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曹文诏眼前的难题
作者:怒江山 更新:2022-01-06 07:31
第151章曹文诏眼前的难题
任职三边总督后,杨鹤做的第一件事儿便是命令宣府、大同府、辽东三镇兵马南下。同时,命令川北老将吴国辅拖住商洛道的王大梁,着令陕西兵备刘应遇率兵北上,配合宣府三镇兵马,打败盘踞在延安府的吴延贵。
杨鹤的意图很明显,陕西的兵马不足,那就集中兵力先灭掉乱当中的一路。
杨鹤的决定也不算有错,可他真的高估了陕西当地兵马的战斗力。
刘应遇作为陕西兵备,最是了解陕西各卫所兵的情况。看上去麾下有三万多卫所兵,可实际上兵员素质参差不齐。能配合吴国辅把王大梁这股乱党限制在商洛道,已经是极限了。去陕北剿灭吴延贵,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文管一张嘴,武将跑断腿。
刘应遇心里一肚子火气,可又不能说,在拖延两日之后,还是从潼关去陕北。不过刘应遇也是沙场老将了,在出发前已经修书一封紧急送往米脂。
此去陕北,更多的是因为朝廷命令,毕竟三边总督杨鹤大人就在陕南待着呢,要是什么都不做,朝廷肯定会发怒的。去肯定要去的,但必须陕北边军配合才行。如果边军不把吴延贵的乱党拖住,乱党趁机兵出甘泉,半路上打一场伏击,那他刘应遇非倒霉不可。
陕南韩城,如今陕西烽烟四起,杨鹤巡视陕南,后来乱党王嘉胤南下围攻西安府。西安府暂时回不去,杨鹤便停在了韩城。
随着杨鹤一起待在韩城的,还有陕西布政司的几名官员,其中一人便是布政使参政洪承畴。
有鉴于陕西目前的局势,杨鹤愁眉不展,却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尤其是朝廷许他总领陕西一切军政要务后,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些。最近,更是对陕西兵备刘应遇的行为生气。着令刘应遇去陕北,可是对方竟然磨磨蹭蹭的拖了两三天,要不是再三催促,恐怕刘应遇还窝在潼关呢。
“堂堂一方兵备,值此危难之际,不思报效朝廷,实在可气。”
杨鹤的脸色很难看,洪承畴也跟着皱起了眉头。不过,洪承畴并不觉得刘应遇有什么错,吴延贵可不是王大梁,其麾下乱党可有不少之前反叛的官兵,战力不是王大梁的流民能比的。
心里很明白,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劝杨鹤。
杨大人一心为国,可他对军务以及人情世故几乎一窍不通。这个时候催促刘应遇去陕北跟吴延贵打,这不是逼着他去送死么?
刘应遇又不是傻子,不提前跟陕北的边军打好招呼,怎么可能会轻易出兵北上?可惜,杨大人根本看不到这一点。而且,对杨鹤的一些政策,洪承畴也是颇有微词。
杨老大人给各部兵马下了命令,多以招抚为主。呵呵,招抚,拿什么招抚?朝廷不能有效赈灾,那些乱党就算放下刀枪,过不了几天还得继续造反。
饥民造反,那是因为活不下去,缺粮才是根本原因。没有粮食,官兵招抚有个屁用?
对于乱党,没有多余粮食安置的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
......
陕北米脂,铁墨等人聚在一起,也在商量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杨鹤现在可是名义上的陕西最大的官员,不仅仅是三边总督,更是辖制陕西所有兵马。如今杨鹤有令,如果什么都不做,也说不过去,毕竟杨鹤现在代表的可是朝廷。
刘应遇已经领兵北上,估计不出两日便会抵达陕北,到时候该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哎,杨总督可是给咱们出了个大大的难题啊!”曹文诏捏了捏眉心,自打从军辽东,大大小小的仗经历了不知凡几,也算见多识广了。可即使如此,也依旧想不出有效的主意应对眼前的局面。
李自成突然反叛,导致宁夏、甘肃几镇边军损失惨重,就连王国和李显宗也死在了高柏山上。
陕北边军,本来是兵分两路,齐头并进的,现在白洛城那一路边军算是彻底残掉了。甘肃、宁夏几镇边军还躲在白洛城舔伤口呢,哪还有精力配合米脂边军进攻延安府?
想过需多主意,但有一个问题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单靠宣府、大同府、辽东三镇边军,兵力太少。
兵力,成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哪怕曹文诏胸有韬略,善于行军布阵,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凭空弄出几千兵马来。
“铁将军、娄将军,咱们如果一直待在米脂城按兵不动,估计不出几日,朝廷就会辖制责令我们出兵了。无论如何,我们总得做点什么才行。”
铁墨和娄大集面面相觑,就连旁边的曹变蛟也挠起了头。
“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白洛城那一路兵马已经折掉了,光靠咱们不到一万人的兵力,如何面对近十万贼兵?如今李自成率领三千多边军加入乱党,吴延贵那些人正寻思着找咱们晦气呢。”
曹变蛟刚发完牢骚,就被曹文诏吼了一嗓子,“你闭嘴,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娄大集赶紧抬起手,打了个圆场,“曹将军,你也别骂小曹了,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如今乱党士气高涨,咱们自保尚且怕兵力不足,哪还有心思进攻延安府。真要按照杨总督的命令办,最后就算能打败吴延贵,估计咱们和刘守备麾下儿郎,能活下来的也剩不下几个了。”
“如果真要打,也不是不行,除非.....增兵.....”
说到“增兵”二字,娄大集就面露苦笑。曹文诏苦恼的瞧着额头,愁色越来越深。
其实曹文诏也知道,增兵那是在做梦。九边重镇也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尤其是宣府、大同府和辽东要防着蒙古和女真人,更不会派更多兵力填到陕西这个无底洞的。
但凡有脑子的,都知道陕西民乱剿灭不了,没有足够的粮食,老天爷还年年闹旱灾,民乱停不了,除非把陕西地界上的活人全杀干净。
正因为明白,所以从一开始,侯世禄以及满桂等人都打着小算盘,寻思着让麾下兵马装装样子。派兵,纯粹是因为朝廷命令,不得不派,可要是继续增兵陕西,那对不起了,请朝廷先准备好粮草。
增兵,不现实。可是不增兵,想要打败盘踞在陕北的吴延贵,几乎是不可能。
任职三边总督后,杨鹤做的第一件事儿便是命令宣府、大同府、辽东三镇兵马南下。同时,命令川北老将吴国辅拖住商洛道的王大梁,着令陕西兵备刘应遇率兵北上,配合宣府三镇兵马,打败盘踞在延安府的吴延贵。
杨鹤的意图很明显,陕西的兵马不足,那就集中兵力先灭掉乱当中的一路。
杨鹤的决定也不算有错,可他真的高估了陕西当地兵马的战斗力。
刘应遇作为陕西兵备,最是了解陕西各卫所兵的情况。看上去麾下有三万多卫所兵,可实际上兵员素质参差不齐。能配合吴国辅把王大梁这股乱党限制在商洛道,已经是极限了。去陕北剿灭吴延贵,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文管一张嘴,武将跑断腿。
刘应遇心里一肚子火气,可又不能说,在拖延两日之后,还是从潼关去陕北。不过刘应遇也是沙场老将了,在出发前已经修书一封紧急送往米脂。
此去陕北,更多的是因为朝廷命令,毕竟三边总督杨鹤大人就在陕南待着呢,要是什么都不做,朝廷肯定会发怒的。去肯定要去的,但必须陕北边军配合才行。如果边军不把吴延贵的乱党拖住,乱党趁机兵出甘泉,半路上打一场伏击,那他刘应遇非倒霉不可。
陕南韩城,如今陕西烽烟四起,杨鹤巡视陕南,后来乱党王嘉胤南下围攻西安府。西安府暂时回不去,杨鹤便停在了韩城。
随着杨鹤一起待在韩城的,还有陕西布政司的几名官员,其中一人便是布政使参政洪承畴。
有鉴于陕西目前的局势,杨鹤愁眉不展,却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尤其是朝廷许他总领陕西一切军政要务后,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些。最近,更是对陕西兵备刘应遇的行为生气。着令刘应遇去陕北,可是对方竟然磨磨蹭蹭的拖了两三天,要不是再三催促,恐怕刘应遇还窝在潼关呢。
“堂堂一方兵备,值此危难之际,不思报效朝廷,实在可气。”
杨鹤的脸色很难看,洪承畴也跟着皱起了眉头。不过,洪承畴并不觉得刘应遇有什么错,吴延贵可不是王大梁,其麾下乱党可有不少之前反叛的官兵,战力不是王大梁的流民能比的。
心里很明白,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劝杨鹤。
杨大人一心为国,可他对军务以及人情世故几乎一窍不通。这个时候催促刘应遇去陕北跟吴延贵打,这不是逼着他去送死么?
刘应遇又不是傻子,不提前跟陕北的边军打好招呼,怎么可能会轻易出兵北上?可惜,杨大人根本看不到这一点。而且,对杨鹤的一些政策,洪承畴也是颇有微词。
杨老大人给各部兵马下了命令,多以招抚为主。呵呵,招抚,拿什么招抚?朝廷不能有效赈灾,那些乱党就算放下刀枪,过不了几天还得继续造反。
饥民造反,那是因为活不下去,缺粮才是根本原因。没有粮食,官兵招抚有个屁用?
对于乱党,没有多余粮食安置的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
......
陕北米脂,铁墨等人聚在一起,也在商量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杨鹤现在可是名义上的陕西最大的官员,不仅仅是三边总督,更是辖制陕西所有兵马。如今杨鹤有令,如果什么都不做,也说不过去,毕竟杨鹤现在代表的可是朝廷。
刘应遇已经领兵北上,估计不出两日便会抵达陕北,到时候该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哎,杨总督可是给咱们出了个大大的难题啊!”曹文诏捏了捏眉心,自打从军辽东,大大小小的仗经历了不知凡几,也算见多识广了。可即使如此,也依旧想不出有效的主意应对眼前的局面。
李自成突然反叛,导致宁夏、甘肃几镇边军损失惨重,就连王国和李显宗也死在了高柏山上。
陕北边军,本来是兵分两路,齐头并进的,现在白洛城那一路边军算是彻底残掉了。甘肃、宁夏几镇边军还躲在白洛城舔伤口呢,哪还有精力配合米脂边军进攻延安府?
想过需多主意,但有一个问题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单靠宣府、大同府、辽东三镇边军,兵力太少。
兵力,成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哪怕曹文诏胸有韬略,善于行军布阵,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凭空弄出几千兵马来。
“铁将军、娄将军,咱们如果一直待在米脂城按兵不动,估计不出几日,朝廷就会辖制责令我们出兵了。无论如何,我们总得做点什么才行。”
铁墨和娄大集面面相觑,就连旁边的曹变蛟也挠起了头。
“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白洛城那一路兵马已经折掉了,光靠咱们不到一万人的兵力,如何面对近十万贼兵?如今李自成率领三千多边军加入乱党,吴延贵那些人正寻思着找咱们晦气呢。”
曹变蛟刚发完牢骚,就被曹文诏吼了一嗓子,“你闭嘴,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娄大集赶紧抬起手,打了个圆场,“曹将军,你也别骂小曹了,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如今乱党士气高涨,咱们自保尚且怕兵力不足,哪还有心思进攻延安府。真要按照杨总督的命令办,最后就算能打败吴延贵,估计咱们和刘守备麾下儿郎,能活下来的也剩不下几个了。”
“如果真要打,也不是不行,除非.....增兵.....”
说到“增兵”二字,娄大集就面露苦笑。曹文诏苦恼的瞧着额头,愁色越来越深。
其实曹文诏也知道,增兵那是在做梦。九边重镇也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尤其是宣府、大同府和辽东要防着蒙古和女真人,更不会派更多兵力填到陕西这个无底洞的。
但凡有脑子的,都知道陕西民乱剿灭不了,没有足够的粮食,老天爷还年年闹旱灾,民乱停不了,除非把陕西地界上的活人全杀干净。
正因为明白,所以从一开始,侯世禄以及满桂等人都打着小算盘,寻思着让麾下兵马装装样子。派兵,纯粹是因为朝廷命令,不得不派,可要是继续增兵陕西,那对不起了,请朝廷先准备好粮草。
增兵,不现实。可是不增兵,想要打败盘踞在陕北的吴延贵,几乎是不可能。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