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不攻自破的科技壁垒
作者:大脑开洞思路广 更新:2022-01-17 23:04
大乾发行的交子虽然某种程度可以算是信用货币,但那些官员们都对印钱这种事十分谨慎,基本上是原来民间有多少铜钱,他们就印多少交子去换。
甚至在秦构每年搞一次北伐之前,大乾朝廷花的钱还没有收上来的税多,以至于民间的交子有不少又回到了大乾朝廷手里,导致民间流通的交子一直在减少。
直到秦构为了耗尽大乾国力搞出来的一系列包括南征北伐在内的举措下,大乾才将交子印得比较多,再加上魏忠贤从东瀛运回大量金银,让大乾朝廷可以放心印钱。
并且除了东瀛以外,大乾周边所有国家的贵金属都在持续流入大乾,其中绝大部分贵金属都会换成交子在大乾民间流通。
交子多了,大乾的富人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有钱。
同时大乾因为要供应两线作战,对各类物产消耗很大,加上女真,以及被大乾击垮本地产业的高丽,还有将要被挤垮产业的东瀛。
甚至辽国虽然在大乾连年北伐下没有丢掉一片土地,但对大乾货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以至于大乾的各类货物一度因短缺而涨价,不过在不缺原料,又不缺人力的情况下,那些货物没短缺多久就被新出产的货物补上了。
然而人力是有极限的,在整个大乾的商人都意识到开办新产业绝对能赚钱后,大量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出现,哪怕是以大乾的人力,也都被那些产业吞噬得差不多了。
那些商人的感触尤为明显,因为开始有匠人挑剔其作坊的待遇,他们也意识到如今的大乾已经不是他们把新作坊一开,随便喊一声就能招到大量匠人的时候了。
于是在那些商人手里有钱,并且也知道现在的大乾只要能出产更多货物就能赚更多钱的情况下。
在人手就那么多的情况下,那些商人为了赚更多的钱,都开始被迫走上两条路。
一条是开始谋求生产出不一样的东西,靠着新奇把东西卖上高价,赚更多钱。
另一个路就是追求更先进的生产力,让同样的人能生产出更多货物。
有之前算学大兴打下的牢固基础,加上那些商人也愿意花钱支持研究,大乾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科技爆炸。
秦构之前给官员们免税特权下发的考题,也和技术爆炸起到了绝妙的化学反应。
这些年有官员用好了那免税特权,把一地产业搞得风生水起,从此平步青云,也有官员没用好,或者因为不敢答,变得前途无望。
不过在意识到那些商人的变化后,一直在发愁不知道该扶持哪些产业的他们,这时候自然也找到了目标。
那些追求新产品和先进生产力的商人都拿到官员扶持后,又激励了一大批商人想那两条路上转型。
……
“这官是越当越累了。”
常辉心里叹了口气,他身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已经是地方上最顶层的那一类人了,不仅平常有各种事要操心,还因为手里的免税额度足够高,哪怕是对大乾最顶层的商人而言,也极具吸引力。
所以不像那些下面的知县那样,手里可以选择的产业就那么点,随便一眼就能看完。
除了广南东路的产业之外,大乾其他各路都有商贾想从他手里拿到免税额度。
有那么大的免税之权,还有那么多商人要来求免税之权。再加上,现在那些官员都知道要把手里的免税之权往新产业上面投资。
常辉要想把自己的免税之权用好,在一群官员中用出特色,必须好好思量每一个产业带来的益处才行,自然也就成了一件苦差事。
“大人,您看看肥皂除污的效果多好,这还是我不怎么会洗,全靠这肥皂的效果,要是在那些会洗衣物的女子手里,肯定能将其洗得光洁如新。”
一个商人在常辉面前用肥皂将沾染了油渍的衣物搓洗了半天后,拿出来向常辉展示效果。
常辉点了点头,肥皂他不仅知道,还用过,一开始是个燕地的知县觉得不错,用上了自己的免税之权扶持后还报告自家上官,最后那肥皂成了燕地的一个大财源。
像现在这种肥皂,只有那些挑不出好产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才会去拾人牙慧。
况且他还知道这肥皂要用动物油脂去做,北地那里的牲畜多,肥皂造出来更加廉价,他这广南东路做出来的肥皂价钱就要高许多。
那商人只会拿了他的免税特权去北地开产业,对广南东路没什么用处。
见常辉有些不想扶持自家产业,那商人连忙道:“大人,在下这肥皂可不是普通的肥皂,而是加了一些清香之物,闻上去有一股清香之气。
并且在下这香皂也是会在广南东路投产的,雇工至少也要有三千人,王大人,李大人也都对在下这产业有颇多支持?”
常辉走过去,细细闻了一下,确实有一股清香之气,他想到这商人要在广南东路投产,也就稍微给了他一些免税额度。
之后是一个拿着陶罐的商人,一进来就自报名号道:“在下穆祥穆善海,广南东路人士。”
本地商人找本地官要扶持,那自然会更轻松一点的,所以那商人就特意说自己是广南东路的人。
常辉点了点头笑道:“你经营的又是何物?”
穆祥将自己手里的陶罐放到常辉桌前,笑道:“此乃在下用广南瓜果制作的小食,不仅能像果脯那样长放不坏,还因其浸泡于糖水之中,食之别有风味,与果中佳品相比也毫不逊色。”
接着又拿出一把小刀将常辉面前的陶罐开封。
常辉尝一口后,眼前一亮道:“现在又有何人愿意扶持你这产业?”
穆祥大喜道:“在下将此物研制出来后,就先拿给大人您来看了。”
常辉看准了自己眼前这东西将来绝对可以大行其道,直接把自己剩下的免税额度都交给了穆祥,还一扶持就是三年。
并且还向穆祥承诺,只要穆祥能在三年之内把产业做大,做到有一万名雇工的水平,他这扶持还可以再续三年。
讲完自己的条件后,常辉笑道:“如此多的免税之额,可够你用了?”
穆祥自然知道这是常辉不想让自己再去找其他官员,他也没那个想法,常辉给的确实够多了,连忙点头道:“大人放心,这绝对够用了,在下要是再想办法免税,那可就是占朝廷便宜了。”
那罐头量产之后自然是和肥皂一样,快速售往大乾各地。
就连在皇宫里的秦构,这时候也拿到了一个罐头,将东厂太监招来细问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给官员免税特权被那些官员拿去扶持新兴产业去了,还有那些商人的变化。
这下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的秦构,这下坐不住了。
甚至在秦构每年搞一次北伐之前,大乾朝廷花的钱还没有收上来的税多,以至于民间的交子有不少又回到了大乾朝廷手里,导致民间流通的交子一直在减少。
直到秦构为了耗尽大乾国力搞出来的一系列包括南征北伐在内的举措下,大乾才将交子印得比较多,再加上魏忠贤从东瀛运回大量金银,让大乾朝廷可以放心印钱。
并且除了东瀛以外,大乾周边所有国家的贵金属都在持续流入大乾,其中绝大部分贵金属都会换成交子在大乾民间流通。
交子多了,大乾的富人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有钱。
同时大乾因为要供应两线作战,对各类物产消耗很大,加上女真,以及被大乾击垮本地产业的高丽,还有将要被挤垮产业的东瀛。
甚至辽国虽然在大乾连年北伐下没有丢掉一片土地,但对大乾货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以至于大乾的各类货物一度因短缺而涨价,不过在不缺原料,又不缺人力的情况下,那些货物没短缺多久就被新出产的货物补上了。
然而人力是有极限的,在整个大乾的商人都意识到开办新产业绝对能赚钱后,大量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出现,哪怕是以大乾的人力,也都被那些产业吞噬得差不多了。
那些商人的感触尤为明显,因为开始有匠人挑剔其作坊的待遇,他们也意识到如今的大乾已经不是他们把新作坊一开,随便喊一声就能招到大量匠人的时候了。
于是在那些商人手里有钱,并且也知道现在的大乾只要能出产更多货物就能赚更多钱的情况下。
在人手就那么多的情况下,那些商人为了赚更多的钱,都开始被迫走上两条路。
一条是开始谋求生产出不一样的东西,靠着新奇把东西卖上高价,赚更多钱。
另一个路就是追求更先进的生产力,让同样的人能生产出更多货物。
有之前算学大兴打下的牢固基础,加上那些商人也愿意花钱支持研究,大乾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科技爆炸。
秦构之前给官员们免税特权下发的考题,也和技术爆炸起到了绝妙的化学反应。
这些年有官员用好了那免税特权,把一地产业搞得风生水起,从此平步青云,也有官员没用好,或者因为不敢答,变得前途无望。
不过在意识到那些商人的变化后,一直在发愁不知道该扶持哪些产业的他们,这时候自然也找到了目标。
那些追求新产品和先进生产力的商人都拿到官员扶持后,又激励了一大批商人想那两条路上转型。
……
“这官是越当越累了。”
常辉心里叹了口气,他身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已经是地方上最顶层的那一类人了,不仅平常有各种事要操心,还因为手里的免税额度足够高,哪怕是对大乾最顶层的商人而言,也极具吸引力。
所以不像那些下面的知县那样,手里可以选择的产业就那么点,随便一眼就能看完。
除了广南东路的产业之外,大乾其他各路都有商贾想从他手里拿到免税额度。
有那么大的免税之权,还有那么多商人要来求免税之权。再加上,现在那些官员都知道要把手里的免税之权往新产业上面投资。
常辉要想把自己的免税之权用好,在一群官员中用出特色,必须好好思量每一个产业带来的益处才行,自然也就成了一件苦差事。
“大人,您看看肥皂除污的效果多好,这还是我不怎么会洗,全靠这肥皂的效果,要是在那些会洗衣物的女子手里,肯定能将其洗得光洁如新。”
一个商人在常辉面前用肥皂将沾染了油渍的衣物搓洗了半天后,拿出来向常辉展示效果。
常辉点了点头,肥皂他不仅知道,还用过,一开始是个燕地的知县觉得不错,用上了自己的免税之权扶持后还报告自家上官,最后那肥皂成了燕地的一个大财源。
像现在这种肥皂,只有那些挑不出好产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才会去拾人牙慧。
况且他还知道这肥皂要用动物油脂去做,北地那里的牲畜多,肥皂造出来更加廉价,他这广南东路做出来的肥皂价钱就要高许多。
那商人只会拿了他的免税特权去北地开产业,对广南东路没什么用处。
见常辉有些不想扶持自家产业,那商人连忙道:“大人,在下这肥皂可不是普通的肥皂,而是加了一些清香之物,闻上去有一股清香之气。
并且在下这香皂也是会在广南东路投产的,雇工至少也要有三千人,王大人,李大人也都对在下这产业有颇多支持?”
常辉走过去,细细闻了一下,确实有一股清香之气,他想到这商人要在广南东路投产,也就稍微给了他一些免税额度。
之后是一个拿着陶罐的商人,一进来就自报名号道:“在下穆祥穆善海,广南东路人士。”
本地商人找本地官要扶持,那自然会更轻松一点的,所以那商人就特意说自己是广南东路的人。
常辉点了点头笑道:“你经营的又是何物?”
穆祥将自己手里的陶罐放到常辉桌前,笑道:“此乃在下用广南瓜果制作的小食,不仅能像果脯那样长放不坏,还因其浸泡于糖水之中,食之别有风味,与果中佳品相比也毫不逊色。”
接着又拿出一把小刀将常辉面前的陶罐开封。
常辉尝一口后,眼前一亮道:“现在又有何人愿意扶持你这产业?”
穆祥大喜道:“在下将此物研制出来后,就先拿给大人您来看了。”
常辉看准了自己眼前这东西将来绝对可以大行其道,直接把自己剩下的免税额度都交给了穆祥,还一扶持就是三年。
并且还向穆祥承诺,只要穆祥能在三年之内把产业做大,做到有一万名雇工的水平,他这扶持还可以再续三年。
讲完自己的条件后,常辉笑道:“如此多的免税之额,可够你用了?”
穆祥自然知道这是常辉不想让自己再去找其他官员,他也没那个想法,常辉给的确实够多了,连忙点头道:“大人放心,这绝对够用了,在下要是再想办法免税,那可就是占朝廷便宜了。”
那罐头量产之后自然是和肥皂一样,快速售往大乾各地。
就连在皇宫里的秦构,这时候也拿到了一个罐头,将东厂太监招来细问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给官员免税特权被那些官员拿去扶持新兴产业去了,还有那些商人的变化。
这下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的秦构,这下坐不住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