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达瓦里氏
作者:青兮名 更新:2022-01-12 10:32
这里是空间站的出舱口,有一些宇航员正穿着特制的航天服,准备输送初级导轨到那巨大的太空船坞。
陈桥注意到,这种航天服,其尾部都有一个喷射推进器。
通过对前一个已经出发的宇航员的时速估算,这种推进器,至少能有每小时四百公里,算得上很快的。
且这种航天服的后背装卸有一个厚实的“背包”。
里面备有氧气瓶、水罐、通风装置、过滤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等一整套生命维持系统,一般能够维持宇航员十二个小时的出舱活动。
虽然人类在太空中还像个尚在襁褓的婴儿,但不得不承认,有些基础方面,已经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有一些宇航员,发现了陈桥和杨冬的存在,其中一个宇航员过来。
长得人高马大,穿戴着航天头盔,带有密闭的启闭机构和球面形状的全景面窗。
等到他摘下头盔,陈桥才看清楚来人,是一个毛熊国的人。
“亲爱的达瓦里氏,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舱段。”他惊叹地看着陈桥,“你们可以叫我纳尔诺夫,我这还是第一次在这儿看到邻居。”
陈桥明白纳尔诺夫的意思。
以前国际空间站,从来没让兔子的人上来过。
当然在他的前世,兔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空间站,也不需要在这上面受委屈了。
陈桥同他握手,用纯正的俄语交流,笑道:“你好,纳尔诺夫,我叫陈桥,这是我的女朋友,杨冬。”
“哦!真是不可思议,你的俄语太正宗了。”纳尔诺夫惊讶道。
接着,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又拍拍自己的脑袋,“让我想想,陈桥……你是不是就是那个发明可控核聚变的陈桥?!”
纳尔诺夫很激动地搓搓手,可惜宇航服太厚重,只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陈桥微笑点头:“我是。说到俄语,两年前我也去过你们的国家,到莫斯科那儿考察过。”
“那我们真是太有缘了。”纳尔诺夫更高兴了。
“说起来,我在莫斯科到西伯利亚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人,他叫格莫夫,是一个基地的警卫连连长。”
陈桥想起了在《球状闪电》的时候,他和林云一起去西伯利亚参观过3141项目基地,这个地方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球状闪电研究基地。
不过同张彬一样,3141项目蹉跎了成千上万的天才物理学家三十多年的岁月,最终还是宣告失败。
“格莫夫,你说的是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的格莫夫博士吗?”纳尔诺夫激动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的全名叫尼古拉伊?纳尔诺夫,和我的父亲同名。他是3141项目的负责人。”
“这……可真是巧。”
陈桥是真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巧,在这儿能碰上“熟人”的儿子。
说起来,他和尼古拉伊?纳尔诺夫也不相识,毕竟两年前这位毛熊院士早就魂归故里。
他是从格莫夫博士的口中听说过这么个人。
“你们完成了我父亲的心愿。”纳尔诺夫似乎是回忆起了往事。
“一九六零年,也就是四十多年前,我的父亲就开始奉命研究球状闪电。可惜虽然在两年后产生了它,但此后三十多年,还是没有弄懂它的真面目。”
“现在球状闪电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我想你的父亲,泉下有知,应该也能安息了。”
陈桥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能说些客套话。
“或许吧。”纳尔诺夫叹道,又看了眼陈桥,“不提这个了。陈博士,你怎么会来这里?”
陈桥又把对罗斯解释的说辞说了一下,接着又说到了太空电梯。
提到这个,纳尔诺夫点点头:“太空电梯正在建造,你们部门的材料也都是由我们的舱段承接。你知道的,阿美瑞克和他的泥腿子那边不乐意接收。”
“那么太空电梯进行得怎么样了?”
陈桥从这里看过去,虽然能看到大概的施工框架,但具体的细节还分辨不清。
“按照你们国家的规划,黄河站已经建造了五分之一,离它八十公里外的一号基地,预计下个月就能竣工。”
纳尔诺夫想了想,回道,“当然,初级导轨还很缺乏,按照你们的运输速度,至少还需要三十次才能满足太空电梯的供应建造。”
“已经很快了。”陈桥盘算了一下工程,大概两年左右就能完成太空电梯天梯一号的建设。
如果更多的空天飞机能够投入使用,说不定这个日子还能提前许多。
“那我们就不打扰你的任务了。”
了解了情况,陈桥注意到纳尔诺夫的背后有指挥长在催促了,笑着挥挥手,就牵着杨冬告别了他。
回去的路上,杨冬好奇地问着:“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杨冬的英语虽然很好,但俄语很蹩脚,她只能听清楚达瓦里氏、西伯利亚这样的常见词。
“我和他在聊一个项目,他的父亲原本是那个项目的负责人。”陈桥简洁地解释了一下,“当然,也聊了下太空电梯的进程,按照目前的规划,大概两年左右就能建成。”
“项目?我怎么不记得你说过你去过西伯利亚?”
陈桥回忆了一下,“那不是怕你吃醋吗,那时候林云在我身边,她跟我一起去那个基地寻找球状闪电的研究秘密。”
“我怎么可能吃这个醋,云姐都生了孩子了。”杨冬小脸微红,“哼哼”道。
陈桥摇摇头,也没有辩解什么。
他可是记得,第一次林云和杨冬见完面后,杨冬可是追问了他半个小时。
虽然以前的陈博士,确实喜欢过林云,但他现在又不是以前的那个他,怎么可能再移情别恋。
江星辰可还是他兄弟呢,给人戴绿帽子这件事,他可做不出来。
“总而言之,就是这个项目和球状闪电有关,那时候,我们以为它在那个年代试验了这么久,或许这个基地能给我们以启发,可惜还是徒劳无功。”
陈桥忍不住叹气。
每次想到球状闪电,他都忍不住感叹丁仪的天才之处。
还没有解体的毛熊,集合了数千人研发三十年,都没能弄懂球状闪电的奥秘,却被丁仪一个人搞定。
就能明白丁仪的份量有多重了。
有些人,在特定的领域内,你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就是天才。
陈桥注意到,这种航天服,其尾部都有一个喷射推进器。
通过对前一个已经出发的宇航员的时速估算,这种推进器,至少能有每小时四百公里,算得上很快的。
且这种航天服的后背装卸有一个厚实的“背包”。
里面备有氧气瓶、水罐、通风装置、过滤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等一整套生命维持系统,一般能够维持宇航员十二个小时的出舱活动。
虽然人类在太空中还像个尚在襁褓的婴儿,但不得不承认,有些基础方面,已经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有一些宇航员,发现了陈桥和杨冬的存在,其中一个宇航员过来。
长得人高马大,穿戴着航天头盔,带有密闭的启闭机构和球面形状的全景面窗。
等到他摘下头盔,陈桥才看清楚来人,是一个毛熊国的人。
“亲爱的达瓦里氏,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舱段。”他惊叹地看着陈桥,“你们可以叫我纳尔诺夫,我这还是第一次在这儿看到邻居。”
陈桥明白纳尔诺夫的意思。
以前国际空间站,从来没让兔子的人上来过。
当然在他的前世,兔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空间站,也不需要在这上面受委屈了。
陈桥同他握手,用纯正的俄语交流,笑道:“你好,纳尔诺夫,我叫陈桥,这是我的女朋友,杨冬。”
“哦!真是不可思议,你的俄语太正宗了。”纳尔诺夫惊讶道。
接着,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又拍拍自己的脑袋,“让我想想,陈桥……你是不是就是那个发明可控核聚变的陈桥?!”
纳尔诺夫很激动地搓搓手,可惜宇航服太厚重,只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陈桥微笑点头:“我是。说到俄语,两年前我也去过你们的国家,到莫斯科那儿考察过。”
“那我们真是太有缘了。”纳尔诺夫更高兴了。
“说起来,我在莫斯科到西伯利亚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人,他叫格莫夫,是一个基地的警卫连连长。”
陈桥想起了在《球状闪电》的时候,他和林云一起去西伯利亚参观过3141项目基地,这个地方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球状闪电研究基地。
不过同张彬一样,3141项目蹉跎了成千上万的天才物理学家三十多年的岁月,最终还是宣告失败。
“格莫夫,你说的是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的格莫夫博士吗?”纳尔诺夫激动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的全名叫尼古拉伊?纳尔诺夫,和我的父亲同名。他是3141项目的负责人。”
“这……可真是巧。”
陈桥是真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巧,在这儿能碰上“熟人”的儿子。
说起来,他和尼古拉伊?纳尔诺夫也不相识,毕竟两年前这位毛熊院士早就魂归故里。
他是从格莫夫博士的口中听说过这么个人。
“你们完成了我父亲的心愿。”纳尔诺夫似乎是回忆起了往事。
“一九六零年,也就是四十多年前,我的父亲就开始奉命研究球状闪电。可惜虽然在两年后产生了它,但此后三十多年,还是没有弄懂它的真面目。”
“现在球状闪电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我想你的父亲,泉下有知,应该也能安息了。”
陈桥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能说些客套话。
“或许吧。”纳尔诺夫叹道,又看了眼陈桥,“不提这个了。陈博士,你怎么会来这里?”
陈桥又把对罗斯解释的说辞说了一下,接着又说到了太空电梯。
提到这个,纳尔诺夫点点头:“太空电梯正在建造,你们部门的材料也都是由我们的舱段承接。你知道的,阿美瑞克和他的泥腿子那边不乐意接收。”
“那么太空电梯进行得怎么样了?”
陈桥从这里看过去,虽然能看到大概的施工框架,但具体的细节还分辨不清。
“按照你们国家的规划,黄河站已经建造了五分之一,离它八十公里外的一号基地,预计下个月就能竣工。”
纳尔诺夫想了想,回道,“当然,初级导轨还很缺乏,按照你们的运输速度,至少还需要三十次才能满足太空电梯的供应建造。”
“已经很快了。”陈桥盘算了一下工程,大概两年左右就能完成太空电梯天梯一号的建设。
如果更多的空天飞机能够投入使用,说不定这个日子还能提前许多。
“那我们就不打扰你的任务了。”
了解了情况,陈桥注意到纳尔诺夫的背后有指挥长在催促了,笑着挥挥手,就牵着杨冬告别了他。
回去的路上,杨冬好奇地问着:“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杨冬的英语虽然很好,但俄语很蹩脚,她只能听清楚达瓦里氏、西伯利亚这样的常见词。
“我和他在聊一个项目,他的父亲原本是那个项目的负责人。”陈桥简洁地解释了一下,“当然,也聊了下太空电梯的进程,按照目前的规划,大概两年左右就能建成。”
“项目?我怎么不记得你说过你去过西伯利亚?”
陈桥回忆了一下,“那不是怕你吃醋吗,那时候林云在我身边,她跟我一起去那个基地寻找球状闪电的研究秘密。”
“我怎么可能吃这个醋,云姐都生了孩子了。”杨冬小脸微红,“哼哼”道。
陈桥摇摇头,也没有辩解什么。
他可是记得,第一次林云和杨冬见完面后,杨冬可是追问了他半个小时。
虽然以前的陈博士,确实喜欢过林云,但他现在又不是以前的那个他,怎么可能再移情别恋。
江星辰可还是他兄弟呢,给人戴绿帽子这件事,他可做不出来。
“总而言之,就是这个项目和球状闪电有关,那时候,我们以为它在那个年代试验了这么久,或许这个基地能给我们以启发,可惜还是徒劳无功。”
陈桥忍不住叹气。
每次想到球状闪电,他都忍不住感叹丁仪的天才之处。
还没有解体的毛熊,集合了数千人研发三十年,都没能弄懂球状闪电的奥秘,却被丁仪一个人搞定。
就能明白丁仪的份量有多重了。
有些人,在特定的领域内,你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就是天才。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