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肃清中亚
作者:唯有弦歌 更新:2022-03-10 02:23
十亿战争借款如果是华夏财政借款,肯定是没法获得年利百分之九这样高额的利益,很大可能会收益减半。
但转个手到了银行之后,钱终究还是会被纳入国家财政之中的。
因为华夏目前的银行除了皇室开办的皇家惠民银行之外,都是国有。
这相当于华夏用百姓储备在银行的钱去搞借贷,最后百姓获得的利息却依旧是那么点。
这并不是与民争利,而是利益最大化,毕竟盈利到最后都还是会以各种形式回到民间。
不过十亿借款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反而让华夏在中亚的战略得到极大的进展。
面临自保的德国已经开始停止对中亚部队武装的支持,虽然不至于协助华夏稳定这里,但德国不在支持这些武装之后,华夏可以多花点时间解决他们。
1915年十二月中旬,中亚早已开始寒冷的天气让中亚陷入了萧索。
德国不在支持的部族武装势力在失去了德国的支持后陷入了恐慌。
因为华夏两个装甲军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军正在不断的压缩着他们的空间,后面还有六个步兵军跟进。
本来可以直接攻击他们武装部队的华夏反而步步紧逼,从里海方向到外西北和中亚北面的鄂木斯克,三路大军正式进入中亚。
手握步枪机枪的部族武装哪里是华夏精锐部队的对手,这开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些擅长游牧的部族开始拖家带口的向南迁徙。
比起土著人口众多的中南亚半岛,中亚的部族反而人口稀少,仅有二百七十来万。
华夏以鲜血和稳步推进的军队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要么向南,要么死亡。”
华夏需要的中亚的自然资源,一劳永逸,以绝后患才是根本目的,那些绿洲、湖泽反而是次要的。
而中亚多是戈壁、沙漠,草原,进行游击战争根本没有任何的根基。
华夏肃清中亚的战略推进得极为顺利,钢铁洪流不是肉体之躯可以抵挡的。
仅仅到了1916年三月开春,华夏就已经将九成的中亚领土收入囊中。
杀戮这这次肃清行动中反而没有发生多少,没了德国人支援的他们略微抵抗几次发现哪怕是十来万人也挡不住华夏军队的攻势之后开始不断的向南迁徙。
等到了伊朗和阿富汗边境,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而波斯湾北部的这两个国家此时依旧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虽然依旧保留了国家主权,可孱弱的他们依旧没有办法反抗英国人的压迫。
现在英国人可没有功夫管他们是否面临将近三百万的难民潮,因为华夏已经和英国达成了关于中亚势力范围的秘密协议。
华夏不触碰英国人在印度西面两国的利益,英国也不得对部族武装前往两国进行阻拦。
失去了中亚的部族武装接下来估计会永远寄人篱下,中途可能会有英国或者白头鹰这样的国家表示会支持他们重回故土并且提供一定的经费和武器,但如今的华夏兵力强盛,总人口都不如华夏现役部队一半的他们又哪里来的胜算呢?
将中亚的部族武装驱逐到阿、伊两国,这是华夏最为省时省力的肃清战略。
面对华夏这头强盛的巨龙,两国连抱怨都不敢有,甚至象征性的布置边境部队拦截,也被中亚的部族凭借想要求生的意志支持下打得满地找牙。
游牧部族和农耕民族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会过于眷恋故土,游牧的生活让他们这有选择的情况下不会进行无谓的牺牲。
华夏正是抓住了这些游牧部族的特点针对性的布置了战略。
直到1916年7月,最后一批部族民众被欢送出境之后华夏的新得国土才稳定下来。
中南亚半岛、朝鲜半岛、南洋十省、北方,一个个地方都是华夏未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中亚地区,华夏最先做的事情不过是勘探一下油气资源然后重点开发,剩下的事情就是植树造林保证绿洲。
这些绿洲在没有游牧生产的情况下再加上植树造林,想来二十年就能从逐渐沙漠化的情况变成缓慢向外扩张的绿洲。
乌拉尔山以东到叶尼塞河以西则因为华夏扶持的工党俄罗斯大量的动员,加上华夏针对性的加征赋税的逼迫和到了工党地图就能获得更好生活条件的诱惑下,人口也锐减了六成。
现在建都于伏尔加的工党俄罗斯这华夏的帮助下凭借一百二十万人的兵力保证了自己的统治。
但哪怕是裁撤大量兵力之后的沙俄依旧有着五百万的大军,要不是工党不断的进行渗透和煽动,加上德奥芬华四国这边境线的压力,是的沙俄不能全力出手对付他们,恐怕早已经被剿灭。
虽然这伏尔加已经打了四次保卫战,但所有具备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工党俄罗斯稳如泰山。
失去了俄属波兰、乌克兰及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等地区的沙俄最先面临的就是嗷嗷待哺的民众。大量产粮区的丢失让沙俄国内包括莫斯科都开始发生饥荒。
吃不饱饭的民众又被工党煽动,轻则游行罢工,重则直接武装起义。
那些起义虽然骤起骤灭,却极大的牵扯了沙俄的精力。只要某个地区的兵力低于一定的阈值,沙俄面临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起义。
整个沙俄能调动的军队不到一半,并且还被工党依靠顿河挡住了。
有着华夏的物资援助,沙俄根本没有进展,反而一点点的被起义和罢工弄得精疲力尽。
甚至在伏尔加方向受到极大威胁的时候,华夏还会暗示芬兰王国的国防军这卡累利阿搞搞演习。
而华夏对工党的支持换来的是华夏从乌拉尔延伸到黑海的铁路的畅通无阻,数个华夏国有的重工业集团进入了顿河平原开设工厂。
更让沙俄雪上加霜的是华夏对沙俄实行了粮食进口数量限制,对工党又只要有资源来贸易就进行交换,即便是这沙俄的莫斯科周围,华夏都有办法将粮食交给工党分子。
跟着工党能吃饱已经是沙俄民众的共识,接下来的沙俄将要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镇压工党,而是沙皇和沙俄贵族统治的落幕。
但转个手到了银行之后,钱终究还是会被纳入国家财政之中的。
因为华夏目前的银行除了皇室开办的皇家惠民银行之外,都是国有。
这相当于华夏用百姓储备在银行的钱去搞借贷,最后百姓获得的利息却依旧是那么点。
这并不是与民争利,而是利益最大化,毕竟盈利到最后都还是会以各种形式回到民间。
不过十亿借款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反而让华夏在中亚的战略得到极大的进展。
面临自保的德国已经开始停止对中亚部队武装的支持,虽然不至于协助华夏稳定这里,但德国不在支持这些武装之后,华夏可以多花点时间解决他们。
1915年十二月中旬,中亚早已开始寒冷的天气让中亚陷入了萧索。
德国不在支持的部族武装势力在失去了德国的支持后陷入了恐慌。
因为华夏两个装甲军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军正在不断的压缩着他们的空间,后面还有六个步兵军跟进。
本来可以直接攻击他们武装部队的华夏反而步步紧逼,从里海方向到外西北和中亚北面的鄂木斯克,三路大军正式进入中亚。
手握步枪机枪的部族武装哪里是华夏精锐部队的对手,这开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些擅长游牧的部族开始拖家带口的向南迁徙。
比起土著人口众多的中南亚半岛,中亚的部族反而人口稀少,仅有二百七十来万。
华夏以鲜血和稳步推进的军队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要么向南,要么死亡。”
华夏需要的中亚的自然资源,一劳永逸,以绝后患才是根本目的,那些绿洲、湖泽反而是次要的。
而中亚多是戈壁、沙漠,草原,进行游击战争根本没有任何的根基。
华夏肃清中亚的战略推进得极为顺利,钢铁洪流不是肉体之躯可以抵挡的。
仅仅到了1916年三月开春,华夏就已经将九成的中亚领土收入囊中。
杀戮这这次肃清行动中反而没有发生多少,没了德国人支援的他们略微抵抗几次发现哪怕是十来万人也挡不住华夏军队的攻势之后开始不断的向南迁徙。
等到了伊朗和阿富汗边境,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而波斯湾北部的这两个国家此时依旧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虽然依旧保留了国家主权,可孱弱的他们依旧没有办法反抗英国人的压迫。
现在英国人可没有功夫管他们是否面临将近三百万的难民潮,因为华夏已经和英国达成了关于中亚势力范围的秘密协议。
华夏不触碰英国人在印度西面两国的利益,英国也不得对部族武装前往两国进行阻拦。
失去了中亚的部族武装接下来估计会永远寄人篱下,中途可能会有英国或者白头鹰这样的国家表示会支持他们重回故土并且提供一定的经费和武器,但如今的华夏兵力强盛,总人口都不如华夏现役部队一半的他们又哪里来的胜算呢?
将中亚的部族武装驱逐到阿、伊两国,这是华夏最为省时省力的肃清战略。
面对华夏这头强盛的巨龙,两国连抱怨都不敢有,甚至象征性的布置边境部队拦截,也被中亚的部族凭借想要求生的意志支持下打得满地找牙。
游牧部族和农耕民族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会过于眷恋故土,游牧的生活让他们这有选择的情况下不会进行无谓的牺牲。
华夏正是抓住了这些游牧部族的特点针对性的布置了战略。
直到1916年7月,最后一批部族民众被欢送出境之后华夏的新得国土才稳定下来。
中南亚半岛、朝鲜半岛、南洋十省、北方,一个个地方都是华夏未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中亚地区,华夏最先做的事情不过是勘探一下油气资源然后重点开发,剩下的事情就是植树造林保证绿洲。
这些绿洲在没有游牧生产的情况下再加上植树造林,想来二十年就能从逐渐沙漠化的情况变成缓慢向外扩张的绿洲。
乌拉尔山以东到叶尼塞河以西则因为华夏扶持的工党俄罗斯大量的动员,加上华夏针对性的加征赋税的逼迫和到了工党地图就能获得更好生活条件的诱惑下,人口也锐减了六成。
现在建都于伏尔加的工党俄罗斯这华夏的帮助下凭借一百二十万人的兵力保证了自己的统治。
但哪怕是裁撤大量兵力之后的沙俄依旧有着五百万的大军,要不是工党不断的进行渗透和煽动,加上德奥芬华四国这边境线的压力,是的沙俄不能全力出手对付他们,恐怕早已经被剿灭。
虽然这伏尔加已经打了四次保卫战,但所有具备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工党俄罗斯稳如泰山。
失去了俄属波兰、乌克兰及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等地区的沙俄最先面临的就是嗷嗷待哺的民众。大量产粮区的丢失让沙俄国内包括莫斯科都开始发生饥荒。
吃不饱饭的民众又被工党煽动,轻则游行罢工,重则直接武装起义。
那些起义虽然骤起骤灭,却极大的牵扯了沙俄的精力。只要某个地区的兵力低于一定的阈值,沙俄面临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起义。
整个沙俄能调动的军队不到一半,并且还被工党依靠顿河挡住了。
有着华夏的物资援助,沙俄根本没有进展,反而一点点的被起义和罢工弄得精疲力尽。
甚至在伏尔加方向受到极大威胁的时候,华夏还会暗示芬兰王国的国防军这卡累利阿搞搞演习。
而华夏对工党的支持换来的是华夏从乌拉尔延伸到黑海的铁路的畅通无阻,数个华夏国有的重工业集团进入了顿河平原开设工厂。
更让沙俄雪上加霜的是华夏对沙俄实行了粮食进口数量限制,对工党又只要有资源来贸易就进行交换,即便是这沙俄的莫斯科周围,华夏都有办法将粮食交给工党分子。
跟着工党能吃饱已经是沙俄民众的共识,接下来的沙俄将要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镇压工党,而是沙皇和沙俄贵族统治的落幕。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