贵。
  “这样吧,你带着几人去一趟开州,采买煤炭,还有砂石料,问问他们把煤炭和砂石料送到咱们这里多少钱!”
  全旭也是有些急,短短三个月不知,那片松树林减少三分之一,如果再烧几个月窑,恐怕松树林就会被砍光。
  安排完袁世卿前往开州采买煤炭,全旭考虑的问题是,可以借助水运运输,反正他需要的煤炭还不少。
  全旭给三娘、二娘各自准备了一套防刺服,不过二娘嫌弃防刺服太丑陋,死活不愿意穿。
  不过,对于全旭给她的好意,她还是接受了。
  正月十六日,女人坊的开门营业,全旭并没有过来参加,不是因为他制定的规矩不想破坏,他是直接回到了后世,去让苏彤采购四台半自动制砖机。
  全旭也没有想过要大规模生产,一台半自动的制砖机,可以用一百二十匹马力的四缸柴油机带动。整套生产线结构简单,关键是产能相当厉害,一台制砖机一个小时可以生产八千至一万两千块砖坯。
  如果二十四小时不停机工作,就可以生产二十八万砖坯,四台就是一百一十五万两千块砖。
  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千四百多万块砖,满足建造城堡的消耗了。
  全旭回来的时候,陈应也从北京回来,他兴奋的向全旭报账。
  “全爷,这次收获……”
  不等陈应说完,全旭笑道:“应该不错吧!”
  “不是不错,是非常不错!”
  陈应笑得眼睛都快看不到了:“全爷猜猜这次卖了多少钱?”
  九块九超市的水晶制品,从质量上并不算上乘,要不然也不会放在九块九超市里卖。
  “有没有十万两银子?”
  全旭猜测是按照陈应从南京的成果,在南京卖了六万四千多两银子。
  “不止!”
  “十五万两?”
  “是五十万两!”
  陈应将账单放在全旭面前。
  全旭接过账本,匆匆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写着嘉定伯:三彩水晶马车四千两百两,黄金发财树五千一百两,紫水晶家和万事兴六千八百两。
  嘉定伯就是崇祯皇帝的国丈,周皇后的生父周奎,有名的要钱不要命。
  在历史上刘宗敏逼迫周奎交出捐饷,先是杀了他的老婆和儿媳自杀,又杀死他的儿子。周奎还是不愿意拿出一两银子出来……
  全旭目瞪口呆:“我去,京城人真有钱!”
  陈应把水晶饰品卖了比大名府时不止三倍的价钱,然而嘉定伯一人就买了足足四万三千多两银子的水晶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