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安置下来
作者:山村老曲 更新:2022-10-01 23:52
李年一家跟着众人一起来到县城,他们没有进城,而是被安排到城外的一片帐篷区,一家一口帐篷。
许义看着县城忍不住回想往事,上一次他家来到陈仓时还身穿锦衣,不为吃食发愁,现如今家已经败落,只剩他与女儿,还为着温饱发愁。
到了晚上开始发放馒头,每人两个,馒头已经有点发凉,但对这些流民来说无异于美味佳肴。
许义之前也吃过不少好吃的,但却没有吃过馒头,此时他觉得馒头是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因为他好久没有吃到粮食了。
李年一家人已经吃完了,一家人在帐篷里待着,孙氏开口对着李年问道:“官府都给我们吃的了,那么分地的事情也应该是真的了?”
此时的李年身心放松的不少,困意袭来,回了一句“到时候就知道了”,然后就开始睡觉。
李年他们在帐篷里睡了两个晚上,这天兵士让他们收拾东西,然后赶紧出来排队。
不少流民不想离开这里,在这里不用担心安全,还有人管着吃喝,愿意在这里躺一辈子,但看见兵士按个帐篷催促,这些流民赶紧收拾完东西排起了队。
许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收拾,他看见李年一家后,就带着女儿排到李年家的后面。
许义发现自己要是论生存的话都比不上李年的儿子,不禁自嘲圣贤书都白读了。
“李兄,可知我们这是要去干什么?”许义对着李年问道。
“别叫什么李兄了,你就叫我李年或者老李。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到了这里就听天命了。”李年回答道。
流民被带到一个宽阔的地点,然后十个家庭站在一起,许义带着女儿一直跟着李年一家,与李年一家站在了一起,完全是赖上李年一家了。
流民窃窃私语着,不知道官府为什么这么做。
不多时从城里来了一批人,然后这些人来到流民之中。
其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来到李年他们这堆人面前。
李年发现这个人没了一只手臂,眼神与他们这些百姓不同,有些吓人。
“我叫高亭,是西村的里长,以后你们就是西村的村民了,一会儿跟着我走。”高亭对着众人说道。
高亭本来是孙柳手下的一个伍长,后来与马腾、韩遂作战时被砍掉了左手臂,经过治疗后活了下来,高亭当时没有成家,也没有亲人,就被安排为陈仓县的一个里长。
高亭成为里长后不久就在这里娶了一个妻子,就算是不种地,凭借着安置费与里长的俸禄也够他们一家生活的了。
高亭看着流民继续说道:“到了西村会每人分到五亩耕地,头两年交三成,两年后交二成,耕地种的年头越多交的越少。另外还会借给你们每人五十斤(汉朝一斤约为二百五十克)的粮食,等到你们有了收成后要还的,你们只需要借多少还多少就行了。”
这些流民听到后顿时忍不住欢呼起来。
孙氏高兴的对着李年说道:“真的分耕地了,我们有属于自己的耕地了!”
李年也在那里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我们有地种了,我们有地……”说着眼角不可控制的湿润起来了。
李民倒是没有父母那么激动,他只是想着啥时候才能再吃到馒头。
许义就听到里长的话就有些迷茫了,他四体不勤,就没有种过地,更不知道如何种地。
“阿父,我们是不是又有家了?不用再走了。”十岁的许丽一脸期待的看着阿父。
许义摸了摸女儿的头说道:“对,我们又有家了。”
高亭看着众人说道:“先别说话了。”
众人立马停止了交谈,然后看向高亭。
“现在想走的可以立马走,要是登入户籍后再走就要面临严惩,不止耕地会被收回,被抓住后会直接送到矿场,有可能一辈子都出不来。”高亭扫视着众人说道。
说完话后,高亭便带着流民向着西村走去。
李年一路上在扫视着周围的情况,这里的道路非常的平整,地里还有不少的百姓在忙碌着。
“马上就到西村了。”高亭回头说了一声。
这下子流民更加仔细的看着四周的人与物。
进入西村地界后,一些看见高亭的人赶紧打着招呼,高亭摆了摆剩下的右手就算是回应了。
接着众人来到了一个村子里,这只是一个平常的村子,只是路面整洁一些。
高亭把这十个家庭安排到空置的房子,一家一个屋子。
之前马腾、韩遂带兵进入关中劫掠,使得大量的村民逃离,后来霍东的兵马占领了这里,把这些房屋修缮一下,又组织村民建了一些,为以后来流民做准备。
高亭分配完房子就走了。
李民一家进入了屋子里,开始打量起来,刚进屋是灶台,然后东、西两侧各有一间房。
李年一家都没看见过火炕,但琢磨一会后就明白了。
孙氏开始指挥李年父子二人收拾着屋子。
那边的许义跟女儿也在收拾着屋子。
“里长说会借粮,上哪借粮食去?”孙氏铺着皮子说道。
“应该去里长那里吧?”李年不确定的说道。
“我看里长不是个善茬,要不然他那胳膊怎么断的?他一定杀过人。”孙氏说道。
李年赶紧小声提醒道:“别在背后嚼舌根,我们刚来这里,别得罪人。”
“这里又没有外人。”孙氏话是这么说,但声音却不自觉的降低了。
“出来人!”
李年与孙氏听见是高亭的声音赶紧跑出了屋子。
李年看见里长正赶着个马车,上面有一个个袋子,还有一个二十左右的妇人,妇人长的甚是可人,比自家的婆娘强不少。
高亭因为缺一只手,干活有些不方便,便让自己的妻子过来帮他。
高亭先是让李年三人把自己的姓名写在村子里的户籍上,高亭先把三人名字写在纸上确认一下,然后再让三人描着写。
然后又给三人一百五十斤的粮食,然后再让三人在借粮名单上签字。
高亭赶车去下一家,李年与孙氏恭敬的把高亭送走。
许义看着县城忍不住回想往事,上一次他家来到陈仓时还身穿锦衣,不为吃食发愁,现如今家已经败落,只剩他与女儿,还为着温饱发愁。
到了晚上开始发放馒头,每人两个,馒头已经有点发凉,但对这些流民来说无异于美味佳肴。
许义之前也吃过不少好吃的,但却没有吃过馒头,此时他觉得馒头是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因为他好久没有吃到粮食了。
李年一家人已经吃完了,一家人在帐篷里待着,孙氏开口对着李年问道:“官府都给我们吃的了,那么分地的事情也应该是真的了?”
此时的李年身心放松的不少,困意袭来,回了一句“到时候就知道了”,然后就开始睡觉。
李年他们在帐篷里睡了两个晚上,这天兵士让他们收拾东西,然后赶紧出来排队。
不少流民不想离开这里,在这里不用担心安全,还有人管着吃喝,愿意在这里躺一辈子,但看见兵士按个帐篷催促,这些流民赶紧收拾完东西排起了队。
许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收拾,他看见李年一家后,就带着女儿排到李年家的后面。
许义发现自己要是论生存的话都比不上李年的儿子,不禁自嘲圣贤书都白读了。
“李兄,可知我们这是要去干什么?”许义对着李年问道。
“别叫什么李兄了,你就叫我李年或者老李。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到了这里就听天命了。”李年回答道。
流民被带到一个宽阔的地点,然后十个家庭站在一起,许义带着女儿一直跟着李年一家,与李年一家站在了一起,完全是赖上李年一家了。
流民窃窃私语着,不知道官府为什么这么做。
不多时从城里来了一批人,然后这些人来到流民之中。
其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来到李年他们这堆人面前。
李年发现这个人没了一只手臂,眼神与他们这些百姓不同,有些吓人。
“我叫高亭,是西村的里长,以后你们就是西村的村民了,一会儿跟着我走。”高亭对着众人说道。
高亭本来是孙柳手下的一个伍长,后来与马腾、韩遂作战时被砍掉了左手臂,经过治疗后活了下来,高亭当时没有成家,也没有亲人,就被安排为陈仓县的一个里长。
高亭成为里长后不久就在这里娶了一个妻子,就算是不种地,凭借着安置费与里长的俸禄也够他们一家生活的了。
高亭看着流民继续说道:“到了西村会每人分到五亩耕地,头两年交三成,两年后交二成,耕地种的年头越多交的越少。另外还会借给你们每人五十斤(汉朝一斤约为二百五十克)的粮食,等到你们有了收成后要还的,你们只需要借多少还多少就行了。”
这些流民听到后顿时忍不住欢呼起来。
孙氏高兴的对着李年说道:“真的分耕地了,我们有属于自己的耕地了!”
李年也在那里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我们有地种了,我们有地……”说着眼角不可控制的湿润起来了。
李民倒是没有父母那么激动,他只是想着啥时候才能再吃到馒头。
许义就听到里长的话就有些迷茫了,他四体不勤,就没有种过地,更不知道如何种地。
“阿父,我们是不是又有家了?不用再走了。”十岁的许丽一脸期待的看着阿父。
许义摸了摸女儿的头说道:“对,我们又有家了。”
高亭看着众人说道:“先别说话了。”
众人立马停止了交谈,然后看向高亭。
“现在想走的可以立马走,要是登入户籍后再走就要面临严惩,不止耕地会被收回,被抓住后会直接送到矿场,有可能一辈子都出不来。”高亭扫视着众人说道。
说完话后,高亭便带着流民向着西村走去。
李年一路上在扫视着周围的情况,这里的道路非常的平整,地里还有不少的百姓在忙碌着。
“马上就到西村了。”高亭回头说了一声。
这下子流民更加仔细的看着四周的人与物。
进入西村地界后,一些看见高亭的人赶紧打着招呼,高亭摆了摆剩下的右手就算是回应了。
接着众人来到了一个村子里,这只是一个平常的村子,只是路面整洁一些。
高亭把这十个家庭安排到空置的房子,一家一个屋子。
之前马腾、韩遂带兵进入关中劫掠,使得大量的村民逃离,后来霍东的兵马占领了这里,把这些房屋修缮一下,又组织村民建了一些,为以后来流民做准备。
高亭分配完房子就走了。
李民一家进入了屋子里,开始打量起来,刚进屋是灶台,然后东、西两侧各有一间房。
李年一家都没看见过火炕,但琢磨一会后就明白了。
孙氏开始指挥李年父子二人收拾着屋子。
那边的许义跟女儿也在收拾着屋子。
“里长说会借粮,上哪借粮食去?”孙氏铺着皮子说道。
“应该去里长那里吧?”李年不确定的说道。
“我看里长不是个善茬,要不然他那胳膊怎么断的?他一定杀过人。”孙氏说道。
李年赶紧小声提醒道:“别在背后嚼舌根,我们刚来这里,别得罪人。”
“这里又没有外人。”孙氏话是这么说,但声音却不自觉的降低了。
“出来人!”
李年与孙氏听见是高亭的声音赶紧跑出了屋子。
李年看见里长正赶着个马车,上面有一个个袋子,还有一个二十左右的妇人,妇人长的甚是可人,比自家的婆娘强不少。
高亭因为缺一只手,干活有些不方便,便让自己的妻子过来帮他。
高亭先是让李年三人把自己的姓名写在村子里的户籍上,高亭先把三人名字写在纸上确认一下,然后再让三人描着写。
然后又给三人一百五十斤的粮食,然后再让三人在借粮名单上签字。
高亭赶车去下一家,李年与孙氏恭敬的把高亭送走。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