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出京!
作者:唐公子 更新:2022-01-18 15:04
然而这才仅仅只是开始而已,当杜如晦离去之后,没有多长时间,又有一队皇宫禁卫带着一只只大箱子前来,同样将其堆在了功德碑面前!
而后当这些皇宫禁卫离去之后,太子府侍卫同样如此,带着一只只大箱子前来,也堆在了功德碑面前!
秦王府杜如晦先来,而后便是皇宫禁卫,再之后是太子府侍卫,三波人马,可谓是前后脚而来,
但是在这三波人马来了之后,功德碑面前数十只大箱子,却是堆得满满当当的!
“刚刚那是秦王府的人吧,然后是皇宫禁卫,再之后好像是太子府的人,把这些箱子里……”
有人心中顿时不由怦怦直跳起来,功德碑前,百姓们捐献的银钱和铜板,此刻早就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儿,
那送来的一只只大箱子则是以功德碑为中心,围成了一个大圆。
朱雀大街上真的出现了一座钱山!
……
燕王府,
对于太子府,秦王府和皇宫派人送钱的消息,李默在回府之后第一时间便得知了!
对于皇宫,秦王和太子这三方的动作,李默不以为意,那功德碑上面的名字不是白刻的,想要把名字刻在上面,好歹也得给一点手工费,虽说这手工费有点贵了!
书房,
“魏征,明日出京路线,可曾规划好?”
书房当中,此刻却是只有李默,魏征,李淳风与周清四人,
其实按理来说,此次三道赈灾事关重大,包括路线规划以及相关事宜,应该及早做好准备,
不过这三道赈灾总官是李默强抢而来,不管是太子府还是秦王府,自然都不会这么好心提醒李默,不过也不要紧,这些事情有魏征和周清两人足矣了!
“殿下,此次三道旱灾蝗灾严重至极,从山东,河南,山西一直到关中之地,千里旱灾,千里蝗灾,但是受灾最为严重者还是河南和山东两地,
臣建议此次东巡第一站应当是河南洛阳,洛阳曾经为西汉故都,处中原腹地,当年王世充盘踞洛阳,是秦王劲敌,臣担心此次三道除旱灾和蝗灾之外还有人祸,殿下能够控制洛阳,进而便能够辐射整个河南地区,若能够将河南中原地区的灾情延缓,三道之地的灾情,便能够步步而定!”
魏征顿时沉声说道,这几天来,魏征也不再弹劾人了,除了承天门给燕王捧过一回哏之外,
魏征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思考此次三道之地赈灾如何进行!
李默之前已经说的很清楚,此次三道赈灾,燕王府基本上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了,
不仅魏征要前去,周清也要前去,甚至连胡三刀都要带走,不过这也是应有之意,
现如今李默在长安城当中的势力虽说已经初成规模,但毕竟麻雀虽小,一旦分割开来,
就算把魏征留在长安城当中,但是没有了李默做靠山,以魏征这个性格,在长安城秦王和太子两党碾压的情况之下,魏征非但不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反而还可能加剧矛盾产生。
再者此次前去三道之地赈灾,李默有预感,魏征这面人镜前去的作用可能会非常巨大!
“不知道长可有何意见?”
李默点点头,又向李淳风看去,此次前往三道之地赈灾,李淳风自然也要带去,
不然,任凭李淳风留在长安的话,李默担心以秦王的魅力,恐怕李淳风抵挡不住!
“一切尽由殿下安排便是,贫道悉听尊便!”
李淳风顿时微微笑道,自然没有拒绝,
“久闻道长卜卦之术,灵妙非凡,不知道长可能够为本王此次出京算上一卦!”
李默顿时间笑问道,李淳风和袁天罡这两人所做的推背图,可谓是大名鼎鼎推算,八八六十四卦推背图,可谓解尽天下玄妙,
当然以现如今李淳风和袁天罡的能力,恐怕是还没有达到能够推演出这推背图的地步,不过即便如此,也绝不一般!
李默对于算卦这种事情其实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无奈历史上关于此种传言比比皆是,而且都是有鼻子有眼!
从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到诸葛亮借东风摆八卦阵,而后又有大唐李淳风和袁天罡所做的推背图,之后还有明朝的一代奇人刘伯温……
这些人一个个似乎都有窥探天机之能,不能不说这易经八卦,若是真的琢磨透了的话,的确有非凡之妙用!
“愿为殿下效劳!”
李淳风同样微笑着说道,伸手便排出几枚大钱,这几枚钱与寻常铜钱相比要显得稍大一些,很显然不是制式铜钱,而且铜钱的磨损也很严重,
看得出来,有些年头了,不过李淳风作为道门人宗掌教,拥有几枚年代久远的占卜铜钱,倒也极为正常,毕竟这些铜钱越久,越能够显现出道门的底蕴来!
李淳风随手便将手上的三枚铜钱抛在桌面上,铜钱落,带字三面朝上,李淳风默默将这三枚铜钱收起,而后起身公身对李默说道:
“恭喜燕王,殿下此去,龙出九渊!”
……
第二日,
长安东门,一大早就已经汇聚了无数百姓,
今日,便是燕王出京,前往三道赈灾之时,长安百姓自发前来相送!
辰时初,大阳初升,东门彻底大开,而燕王李默的车架此刻也已经到了东门外!
此次出京,李默几乎将整个燕王府全都带走,黄金火骑兵和陷阵营也全部撤离长安,随行人员有魏征,周清,胡三刀,武媚娘等人,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不得不提,那便是杜如晦!
东城门街道两侧是密密麻麻的长安百姓,所有百姓的目光当中都涌动着一种希冀之色,
就在车队眼看着要走出东城门之时,人群中百姓见状,顿时间发出一声高呼:
“燕王殿下一路顺风!”
这道声音响起后,顿时间便是数以万计的声音呼啸而起!
“祝燕王殿下一路顺风!”
而后当这些皇宫禁卫离去之后,太子府侍卫同样如此,带着一只只大箱子前来,也堆在了功德碑面前!
秦王府杜如晦先来,而后便是皇宫禁卫,再之后是太子府侍卫,三波人马,可谓是前后脚而来,
但是在这三波人马来了之后,功德碑面前数十只大箱子,却是堆得满满当当的!
“刚刚那是秦王府的人吧,然后是皇宫禁卫,再之后好像是太子府的人,把这些箱子里……”
有人心中顿时不由怦怦直跳起来,功德碑前,百姓们捐献的银钱和铜板,此刻早就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儿,
那送来的一只只大箱子则是以功德碑为中心,围成了一个大圆。
朱雀大街上真的出现了一座钱山!
……
燕王府,
对于太子府,秦王府和皇宫派人送钱的消息,李默在回府之后第一时间便得知了!
对于皇宫,秦王和太子这三方的动作,李默不以为意,那功德碑上面的名字不是白刻的,想要把名字刻在上面,好歹也得给一点手工费,虽说这手工费有点贵了!
书房,
“魏征,明日出京路线,可曾规划好?”
书房当中,此刻却是只有李默,魏征,李淳风与周清四人,
其实按理来说,此次三道赈灾事关重大,包括路线规划以及相关事宜,应该及早做好准备,
不过这三道赈灾总官是李默强抢而来,不管是太子府还是秦王府,自然都不会这么好心提醒李默,不过也不要紧,这些事情有魏征和周清两人足矣了!
“殿下,此次三道旱灾蝗灾严重至极,从山东,河南,山西一直到关中之地,千里旱灾,千里蝗灾,但是受灾最为严重者还是河南和山东两地,
臣建议此次东巡第一站应当是河南洛阳,洛阳曾经为西汉故都,处中原腹地,当年王世充盘踞洛阳,是秦王劲敌,臣担心此次三道除旱灾和蝗灾之外还有人祸,殿下能够控制洛阳,进而便能够辐射整个河南地区,若能够将河南中原地区的灾情延缓,三道之地的灾情,便能够步步而定!”
魏征顿时沉声说道,这几天来,魏征也不再弹劾人了,除了承天门给燕王捧过一回哏之外,
魏征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思考此次三道之地赈灾如何进行!
李默之前已经说的很清楚,此次三道赈灾,燕王府基本上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了,
不仅魏征要前去,周清也要前去,甚至连胡三刀都要带走,不过这也是应有之意,
现如今李默在长安城当中的势力虽说已经初成规模,但毕竟麻雀虽小,一旦分割开来,
就算把魏征留在长安城当中,但是没有了李默做靠山,以魏征这个性格,在长安城秦王和太子两党碾压的情况之下,魏征非但不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反而还可能加剧矛盾产生。
再者此次前去三道之地赈灾,李默有预感,魏征这面人镜前去的作用可能会非常巨大!
“不知道长可有何意见?”
李默点点头,又向李淳风看去,此次前往三道之地赈灾,李淳风自然也要带去,
不然,任凭李淳风留在长安的话,李默担心以秦王的魅力,恐怕李淳风抵挡不住!
“一切尽由殿下安排便是,贫道悉听尊便!”
李淳风顿时微微笑道,自然没有拒绝,
“久闻道长卜卦之术,灵妙非凡,不知道长可能够为本王此次出京算上一卦!”
李默顿时间笑问道,李淳风和袁天罡这两人所做的推背图,可谓是大名鼎鼎推算,八八六十四卦推背图,可谓解尽天下玄妙,
当然以现如今李淳风和袁天罡的能力,恐怕是还没有达到能够推演出这推背图的地步,不过即便如此,也绝不一般!
李默对于算卦这种事情其实是不太相信的,但是无奈历史上关于此种传言比比皆是,而且都是有鼻子有眼!
从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到诸葛亮借东风摆八卦阵,而后又有大唐李淳风和袁天罡所做的推背图,之后还有明朝的一代奇人刘伯温……
这些人一个个似乎都有窥探天机之能,不能不说这易经八卦,若是真的琢磨透了的话,的确有非凡之妙用!
“愿为殿下效劳!”
李淳风同样微笑着说道,伸手便排出几枚大钱,这几枚钱与寻常铜钱相比要显得稍大一些,很显然不是制式铜钱,而且铜钱的磨损也很严重,
看得出来,有些年头了,不过李淳风作为道门人宗掌教,拥有几枚年代久远的占卜铜钱,倒也极为正常,毕竟这些铜钱越久,越能够显现出道门的底蕴来!
李淳风随手便将手上的三枚铜钱抛在桌面上,铜钱落,带字三面朝上,李淳风默默将这三枚铜钱收起,而后起身公身对李默说道:
“恭喜燕王,殿下此去,龙出九渊!”
……
第二日,
长安东门,一大早就已经汇聚了无数百姓,
今日,便是燕王出京,前往三道赈灾之时,长安百姓自发前来相送!
辰时初,大阳初升,东门彻底大开,而燕王李默的车架此刻也已经到了东门外!
此次出京,李默几乎将整个燕王府全都带走,黄金火骑兵和陷阵营也全部撤离长安,随行人员有魏征,周清,胡三刀,武媚娘等人,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不得不提,那便是杜如晦!
东城门街道两侧是密密麻麻的长安百姓,所有百姓的目光当中都涌动着一种希冀之色,
就在车队眼看着要走出东城门之时,人群中百姓见状,顿时间发出一声高呼:
“燕王殿下一路顺风!”
这道声音响起后,顿时间便是数以万计的声音呼啸而起!
“祝燕王殿下一路顺风!”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