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香饽饽(下)
作者:路人家    更新:2021-11-02 08:54
  虽已猜到了对方另有所图,但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李凌暂时却还看不出来,只能暂且放到一边,先处理自己手头上的公私事务,以及最要紧的,尽快拿出对付柳润声的法子来,再拖上十天半月,只怕人都要离开京城了。
  不过天下事终究未能完全如愿,李凌说到底只是个户部小官,纵然有心,还是没能得出个妥当的法子来,时间就这么有些纠结地一点点过去,很快便是六月初十,又是一日休沐。
  今日上午,李凌本打算趁着假期把第二期的报纸彻底落实,正好能赶在下旬出街。不料才过辰时,却有客人上门来,正是有些日子未曾见面的徐沧,以及随他同来的一个气质儒雅的青年男子。
  作为今年科举同样名列前茅者,徐沧和李凌的选择却是不同,他走的是文官正途,也就是入翰林院。凭借着扎实的读书底子,他也确实顺利进入翰林院,成为一名光荣清贵的七品编修,专门负责读书修史,修身养性。
  而在得官之后,徐沧也就从李凌这边搬了出去。两人虽然相交莫逆,关系极好,但终归不是真正的亲兄弟,既然他都已经有了官职在身,便不好总寄住别家,李凌也能理解,便帮着他把家安在了外城还算一处清静的所在。
  如此,两人间的往来就因为各自有职责在身而比以往少了些,最近更是足有半月未曾见面,今日徐沧既然登门,李凌自然是要好生招待一番。
  在相互寒暄着落座后,李凌才好奇地看向另一名客人:“这位兄台是?”
  “哦,忘了给二位介绍了,这位便是李温衷,是我莫逆之交,温衷,他是我在翰林院中的好友,黄顺,黄致舜。”徐沧忙为他们作着引介,“不瞒你说,黄兄可了不得,不光在翰林院贵为侍读,还在礼部任着员外郎,真正的既清且贵。”
  李凌一听,神色又郑重了几分,赶紧抱拳道:“不想却是黄大人光临寒舍,真是失礼了。”
  “哎,些许薄名不足挂齿。”黄顺自矜地一摆手,又笑道,“倒是李探花的大名,本官倒是久仰得很了。”
  李凌跟着一笑:“在下这点名声不提也罢,想必就是徐兄多有谬赞了?”
  黄顺看了眼徐沧,回道:“徐兄自然是对李探花多有溢美之词,不过真让我对你刮目相看的,还是之前听说你在户部仗义执言,除去蠹虫的壮举!这才是我辈读书人该做之事嘛!”说着,又冲李凌抱拳拱手。
  这样两人先是一番寒暄,直到李凌有些不耐地问到对方的确切来意,黄顺才又看了眼徐沧,由其代为作答:“不敢有瞒温衷,此番我与黄兄乃是为了我大越朝廷的根基与正气而来,希望你能与咱们并肩携手,共同扶保社稷稳固!”
  这话说的也太大了些,都把李凌给听愣住了,半晌才摆了下手:“且慢,卓吾兄,你这话却是何意?我怎么就听不明白啊?”
  黄顺轻咳了一声,笑道:“卓吾,温衷他只在户部忙于俗务,不曾受人指点,所以对我朝中大事还是知之甚少啊。就让我为你解释一二吧。”
  “在下洗耳恭听。”
  “温衷以为,我大越立国之本为何?”
  “这个……应是德、孝二字吧。”李凌踟躇着说道,这等假大空的玩意儿他还真没太放心上。
  “不,我不是指这个,而是说要想让社稷安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李凌笑了下:“那无外乎两样了,一是无有边患,而是百姓富足。”
  见李凌总不按自己的意思说话,黄顺都有些无奈了,只能叹了声道:“温衷所言自然也是正理,不过在我看来,还有一样却是重中之重,那便是储位稳固!”
  “你是说太子?”李凌瞬间就明白了过来,心说这不巧了吗,才没两天工夫,又有太子方面的人找上自己了?自己一个户部小官,怎么就成了这些大人物竞相招揽的香饽饽了?
  黄顺这才笑着点头:“然也!国之安定在于国本稳固,何为国本,东宫太子便是国本!当今陛下虽春秋鼎盛,但终究年近花甲,太子之位自然是让天下臣民最能心安的存在。而本朝太子自二十年前立下,便以仁德贤明传世,深得我儒家法要,谦逊、好学、仁慈……实在可算是少有的贤明君主了……
  “试问,如此明君在前,我等做臣子的焉能不尽力扶保,以期我大越天下稳固,百姓丰衣足食呢?”
  他这番话说得极有激情,一边说着, 脸上都红光满面,最后更是直直看着李凌:“温衷以为我之所言可在理否?”
  “黄大人这番话自然是很在理的,我大越也确实需要有这么一位贤明的君主来继往开来!”
  “说得好,就是这个理,天下臣民几乎人人皆知的道理!”黄顺说着,便一拍几案,“可偏偏如今朝中却有一些宵小之徒不肯从大局出发看问题,只因一己私利就想着坏我大越根基,竟图谋对东宫不利,真真是狼子野心,死不足惜!”
  李凌看他越说越是冲动,把个茶几拍得砰砰作响,真怕他一时兴起跟乌鸦哥似的掀了自家桌子,便赶紧劝道:“黄大人稍安勿躁,我想纵然真有这么一些人,也是难成大事的。”
  “那是当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道理温衷你应该很清楚了。你身在京城,多少也该听说过一些事情,那永王虽然有个贤王的称号,但实则却只为邀买人心,让那些朝中投机者为其所用罢了!这是我辈圣人门生绝不能容忍的事情!
  “今日我随卓吾前来,就是希望温衷你能分清是非黑白,与我等同心协力,共同对付那些蝇营狗苟之辈,绝不能让他们的一些奸计得逞!”
  这位书生意气,说了这么多,最后才抛出了自己的意图,然后盯着李凌,等候着他的回答。
  李凌心中不断转着念头,嘴上却略带疑惑地道:“还请黄大人见谅,你所说的这些道理下官自然是能够明悟的,但是我想不通的是,在下终究只是户部一小吏,纵然真有心为太子做些什么,怕也是力有不逮吧?”
  “有心已足够了,毕竟你可是今年殿试的探花,只要登高一呼,就足以让许多读书人明白何为正朔,何为正道了。”黄顺说着,又突然把话锋一转:“当然,温衷你也不完全是无用的,正因为你地位不高,有些事情做起来才更容易啊。”
  “哦?却是何事?”李凌挑了下眉毛,饶有兴趣地问道。
  “这么说来,温衷你是真心想助太子了?”
  “我既为大越臣子,自然就该为江山社稷,天下黎民着想。”
  李凌的回答很让对方感到满意,黄顺又笑了起来:“说得好,温衷你不愧是我辈中人!那我也不瞒你了,这次确实有一桩要事想要借助于你的能力,毕竟你之前在户部精于账目计算一事已被太多人所知了。”
  “大人请说。”
  “太子如今身在北疆,而就在去年时,鬼戎入侵,导致我大越边军小有折损一事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李凌点头表示自己知道有这回事,黄顺这才继续道:“当时朝中就有一些人试图把那场失礼的罪过归咎到太子身上。好在陛下圣明,及时查明一切,才还了太子一个清白。但即便如此,无论官场还是民间,依旧流传着某种诋毁太子无用的说法,太子也是深受其扰,便有意在今年入秋之时扳回一城。”
  “你是说太子决定对北方的鬼戎用兵?”李凌颇有些诧异道。
  “正是如此,既然去年咱们吃了亏,今年总是要把场子找回来的。这对太子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向陛下证明他能力的机会。”黄顺说着,面色又是一沉,“然则,朝中某些人却不以国事为重,竟想着在此事上加以干预,甚至打算在后勤粮草上做手脚。
  “此一事,必然是要从你们户部走账,而其中账目则必然暗藏猫腻。我们的意思,就是由你想办法把这些账目弄到手,然后就跟你当初指出戴宵舞弊一样,把那些人做下的手脚也全揪出来,公之于众,如此,便是为太子,为我大越朝廷立下大功一件了!”
  说到最后,他一双眼睛盯住了李凌的面庞:“李温衷,如此利国利民的大事,你既为大越臣子,当不会拒绝吧?只要事成,我们会记得你,太子会记得你,就是天下百姓也会记得你!”
  李凌这一刻也深吸了口气,神色变得极其郑重:“黄大人,还有太子竟如此看得起下官,我李凌真是受宠若惊!如此大事交托于我,我自当尽我所能,把事情办妥,不负此托!”
  “好,温衷你能如此以大局为重,我黄顺佩服你,受我一拜!”黄顺大喜过望,当即起身,端端正正地冲他弯腰下拜,李凌则赶紧也起身搀扶,一派友好模样。却把边上的徐沧给彻底看呆了,想说什么,可当了黄顺的面,又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