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阴山关隘
作者:山村老曲 更新:2022-10-01 23:57
李地与冯立一样是霍东最早收养的五人之一。
李地一直从事农耕,寻找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忙碌着如何沤肥,改善种地器具,筛选种子,冬日温棚等等。
李地表现不错,被霍东册封为典农中郎将。
李地停下后指着犁对着霍东说道:“兄长,这种新型犁用起来比原来的犁更加省力,更加方便调头。”
霍东注重实际效果,不能光听别人说,他让人把犁从耕牛身上卸下来,然后自己上前拉着试一试,李地赶紧把好犁。
霍东把放到耕牛背上的器具斜着放到胸膛前,一个麻绳从右肩上穿过,一个麻绳从左腋下穿过,然后向前拉动,麻绳勒的肩膀有些疼,开始拉动。
霍东拉动一段距离就停了下来,然后又把之前百姓一直用的直辕犁套在身上,然后向前拉动,这次比之前用的犁沉重许多。
霍东肩膀勒的非常疼才把直辕犁拉动。
那些没有牛马的百姓就是靠着身体把一亩亩耕地给种出来,然而种出来的的大部分粮食却不属于他们,甚至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交赋税的,最后逼的这些百姓不得不把耕地卖了,然后成为流民、佃户、奴婢。
而那些把百姓耕地占了的大族,因为家族势力,却不用交多少赋税,甚至根本就不交,当真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霍东把器具从身上卸下来说道:“这种新型犁的确是比之前的犁要好用的多,日后就生产这种新型犁。”
李地见霍东同意了,便高兴的说道:“兄长,这新型犁还没有名字,兄长给新型犁取个名字。”
“就叫曲辕犁吧。”
霍东与李地离开这片地,去查看专门用来实验的耕地。
耕地里种着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每片耕地都记录什么时候施肥,施了多少肥,还有农作物之间的间距多少等等,用来对比哪种种植情况下产量最高。
李地指着这些耕地不断的说着情况,霍东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走过这片区域后,又见到了一片耕地,这里种的不是粮食,而是各种蔬菜。
这里片地里就包括菘。因其凌冬晚凋,四时见长,有松之操,故而被称为菘,也就是我们后世的白菜。
此时的白菜可没有后世那么大,并且也不卷心,后世的白菜可是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那么大的。
这片区域就是培养那些蔬菜的,让百姓在院子里种些高产的蔬菜,可以丰富百姓的吃食。
霍东正在与李地看着蔬菜地,这时候一个兵士来到了霍东的身边,递给了霍东一个密封的木盒。
霍东把用蜡封的盒子打开,里面有一封徐晃写的信件。
霍东看完信件后,他的脸色有些沉重,跟李地说有要事要离开,然后就骑着马快速的返回安邑城内。
李地目送霍东与卫士走远,他知道现在霍东掌控着四州之地,每日肯定都有大量的事情处理。
他与冯立这些人也都成家立业了,每日也有不少的事情。
李地一直没有忘记当初他与冯立、孙建、王路、孙勇在城墙外挤在一起对抗寒风,就听到有人说“想吃饱饭不,想活命不,要是想的话就跟来。”
然后他们五人就跟着霍东来到了霍东的家里,从此之后他们可以不用再担心被冻死,也可以吃饱饭了。
李地见霍东的身影消失了,扛着锄头来到菜地里,每当看见这些农作物时,李地就感觉踏实。
霍东回到了安邑城,直接来到了府衙之中,然后找到了荀攸、李录。
“徐晃的探马探知到一大队的鲜卑骑兵进入白道,应该是扶罗韩的兵马,这鲜卑人还是忍不住过来了。估计现在鲜卑的大军已经到达白道的关隘了。”霍东把信件递给李录说道。
“主公从阴山回来没有多久,更加熟悉那里的情况,白道的关隘应该修建差不多了吧?”李录看完信件后又把信递给了荀攸。
“关隘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我不担心鲜卑人攻破关隘,我担心的是粮草问题,打仗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立刻组织民兵从西河郡、雁门郡往阴山运输粮食。”霍东说道。
吃饱肚子才能有力气打仗,打仗时会从每日两餐便成三餐,而且兵士每顿吃的也比之前多,消耗的粮食加倍,霍东怕阴山缺少粮食,因此让荀攸、李录抓紧往阴山运输粮食。
现在霍东掌控着河套平原、汾河平原、关中平原、成都平原这些粮食的高产区,再加上没有了士族、豪右从中插手,霍东不缺粮食。
荀攸看完信后说道:“恐怕光运粮食不行,还要运大量的草药,打完仗后会有不少伤兵需要治疗。”
霍东点头说道:“你二人商量着办,尽量想的周到一些,现在阴山那里什么都缺,可要紧的先运。”
荀攸、李录开始忙碌起来,这种调动需要不少郡县互相配合。
下到里长、亭长,上到县令、郡守都是霍东的人,有不少都是从军队出来的,执行力这方面不用担心。
此时的徐晃正在关隘上,他拿着单筒望远镜看着不远处的鲜卑营地,能看见鲜卑营地里有大量的人在制作着攻城器具,还有不少鲜卑人从道路两边的山上往下运输着木头。
此时的关隘整体城墙已经修建完毕,但城墙上的箭楼与城楼还为完工。
徐晃抬头看了看天,乌云聚集,使得天比以往看起来低许多,有下雨的征召。
今日鲜卑是不能进攻了,防止床弩的弦被雨淋,徐晃让兵士把床弩收起来。
弓弦要是沾到雨水,会影响它的韧性,不止会减少威力,还影响准头。
另外一边的扶罗韩此时也在看着低沉的黑云,凭借以往的经验,这次下的雨水会不小。
扶罗韩让山上的兵士回来,另外让兵士挖一些水沟,让水流出去,省的营地里积水。接着扶罗韩让人找来楼多。
楼多听到扶罗韩找他,他赶紧的往扶罗韩的大帐赶。
楼多来到扶罗韩这里过得并不是太顺心,楼多受扶罗韩其他部下排挤,靠着扶罗韩给的一些牲畜与其它物资才坚持到现在。
李地一直从事农耕,寻找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忙碌着如何沤肥,改善种地器具,筛选种子,冬日温棚等等。
李地表现不错,被霍东册封为典农中郎将。
李地停下后指着犁对着霍东说道:“兄长,这种新型犁用起来比原来的犁更加省力,更加方便调头。”
霍东注重实际效果,不能光听别人说,他让人把犁从耕牛身上卸下来,然后自己上前拉着试一试,李地赶紧把好犁。
霍东把放到耕牛背上的器具斜着放到胸膛前,一个麻绳从右肩上穿过,一个麻绳从左腋下穿过,然后向前拉动,麻绳勒的肩膀有些疼,开始拉动。
霍东拉动一段距离就停了下来,然后又把之前百姓一直用的直辕犁套在身上,然后向前拉动,这次比之前用的犁沉重许多。
霍东肩膀勒的非常疼才把直辕犁拉动。
那些没有牛马的百姓就是靠着身体把一亩亩耕地给种出来,然而种出来的的大部分粮食却不属于他们,甚至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交赋税的,最后逼的这些百姓不得不把耕地卖了,然后成为流民、佃户、奴婢。
而那些把百姓耕地占了的大族,因为家族势力,却不用交多少赋税,甚至根本就不交,当真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霍东把器具从身上卸下来说道:“这种新型犁的确是比之前的犁要好用的多,日后就生产这种新型犁。”
李地见霍东同意了,便高兴的说道:“兄长,这新型犁还没有名字,兄长给新型犁取个名字。”
“就叫曲辕犁吧。”
霍东与李地离开这片地,去查看专门用来实验的耕地。
耕地里种着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每片耕地都记录什么时候施肥,施了多少肥,还有农作物之间的间距多少等等,用来对比哪种种植情况下产量最高。
李地指着这些耕地不断的说着情况,霍东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走过这片区域后,又见到了一片耕地,这里种的不是粮食,而是各种蔬菜。
这里片地里就包括菘。因其凌冬晚凋,四时见长,有松之操,故而被称为菘,也就是我们后世的白菜。
此时的白菜可没有后世那么大,并且也不卷心,后世的白菜可是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那么大的。
这片区域就是培养那些蔬菜的,让百姓在院子里种些高产的蔬菜,可以丰富百姓的吃食。
霍东正在与李地看着蔬菜地,这时候一个兵士来到了霍东的身边,递给了霍东一个密封的木盒。
霍东把用蜡封的盒子打开,里面有一封徐晃写的信件。
霍东看完信件后,他的脸色有些沉重,跟李地说有要事要离开,然后就骑着马快速的返回安邑城内。
李地目送霍东与卫士走远,他知道现在霍东掌控着四州之地,每日肯定都有大量的事情处理。
他与冯立这些人也都成家立业了,每日也有不少的事情。
李地一直没有忘记当初他与冯立、孙建、王路、孙勇在城墙外挤在一起对抗寒风,就听到有人说“想吃饱饭不,想活命不,要是想的话就跟来。”
然后他们五人就跟着霍东来到了霍东的家里,从此之后他们可以不用再担心被冻死,也可以吃饱饭了。
李地见霍东的身影消失了,扛着锄头来到菜地里,每当看见这些农作物时,李地就感觉踏实。
霍东回到了安邑城,直接来到了府衙之中,然后找到了荀攸、李录。
“徐晃的探马探知到一大队的鲜卑骑兵进入白道,应该是扶罗韩的兵马,这鲜卑人还是忍不住过来了。估计现在鲜卑的大军已经到达白道的关隘了。”霍东把信件递给李录说道。
“主公从阴山回来没有多久,更加熟悉那里的情况,白道的关隘应该修建差不多了吧?”李录看完信件后又把信递给了荀攸。
“关隘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我不担心鲜卑人攻破关隘,我担心的是粮草问题,打仗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立刻组织民兵从西河郡、雁门郡往阴山运输粮食。”霍东说道。
吃饱肚子才能有力气打仗,打仗时会从每日两餐便成三餐,而且兵士每顿吃的也比之前多,消耗的粮食加倍,霍东怕阴山缺少粮食,因此让荀攸、李录抓紧往阴山运输粮食。
现在霍东掌控着河套平原、汾河平原、关中平原、成都平原这些粮食的高产区,再加上没有了士族、豪右从中插手,霍东不缺粮食。
荀攸看完信后说道:“恐怕光运粮食不行,还要运大量的草药,打完仗后会有不少伤兵需要治疗。”
霍东点头说道:“你二人商量着办,尽量想的周到一些,现在阴山那里什么都缺,可要紧的先运。”
荀攸、李录开始忙碌起来,这种调动需要不少郡县互相配合。
下到里长、亭长,上到县令、郡守都是霍东的人,有不少都是从军队出来的,执行力这方面不用担心。
此时的徐晃正在关隘上,他拿着单筒望远镜看着不远处的鲜卑营地,能看见鲜卑营地里有大量的人在制作着攻城器具,还有不少鲜卑人从道路两边的山上往下运输着木头。
此时的关隘整体城墙已经修建完毕,但城墙上的箭楼与城楼还为完工。
徐晃抬头看了看天,乌云聚集,使得天比以往看起来低许多,有下雨的征召。
今日鲜卑是不能进攻了,防止床弩的弦被雨淋,徐晃让兵士把床弩收起来。
弓弦要是沾到雨水,会影响它的韧性,不止会减少威力,还影响准头。
另外一边的扶罗韩此时也在看着低沉的黑云,凭借以往的经验,这次下的雨水会不小。
扶罗韩让山上的兵士回来,另外让兵士挖一些水沟,让水流出去,省的营地里积水。接着扶罗韩让人找来楼多。
楼多听到扶罗韩找他,他赶紧的往扶罗韩的大帐赶。
楼多来到扶罗韩这里过得并不是太顺心,楼多受扶罗韩其他部下排挤,靠着扶罗韩给的一些牲畜与其它物资才坚持到现在。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