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开城投降
作者:山村老曲 更新:2022-10-01 23:57
如今已经是蔡瑁带着大军撤走的第四天了,文聘为了节省粮食,已经让兵士一天吃两顿,民夫一天吃一顿,而且每顿都是稀粥,放几趟水后就饿了。
那些民夫不敢怒也不敢言,暂时默默的承受着。
那些有兵器的兵士可不惯着毫无威信的文聘,聚众闹着要吃的,别部司马、校尉在一旁看着热闹,任由部下生事,兵士们挥舞着兵士大声喊着“吃饱饭!”
文聘怕激起众怒,不敢武力镇压,害怕激起兵变,毕竟文聘在这一万多兵士里没有什么亲信与根基。
文聘斩了军需官,把责任推到军需官的头上,说粮食被军需官给贪墨了,然后让兵士吃上一顿干饭,这才把事件平息了下去。
“将军,我们剩余的粮食最多只够吃两天,而且民夫那里也有些不安稳了,需要赶紧想办法弄到吃的。”新上任的军需官有些忐忑的回答道,他害怕文聘把他像上一任军需官那样杀了。
这位新的军需官本不想上任,但刀架在了脖子上,他没有选择。
文聘哪有什么办法。白天的时候因为有敌军骑兵巡视,只能晚间派些在黑夜中能看见的人去捕捞一些鱼虾,但捕捞上来的鱼虾对于现在来说杯水车薪,吃饭的人太多了。
文聘现在心里有些后悔当这个平寇中郎将了,他这个平寇中郎将是蔡瑁口头封的,还没有得到刘表的同意,连印绶都没有。
“兄长,蔡瑁根本就是把我们遗弃在这里了,好让他平安逃到秭归县。不如我们直接开城投降。”文聘的堂弟文丰开口说道。
“如此开城投降,那蔡瑁会放过我们在宛县的家人?”文聘问道。
文聘也想过投降,但考虑到在宛县的家人,让他心里为难起来。
文聘不禁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家人在宛县,所以蔡瑁才让他留下来守城的吧。
文丰有些不甘心的说道:“等到粮食吃完后,这些兵士肯定会闹事,那些司马、校尉根本就不听从我们的命令,到时候我们还是死路一条。”
文聘来回踱步,过了一会才停下来说道:“你安排一些我们的人与那些敢于闹事的兵士混在一起,等到粮食吃的尽后,让他们带头喊‘投降’,然后我们再顺势打开城门,那时候蔡德珪差不多已经进入秭归县了,再加上我们是迫于兵士起事才打开城门的,想必蔡德珪不会为难你我的家人了。”
“需要与城外的霍东联系吗?”文丰再次问道。
文聘犹豫了一会说道:“派人与城外的人取得联系,就说我们会在两日后打开城门投降。”
文丰听完话后立即就去安排去了。
文聘如今是内忧外患,每日都要防着自己人会给他一刀,更别说是想守住城了,这投降也是无奈之举。
霍东在大帐内正在查看调运过来的粮食。
现在荆州的水师被重创,可以放心的用船来运输粮草了,而且来到巫县还是顺着江流,方便了许多。
这几日又从益州运过来将近四千石的粮食,还有一些糖,加上原来剩余的,足够大军吃上一段时间了。
天已经暗了下来,霍东正要休息,这时候有卫士闯了进来,说有城内的人过来,而且还是城内守城主将文聘派来的人。
霍东接见了来人,看到了文聘写的亲笔信。
霍东与来人交谈了两句,又写了一封回信。
霍东没有连夜把其他人叫起来,而是准备明日再说城内守将想要投降的事。
又过了两天,粮食终于吃完了,城内的人到午时都没有吃到东西,那些兵士又开始闹腾起来,民夫见此也不再忍耐,大声喊着要吃饭。
刚上任没两天的军需官此时瑟瑟发抖,害怕文聘再一次斩杀军需官而平兵士、民夫的怨气。
文聘在城楼内听着外面大量的人喊着“吃饭”,文聘的亲卫都紧张的守在门口,防止外面的人打进来。
文聘在屋子里岿然不动,当听到外面的人都大声喊着投降的时候,文聘起身了,让护卫护送他出城楼。
城里的那些校尉、司马也有些懵,本来就是喊“吃饭”的,怎么就变成“投降”了,他们想重新控制回局面,但此时场面已经完全脱离的他们的掌控。
民夫与兵士都在大声喊着“投降”,想要把这段时间压抑都发泄出来。
文聘出来后,冲着城墙上与城下的人不断地挥手往下压,让众人安静下来。
众人看文聘终于出现了,便渐渐的安静了下来,看文聘怎么答复他们。
文聘对着说道:“我们的粮食已经吃尽了,我根本就拿不出粮食。”
民夫们与兵士们听到后互相窃窃私语起来,接着又有人又大声喊着“投降”,于是其他人又跟着喊了起来。
文聘再次挥手让众人安静下来,然后说道:“既然大家都想投降,那么就打开城门,各自谋求活路吧。”
文聘让文丰安排的那些人顿时就起哄涌到城门口,开始打开城门。
见城门真的要开了,那些校尉、司马急了,赶紧劝说文聘不要投降。
这些司马、校尉之前一直不服文聘突然成为他们的上官,于是任由自己的那些兵马闹事。现在他们让文聘不要开城投降,是担心投降后自己的官职将会不保。
“不是我想投降,而是这些兵士、民夫想要投降,你们如果能够阻止这些想投降的人,你们就去阻止吧。”文聘指着城门前的一大片人说道。
那些司马、校尉看着城门已经被打开,乌泱泱的人正在往城墙外涌,城墙上的人也都往下挤,场面已经彻底脱离了他们的控制。
这些出城投降的人展现出的劲头,完全看不出来是已经多天没有吃饱饭了。
霍东早已经安排好了人,还让兵士蒸了许多的馒头,在距离城墙七里的地方等待着。
霍东没有让大军靠的太近,要是太近容易激起城内守军的反抗之心。
典韦等将士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终于看见了荆州人的身影。
那些民夫不敢怒也不敢言,暂时默默的承受着。
那些有兵器的兵士可不惯着毫无威信的文聘,聚众闹着要吃的,别部司马、校尉在一旁看着热闹,任由部下生事,兵士们挥舞着兵士大声喊着“吃饱饭!”
文聘怕激起众怒,不敢武力镇压,害怕激起兵变,毕竟文聘在这一万多兵士里没有什么亲信与根基。
文聘斩了军需官,把责任推到军需官的头上,说粮食被军需官给贪墨了,然后让兵士吃上一顿干饭,这才把事件平息了下去。
“将军,我们剩余的粮食最多只够吃两天,而且民夫那里也有些不安稳了,需要赶紧想办法弄到吃的。”新上任的军需官有些忐忑的回答道,他害怕文聘把他像上一任军需官那样杀了。
这位新的军需官本不想上任,但刀架在了脖子上,他没有选择。
文聘哪有什么办法。白天的时候因为有敌军骑兵巡视,只能晚间派些在黑夜中能看见的人去捕捞一些鱼虾,但捕捞上来的鱼虾对于现在来说杯水车薪,吃饭的人太多了。
文聘现在心里有些后悔当这个平寇中郎将了,他这个平寇中郎将是蔡瑁口头封的,还没有得到刘表的同意,连印绶都没有。
“兄长,蔡瑁根本就是把我们遗弃在这里了,好让他平安逃到秭归县。不如我们直接开城投降。”文聘的堂弟文丰开口说道。
“如此开城投降,那蔡瑁会放过我们在宛县的家人?”文聘问道。
文聘也想过投降,但考虑到在宛县的家人,让他心里为难起来。
文聘不禁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家人在宛县,所以蔡瑁才让他留下来守城的吧。
文丰有些不甘心的说道:“等到粮食吃完后,这些兵士肯定会闹事,那些司马、校尉根本就不听从我们的命令,到时候我们还是死路一条。”
文聘来回踱步,过了一会才停下来说道:“你安排一些我们的人与那些敢于闹事的兵士混在一起,等到粮食吃的尽后,让他们带头喊‘投降’,然后我们再顺势打开城门,那时候蔡德珪差不多已经进入秭归县了,再加上我们是迫于兵士起事才打开城门的,想必蔡德珪不会为难你我的家人了。”
“需要与城外的霍东联系吗?”文丰再次问道。
文聘犹豫了一会说道:“派人与城外的人取得联系,就说我们会在两日后打开城门投降。”
文丰听完话后立即就去安排去了。
文聘如今是内忧外患,每日都要防着自己人会给他一刀,更别说是想守住城了,这投降也是无奈之举。
霍东在大帐内正在查看调运过来的粮食。
现在荆州的水师被重创,可以放心的用船来运输粮草了,而且来到巫县还是顺着江流,方便了许多。
这几日又从益州运过来将近四千石的粮食,还有一些糖,加上原来剩余的,足够大军吃上一段时间了。
天已经暗了下来,霍东正要休息,这时候有卫士闯了进来,说有城内的人过来,而且还是城内守城主将文聘派来的人。
霍东接见了来人,看到了文聘写的亲笔信。
霍东与来人交谈了两句,又写了一封回信。
霍东没有连夜把其他人叫起来,而是准备明日再说城内守将想要投降的事。
又过了两天,粮食终于吃完了,城内的人到午时都没有吃到东西,那些兵士又开始闹腾起来,民夫见此也不再忍耐,大声喊着要吃饭。
刚上任没两天的军需官此时瑟瑟发抖,害怕文聘再一次斩杀军需官而平兵士、民夫的怨气。
文聘在城楼内听着外面大量的人喊着“吃饭”,文聘的亲卫都紧张的守在门口,防止外面的人打进来。
文聘在屋子里岿然不动,当听到外面的人都大声喊着投降的时候,文聘起身了,让护卫护送他出城楼。
城里的那些校尉、司马也有些懵,本来就是喊“吃饭”的,怎么就变成“投降”了,他们想重新控制回局面,但此时场面已经完全脱离的他们的掌控。
民夫与兵士都在大声喊着“投降”,想要把这段时间压抑都发泄出来。
文聘出来后,冲着城墙上与城下的人不断地挥手往下压,让众人安静下来。
众人看文聘终于出现了,便渐渐的安静了下来,看文聘怎么答复他们。
文聘对着说道:“我们的粮食已经吃尽了,我根本就拿不出粮食。”
民夫们与兵士们听到后互相窃窃私语起来,接着又有人又大声喊着“投降”,于是其他人又跟着喊了起来。
文聘再次挥手让众人安静下来,然后说道:“既然大家都想投降,那么就打开城门,各自谋求活路吧。”
文聘让文丰安排的那些人顿时就起哄涌到城门口,开始打开城门。
见城门真的要开了,那些校尉、司马急了,赶紧劝说文聘不要投降。
这些司马、校尉之前一直不服文聘突然成为他们的上官,于是任由自己的那些兵马闹事。现在他们让文聘不要开城投降,是担心投降后自己的官职将会不保。
“不是我想投降,而是这些兵士、民夫想要投降,你们如果能够阻止这些想投降的人,你们就去阻止吧。”文聘指着城门前的一大片人说道。
那些司马、校尉看着城门已经被打开,乌泱泱的人正在往城墙外涌,城墙上的人也都往下挤,场面已经彻底脱离了他们的控制。
这些出城投降的人展现出的劲头,完全看不出来是已经多天没有吃饱饭了。
霍东早已经安排好了人,还让兵士蒸了许多的馒头,在距离城墙七里的地方等待着。
霍东没有让大军靠的太近,要是太近容易激起城内守军的反抗之心。
典韦等将士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终于看见了荆州人的身影。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