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行军
作者:八宝饭 更新:2022-10-31 14:42
最快更新一品丹仙最新章节!
三天后,刀南蛇、凰飞龙、阿傩三位大寨主赶到芒砀山,拜见吴升。
吴升尚未入炼神境时,凭着丹师的身份医治部民,由此赢得三部的尊敬,其后与刀南蛇和凰飞龙拜把子,成了兄弟,也通过冬笋上人令阿傩成了自己人。
其后他带领庸国和三部联军瓜分独山部,让三部感恩戴德的同时,也震慑了三位大寨主。
这叫既敬又畏。
而吴升磨砺三年,归来后破境炼神,则令三位大寨主对追随他的最后一点犹豫也打消了。
从修为上来说,三位大寨主都在太一道五大巫境中的神巫境,这个境界处于正统修行境界中的炼气和炼神之间,比炼气巅峰强一层,又比炼神境稍弱。
吴升晋升炼神,补掉了最后一个短板,这才是双方维系当下关系的长久之道。。
吴升摆宴,把自己将要领兵出征一事摊开来讲,告诉他们,这是楚国的征召,是要去为楚人打仗。他表示,其中有很大的不确定,楚人胜负难料。如果楚人战败,他会尽最大怒力保护大家平安归来,如果楚人战胜,他会尽可能为大家争取到更多的回报。
他同时坦言,愿意跟他出征的,将来会被他列为最优合作伙伴,如果不愿出征,他也绝不打击报复,但将来在他心中的地位,会降为二等。
这番坦诚直白的话语,令三位寨主大为心折,都表示愿意随他出征。刀南蛇和凰飞龙甚至责怪他,说他太过见外,难道他忘了三人是结拜兄弟了吗?做兄长的要出征,做兄弟的哪有不追随的道理?
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一部出一车,车由吴升提供,车士和军卒由三部配齐,于五日内赶到芒砀山, 向庸直他们学习车战之法。
吴升急调墨游和岳中两位丹师至芒砀山效力, 这两位在名义上算他的弟子, 老师有事,弟子当服其劳。吴升也不跟他们客气,让他们充任自己的驭手和射手。
最后一驾战车则由金无幻为车右, 驭手是冬笋上人,射手则是他最出色的学生小环, 也就是庸直的女儿。
小环今年十四, 是芒砀山下一代最具天分的修士, 已经摸到了资深炼气境的门槛,修为甚至超过了吴升门士中的索老六和张小坑, 庸直虽然不舍,却依旧同意小环上阵,却不敢放在自己身边, 而是请金无幻这位炼神关照。
芒砀山倾巢而出, 只余卢芳看家, 车士才算是堪堪配足。
剩下就是编满军卒了, 庸国军制,每车配五十卒。三部军卒由其部民充任, 五个国人坊甲各出一车军卒,省下的两车军卒,则由诸门士家臣充任。
另外还需按照每车军卒一半的比例, 征调野人为羡卒,也就是辅兵, 负责押送辎车、安营扎寨、烧水做饭、照顾伤员。
芒砀山初次成军,总计七百五十人, 再加上三部凑出来的五十骑四角牛骑兵,习练了七日车战技巧后, 就匆匆出发了。
沿着通往上庸的官道抵达庸国南境,折而向东,来到元司马的封地——元邑,汇入已经等候于此的庸国大军中。
五十乘战车、百余驾辎车,总计近四千人的大军排列在元邑下的旷野中,目睹兼任卜尹的典令庸藏问卜,得了个豫卦——利建侯, 行师!
事实上这玩意儿庸藏玩得很熟,对一个修士来说,想要从龟甲上得到好兆头,并不是什么难事, 要什么来什么,吴升甚至可以搞出天然不带雕饰的异象。
但这玩意对普通军卒确实很管用,于是军心大振。
得了利于出征的吉卦,国君庆予宰牲、祭天,授兵符,于是大军开拔,浩浩荡荡沿着庸国南境向东进发。
吴升坐在车上,回望野地中行进的大军,不由一阵感慨。算上芒砀山,庸国是个只有五万人的小国,里面的国人也才两万出头,居然就能凑出近四千人的大军,远征千里,放在后世是不可思议的,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常态。
国人尚武,别说十抽其一,就算五抽其一也能上阵,十三以上、五十以下,不论男女,都能开弓使矛——看看军伍中那些女子就知道了,个个英武,绝不输于男子,打起仗来完全不用担心。
且因为有了女子行军,男子们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极为亢奋。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统一服色的征衣,看上去不够威武,不过上阵时是要披甲的,披甲之后军容会提升一个档次。
行军几日后,前方到达一片残垣断壁,正是废弃多年的梅村,羡卒们开始搭建宿营地,正卒则于附近围猎。围猎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练兵方式,同时还可以大量补充军中所需的肉类。
大规模的行军,最好的办法是三五天急行一段路,然后安营扎寨歇宿两天,围猎补充肉类,调整之后继续急行三五天。南楚大地城邑很少,野兽却多,数千人的大军携带不多的粮食,即可辗转千里。
这一日,大军来到扬州东北二百里的金秋原,征程已过大半,距州来战场只剩三、四天的路了,军中气氛肃然起来,就连元司马都有些紧张。说到底,哪怕庸人骨子里再有勇武的传统,这支大军却始终不具备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包括元司马本人,从没有参与过数万人、十万人规模的战斗。
吴升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虽说一路而来,以围猎方式习练了几次,但围猎毕竟不是作战,差别还是很大的。
正当他考虑要不要搞一次对抗性质的演习时,身后来了一支大军,同样是五十乘,瞧旗号,却是鱼军。
两支大军隔着二里地分别下营,吴升望着这支松松垮垮的行军队伍,营地也简陋,布置也稀松,前前后后拖拉出去不知几里,前面的入营休息了,后面的还在一拨接一拨抵达,不由心中一动。
这不是最好的演习对象吗?
吴升把这个想法告诉元司马,元司马大为赞同,当即前往鱼军大营拜见对方主将。
鱼人领军的当然是司马伯归,身为司马的,大多数都是主将第一人选。
伯归听了元司马和吴升的来意,沉吟片刻,爽快点头:“好!”
三天后,刀南蛇、凰飞龙、阿傩三位大寨主赶到芒砀山,拜见吴升。
吴升尚未入炼神境时,凭着丹师的身份医治部民,由此赢得三部的尊敬,其后与刀南蛇和凰飞龙拜把子,成了兄弟,也通过冬笋上人令阿傩成了自己人。
其后他带领庸国和三部联军瓜分独山部,让三部感恩戴德的同时,也震慑了三位大寨主。
这叫既敬又畏。
而吴升磨砺三年,归来后破境炼神,则令三位大寨主对追随他的最后一点犹豫也打消了。
从修为上来说,三位大寨主都在太一道五大巫境中的神巫境,这个境界处于正统修行境界中的炼气和炼神之间,比炼气巅峰强一层,又比炼神境稍弱。
吴升晋升炼神,补掉了最后一个短板,这才是双方维系当下关系的长久之道。。
吴升摆宴,把自己将要领兵出征一事摊开来讲,告诉他们,这是楚国的征召,是要去为楚人打仗。他表示,其中有很大的不确定,楚人胜负难料。如果楚人战败,他会尽最大怒力保护大家平安归来,如果楚人战胜,他会尽可能为大家争取到更多的回报。
他同时坦言,愿意跟他出征的,将来会被他列为最优合作伙伴,如果不愿出征,他也绝不打击报复,但将来在他心中的地位,会降为二等。
这番坦诚直白的话语,令三位寨主大为心折,都表示愿意随他出征。刀南蛇和凰飞龙甚至责怪他,说他太过见外,难道他忘了三人是结拜兄弟了吗?做兄长的要出征,做兄弟的哪有不追随的道理?
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一部出一车,车由吴升提供,车士和军卒由三部配齐,于五日内赶到芒砀山, 向庸直他们学习车战之法。
吴升急调墨游和岳中两位丹师至芒砀山效力, 这两位在名义上算他的弟子, 老师有事,弟子当服其劳。吴升也不跟他们客气,让他们充任自己的驭手和射手。
最后一驾战车则由金无幻为车右, 驭手是冬笋上人,射手则是他最出色的学生小环, 也就是庸直的女儿。
小环今年十四, 是芒砀山下一代最具天分的修士, 已经摸到了资深炼气境的门槛,修为甚至超过了吴升门士中的索老六和张小坑, 庸直虽然不舍,却依旧同意小环上阵,却不敢放在自己身边, 而是请金无幻这位炼神关照。
芒砀山倾巢而出, 只余卢芳看家, 车士才算是堪堪配足。
剩下就是编满军卒了, 庸国军制,每车配五十卒。三部军卒由其部民充任, 五个国人坊甲各出一车军卒,省下的两车军卒,则由诸门士家臣充任。
另外还需按照每车军卒一半的比例, 征调野人为羡卒,也就是辅兵, 负责押送辎车、安营扎寨、烧水做饭、照顾伤员。
芒砀山初次成军,总计七百五十人, 再加上三部凑出来的五十骑四角牛骑兵,习练了七日车战技巧后, 就匆匆出发了。
沿着通往上庸的官道抵达庸国南境,折而向东,来到元司马的封地——元邑,汇入已经等候于此的庸国大军中。
五十乘战车、百余驾辎车,总计近四千人的大军排列在元邑下的旷野中,目睹兼任卜尹的典令庸藏问卜,得了个豫卦——利建侯, 行师!
事实上这玩意儿庸藏玩得很熟,对一个修士来说,想要从龟甲上得到好兆头,并不是什么难事, 要什么来什么,吴升甚至可以搞出天然不带雕饰的异象。
但这玩意对普通军卒确实很管用,于是军心大振。
得了利于出征的吉卦,国君庆予宰牲、祭天,授兵符,于是大军开拔,浩浩荡荡沿着庸国南境向东进发。
吴升坐在车上,回望野地中行进的大军,不由一阵感慨。算上芒砀山,庸国是个只有五万人的小国,里面的国人也才两万出头,居然就能凑出近四千人的大军,远征千里,放在后世是不可思议的,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常态。
国人尚武,别说十抽其一,就算五抽其一也能上阵,十三以上、五十以下,不论男女,都能开弓使矛——看看军伍中那些女子就知道了,个个英武,绝不输于男子,打起仗来完全不用担心。
且因为有了女子行军,男子们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极为亢奋。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统一服色的征衣,看上去不够威武,不过上阵时是要披甲的,披甲之后军容会提升一个档次。
行军几日后,前方到达一片残垣断壁,正是废弃多年的梅村,羡卒们开始搭建宿营地,正卒则于附近围猎。围猎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练兵方式,同时还可以大量补充军中所需的肉类。
大规模的行军,最好的办法是三五天急行一段路,然后安营扎寨歇宿两天,围猎补充肉类,调整之后继续急行三五天。南楚大地城邑很少,野兽却多,数千人的大军携带不多的粮食,即可辗转千里。
这一日,大军来到扬州东北二百里的金秋原,征程已过大半,距州来战场只剩三、四天的路了,军中气氛肃然起来,就连元司马都有些紧张。说到底,哪怕庸人骨子里再有勇武的传统,这支大军却始终不具备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包括元司马本人,从没有参与过数万人、十万人规模的战斗。
吴升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虽说一路而来,以围猎方式习练了几次,但围猎毕竟不是作战,差别还是很大的。
正当他考虑要不要搞一次对抗性质的演习时,身后来了一支大军,同样是五十乘,瞧旗号,却是鱼军。
两支大军隔着二里地分别下营,吴升望着这支松松垮垮的行军队伍,营地也简陋,布置也稀松,前前后后拖拉出去不知几里,前面的入营休息了,后面的还在一拨接一拨抵达,不由心中一动。
这不是最好的演习对象吗?
吴升把这个想法告诉元司马,元司马大为赞同,当即前往鱼军大营拜见对方主将。
鱼人领军的当然是司马伯归,身为司马的,大多数都是主将第一人选。
伯归听了元司马和吴升的来意,沉吟片刻,爽快点头:“好!”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