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神秘林总(盟1/4)
作者:潇潇清枫 更新:2022-01-12 12:58
“快……”
“小毛把设备架起来,小刘把录音笔准备好,咱们直接开始采访!”
看着眼前的繁忙景象,看着取而代之宛若彩色城堡般的学校,张京华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在这片土地上嗅到了大新闻的味道,随后他当即向着刘宜珊和毛晨吩咐道。
刘宜珊和毛晨听到张京华的吩咐后,两人没有犹豫,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记者证、录音笔、采访话筒、摄影机……
站在镜头前的刘宜珊,浑身的气质瞬间变得不同了起来,看起来格外的端庄得体。
原本陪着三人过来的田大爷,看到三人突然架起了摄影机,田大爷当即变得有些拘谨了起来。
“田大爷,我能向您做个简单的采访吗?”
刘宜珊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她左手拿着话筒,右手拿着录音笔,礼貌的向着田大爷询问道。
“你们……”
“你们这个采访是不是要上电视啊?”
田大爷略有点手足无措的询问道。
“可能会的,我们是央视新闻台的外派记者,我们的采访会有很大几率上电视的。”
刘宜珊笑着如实回答道。
“诶哟,那我可得好好准备下,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上电视呢。”
原本盘腿坐在拖拉机上的田大爷,在听到刘宜珊的回答后,连忙从拖拉机上走了下来,同时还颇为正式的正了正衣领。
张京华几人笑看着田大爷,并没有催促,待看到田大爷准备完毕后,刘宜珊冲着毛晨示意了下,然后重新将右手的录音笔伸到田大爷的身前。
“田大爷您好,我是央视外派记者刘宜珊,近日来一则有关武川希望小学与支教老师的合唱视频在网上爆火,视频中那一个个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希望的孩童们,不知牵扯了多少人的心弦。”
“我们此次前来,就是想来看看这些孩子,看看这所屹立了三十多年的希望小学,但请问为何如今武川希望小学的校址上却是这幅场景呢?”
刘宜珊向着田大爷采访的时候,站在她身旁的毛晨则是缓步的切换着镜头视角,将远方灯火通明的繁忙景象也收入了镜头之内。
“如果你们是为了那个视频而来,那你们来晚了,因为早在大半个月前,武川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就已经放假了,与此同时,武川希望小学的重建工作也已经展开,原本的武川希望小学早已成为了一片废墟。”
田大爷面对着镜头有点紧张,语速很慢,但是好在没有磕巴。
“重建?”听到田大爷的话后,刘宜珊脸上露出了一抹惊讶:“田大爷,您能和我们讲讲,武川希望小学是因为什么原因重建的吗?重建校舍的费用是政府出资还是个人出资吗?”
年过六十的田大爷,在听过女记者的问题后,他的脸上自然而然的涌出了些许敬意,随即将他知道的事情,面对着镜头,向着女记者娓娓道来。
大约十分钟后,刘宜珊、张京华以及毛晨的脸上皆是极为震惊的神色。
100所希望小学、每所耗资数百万、修路盖桥、配备校车……
如果不是当前的繁忙景象就在眼前,刘宜珊等人恐怕都会怀疑田大爷是不是在调侃他们了。
因为如果田大爷所说的都为真,那么以每所希望小学耗资数百万来算,一百所希望小学那就需要足足耗资数亿元,一次性投入数亿元用于慈善事业,这在华夏慈善事业的历史中,绝对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了。
“田大爷,您口中的这位好心人,您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吗?”
刘宜珊短暂愣神后,她紧接着追问道。
“具体身份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这位好心人是前段时间来武川希望小学支教的老师,年纪很轻,应该是在校大学生,听村里的人说,他是燕京一家传媒公司的大老板,姓林。”
田大爷面露思索,一边回忆着,一边回应着刘宜珊的问题。
在校大学生?
那岂不是这名好心人的年龄不过才二十岁左右?
听到田大爷的回答,刘宜珊等人更觉得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
因为他们实在无法将如此浩大的慈善工程,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接下来刘宜珊又接连询问了田大爷几个问题后,他们便向着不远处正在施工的现场内走去。
“这位大哥您好,我是央视外派记者刘宜珊,我能稍微打扰下您,询问您几个问题吗?”
刘宜珊等人走到学校附近,看着眼前一名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她挑了个看起来大约三十岁左右的青壮年,礼貌的向其询问道。
在当前接近零度的气温下,眼前的这名青壮年就仅仅穿了个白色背心,但其裸露在外的臂膀上却尽是细密的汗水,浑身上下升腾着汗液蒸发的水汽。
青壮年听到耳畔传来的声音,他抬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眼前的记者和后方的摄影机,他稍微有些惊讶,然后点了点头,表示可以。
“这位大哥,请问您怎么称呼?”
“我姓于,我叫于刚。”
“于大哥您好,请问您是这里的工人吗?”
“我不是。”
“您不是?”听到于刚的回应,刘宜珊脸上露出了些许惊讶:“您不是这里的工人,那您为何……?”
刘宜珊说着的时候,她目光落到于刚手上的铁锹以及刚刚于刚挖的土坑,目光中带着些许疑惑之色。
看着刘宜珊眼中的疑惑,于刚笑了笑,将手里的铁锹插在地上,他指了指周围道:“我们都是附近村庄从外面务工返村,回家过年的工人,我们都是自发前来帮忙的。”
“是想赚点外快?”
“不,我们不要报酬。”
“不要报酬?”刘宜珊闻言,然后下意识询问道:“为什么?”
于刚听到刘宜珊的询问,他笑了笑,然后轻声应道:“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父亲……”
“我们虽然没有钱、没有文化,但是我们懂得感恩,林总为我们的孩子建校盖舍,让我们的孩子以后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林总大恩我们无以为报,我们只能用满身的力气来回报林总,以此希望可以帮到林总。”
于刚笑着说完,然后没再多说什么,拔起手边的铁铲,又开始继续干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群干的热火朝天的汉子,刘宜珊等人皆是久久无言。
随后他们在这片施工场地上,又接连采访了许多人,他们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但唯一相同的地方,则是他们每当提起那个林总时,眼中皆是浓浓的敬意。
短短几个小时,刘宜珊三人对于那个人人称颂的林总,却是在他们的心中变得越发神秘、高大了起来……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小毛把设备架起来,小刘把录音笔准备好,咱们直接开始采访!”
看着眼前的繁忙景象,看着取而代之宛若彩色城堡般的学校,张京华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在这片土地上嗅到了大新闻的味道,随后他当即向着刘宜珊和毛晨吩咐道。
刘宜珊和毛晨听到张京华的吩咐后,两人没有犹豫,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记者证、录音笔、采访话筒、摄影机……
站在镜头前的刘宜珊,浑身的气质瞬间变得不同了起来,看起来格外的端庄得体。
原本陪着三人过来的田大爷,看到三人突然架起了摄影机,田大爷当即变得有些拘谨了起来。
“田大爷,我能向您做个简单的采访吗?”
刘宜珊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她左手拿着话筒,右手拿着录音笔,礼貌的向着田大爷询问道。
“你们……”
“你们这个采访是不是要上电视啊?”
田大爷略有点手足无措的询问道。
“可能会的,我们是央视新闻台的外派记者,我们的采访会有很大几率上电视的。”
刘宜珊笑着如实回答道。
“诶哟,那我可得好好准备下,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上电视呢。”
原本盘腿坐在拖拉机上的田大爷,在听到刘宜珊的回答后,连忙从拖拉机上走了下来,同时还颇为正式的正了正衣领。
张京华几人笑看着田大爷,并没有催促,待看到田大爷准备完毕后,刘宜珊冲着毛晨示意了下,然后重新将右手的录音笔伸到田大爷的身前。
“田大爷您好,我是央视外派记者刘宜珊,近日来一则有关武川希望小学与支教老师的合唱视频在网上爆火,视频中那一个个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希望的孩童们,不知牵扯了多少人的心弦。”
“我们此次前来,就是想来看看这些孩子,看看这所屹立了三十多年的希望小学,但请问为何如今武川希望小学的校址上却是这幅场景呢?”
刘宜珊向着田大爷采访的时候,站在她身旁的毛晨则是缓步的切换着镜头视角,将远方灯火通明的繁忙景象也收入了镜头之内。
“如果你们是为了那个视频而来,那你们来晚了,因为早在大半个月前,武川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就已经放假了,与此同时,武川希望小学的重建工作也已经展开,原本的武川希望小学早已成为了一片废墟。”
田大爷面对着镜头有点紧张,语速很慢,但是好在没有磕巴。
“重建?”听到田大爷的话后,刘宜珊脸上露出了一抹惊讶:“田大爷,您能和我们讲讲,武川希望小学是因为什么原因重建的吗?重建校舍的费用是政府出资还是个人出资吗?”
年过六十的田大爷,在听过女记者的问题后,他的脸上自然而然的涌出了些许敬意,随即将他知道的事情,面对着镜头,向着女记者娓娓道来。
大约十分钟后,刘宜珊、张京华以及毛晨的脸上皆是极为震惊的神色。
100所希望小学、每所耗资数百万、修路盖桥、配备校车……
如果不是当前的繁忙景象就在眼前,刘宜珊等人恐怕都会怀疑田大爷是不是在调侃他们了。
因为如果田大爷所说的都为真,那么以每所希望小学耗资数百万来算,一百所希望小学那就需要足足耗资数亿元,一次性投入数亿元用于慈善事业,这在华夏慈善事业的历史中,绝对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了。
“田大爷,您口中的这位好心人,您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吗?”
刘宜珊短暂愣神后,她紧接着追问道。
“具体身份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这位好心人是前段时间来武川希望小学支教的老师,年纪很轻,应该是在校大学生,听村里的人说,他是燕京一家传媒公司的大老板,姓林。”
田大爷面露思索,一边回忆着,一边回应着刘宜珊的问题。
在校大学生?
那岂不是这名好心人的年龄不过才二十岁左右?
听到田大爷的回答,刘宜珊等人更觉得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
因为他们实在无法将如此浩大的慈善工程,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接下来刘宜珊又接连询问了田大爷几个问题后,他们便向着不远处正在施工的现场内走去。
“这位大哥您好,我是央视外派记者刘宜珊,我能稍微打扰下您,询问您几个问题吗?”
刘宜珊等人走到学校附近,看着眼前一名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她挑了个看起来大约三十岁左右的青壮年,礼貌的向其询问道。
在当前接近零度的气温下,眼前的这名青壮年就仅仅穿了个白色背心,但其裸露在外的臂膀上却尽是细密的汗水,浑身上下升腾着汗液蒸发的水汽。
青壮年听到耳畔传来的声音,他抬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眼前的记者和后方的摄影机,他稍微有些惊讶,然后点了点头,表示可以。
“这位大哥,请问您怎么称呼?”
“我姓于,我叫于刚。”
“于大哥您好,请问您是这里的工人吗?”
“我不是。”
“您不是?”听到于刚的回应,刘宜珊脸上露出了些许惊讶:“您不是这里的工人,那您为何……?”
刘宜珊说着的时候,她目光落到于刚手上的铁锹以及刚刚于刚挖的土坑,目光中带着些许疑惑之色。
看着刘宜珊眼中的疑惑,于刚笑了笑,将手里的铁锹插在地上,他指了指周围道:“我们都是附近村庄从外面务工返村,回家过年的工人,我们都是自发前来帮忙的。”
“是想赚点外快?”
“不,我们不要报酬。”
“不要报酬?”刘宜珊闻言,然后下意识询问道:“为什么?”
于刚听到刘宜珊的询问,他笑了笑,然后轻声应道:“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父亲……”
“我们虽然没有钱、没有文化,但是我们懂得感恩,林总为我们的孩子建校盖舍,让我们的孩子以后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林总大恩我们无以为报,我们只能用满身的力气来回报林总,以此希望可以帮到林总。”
于刚笑着说完,然后没再多说什么,拔起手边的铁铲,又开始继续干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群干的热火朝天的汉子,刘宜珊等人皆是久久无言。
随后他们在这片施工场地上,又接连采访了许多人,他们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但唯一相同的地方,则是他们每当提起那个林总时,眼中皆是浓浓的敬意。
短短几个小时,刘宜珊三人对于那个人人称颂的林总,却是在他们的心中变得越发神秘、高大了起来……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