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夷陵之战(91)
作者:高瞻非 更新:2022-01-08 00:20
程畿眼见西川能够与江东抗衡的水军完败,而被刘备当做王牌利器的骑兵营,也被陆逊一把大火烧的烟消云散。
程畿的心一下子就凉了,用手指头也能想明白,刘备的东征再无反败为胜的可能。
现在深陷江东军的尾随追杀,自己多半难以做到全身而退。
程畿心念电转,在心里盘算。
他这次鼎力支持刘备东征,才能够力力压马良、陈震等人,成为刘备东征的首席谋士,这次失败,无论如何是脱不了干系。
程畿为人正直,有胆识,才资文武,在西川的名声不小。当年他曾经孤身说服庞羲,打消了庞统自立之心,被刘璋任命为江阳太守。
赵云攻打江阳的时候,程畿知道刘璋大势已去,并没有愚忠顽抗,而是举众投降,得到了刘备的赏识。
这次刘备执意东征,程畿料定刘备能够战胜孙权,这才押上自己和家族的前途,鼎力支持刘备东征。
刘备用骑兵欺负江东军的战术,也是与程畿的建言谋划分不开的。
如果刘备东征大获全胜,自然少不了程畿的谋划之功。
程家或许就水涨船高,一跃而成为西川的顶尖世家。
但现在的形势不利,程畿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程家不但没有上升之机,连保住现在的地位都很难。
程畿认为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前途可言,他可以认命,但对儿子和家族的前途和命运,还是非常在意的。
如果程畿败回西川,程畿作为败军之将,就算刘备、诸葛亮不追究自己战败之罪,程畿自己也没有面目再身居高位。
程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程郁才具平庸,尤其是缺乏主见,经常人云亦云,很难把家族支撑下去。
小儿子程祁,自幼聪颖,少年时期就与犍为杨戏、巴郡杨汰、蜀郡张表并称。杨戏每推程祁为冠首。
现在程祁深得丞相诸葛亮的赏识,在丞相府充当幕僚,可以说前途无量。
程畿想得很明白,自己丧师辱国,再无前途可言。
程家要想保住目前的地位,只有寄希望于小儿子程祁。
他觉得自己垂老,败回西川也于家族再无助益,反而会被人耻笑。
而被江东军俘虏或者投降,都是灭族之祸。
因此,程畿认为,他唯有慷慨赴死,才可以为儿子和家族争得一席之地!
拿定主意以后,程畿高喊道:
“我自从跟随皇上出征以来,从来就没有临阵而逃!”
说完以后,又把程飞招到跟前,悄悄吩咐他逃回西川,继续保护少主程祁,并告诉他好好跟随丞相诸葛亮办事。
程飞武艺高强,从小就跟随在程畿身边,对他唯命是从,加上他也没有赴死的决心,就领命而去。
程畿虽然是文人出身,但他的武功可不弱,为了让程飞等人顺利逃出,主动拔剑迎敌。
江东军还没有完成了包抄,程畿手下的卫士,都没有赴死的觉悟,跟随程飞一起,杀出一条血路,四散而逃,程飞也顺利脱身而去。
程畿以护身长剑迎敌,杀伤力不强,只能被动格挡敌人的兵器。
而程畿也没有杀人的欲望,眼看程飞脱身,为了避免受辱,挥剑自刎而死。
……
……
吴班自知水战不是朱然之敌,现在陆上的多个战场失利,他在水上也被朱然围住,要想从水上退走,就得杀开一条血路。
虽然从陆上可以安然退走,但还是会受到追杀和拦截,吴班也难以决断。
他又怕刘备前来水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只是紧守营寨。
刘备在马鞍山的消息传来以后,吴班不敢贸然行事,先派探子打探消息,得知陆逊是在围点打援,就暂时按兵不动。
吴班知道,随着陆地上各个营寨都的败退,江东军长驱直入,他的水营很快就会变成一支孤军。
吴班聚将讨论,大家都认为撤退是必然的,但对走水路和陆路却是莫衷一是,正好陈到率领没有马匹的数千骑兵前来汇合。
陈到统领骑兵已久,他的主要任务是率领骑兵驰援各个营寨,并在运动中消灭江东军的骑兵,没有时间管理马匹的放养和马营的守卫,几乎是由各大世家的人在打理马营。
否则,以陈到的谨慎小心,各大世家的叛乱未必就能够得逞。
陈到发现马营失火以后,第一时间召集人马,想要抢回各自的战马,但遭到了叛乱世家私兵的竭力阻拦。
一场大战下来,陈到虽然领军杀散了敌军,但因为是骑兵步战,战斗力并不强大,自身的损失也不小,并没有能够抢出多少战马。
陈到是练兵的能手,他深知马匹可以再次购买,但培养骑兵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保护骑兵才是重点。
他收拢骑兵军卒以后,还有三千余人,他可不想把这些百战奇兵消耗在步战上,领军杀开一条血路,径往吴班的水营而来。
陈到的骑兵都是旱鸭子,在船上没有一点战斗力,反而是水军的负担,得知吴班准备和刘备汇合以后,力主从岸上陆路走。
刚好吴班的探子来报,刘备军也已经从马鞍山突围而出。
他们就达成一致意见,两人合兵一处,从陆路和刘备汇合。
吴班与陈到丢弃水寨,悄悄上岸撤退,一路上遇到的江东军不少,但兵力都不大,被他们杀退。
本来他们的行程,也已经落入陆逊的算计之中,他们很难全身而退。
但阴差阳错,沙摩柯不退反进,把周泰牵制在江陵,这才让吴班、陈到顺利撤退。
但在快与刘备汇合的时候,正遇陆逊的兵马。
陆逊集结了近两万人马,吴班和陈到合起来本来有万余人马,这一路杀来,折损虽然不大,但走散和开小差的不少,现在只有数千人马。
两人能够杀出重围,也是因为陆逊没有见到周泰,害怕发生变故一直留有余力。
陆逊派人紧追不舍,幸得赵云率五百骑兵接应,救回江边,两人率领水军和骑兵的种子,回白帝城去了。
程畿的心一下子就凉了,用手指头也能想明白,刘备的东征再无反败为胜的可能。
现在深陷江东军的尾随追杀,自己多半难以做到全身而退。
程畿心念电转,在心里盘算。
他这次鼎力支持刘备东征,才能够力力压马良、陈震等人,成为刘备东征的首席谋士,这次失败,无论如何是脱不了干系。
程畿为人正直,有胆识,才资文武,在西川的名声不小。当年他曾经孤身说服庞羲,打消了庞统自立之心,被刘璋任命为江阳太守。
赵云攻打江阳的时候,程畿知道刘璋大势已去,并没有愚忠顽抗,而是举众投降,得到了刘备的赏识。
这次刘备执意东征,程畿料定刘备能够战胜孙权,这才押上自己和家族的前途,鼎力支持刘备东征。
刘备用骑兵欺负江东军的战术,也是与程畿的建言谋划分不开的。
如果刘备东征大获全胜,自然少不了程畿的谋划之功。
程家或许就水涨船高,一跃而成为西川的顶尖世家。
但现在的形势不利,程畿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程家不但没有上升之机,连保住现在的地位都很难。
程畿认为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前途可言,他可以认命,但对儿子和家族的前途和命运,还是非常在意的。
如果程畿败回西川,程畿作为败军之将,就算刘备、诸葛亮不追究自己战败之罪,程畿自己也没有面目再身居高位。
程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程郁才具平庸,尤其是缺乏主见,经常人云亦云,很难把家族支撑下去。
小儿子程祁,自幼聪颖,少年时期就与犍为杨戏、巴郡杨汰、蜀郡张表并称。杨戏每推程祁为冠首。
现在程祁深得丞相诸葛亮的赏识,在丞相府充当幕僚,可以说前途无量。
程畿想得很明白,自己丧师辱国,再无前途可言。
程家要想保住目前的地位,只有寄希望于小儿子程祁。
他觉得自己垂老,败回西川也于家族再无助益,反而会被人耻笑。
而被江东军俘虏或者投降,都是灭族之祸。
因此,程畿认为,他唯有慷慨赴死,才可以为儿子和家族争得一席之地!
拿定主意以后,程畿高喊道:
“我自从跟随皇上出征以来,从来就没有临阵而逃!”
说完以后,又把程飞招到跟前,悄悄吩咐他逃回西川,继续保护少主程祁,并告诉他好好跟随丞相诸葛亮办事。
程飞武艺高强,从小就跟随在程畿身边,对他唯命是从,加上他也没有赴死的决心,就领命而去。
程畿虽然是文人出身,但他的武功可不弱,为了让程飞等人顺利逃出,主动拔剑迎敌。
江东军还没有完成了包抄,程畿手下的卫士,都没有赴死的觉悟,跟随程飞一起,杀出一条血路,四散而逃,程飞也顺利脱身而去。
程畿以护身长剑迎敌,杀伤力不强,只能被动格挡敌人的兵器。
而程畿也没有杀人的欲望,眼看程飞脱身,为了避免受辱,挥剑自刎而死。
……
……
吴班自知水战不是朱然之敌,现在陆上的多个战场失利,他在水上也被朱然围住,要想从水上退走,就得杀开一条血路。
虽然从陆上可以安然退走,但还是会受到追杀和拦截,吴班也难以决断。
他又怕刘备前来水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只是紧守营寨。
刘备在马鞍山的消息传来以后,吴班不敢贸然行事,先派探子打探消息,得知陆逊是在围点打援,就暂时按兵不动。
吴班知道,随着陆地上各个营寨都的败退,江东军长驱直入,他的水营很快就会变成一支孤军。
吴班聚将讨论,大家都认为撤退是必然的,但对走水路和陆路却是莫衷一是,正好陈到率领没有马匹的数千骑兵前来汇合。
陈到统领骑兵已久,他的主要任务是率领骑兵驰援各个营寨,并在运动中消灭江东军的骑兵,没有时间管理马匹的放养和马营的守卫,几乎是由各大世家的人在打理马营。
否则,以陈到的谨慎小心,各大世家的叛乱未必就能够得逞。
陈到发现马营失火以后,第一时间召集人马,想要抢回各自的战马,但遭到了叛乱世家私兵的竭力阻拦。
一场大战下来,陈到虽然领军杀散了敌军,但因为是骑兵步战,战斗力并不强大,自身的损失也不小,并没有能够抢出多少战马。
陈到是练兵的能手,他深知马匹可以再次购买,但培养骑兵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保护骑兵才是重点。
他收拢骑兵军卒以后,还有三千余人,他可不想把这些百战奇兵消耗在步战上,领军杀开一条血路,径往吴班的水营而来。
陈到的骑兵都是旱鸭子,在船上没有一点战斗力,反而是水军的负担,得知吴班准备和刘备汇合以后,力主从岸上陆路走。
刚好吴班的探子来报,刘备军也已经从马鞍山突围而出。
他们就达成一致意见,两人合兵一处,从陆路和刘备汇合。
吴班与陈到丢弃水寨,悄悄上岸撤退,一路上遇到的江东军不少,但兵力都不大,被他们杀退。
本来他们的行程,也已经落入陆逊的算计之中,他们很难全身而退。
但阴差阳错,沙摩柯不退反进,把周泰牵制在江陵,这才让吴班、陈到顺利撤退。
但在快与刘备汇合的时候,正遇陆逊的兵马。
陆逊集结了近两万人马,吴班和陈到合起来本来有万余人马,这一路杀来,折损虽然不大,但走散和开小差的不少,现在只有数千人马。
两人能够杀出重围,也是因为陆逊没有见到周泰,害怕发生变故一直留有余力。
陆逊派人紧追不舍,幸得赵云率五百骑兵接应,救回江边,两人率领水军和骑兵的种子,回白帝城去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