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王大人这话就不对了
作者:秋名山佬司机    更新:2022-01-14 12:26
  第89章王大人这话就不对了
  听到张扬说的这么笃定,大家更加惭愧了,同时看吴勇几个人的眼神也更加不善起来。
  这几个家伙,这么好的事儿硬是让他们说的那么难听,又是威胁,又是恐吓的,白白让他们误会了这么善良,对他们这么好的张大人,简直该死。
  “大人,是我们误会你了,其实也不怪我们……”
  “是啊,吴勇他们说的和您说的完全不一样。”
  “没错,大人,我们知道错了,但是吴勇几个人我们打了就是打了,还请大人责罚。”
  看到众人的愤怒平息下来,张扬摆了摆手。
  “行了,既然是个误会,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你们先给他们几个松绑吧,他们的问题我稍后再说,但是今儿还有一件大事儿我要宣布。”
  “什么大事儿?”
  “上工吗?我们现在就去。”
  “对,不用棉衣我们也能干活儿,在这里站着才冷,干活儿反而不冷了。”
  张扬对大家摆摆手。
  “我说过棉衣发放完之前不会开工,而且这件事儿可比干活儿重要的多。就在你们闹起来的时候,皇上可能已经得到了误报,说咱们京西防卫营炸了营。”
  众人一听有些急了。
  虽然说炸营是事实,不过现在误会解开了,这就不算炸营了吧?而且炸营那可是大事儿,追究起来,免不了有人要掉脑袋的啊。
  看到人群骚乱起来,有些人甚至开始往外挤,有逃跑的迹象,张扬举起手用力挥舞着。
  “都别乱,听我说,我问你们,咱们炸营了吗?”
  “算吧?”
  “可能是炸了。”
  “大人,那咱怎么办?要不咱跑吧?”
  张扬想要的答案可不是这个,眼看着这些家伙怕成这个样子,急忙点播。
  “别慌,你们怕什么?咱根本就不是炸营啊,咱今儿聚集在一起,是要发棉衣啊,什么炸营?那不过是谣传,谣传懂吗?”
  张扬这话一说,众人顿时明白了,想跑的人也停住了脚步。
  “没错,什么炸营?没有的事儿嘛。”
  “对,谁说炸营我和谁急。”
  “今儿是发棉衣的日子,不存在炸营一说的。”
  看到众人幡然醒悟,张扬松了口气,急忙差遣几个士卒赶紧去城里催催,今儿这棉衣必须要发的,不然事儿可就大了。
  张扬那边紧锣密鼓的让士卒去城里拉棉衣,朝堂上也不太平,嘉靖皇帝本来都退朝了又让人半路把一群大臣喊了回来。
  “众爱卿,情况大家也都明白了,我已经调动其他三部防卫营各抽调四千人,锦衣卫三百人,往小杨庄的方向集合了,此事事关重大,大家可还有其他意见?”
  众大臣全部低着头,相近的就用眼神交流。
  大明建朝百余年,他们就没想过京城的防卫军竟然会炸营,而且负责人还是张扬这个混账。
  当然如果是别人可能也不会出这种事儿,但是这事儿实在是不好说,张扬毕竟是皇帝亲自提拔的,而且还有英国公那个爹。
  此时任何一个建议都有可能牵动整个朝堂的神经,毕竟事关英国公,这事儿就不是小事,倘若英国公因为张扬的牵连倒台了,这朝堂上恐怕很多人都要跟着倒霉。
  “皇上,老臣愚见,京西防卫营掌管京城西边防御,张扬自从接管后,虽然不说兢兢业业,却也尽职尽责,从来不曾出现过什么纰漏,如今炸营一说,难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说话的是一名武将,而且还算是英国公的门生,其实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脸红,但是这个时候他也很无奈,英国公如果倒了,他是第一个跟着倒霉的。
  看到有人为张扬说话,自然会有人出来反驳。
  “王大人,这话说的未免有些过于圆滑了吧?这张扬是什么名声?想必大家都知道,最近他在干什么?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先不说他大兴土木的事儿,就说他把英国公的地拿去当了,我就问问大家,这种事儿除了他张扬别人谁还干过?将近两千亩地啊,说当就当了。”
  “李大人这话是何意?咱们今天说的是京西防卫营的事儿,卖地那是英国公家的私事儿,这个咱们恐怕是管不着吧?”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种事儿他张扬都做得出来,那么京西防卫营炸了营,那也就不意外了吧?各位说呢?”
  “唐大人这话我不敢苟同,就像各位所说张扬每天忙于玩乐,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军营的事儿,就算炸了营,恐怕他也是不知,此时或许和吴勇有关系。”
  看到实在是不好解释了,那人干脆把吴勇推出来,至于玩忽职守?还是先把张扬的小命保下来再说吧,毕竟只要张扬和炸营没关系,最多不过就是罢官而已。
  “王大人这话就不对了,怎么可能没有关系呢?他张扬借着身份的缘故,雇佣士卒给他干活儿,工钱却低的令人发指,说不得就是因为这事儿才让大家产生了不满的。”
  “各位都有过雇佣士卒为家里干活儿的先例,这个价格也都是各自商定,那些士卒既然愿意接受,这事儿就没什么好说的吧?毕竟张扬也没有逼着他们去干?”
  看到一群大臣吵吵嚷嚷,嘉靖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把这些家伙请回来,简直就是个错误,照这个样子下去,如果京西防卫营正的有反叛之心,估计打到皇宫门口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想到此嘉靖看向旁边的杨廷和。
  “杨中堂,你为何一言不发?”
  对于杨廷和,嘉靖的情绪是复杂的,是这位内阁首辅的功劳自己才坐上了如今的位置,但是自己登基后,也越来越烦他,故而在逐渐疏远他,至于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自己父亲称号的问题。
  但是此时他还是想听听杨廷和的意见,毕竟很多事儿必须要经过杨廷和的同意才能顺利实施。
  杨廷和自然明白嘉靖的疏远,不过作为内阁首辅,为皇帝排忧解难是自己分内的事儿,于是对嘉靖微微欠身,转身面对朝堂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