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箕子国降
作者:一本仙仙 更新:2021-12-12 19:11
第149章 箕子国降
扶余之地,虽然荒芜,但是太大了。
大到蒯通目前也无法估算。
这里有沃土,只需要将地开垦出来,就能种植。
加之附近的大山上有林木,建筑材料也是现成的。
光是木材一项,就能成为有利的资源。
唯一麻烦的是两样东西。
一是路。
二是气候。
路不通,扶余人也不修路,返回王都的路压根没有大道,更没有常用道。
反正看着哪里好走,就往里钻。
气候比较辽东更冷,想生活下来,需要更加保暖的衣物,而且一年之中,适合活动的天数比较短。
跟着扶余国的士兵这一走,又是小半个月。
蒯通等人这才来到了扶余国的王都。
这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土地。
四周是一个放牧场。
供扶余人牧马放牛羊。
一个像马圈一样的城池出现在了蒯通等人的眼前。
为什么说是马圈,因为所谓的城墙,就是树着木桩,上上架两根原木,开成的栅栏。
里面没有任何的遮挡防御工事。
全是帐篷。
帐篷七零八落的扎着,彼此之间还有牛羊马粪的新鲜印记。
人畜混住。
原始又落后。
见到有生人面孔,扶余国人都好奇的聚拢过来。
很快蒯通等人被带到了扶余王的帐篷前。
“尊贵的秦使,我族的王在里面等侯你,请你自己进去!”
听完翻译的话,蒯通径直而入。
里面坐着十几个扶余国面孔的贵族。
正前方最中间的位置,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男子身上头上挂着扶余族特有的饰物。
应该是权力的象征。
蒯通躬身向扶余王问好。
这个礼节还是向扶余国士兵学的。
扶余王见到又白又谦虚的蒯通,也是眉目含笑。
主动招呼蒯通等人坐下。
并命人送上酒、奶、肉、水果招待。
“尊贵的秦使,不知道你们来我扶余国想做什么?”一名扶余国贵族问道。
扶余王不好开口,尴尬的问题,总要有人来分担。
蒯通也不隐瞒,将来意说了一下。
“尊贵的扶余王,我大秦愿意与各国休好,尤其是没有领土纷争的扶余!
大家以传统的生活所居之地为基础,互不侵扰,双方可以通商交流。”
“如果扶余国有难,也可以向大秦请求援兵,可以一起对付东胡人,以及沃沮。”
扶余王闻言,脸上笑意更浓。
大秦灭燕,燕国又打得扶余国不敢南下。
无疑,这样的大秦,也不是扶余国能招惹的。
双方互不攻击。
对谁都是有利的。
“可以秦使,请代我向始皇帝问安,我扶余愿意做大秦的好邻居,如果有难,互相可以支援!”
其实扶余国比谁都清楚,扶余可能需要大秦,但是大秦却不一定需要扶余。
东胡人与扶余在西面的山脉有纷争。
一但扶余人从山脉西出,立即会被东胡人灭杀。
而东胡狼子野心,一直想越过山脉,进攻扶余。
霸占东北地区。
是也,扶余与东胡,关系并不友好。
大秦的到来,无疑是好消息。
扶余太需要一个盟友,也需要通商。
大秦有太多的商品是扶余缺少的。
“尊贵的扶余王,我来之时,发现,扶余与大秦的路太难走了。
光是我们使团,便足足走了快一个月。
而且根本没有路。
若是通商,恐怕没有商人愿意将物品运送过来。
即使愿意,价格也是昂贵得出奇。”蒯通劝说道:
“不知道贵国能否修整一下通向我大秦辽东的路。
这样彼此运送货物,也更便捷。
双方沟通也更快。”
扶余王看向了扶余国的其它人,众人皆是点头,表示可行。
既然大秦与扶余不是敌人。
彼此加强交流,方便往来,也是势必可行的方法。
事行搞定,蒯通本想就此返回。
但是扶余王却也不是简单之人。
扶余与大秦可以修路。
但是扶余也希望从大秦学到一些中原地区的本领。
扶余王趁机央求蒯通暂时不要回国,留在王都。
随时请教,不管是治国还是发展,都希望得到蒯通的指点。
因为他看得出来,蒯通是一个有学识之人。
蒯通算了算时间,答应最多可以滞留两个月。
这两个月的时间,扶余王不时过来请教问题。
蒯通也跟扶余国的人混熟悉。
借着打猎之机,到处游逛。
掌握熟悉扶余国的一切。
…………
就在蒯通出使扶余国的这段时间。
辽东秦军,枕戈待旦。
主帅王贲到位后,直接长剑一挥,大秦兵马,西线兵分两路进攻。
步卒从辽东陆路向东挺进。
水军朝着箕子国海港码头冲去。
箕子国!
平壤城!
“报!大王!大事不好了,秦兵东进了!”
箕子国的大臣们听了,如五雷轰顶。
一个个惊慌不已。
箕子国王闻言,只是长长一叹。
“大王,请立即发兵抵挡,不可让秦兵攻过来,那时我箕子国也必遭涂炭!”
箕子国的大将军向国王劝道。
其它不愿意放弃权力人大臣同样纷纷请求集结大军,与秦军对抗到底。
箕子国王见众人提议抵抗,遂道:“那尔等便去集结人马抵抗东进的秦兵吧!”
“诺!”
众人纷纷散去。
翌日,大将军带着兵马走了。
站在城头,想着城内空虚,箕子国王对心腹道:
“派人去海港码头盯着,如果发现了秦兵的战船,告诉海港码头的人不要抵抗。
如果秦兵来到城下,不要抵抗,放秦兵进来!”
心腹不解,问道:“大王,既然你能预见秦兵分兵,为何不抵抗?”
箕子国王笑道:“以我箕子国的实力能抵抗得住秦兵多久,以前秦兵踏平了六国,也没见谁能挡得住,何况是我们小小的箕子国!”
“我不愿意看见臣民因为抵抗而死,但是大将军他们又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怕被秦国将他们贬为庶民,只好出此下策!”
“待国都沦陷,大将军他们自知抵抗无用,也就投降了,这正符合先祖不愿意见到兵戈战火的意愿。”
箕子国源于商朝周初的箕子。
箕子本是纣王的叔叔,因不愿意侍奉周,故在商亡后,带着商朝遗民东渡到了半岛,建立了箕子侯国。
从此在这里扎根繁衍,传播龙腾文明。
如今周朝以亡,天下被秦一统,小小的箕子国逃不过历史的滚滚车轮,箕子国的国君,也知道自己的使命结束了。
作为商之后裔,他们也想回到故祖的地方,去看一眼家乡,祭拜先祖。
所以箕子国王,不愿意在做无畏的抵抗与牺牲。
(本章完)
扶余之地,虽然荒芜,但是太大了。
大到蒯通目前也无法估算。
这里有沃土,只需要将地开垦出来,就能种植。
加之附近的大山上有林木,建筑材料也是现成的。
光是木材一项,就能成为有利的资源。
唯一麻烦的是两样东西。
一是路。
二是气候。
路不通,扶余人也不修路,返回王都的路压根没有大道,更没有常用道。
反正看着哪里好走,就往里钻。
气候比较辽东更冷,想生活下来,需要更加保暖的衣物,而且一年之中,适合活动的天数比较短。
跟着扶余国的士兵这一走,又是小半个月。
蒯通等人这才来到了扶余国的王都。
这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土地。
四周是一个放牧场。
供扶余人牧马放牛羊。
一个像马圈一样的城池出现在了蒯通等人的眼前。
为什么说是马圈,因为所谓的城墙,就是树着木桩,上上架两根原木,开成的栅栏。
里面没有任何的遮挡防御工事。
全是帐篷。
帐篷七零八落的扎着,彼此之间还有牛羊马粪的新鲜印记。
人畜混住。
原始又落后。
见到有生人面孔,扶余国人都好奇的聚拢过来。
很快蒯通等人被带到了扶余王的帐篷前。
“尊贵的秦使,我族的王在里面等侯你,请你自己进去!”
听完翻译的话,蒯通径直而入。
里面坐着十几个扶余国面孔的贵族。
正前方最中间的位置,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男子身上头上挂着扶余族特有的饰物。
应该是权力的象征。
蒯通躬身向扶余王问好。
这个礼节还是向扶余国士兵学的。
扶余王见到又白又谦虚的蒯通,也是眉目含笑。
主动招呼蒯通等人坐下。
并命人送上酒、奶、肉、水果招待。
“尊贵的秦使,不知道你们来我扶余国想做什么?”一名扶余国贵族问道。
扶余王不好开口,尴尬的问题,总要有人来分担。
蒯通也不隐瞒,将来意说了一下。
“尊贵的扶余王,我大秦愿意与各国休好,尤其是没有领土纷争的扶余!
大家以传统的生活所居之地为基础,互不侵扰,双方可以通商交流。”
“如果扶余国有难,也可以向大秦请求援兵,可以一起对付东胡人,以及沃沮。”
扶余王闻言,脸上笑意更浓。
大秦灭燕,燕国又打得扶余国不敢南下。
无疑,这样的大秦,也不是扶余国能招惹的。
双方互不攻击。
对谁都是有利的。
“可以秦使,请代我向始皇帝问安,我扶余愿意做大秦的好邻居,如果有难,互相可以支援!”
其实扶余国比谁都清楚,扶余可能需要大秦,但是大秦却不一定需要扶余。
东胡人与扶余在西面的山脉有纷争。
一但扶余人从山脉西出,立即会被东胡人灭杀。
而东胡狼子野心,一直想越过山脉,进攻扶余。
霸占东北地区。
是也,扶余与东胡,关系并不友好。
大秦的到来,无疑是好消息。
扶余太需要一个盟友,也需要通商。
大秦有太多的商品是扶余缺少的。
“尊贵的扶余王,我来之时,发现,扶余与大秦的路太难走了。
光是我们使团,便足足走了快一个月。
而且根本没有路。
若是通商,恐怕没有商人愿意将物品运送过来。
即使愿意,价格也是昂贵得出奇。”蒯通劝说道:
“不知道贵国能否修整一下通向我大秦辽东的路。
这样彼此运送货物,也更便捷。
双方沟通也更快。”
扶余王看向了扶余国的其它人,众人皆是点头,表示可行。
既然大秦与扶余不是敌人。
彼此加强交流,方便往来,也是势必可行的方法。
事行搞定,蒯通本想就此返回。
但是扶余王却也不是简单之人。
扶余与大秦可以修路。
但是扶余也希望从大秦学到一些中原地区的本领。
扶余王趁机央求蒯通暂时不要回国,留在王都。
随时请教,不管是治国还是发展,都希望得到蒯通的指点。
因为他看得出来,蒯通是一个有学识之人。
蒯通算了算时间,答应最多可以滞留两个月。
这两个月的时间,扶余王不时过来请教问题。
蒯通也跟扶余国的人混熟悉。
借着打猎之机,到处游逛。
掌握熟悉扶余国的一切。
…………
就在蒯通出使扶余国的这段时间。
辽东秦军,枕戈待旦。
主帅王贲到位后,直接长剑一挥,大秦兵马,西线兵分两路进攻。
步卒从辽东陆路向东挺进。
水军朝着箕子国海港码头冲去。
箕子国!
平壤城!
“报!大王!大事不好了,秦兵东进了!”
箕子国的大臣们听了,如五雷轰顶。
一个个惊慌不已。
箕子国王闻言,只是长长一叹。
“大王,请立即发兵抵挡,不可让秦兵攻过来,那时我箕子国也必遭涂炭!”
箕子国的大将军向国王劝道。
其它不愿意放弃权力人大臣同样纷纷请求集结大军,与秦军对抗到底。
箕子国王见众人提议抵抗,遂道:“那尔等便去集结人马抵抗东进的秦兵吧!”
“诺!”
众人纷纷散去。
翌日,大将军带着兵马走了。
站在城头,想着城内空虚,箕子国王对心腹道:
“派人去海港码头盯着,如果发现了秦兵的战船,告诉海港码头的人不要抵抗。
如果秦兵来到城下,不要抵抗,放秦兵进来!”
心腹不解,问道:“大王,既然你能预见秦兵分兵,为何不抵抗?”
箕子国王笑道:“以我箕子国的实力能抵抗得住秦兵多久,以前秦兵踏平了六国,也没见谁能挡得住,何况是我们小小的箕子国!”
“我不愿意看见臣民因为抵抗而死,但是大将军他们又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怕被秦国将他们贬为庶民,只好出此下策!”
“待国都沦陷,大将军他们自知抵抗无用,也就投降了,这正符合先祖不愿意见到兵戈战火的意愿。”
箕子国源于商朝周初的箕子。
箕子本是纣王的叔叔,因不愿意侍奉周,故在商亡后,带着商朝遗民东渡到了半岛,建立了箕子侯国。
从此在这里扎根繁衍,传播龙腾文明。
如今周朝以亡,天下被秦一统,小小的箕子国逃不过历史的滚滚车轮,箕子国的国君,也知道自己的使命结束了。
作为商之后裔,他们也想回到故祖的地方,去看一眼家乡,祭拜先祖。
所以箕子国王,不愿意在做无畏的抵抗与牺牲。
(本章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