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朝议定下治蜀道 安母心理顺家事
作者:莫名堂阿伟 更新:2022-01-05 18:53
“爱卿请讲。”杨二略带苦笑的说道。
“陛下,臣何德何能,方降陛下不久,便能得刑督部副相之职,若是陛下不对臣言明,臣断不敢接受。”这魏征还真是钻了牛角尖了,从小便是一根筋。
“嗯~这个嘛?”杨二觉得有些头疼了,总不能说从书上看到的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铮臣吧!
“朕听人讲,魏玄成人品最端,且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眼中决容不下沙粒,朕这刑督部正需要魏卿这样的铮臣坐镇,其他人皆不如卿,这个理由可中听否?”杨二只得如此答复,心想,先给你这著名的铮臣戴上高帽子,看你敢说个不字,说不,便是打自己的脸。
“嗯这~,虽臣不知陛下从何处听来,但确是微臣性格,这“铮臣”二字,臣不敢当,只愿为陛下监察百官,不使一人胆敢贪腐奸佞。”
“呵呵!好啊!朕得魏玄成在,何患百官不清廉,政令不清明!还请魏卿时常提点与朕,以免朕遇事不明,犯下错误。”
“臣遵旨。”魏征说罢回到班列之中,微笑着不在多说。魏征出自草莽,与同班众大臣相比,资历几近于无,可谓寸功未得。今日突然被封为副相,用一步登天形容也绝不为过,他需要当今圣上当众给个明确的说法,以平百官不服。先不说其他人,就是站在身边的徐茂公就异常惊异的盯着他看了多时,仿佛一下子不认识这个搭档一般。听了当今圣上一番点评魏征之言后,就连徐茂公也不得不点头暗赞杨广眼光如矩,有识人之能,也为自己伙伴高兴。
“陛下,老臣还有话讲。”这时,一向沉稳的高熲出班言道。
“高伯伯有话请讲,侄儿洗耳恭听便是。”杨二见是高熲,条件反射般的从龙椅上起身,抬手问着。
“陛下,老臣久事先皇,已知益州成都乃是蜀王杨秀封地,蜀王已在蜀中根深蒂固,陛下却派出第12军5万人马,四员大将前往驻守,老臣不知何意?”
“高伯伯,侄儿此举便是要试探我那四弟杨秀是否臣服与朕,听朕旨意。侄儿派司马超为主将率5万大军前往,若是臣服于朕,必当妥善安置我军,若是不许我军入蜀,只在剑门关便可知其意。侄儿还在汉中南郑放了第10军8万大军和薛万春、尚师徒、新文礼三员猛将,届时便以薛万春为主帅汇同12军5万人马一举突击蜀中,彻底解决掉益州独立的问题。”
“既如此,老臣便明白了。若是老臣预想不错,我军难过剑门入蜀。”
“伯伯放心,侄儿有的是办法攻破益州,绝不让大隋国土孤悬于外,不服朕意。汝等7将可听清朕之意?”杨二安抚完高熲,转头大声问着两个野战军的将领们。
“臣等已知陛下之意,如是剑门关不放我军入蜀,我等便武力破关,一举为大隋收复益州。”薛万春代表众将出班说道。
“臣等定为大隋收复益州。”其他6将同声应和着说道。
“好!今日就朝议到此,诸卿也都累了,若有本明日在奏。”
“是,陛下。”众文武齐声应道。
“退朝---”元岩在一旁高声呼道。
“恭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二见状起身便要往后宫走,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忙转头对还未走散开的百官大声说道:“明日,不!从今以后,早朝时间放在辰时一刻,众卿睡好了,吃完早饭之后再上朝议政。”
“呵呵呵呵!”顿时,显德殿内爆发出一阵笑声。不少心腹大将都在高声叫道“陛下圣明。”只有几个原文皇时期的老臣摇头不语着。
至文皇驾崩以后,独孤皇后已从丧夫的悲痛中走了出来。特别是经历了自己儿子为争皇位相互攻伐,她始终担心这样的争斗会造成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因此独孤皇后每日都在惶恐之中,无论是哪个儿子在争斗中死去,对自己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结果。好在是自己次子晋王杨广在这次皇位争夺中取得了胜利,从而放过了长子杨勇,同时也放过了自己最小的儿子汉王杨谅的性命,没有发生兄弟骨肉相残的惨剧,这让独孤皇后无比欣慰,同时也对次子杨广更加认同和喜爱。
杨二下朝后便来到后宫母后居所看望母亲,这时围绕在母后身边的还有自己的幼弟杨谅和妹妹琼花及最小的妹妹兰陵公主。
“?儿给母后请安。”杨二来到独孤皇后身前躬身施礼道,他这一言让正在和独孤母后说话嬉闹的杨谅和琼花等停了下来,赶忙让出位置让二哥靠在母后身边坐下。
“?儿快坐下,唉!你父皇病故,母后也老迈了,好在能看到你们兄妹都已长大成人且能够和睦相处,母后心里高兴啊!今日是你登基称帝的日子,你父皇留下的基业就交到你手上了,母后希望你能让这个国家富强兴盛,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不要在有什么打打杀杀的战争了。”
“母后,自古以来我华夏大地合合分分,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说到底,父皇建立的大隋天下只是我自古华夏国土的一半,还有一半现在江南陈后主手上。?儿准备歇兵两年,先让我大隋国内百姓休养生息,生活好起来。两年后,?儿准备起兵南下灭掉陈国,以使我华夏锦绣江山重的一统。到那时我大隋才可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儿啊!难道你父皇打下的半壁河山还不够大吗?何必非要去灭亡他国呢?再说,江南、岭南之地大多偏避贫穷,百越蛮荒民族多的数不胜数,实乃鸡肋之地,取之何用。”独孤皇后不解的说道。
“母后,此言差矣!先不说江南岭南之地我汉民占据多数,就说百越蛮族也多是古越国、楚国遗民,届时只需数年民族和解和睦政策,便可使百越民族消失,而成为我汉民一部。再说,江南、岭南气候适宜,水土滋润,处处皆可成为粮仓。那里更加适合百姓繁衍,远胜我朝这关中地区。加上南方临海,便可加强海上贸易,一艘货船从余杭便可出东海,下南海。那东海、南海广有域外国家,我大隋朝一个瓷碗便可换回一两黄金,一匹丝绸便能换回千斤。总之,要想使我大隋万事兴旺,必须灭掉南陈,建设江南,开发岭南。否则,我大隋便被南陈、突厥等国封闭在内陆动弹不得。”
“好了,母后说不过你,你想怎样就怎样吧!母后这里还想替你幼弟说句好话。”独孤皇后拉过一旁杨谅的手,轻声的说着。
“母后请讲,?儿在听。”
“谅儿是你父皇亲封的汉王,现其封地被你所占,母后代他求你,能否放谅儿回返南郑,继续做他的汉王?”
“既是母后说了,?儿不敢不从,五弟可在京城保有一处府邸,更可随时返回封地南郑城居住。只是,只可作为一个闲散亲王,逍遥一生,不得掌控兵权了,还望母后理解?儿苦衷。”
不待独孤皇后说话,一旁的杨谅忙插言道:“二哥放心,经南郑一战后,小弟闭门思过终悟出一个道理来,那就是,外封之王只需让封地百姓富足安康,让百姓敬仰就算是做的好了。封国百姓安危便交由中央皇权管辖即可。封国拥兵必生乱!”
“五弟真乃金玉良言也!正是此理。二哥再为你补充一点,汝在治理封地时,当采用我朝统一的土地政策及其他治理国家的政策法规,决不能在外与二哥这里有所不同,成为实际的国中之国,久而久之你的后代子孙便容易生出分离之意来。”
“二哥放心,汉中官员便由二哥这里派遣就是,小弟及后代子孙不在掌兵,皆由中央朝廷派驻兵马就是。”
“好!既如此,二哥便由你回去,免得母后担心与你。”
“多谢二哥,多谢陛下!多谢母后了!呵呵---”杨谅开心的说道。杨二见状也和母后、妹妹们笑了起来。
“唉!就是你那大哥被贬去了榆林寒苦之地,今生不知还能否一见?”独孤皇后见自己幼子的问题得到了最圆满的解决先是开心,突然又想到了自己的长子杨勇的境况,顿时有生伤感。
“母后,大哥因错被贬,也是依律行事。贬去榆林已是?儿能想到的最佳之地了,那里怎么说都距京城不远,若是母后相见大哥了,便去一封信召他入京便是,难不成?儿还敢从中作梗?就算母后不去召他,每年母后生辰及父皇诞辰,大哥也会回京的,这是?儿特批的。母后也不必为大哥的生活担忧,他在那里过的滋润的很呐!”
“好!那就好,母后这就安心了。”独孤皇后喜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一旁的琼花公主连忙取出丝巾为她擦拭着喜泪。她和文皇最担心的情况看来没有发生,这让老迈的独孤皇后欣慰不已。
“母后,?儿还有一事请母后为?儿做主。”
“?儿可是要迎娶那王家妹子?”
“是,也不是。”
“哦?何谓是也不是?”
“母后只说对了三分之一,?儿不仅望母后同意迎娶王黛,还要一发迎娶后梁王萧岿之女萧美娘及?儿的贴身女侍卫出尘妹妹。”
“啊??儿啊!你父皇一生只娶了母后一人,你却要连娶三女?”
“母后所担心者便是?儿的后宫生乱,?儿保证一生便只娶这三女,绝不在娶就是。此三女中,萧美娘为正宫皇后,黛妹妹和出尘妹妹二女为妃。”
“也罢!?儿身为大隋皇上,后宫有一后二妃也不为过,母后乐见此事,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抱上我家?儿的儿女子嗣。此事当速办。”独孤皇后并非生气,而是惊讶与自己儿子不娶则已,一娶就同时娶三个老婆,真是太有个性了,想想都觉得可乐。
“?儿已经派人前往襄阳接萧美娘来京,好事已经不远了。”杨二有些得意的暗笑着,心中暗想,还是古代好啊!竟然能够一炮三响,人生赢家啊!美的不要不要的。
“二哥,罗公子还好吗?小妹大半年没见他了。也不知他还念着小妹不?”一旁的妹妹琼花见自家二哥一脸坏笑,便噘着嘴埋怨道。
“呵呵!小妹二哥正有话说呢!此番各地封疆大员都到了京城,二哥特意让罗成父母也来了,不如你我兄妹同一天举行婚礼可好?罗成那边为兄自会去说,想他也是极愿意的。”
“二哥既是皇上,就由二哥做主就是了。”琼花羞红了脸,扭到一边小声说道。
“好!这才是作哥哥的样子,就同一天办,真乃喜上加喜之事,若是你父皇还在,必然高兴。”独孤皇后喜上眉梢的叫好着,杨谅也显得高兴异常。
第二天午后,得到消息的靖边侯罗艺夫妇便登门拜访独孤皇后来了。两亲家相见喜不自禁,秦氏拉着独孤皇后的手有说不完的养儿育女经,弄的木讷的老王爷罗艺在一旁插不上话,但却喜在心里。而罗成和琼花二人早已避开众人躲到了后花园私会去了。
襄阳城,梁王府邸。
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经北周帝禅让夺取了皇位建立了大隋后,盘踞在荆襄、南阳一带的地方势力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人各自起兵反对杨坚。当时据守襄阳城的萧岿否决了将帅们请求出兵,与尉迟迥等人结成连横。事实证明当时萧岿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不久之后,杨坚大军便击败了尉迟迥等人,收剿了其势力范围。因为这件事,杨坚厚待礼遇了萧岿,让其保留了襄阳封地仍作梁王,使得萧岿管辖领地成为了大隋国中之国般的存在。而萧岿本人孝悌仁慈,有君王的气量。且特别俭省节约,治理部下很有办法,使得境内清平安定。王世充起事,中原大乱时,襄樊一带因有萧岿治理,却能避开战火,一片平和。
这天,派往京城长安参与大隋新皇杨广登基大典的使臣回到襄阳,带来了杨广的书信,萧岿正和众臣在府中商议。
“陛下,臣何德何能,方降陛下不久,便能得刑督部副相之职,若是陛下不对臣言明,臣断不敢接受。”这魏征还真是钻了牛角尖了,从小便是一根筋。
“嗯~这个嘛?”杨二觉得有些头疼了,总不能说从书上看到的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铮臣吧!
“朕听人讲,魏玄成人品最端,且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眼中决容不下沙粒,朕这刑督部正需要魏卿这样的铮臣坐镇,其他人皆不如卿,这个理由可中听否?”杨二只得如此答复,心想,先给你这著名的铮臣戴上高帽子,看你敢说个不字,说不,便是打自己的脸。
“嗯这~,虽臣不知陛下从何处听来,但确是微臣性格,这“铮臣”二字,臣不敢当,只愿为陛下监察百官,不使一人胆敢贪腐奸佞。”
“呵呵!好啊!朕得魏玄成在,何患百官不清廉,政令不清明!还请魏卿时常提点与朕,以免朕遇事不明,犯下错误。”
“臣遵旨。”魏征说罢回到班列之中,微笑着不在多说。魏征出自草莽,与同班众大臣相比,资历几近于无,可谓寸功未得。今日突然被封为副相,用一步登天形容也绝不为过,他需要当今圣上当众给个明确的说法,以平百官不服。先不说其他人,就是站在身边的徐茂公就异常惊异的盯着他看了多时,仿佛一下子不认识这个搭档一般。听了当今圣上一番点评魏征之言后,就连徐茂公也不得不点头暗赞杨广眼光如矩,有识人之能,也为自己伙伴高兴。
“陛下,老臣还有话讲。”这时,一向沉稳的高熲出班言道。
“高伯伯有话请讲,侄儿洗耳恭听便是。”杨二见是高熲,条件反射般的从龙椅上起身,抬手问着。
“陛下,老臣久事先皇,已知益州成都乃是蜀王杨秀封地,蜀王已在蜀中根深蒂固,陛下却派出第12军5万人马,四员大将前往驻守,老臣不知何意?”
“高伯伯,侄儿此举便是要试探我那四弟杨秀是否臣服与朕,听朕旨意。侄儿派司马超为主将率5万大军前往,若是臣服于朕,必当妥善安置我军,若是不许我军入蜀,只在剑门关便可知其意。侄儿还在汉中南郑放了第10军8万大军和薛万春、尚师徒、新文礼三员猛将,届时便以薛万春为主帅汇同12军5万人马一举突击蜀中,彻底解决掉益州独立的问题。”
“既如此,老臣便明白了。若是老臣预想不错,我军难过剑门入蜀。”
“伯伯放心,侄儿有的是办法攻破益州,绝不让大隋国土孤悬于外,不服朕意。汝等7将可听清朕之意?”杨二安抚完高熲,转头大声问着两个野战军的将领们。
“臣等已知陛下之意,如是剑门关不放我军入蜀,我等便武力破关,一举为大隋收复益州。”薛万春代表众将出班说道。
“臣等定为大隋收复益州。”其他6将同声应和着说道。
“好!今日就朝议到此,诸卿也都累了,若有本明日在奏。”
“是,陛下。”众文武齐声应道。
“退朝---”元岩在一旁高声呼道。
“恭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二见状起身便要往后宫走,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忙转头对还未走散开的百官大声说道:“明日,不!从今以后,早朝时间放在辰时一刻,众卿睡好了,吃完早饭之后再上朝议政。”
“呵呵呵呵!”顿时,显德殿内爆发出一阵笑声。不少心腹大将都在高声叫道“陛下圣明。”只有几个原文皇时期的老臣摇头不语着。
至文皇驾崩以后,独孤皇后已从丧夫的悲痛中走了出来。特别是经历了自己儿子为争皇位相互攻伐,她始终担心这样的争斗会造成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因此独孤皇后每日都在惶恐之中,无论是哪个儿子在争斗中死去,对自己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结果。好在是自己次子晋王杨广在这次皇位争夺中取得了胜利,从而放过了长子杨勇,同时也放过了自己最小的儿子汉王杨谅的性命,没有发生兄弟骨肉相残的惨剧,这让独孤皇后无比欣慰,同时也对次子杨广更加认同和喜爱。
杨二下朝后便来到后宫母后居所看望母亲,这时围绕在母后身边的还有自己的幼弟杨谅和妹妹琼花及最小的妹妹兰陵公主。
“?儿给母后请安。”杨二来到独孤皇后身前躬身施礼道,他这一言让正在和独孤母后说话嬉闹的杨谅和琼花等停了下来,赶忙让出位置让二哥靠在母后身边坐下。
“?儿快坐下,唉!你父皇病故,母后也老迈了,好在能看到你们兄妹都已长大成人且能够和睦相处,母后心里高兴啊!今日是你登基称帝的日子,你父皇留下的基业就交到你手上了,母后希望你能让这个国家富强兴盛,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不要在有什么打打杀杀的战争了。”
“母后,自古以来我华夏大地合合分分,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说到底,父皇建立的大隋天下只是我自古华夏国土的一半,还有一半现在江南陈后主手上。?儿准备歇兵两年,先让我大隋国内百姓休养生息,生活好起来。两年后,?儿准备起兵南下灭掉陈国,以使我华夏锦绣江山重的一统。到那时我大隋才可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儿啊!难道你父皇打下的半壁河山还不够大吗?何必非要去灭亡他国呢?再说,江南、岭南之地大多偏避贫穷,百越蛮荒民族多的数不胜数,实乃鸡肋之地,取之何用。”独孤皇后不解的说道。
“母后,此言差矣!先不说江南岭南之地我汉民占据多数,就说百越蛮族也多是古越国、楚国遗民,届时只需数年民族和解和睦政策,便可使百越民族消失,而成为我汉民一部。再说,江南、岭南气候适宜,水土滋润,处处皆可成为粮仓。那里更加适合百姓繁衍,远胜我朝这关中地区。加上南方临海,便可加强海上贸易,一艘货船从余杭便可出东海,下南海。那东海、南海广有域外国家,我大隋朝一个瓷碗便可换回一两黄金,一匹丝绸便能换回千斤。总之,要想使我大隋万事兴旺,必须灭掉南陈,建设江南,开发岭南。否则,我大隋便被南陈、突厥等国封闭在内陆动弹不得。”
“好了,母后说不过你,你想怎样就怎样吧!母后这里还想替你幼弟说句好话。”独孤皇后拉过一旁杨谅的手,轻声的说着。
“母后请讲,?儿在听。”
“谅儿是你父皇亲封的汉王,现其封地被你所占,母后代他求你,能否放谅儿回返南郑,继续做他的汉王?”
“既是母后说了,?儿不敢不从,五弟可在京城保有一处府邸,更可随时返回封地南郑城居住。只是,只可作为一个闲散亲王,逍遥一生,不得掌控兵权了,还望母后理解?儿苦衷。”
不待独孤皇后说话,一旁的杨谅忙插言道:“二哥放心,经南郑一战后,小弟闭门思过终悟出一个道理来,那就是,外封之王只需让封地百姓富足安康,让百姓敬仰就算是做的好了。封国百姓安危便交由中央皇权管辖即可。封国拥兵必生乱!”
“五弟真乃金玉良言也!正是此理。二哥再为你补充一点,汝在治理封地时,当采用我朝统一的土地政策及其他治理国家的政策法规,决不能在外与二哥这里有所不同,成为实际的国中之国,久而久之你的后代子孙便容易生出分离之意来。”
“二哥放心,汉中官员便由二哥这里派遣就是,小弟及后代子孙不在掌兵,皆由中央朝廷派驻兵马就是。”
“好!既如此,二哥便由你回去,免得母后担心与你。”
“多谢二哥,多谢陛下!多谢母后了!呵呵---”杨谅开心的说道。杨二见状也和母后、妹妹们笑了起来。
“唉!就是你那大哥被贬去了榆林寒苦之地,今生不知还能否一见?”独孤皇后见自己幼子的问题得到了最圆满的解决先是开心,突然又想到了自己的长子杨勇的境况,顿时有生伤感。
“母后,大哥因错被贬,也是依律行事。贬去榆林已是?儿能想到的最佳之地了,那里怎么说都距京城不远,若是母后相见大哥了,便去一封信召他入京便是,难不成?儿还敢从中作梗?就算母后不去召他,每年母后生辰及父皇诞辰,大哥也会回京的,这是?儿特批的。母后也不必为大哥的生活担忧,他在那里过的滋润的很呐!”
“好!那就好,母后这就安心了。”独孤皇后喜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一旁的琼花公主连忙取出丝巾为她擦拭着喜泪。她和文皇最担心的情况看来没有发生,这让老迈的独孤皇后欣慰不已。
“母后,?儿还有一事请母后为?儿做主。”
“?儿可是要迎娶那王家妹子?”
“是,也不是。”
“哦?何谓是也不是?”
“母后只说对了三分之一,?儿不仅望母后同意迎娶王黛,还要一发迎娶后梁王萧岿之女萧美娘及?儿的贴身女侍卫出尘妹妹。”
“啊??儿啊!你父皇一生只娶了母后一人,你却要连娶三女?”
“母后所担心者便是?儿的后宫生乱,?儿保证一生便只娶这三女,绝不在娶就是。此三女中,萧美娘为正宫皇后,黛妹妹和出尘妹妹二女为妃。”
“也罢!?儿身为大隋皇上,后宫有一后二妃也不为过,母后乐见此事,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抱上我家?儿的儿女子嗣。此事当速办。”独孤皇后并非生气,而是惊讶与自己儿子不娶则已,一娶就同时娶三个老婆,真是太有个性了,想想都觉得可乐。
“?儿已经派人前往襄阳接萧美娘来京,好事已经不远了。”杨二有些得意的暗笑着,心中暗想,还是古代好啊!竟然能够一炮三响,人生赢家啊!美的不要不要的。
“二哥,罗公子还好吗?小妹大半年没见他了。也不知他还念着小妹不?”一旁的妹妹琼花见自家二哥一脸坏笑,便噘着嘴埋怨道。
“呵呵!小妹二哥正有话说呢!此番各地封疆大员都到了京城,二哥特意让罗成父母也来了,不如你我兄妹同一天举行婚礼可好?罗成那边为兄自会去说,想他也是极愿意的。”
“二哥既是皇上,就由二哥做主就是了。”琼花羞红了脸,扭到一边小声说道。
“好!这才是作哥哥的样子,就同一天办,真乃喜上加喜之事,若是你父皇还在,必然高兴。”独孤皇后喜上眉梢的叫好着,杨谅也显得高兴异常。
第二天午后,得到消息的靖边侯罗艺夫妇便登门拜访独孤皇后来了。两亲家相见喜不自禁,秦氏拉着独孤皇后的手有说不完的养儿育女经,弄的木讷的老王爷罗艺在一旁插不上话,但却喜在心里。而罗成和琼花二人早已避开众人躲到了后花园私会去了。
襄阳城,梁王府邸。
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经北周帝禅让夺取了皇位建立了大隋后,盘踞在荆襄、南阳一带的地方势力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人各自起兵反对杨坚。当时据守襄阳城的萧岿否决了将帅们请求出兵,与尉迟迥等人结成连横。事实证明当时萧岿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不久之后,杨坚大军便击败了尉迟迥等人,收剿了其势力范围。因为这件事,杨坚厚待礼遇了萧岿,让其保留了襄阳封地仍作梁王,使得萧岿管辖领地成为了大隋国中之国般的存在。而萧岿本人孝悌仁慈,有君王的气量。且特别俭省节约,治理部下很有办法,使得境内清平安定。王世充起事,中原大乱时,襄樊一带因有萧岿治理,却能避开战火,一片平和。
这天,派往京城长安参与大隋新皇杨广登基大典的使臣回到襄阳,带来了杨广的书信,萧岿正和众臣在府中商议。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