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京城出了大事
作者:安绵绵 更新:2022-01-12 15:24
京城。
殷将军遇袭一事传得沸沸扬扬。
同时有风声传来,河西廊外的一些部落蠢蠢欲动,朝中有内奸里应外合,高官们人人自危。
皇宫大殿之上,有人呈上证据,殷将军之事直指平王,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彻查。
殷将军听命于皇帝,这无异于直接打皇帝的脸。而且他驻守边防,挡的是外敌,被自己人暗算,相当于通敌叛国。
平王痛哭流涕,直叫冤屈。
皇帝禁平王在府中,此事非查清不得出,若真是他所为,看皇帝的表情,大义灭亲也不是不可能。
平王第一次感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带给人的窒息感,顷刻之间头悬闸刀。
平王府,一众幕僚面色凝重,愁眉苦脸。
那些所谓的证据,有真有假,假的居多,坏就坏在,这件事确实是他们做的,平王经不起查,这件事必须速战速决,尽快有个结论。
他们说冤也冤,说不冤也不冤。
只能说有人技高一筹,倒将了他们一军。
“看来,是有人盯上我们了。”
“是太子还是前太子?”
“无论是谁,都不要紧,王爷的对手,也就那两个,不会有别的人。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先帮王爷洗清罪名。
通敌叛国,这可是失民心的大事,就算皇上仁慈,却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污点,以后运作洗清,费时费力不说,效果还不能保证。
而且,若殷将军死了也还好说,但是,他还活着,若罪名落实,依着皇上如今对殷将军的倚重,树这么个敌人,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
杜先生一说话,其他人都沉默了下来。
人家如今拿着证据直指他们,而事实确实如此,皇上不干涉还好,可以想办法糊弄过去。但是如今皇上亲自过问了,大理寺就是想徇私也不能。
“杜先生有何高见。”平王对这位杜先生一直都很倚重,无论何时,对他的态度总是比对别人尊敬许多。
杜先生沉吟半晌,“只能从那些证据上下功夫了,还有一线希望。”
“对方设的局堪称完美,没有抓动手的人,而是一发现动手的人就杀了,完全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对外做好交代。
这一点咱们已经失了先机,若不杀动手的人,在我们的安排下便会混淆视听,但是显然对方知道我们的意图,并破坏了我们的计划。不拘泥于表面的小事,对方很聪明。”
杜先生说完,大家背后都嗖嗖发凉。
出现这种事情,要么是他们的人里出了内奸,要么是有人未卜先知做出了应对,否则怎么能如此巧合地一环扣一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这两个原因,无论是哪一个,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好事情。
大家脑海里顿时出现年初,那一场下了将近两个月的雨。
又是一阵冷颤。
若对方有人未卜先知,那说明南宫先生是他们的敌人,更说明他们拥护的平王,不是天选之子。
想到这一层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晃了晃脑袋,企图把这种想法赶出脑子。
无论如何,命要紧。
杜先生示意另外一个年轻幕僚,说一说那些证据。
年轻幕僚站起来,想了想说道,“他们的证据,是顺藤摸瓜摸到了放刺客进来的人,然后查到了毒药的行踪……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查到了我们想让汪家取代殷将军的证据,这才是致命的。”
杜先生皱眉,“对方心思缜密,把重点放在汪家身上,这就是确凿的证据,也是我们无力的地方。”
“放刺客进去的是谁?”平王问道。
“说是武安侯府程二老爷的嫡子,程晖。”
“程家的敌人。”有人反应过来。
他们最清楚,程晖和这件事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对方做了假的证据把他拉了进来,那么目的太明显了。
“看起来是。”
“对方虽然布局严谨,但还是有漏洞。”
众人听见,眼前一亮,“杜先生快说。”
“对方用汪家定王爷的罪,王爷也可以用汪家脱身。”
平王看过来,“怎么说?”
“我们原先想让汪大人顶替殷将军,这件事千真万确,所以才成了板上钉钉的证据,但是,如果这一切都是汪家自己的主意呢?”
杜先生意有所指,在场的人稍微细想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对,他们可以伪造证据,咱们可以拿出证据。”
“真真假假,才最让人看不清楚。”
“那就得牺牲汪大人了。”
“为了王爷的大业,这是汪大人的荣幸。”
“趁此机会,还可以拉上太子,让汪大人自己认罪。”有人提议。
“不可。”
杜先生摆手,“这件事我们处于被动,且站在明处,他们在暗处,万不可节外生枝。只要王爷无事,其他的,往后再徐徐图之。”
提议的人一想便明白自己操之过急,拱手道,“杜先生教训得是。”
……
江南汪家。
汪老爷将桌上的茶盏猛地摔在地上,茶水四溅,碎片落在下首跪着的人膝盖前。
“废物,两个小小的女子都找不到。”
“老爷,十五那一日书斋高台上发生的事,只一日功夫就传遍了整个江南城,如今城中到处都是锦衣蒙面纱的小姐,奴才们无处下手。又怕认错了不该打扰的人,给老爷带来麻烦……”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汪老爷大吼。
“人没找到,连身份也没查出来,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继续查,查到了别轻举妄动,先来禀报……”
话音未落,外头管家带着一人,慌慌张张地进了书房,还没等汪老爷呵斥,急急道:“老爷,出大事了。”
汪老爷皱眉,“什么大事,如此慌张。”
说话的同时示意下面跪着的人退下。
这时管家身后那人才抬起头,汪老爷“哗”一声挪开椅子,“吴掌柜,你怎么来了。”
汪老爷直觉,京城出事了。
这吴掌柜是京城汪家铺子里的人,每年年底才会带时节一起回江南一趟,平时有什么事,也是下面的人来。
如今吴掌柜亲自上门,还如此急切,看来是京城出了大事。
殷将军遇袭一事传得沸沸扬扬。
同时有风声传来,河西廊外的一些部落蠢蠢欲动,朝中有内奸里应外合,高官们人人自危。
皇宫大殿之上,有人呈上证据,殷将军之事直指平王,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彻查。
殷将军听命于皇帝,这无异于直接打皇帝的脸。而且他驻守边防,挡的是外敌,被自己人暗算,相当于通敌叛国。
平王痛哭流涕,直叫冤屈。
皇帝禁平王在府中,此事非查清不得出,若真是他所为,看皇帝的表情,大义灭亲也不是不可能。
平王第一次感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带给人的窒息感,顷刻之间头悬闸刀。
平王府,一众幕僚面色凝重,愁眉苦脸。
那些所谓的证据,有真有假,假的居多,坏就坏在,这件事确实是他们做的,平王经不起查,这件事必须速战速决,尽快有个结论。
他们说冤也冤,说不冤也不冤。
只能说有人技高一筹,倒将了他们一军。
“看来,是有人盯上我们了。”
“是太子还是前太子?”
“无论是谁,都不要紧,王爷的对手,也就那两个,不会有别的人。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先帮王爷洗清罪名。
通敌叛国,这可是失民心的大事,就算皇上仁慈,却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污点,以后运作洗清,费时费力不说,效果还不能保证。
而且,若殷将军死了也还好说,但是,他还活着,若罪名落实,依着皇上如今对殷将军的倚重,树这么个敌人,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
杜先生一说话,其他人都沉默了下来。
人家如今拿着证据直指他们,而事实确实如此,皇上不干涉还好,可以想办法糊弄过去。但是如今皇上亲自过问了,大理寺就是想徇私也不能。
“杜先生有何高见。”平王对这位杜先生一直都很倚重,无论何时,对他的态度总是比对别人尊敬许多。
杜先生沉吟半晌,“只能从那些证据上下功夫了,还有一线希望。”
“对方设的局堪称完美,没有抓动手的人,而是一发现动手的人就杀了,完全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对外做好交代。
这一点咱们已经失了先机,若不杀动手的人,在我们的安排下便会混淆视听,但是显然对方知道我们的意图,并破坏了我们的计划。不拘泥于表面的小事,对方很聪明。”
杜先生说完,大家背后都嗖嗖发凉。
出现这种事情,要么是他们的人里出了内奸,要么是有人未卜先知做出了应对,否则怎么能如此巧合地一环扣一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这两个原因,无论是哪一个,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好事情。
大家脑海里顿时出现年初,那一场下了将近两个月的雨。
又是一阵冷颤。
若对方有人未卜先知,那说明南宫先生是他们的敌人,更说明他们拥护的平王,不是天选之子。
想到这一层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晃了晃脑袋,企图把这种想法赶出脑子。
无论如何,命要紧。
杜先生示意另外一个年轻幕僚,说一说那些证据。
年轻幕僚站起来,想了想说道,“他们的证据,是顺藤摸瓜摸到了放刺客进来的人,然后查到了毒药的行踪……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查到了我们想让汪家取代殷将军的证据,这才是致命的。”
杜先生皱眉,“对方心思缜密,把重点放在汪家身上,这就是确凿的证据,也是我们无力的地方。”
“放刺客进去的是谁?”平王问道。
“说是武安侯府程二老爷的嫡子,程晖。”
“程家的敌人。”有人反应过来。
他们最清楚,程晖和这件事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对方做了假的证据把他拉了进来,那么目的太明显了。
“看起来是。”
“对方虽然布局严谨,但还是有漏洞。”
众人听见,眼前一亮,“杜先生快说。”
“对方用汪家定王爷的罪,王爷也可以用汪家脱身。”
平王看过来,“怎么说?”
“我们原先想让汪大人顶替殷将军,这件事千真万确,所以才成了板上钉钉的证据,但是,如果这一切都是汪家自己的主意呢?”
杜先生意有所指,在场的人稍微细想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对,他们可以伪造证据,咱们可以拿出证据。”
“真真假假,才最让人看不清楚。”
“那就得牺牲汪大人了。”
“为了王爷的大业,这是汪大人的荣幸。”
“趁此机会,还可以拉上太子,让汪大人自己认罪。”有人提议。
“不可。”
杜先生摆手,“这件事我们处于被动,且站在明处,他们在暗处,万不可节外生枝。只要王爷无事,其他的,往后再徐徐图之。”
提议的人一想便明白自己操之过急,拱手道,“杜先生教训得是。”
……
江南汪家。
汪老爷将桌上的茶盏猛地摔在地上,茶水四溅,碎片落在下首跪着的人膝盖前。
“废物,两个小小的女子都找不到。”
“老爷,十五那一日书斋高台上发生的事,只一日功夫就传遍了整个江南城,如今城中到处都是锦衣蒙面纱的小姐,奴才们无处下手。又怕认错了不该打扰的人,给老爷带来麻烦……”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汪老爷大吼。
“人没找到,连身份也没查出来,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继续查,查到了别轻举妄动,先来禀报……”
话音未落,外头管家带着一人,慌慌张张地进了书房,还没等汪老爷呵斥,急急道:“老爷,出大事了。”
汪老爷皱眉,“什么大事,如此慌张。”
说话的同时示意下面跪着的人退下。
这时管家身后那人才抬起头,汪老爷“哗”一声挪开椅子,“吴掌柜,你怎么来了。”
汪老爷直觉,京城出事了。
这吴掌柜是京城汪家铺子里的人,每年年底才会带时节一起回江南一趟,平时有什么事,也是下面的人来。
如今吴掌柜亲自上门,还如此急切,看来是京城出了大事。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