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汉中之战(1)
作者:高瞻非 更新:2022-01-08 00:19
曹操兴师西征汉中,虽然张鲁的实力并不强大,但他还是准备非常充分,因为他也败不起了。
曹操这次出征,文有贾诩、刘晔、司马懿等顶尖谋士,武有夏侯惇、曹仁、徐晃、张郃等名将,阵容虽然比不上全盛时期,但也相当豪华。
到达长安以后,曹操与镇守长安的夏侯渊合兵一处,分兵三队,杀向汉中。
前部先锋是夏侯渊,张郃;曹操自领诸将居中;后部曹仁、夏侯惇,押运粮草。
曹操领兵来攻,早有细作报与张鲁。
张鲁召集众将商议退敌之策。
张鲁盘踞汉中二十余年,几乎每年都与刘璋发生战争,以劣势兵力与刘璋对阵,败少胜多。
特别是马超等西凉各部军阀被曹操剿灭以后,很多败兵前来投奔张鲁,张鲁的实力大增,打的刘璋向刘备求援。
因此,张鲁手下诸将并不怯战,听说曹操领军来攻,一个个都摩拳擦掌、主张开战。
张鲁对汉中的老百姓非常体恤,施行仁政,但在兵权的掌控上也不含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
汉中军马的统帅,是他的亲弟弟张卫,他听说曹操领数十万大军前来进犯汉中,并不胆怯,反而跃跃欲试,想要一战成名,就向张鲁建议道:
“汉中最险峻的地方,无如阳平关;可于关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余个寨栅,迎敌曹兵。兄在汉宁,多拨粮草应付。”
张鲁虽然觉得要打赢曹操可能性不大,但让他不战而降也于心不甘,于是,就按照张卫的建议,派大将杨昂、杨任,与其弟一起前往阳平关据守。
张卫军马到阳平关,依山下寨已定。
夏侯渊、张郃率前军随到,闻阳平关已有准备,在离关一十五里处下寨休息。
夏侯渊、张郃久经战阵,本来要加强防备的,但因为汉中弹丸之地,他们不认为张鲁军敢于出关袭击自己,加上军士疲困,两人并没有安排防守,让军士们各自歇息。
二更时分,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领兵分两路兵杀来劫寨。
夏侯渊、张郃闻得敌情,慌忙上马,要提兵迎战。
但张鲁军已经破开营寨,四下里大兵拥入,曹军士卒在睡梦中不及准备,军士们大败而逃。
所幸两人所领前锋军,都是百战精兵,虽败不乱,脱离战场以后,都陆续归队,兵力折损并不大。
夏侯渊、张郃兵败退见曹操。
曹操一见还没有接战就先败一阵,折了大军锐气,心中有些不喜,就大怒道:
“汝二人行军许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如何不作准备?”
两人因为小觑了对手,无话可说,曹操假装要斩二人,以明军法,众官一齐求情,才让两人戴罪立功。
第二天,曹操起身亲自前往阳平关擦看地形,只带了许褚、徐晃二人,三匹马转过山坡,早望见张卫寨栅。
曹操看着那些栅寨,地势险要,遥相呼应,难以攻破,不由得对两将说道:
“张鲁军防守如此坚固,急切难下!”
曹操话音未落,背后喊声大起,箭如雨下。
原来,是杨昂、杨任远远看到有人观寨,带兵分两路杀来。
曹操年事已高,已经在阵上厮杀不得,大惊失色,许褚作为贴身侍卫,自然不能失职,大声说道:
“我来抵挡敌军,徐公明善保主公退回。”
许诸提刀纵马向前,力敌二将。
杨昂、杨任虽不能当许褚之勇,但拖住许诸还是可以做到。
而追向曹操的军卒众多,徐晃保着曹操奔过山坡,眼看要被众军士拦住去路,刚好夏侯渊、张郃二将,听得喊声,引军杀来接应。
四人杀退杨昂、杨任,救得曹操回寨,曹操重赏四将。
知道曹操手下将领英勇难敌,张卫在阳平关与曹操对峙五十余日,只不出关交战。
曹操一见没有破敌的良机,就传令退军。
自从荀攸病故,程昱在家休养,贾诩就成为曹操军中第一谋主,他认为祸从口出,平常出计不多,但每到关键时刻出言,都能说道曹操心坎上,因而深得曹操信任。
贾诩本来准备用计破敌,但他并没有急于献计,而是要把机会留给曹操自己。
一见曹操传令退兵,与自己的计策不谋而合,就假装不明所以,出言问道:
“贼势未见强弱,主公何故自退耶?”
曹操要用计破敌,自然需要有人喝彩,就对贾诩说道:
“我料敌军每日提备,这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急难取胜。我以退军为名,诱使敌军来追,至少也会懈而无备,然后分轻骑抄袭其后,必胜敌矣。”
贾诩一听与自己所谋相近,马上出言称赞道:
“丞相神机,不可测也。”
于是,曹操令夏侯渊;张郃分兵两路,各引轻骑三千,取小路抄阳平关后。曹操一面引大军拔寨而起,退兵而去。
张鲁部下大将,以杨氏族人最多,原本杨柏是张鲁手下第一大将。
杨柏在葭萌关下兵败身亡,排在杨柏之后的杨昂,就动了小心思,想要取代杨柏的职位,但缺少军功,一直未能如愿。
杨昂听得曹兵退,觉得是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就请杨任商议,想要乘势追击。
杨任和杨昂虽然是同族,但并不是同一支脉,两人之间也有竞争关系,害怕杨昂立功,就劝阻道:
“曹操诡计极多,未知真实,不可追赶。”
杨昂找杨任商量,是要找一个共同承担战败责任的人,其实内心并不希望他分润自己的功劳,而是要杨任留守,他的职位在杨任之上,就决定道:
“将军不愿前去,就留下紧守营寨寨,吾当自去。”杨任只得留下守寨。
于是,杨昂尽提自己手下的五寨军马,尾随曹操撤军的道路,前往追击,只留些少军士看顾营寨。
这天早上,气候突变,大雾迷漫,对面不相见。
杨昂军追击曹操行至半路,无法前行,权且扎住。
夏侯渊领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刚好与杨昂的追兵交错而过,听到不远处人语马嘶,他唯恐有伏兵,急催人马前行,要避开伏兵,大雾中误走到杨昂寨前。
曹操这次出征,文有贾诩、刘晔、司马懿等顶尖谋士,武有夏侯惇、曹仁、徐晃、张郃等名将,阵容虽然比不上全盛时期,但也相当豪华。
到达长安以后,曹操与镇守长安的夏侯渊合兵一处,分兵三队,杀向汉中。
前部先锋是夏侯渊,张郃;曹操自领诸将居中;后部曹仁、夏侯惇,押运粮草。
曹操领兵来攻,早有细作报与张鲁。
张鲁召集众将商议退敌之策。
张鲁盘踞汉中二十余年,几乎每年都与刘璋发生战争,以劣势兵力与刘璋对阵,败少胜多。
特别是马超等西凉各部军阀被曹操剿灭以后,很多败兵前来投奔张鲁,张鲁的实力大增,打的刘璋向刘备求援。
因此,张鲁手下诸将并不怯战,听说曹操领军来攻,一个个都摩拳擦掌、主张开战。
张鲁对汉中的老百姓非常体恤,施行仁政,但在兵权的掌控上也不含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
汉中军马的统帅,是他的亲弟弟张卫,他听说曹操领数十万大军前来进犯汉中,并不胆怯,反而跃跃欲试,想要一战成名,就向张鲁建议道:
“汉中最险峻的地方,无如阳平关;可于关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余个寨栅,迎敌曹兵。兄在汉宁,多拨粮草应付。”
张鲁虽然觉得要打赢曹操可能性不大,但让他不战而降也于心不甘,于是,就按照张卫的建议,派大将杨昂、杨任,与其弟一起前往阳平关据守。
张卫军马到阳平关,依山下寨已定。
夏侯渊、张郃率前军随到,闻阳平关已有准备,在离关一十五里处下寨休息。
夏侯渊、张郃久经战阵,本来要加强防备的,但因为汉中弹丸之地,他们不认为张鲁军敢于出关袭击自己,加上军士疲困,两人并没有安排防守,让军士们各自歇息。
二更时分,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领兵分两路兵杀来劫寨。
夏侯渊、张郃闻得敌情,慌忙上马,要提兵迎战。
但张鲁军已经破开营寨,四下里大兵拥入,曹军士卒在睡梦中不及准备,军士们大败而逃。
所幸两人所领前锋军,都是百战精兵,虽败不乱,脱离战场以后,都陆续归队,兵力折损并不大。
夏侯渊、张郃兵败退见曹操。
曹操一见还没有接战就先败一阵,折了大军锐气,心中有些不喜,就大怒道:
“汝二人行军许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如何不作准备?”
两人因为小觑了对手,无话可说,曹操假装要斩二人,以明军法,众官一齐求情,才让两人戴罪立功。
第二天,曹操起身亲自前往阳平关擦看地形,只带了许褚、徐晃二人,三匹马转过山坡,早望见张卫寨栅。
曹操看着那些栅寨,地势险要,遥相呼应,难以攻破,不由得对两将说道:
“张鲁军防守如此坚固,急切难下!”
曹操话音未落,背后喊声大起,箭如雨下。
原来,是杨昂、杨任远远看到有人观寨,带兵分两路杀来。
曹操年事已高,已经在阵上厮杀不得,大惊失色,许褚作为贴身侍卫,自然不能失职,大声说道:
“我来抵挡敌军,徐公明善保主公退回。”
许诸提刀纵马向前,力敌二将。
杨昂、杨任虽不能当许褚之勇,但拖住许诸还是可以做到。
而追向曹操的军卒众多,徐晃保着曹操奔过山坡,眼看要被众军士拦住去路,刚好夏侯渊、张郃二将,听得喊声,引军杀来接应。
四人杀退杨昂、杨任,救得曹操回寨,曹操重赏四将。
知道曹操手下将领英勇难敌,张卫在阳平关与曹操对峙五十余日,只不出关交战。
曹操一见没有破敌的良机,就传令退军。
自从荀攸病故,程昱在家休养,贾诩就成为曹操军中第一谋主,他认为祸从口出,平常出计不多,但每到关键时刻出言,都能说道曹操心坎上,因而深得曹操信任。
贾诩本来准备用计破敌,但他并没有急于献计,而是要把机会留给曹操自己。
一见曹操传令退兵,与自己的计策不谋而合,就假装不明所以,出言问道:
“贼势未见强弱,主公何故自退耶?”
曹操要用计破敌,自然需要有人喝彩,就对贾诩说道:
“我料敌军每日提备,这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急难取胜。我以退军为名,诱使敌军来追,至少也会懈而无备,然后分轻骑抄袭其后,必胜敌矣。”
贾诩一听与自己所谋相近,马上出言称赞道:
“丞相神机,不可测也。”
于是,曹操令夏侯渊;张郃分兵两路,各引轻骑三千,取小路抄阳平关后。曹操一面引大军拔寨而起,退兵而去。
张鲁部下大将,以杨氏族人最多,原本杨柏是张鲁手下第一大将。
杨柏在葭萌关下兵败身亡,排在杨柏之后的杨昂,就动了小心思,想要取代杨柏的职位,但缺少军功,一直未能如愿。
杨昂听得曹兵退,觉得是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就请杨任商议,想要乘势追击。
杨任和杨昂虽然是同族,但并不是同一支脉,两人之间也有竞争关系,害怕杨昂立功,就劝阻道:
“曹操诡计极多,未知真实,不可追赶。”
杨昂找杨任商量,是要找一个共同承担战败责任的人,其实内心并不希望他分润自己的功劳,而是要杨任留守,他的职位在杨任之上,就决定道:
“将军不愿前去,就留下紧守营寨寨,吾当自去。”杨任只得留下守寨。
于是,杨昂尽提自己手下的五寨军马,尾随曹操撤军的道路,前往追击,只留些少军士看顾营寨。
这天早上,气候突变,大雾迷漫,对面不相见。
杨昂军追击曹操行至半路,无法前行,权且扎住。
夏侯渊领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刚好与杨昂的追兵交错而过,听到不远处人语马嘶,他唯恐有伏兵,急催人马前行,要避开伏兵,大雾中误走到杨昂寨前。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