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海的朱家角与风水
作者: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更新:2022-01-03 20:06
朱家角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东临西大盈与环城分界,西濒淀山湖与大观园风景区隔湖相望,南与沈巷镇为邻(2001年与之合并),北与江苏省昆山市淀东接壤。
朱家角镇东距青浦镇6公里,上海市中心48公里。318国道贯穿镇境。
2000年全镇总面积49。8平方公里。朱家角之地,大约成陆于7000年前,淀山湖底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
唐朝以前分别隶属于由拳县、娄县、嘉兴县、信义县、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属于华亭县、昆山县。
宋元时期渐成小集镇,名朱家村。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属于华亭县、上海县、昆山县。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属于青浦县、昆山县。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遂成大镇,改名珠街阁,又名珠溪,俗称角里。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称珠里,下辖五十保一区之二十五图、三区之十一图,图正为地方行政长官。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地方自治,改称珠葑自治区,区董掌管地方事宜,为青浦县下辖的16个自治区之一。
民国元年(1912年),建立珠葑市公所,设市董。民国16年,改为珠葑市行政局。
民国18年3月,撤销行政局,仍称珠葑区。民国20年,改设第二区公所,为青浦县8个区公所之一。
沦陷时期,属伪青浦县第六区,下辖三镇六乡。民国34年,恢复第二区公所。
翌年,改设第二区区署。民国37年,属青西特区。1949年5月14日,全境解放,设朱家角市,为县辖市,下辖一镇四乡,原属昆山县的部分划归朱家角镇。
1951年4月,建立朱家角区,辖五乡一镇。1954年,设朱家角镇,为县直属镇。
1958年,与叶龙乡合并,建立红旗人民公社,人口30929人。
1959年更名为朱家角公社。1962年2月,镇、社分设,朱家角镇恢复为县属镇。
1984年5月,分设朱家角镇、朱家角乡。1991年1月,撤销镇、乡建制,建立朱家角镇,面积47。
44平方公里,人口39719人。2000年,总人口37845人,下辖6个居民委员会、24个村民委员会。
早在宋、元时期,朱家角地区已形成集市,后因水运方便,商业日盛,逐渐形成集镇,至明万历年间遂成繁荣大镇。
清代以后,成为青浦县西部的贸易中心。至清末民初,商业之盛已列青浦县之首,为周围四乡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
宋如林在清嘉庆《珠里小志》序中描述道:“今珠里为青溪一隅,烟火千家,北接昆山,南连谷水,其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过是里者,群羡让耕、让畔之风犹古,而比户弦歌不辍也。虽高阳里、冠盖里媲美可也。”至抗日战争前,镇上商贾云集,人烟繁盛,以北大街、大新街、漕河街为商业中心,从一里桥元号油厂至东市街梢,街长三里多,店铺千余家,有
“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之誉。民国时米市极盛,青角薄稻米名闻遐迩,其时漕港两岸的米厂、米行、米店就有百多家。
每届新谷登场,河港几为米船所壅塞,其盛况可见。加以镇上商业行业齐全,网点遍布,货源充沛,营业兴盛。
朱家角镇的手工业历史悠久,明代中叶,就因盛产棉布名闻四乡,纺纱织布成为家庭主要手工业,农家
“工纺织者十之九”。清代,镇上各种手工业店铺、作坊、工场林立,且较具规模。
民国时期,开设有造船业、水木业20余家。至解放初,镇上还有铁铺等手工作坊133家,涉及26个行业。
朱家角镇工业起始于清末,机器碾米厂、油坊纷纷建立,粮油加工业迅速发展。
至解放时,尚有碾米厂7家、油厂2家,煤球厂、电灯厂、面粉厂、铁厂各1家,从业人员达400人左右。
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以后,大办工业,兴建了各种工厂企业。工业有仪表、冶金、塑料、造纸、酿酒等5家市属厂,食品、油脂、印刷、仪表、服装、家具、制绳、碾米、饲料等12家县属厂,电器、仪表、水泥、烘漆、丝织、灯具等10余家镇属厂。
1988年,全镇厂房面积达24万平方米,职工5639人,产值16912万元,利润2425万元。
淀山湖酒厂的蜜清醇、上海黄酒、淀山湖啤酒深受消费者欢迎,义仁泰食品厂的的酱油、乳腐等产品远销海内外,著名土产有美味醉蟹、鳝燠面、五香熏鱼、卤汁豆腐干等均已恢复生产供应,市场更加繁荣。
1991年1月,乡、镇合并。1992年底,农、副、工产值53074万元,全镇固定资产已达18090万元,城镇职工人均收入2569元,农村人均收入1833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镇工业生产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引进高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辟600亩建立工业发展园区。
至1998年,全镇有工业企业77家,形成了有色金属、化纤、轻工机械、丝绸服装四大行业集团。
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21。83亿元,工业利润7460万元。
朱家角镇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为青浦、昆山、松江、吴江、嘉善五区(市)毗邻之中心,历来为江、浙、沪两省一市重要集镇之一。
民国时期,三县联防指挥部等许多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境内公路密布,北通沪宁高速公路,南接沪杭线320国道,有沪朱、青平、青枫、青商、青金、青盛等公路线,水路横有淀浦河,纵有朱泖河直通黄浦江,并与太湖水系相通。
水运航道宽阔,四通八达。朱家角镇教育事业比较发达,明代就办有书院、义塾等,清代以后,兴建众多学堂。
民国时期开始兴办中学。解放后,不仅普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在幼儿教育、中等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及业余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
1991年,共有29所中小学,镇区有中学3所,小学3所,幼托设施完善。
至2000年,经过调整,有各类学校7所,在校职工619人,在校学生3874人。
朱家角镇因经济繁荣,文化倡明,宗教活动也源远流长,非常活跃。早在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淀山顶上就建有普光寺,为朱家角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寺院,具有相当规模,其佛事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初。
明清期间为佛教活动全盛时期,有不同类型的庙宇20多处,规模较大的有圆津禅院、慈门寺等。
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圆津禅院以典藏名家书画而成为清代名刹。位于淀山湖畔的报园寺是上海玉佛寺下院,建于明代,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修后,二三百年香火不断,佛手极盛。
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市佛教协会几次修缮扩建,现占地面积38。
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气势恢宏,香客盈门,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处淀山湖畔,风景秀丽,交通便捷,善男信女遍及海内外。
另外,还有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在朱家角镇建活动场所。
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天主教
“耶稣升天堂”是青浦县有影响的重要教堂之一,民国34年(1945年)成为公堂,直属上海教区,并辖金泽等地6所小堂。
现有信徒2000多人,教堂内有常住修女4人,工作人员2人,经费由上海教区发给。
朱家角自成繁华市镇后,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士谔、报业巨子席裕福、画僧语石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民国时期,镇上有民众教育馆、书报社、戏院、书场等文化场所,有咏珠社、韵声社等文艺结社、民间艺人活动。
镇上还先后有《珠溪》、《薛浪》、《骊珠》等20多种报刊出版发行。
建国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先后建立了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广播站、电影院等。
朱家角人又不断延续了这条悠悠文化之源,诞生出许许多多
“特色角”,如京剧角、歌唱角、文学角、书画角、健身角等,比文化功底、讲文化品位、行文化消费、吮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朱家角人的生活时尚。
20世纪90年代后,群众文化活动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1994年初,在全镇开展家庭读书等
“庭院文化”十大系列活动,特别是朱家角的
“民间藏书”,更是名扬海内外。镇上家庭藏书普及率达50%以上,民间藏书的总数10多万册,超过全区21个镇图书馆藏书的总和。
朱家角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
“江南明珠”之称,1991年,被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镇区36座古桥,古朴典雅,9条长街临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筑,古风犹存。
尤其是横跨于漕港上的明代建筑五孔石拱放生桥,造型优美,极为壮观,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西北有马氏课植园,亭台楼阁,风格各异,布局稀疏得体,有望月楼、五角亭、逍遥楼、宴会厅、打唱台、书城、书画廊等建筑。
还有城隍庙、珠溪园等处胜迹。镇区还建有一批现代化旅游设施,淀山湖畔建有亚洲最大的水上运动场、设施先进的上海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大淀湖旁建有现代化旅游度假区。
1998年10月,举办
“全国第九届屈原杯龙舟赛暨’98上海朱家角古镇旅游节”,三天吸引了10万全国各地的游客。
2001年,朱家角镇的游客数量和旅游商贸收入,分别超过80万人次和3。
6亿元。朱家角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之成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2002年3月,******为朱家角题写了
“江南古镇朱家角”七个大字。朱家角素有
“上海威尼斯”、
“沪郊好莱坞”之誉。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显现出江南水乡之特色,山名叫淀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为浙西天目余脉,此山为始,如登山望湖,有
“淀峰晚照”一景可赏。湖,即天然淡水淀山湖,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区芦苇轻摇,惊起野鸭水鸟,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
名镇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
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
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家大,自然游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岗岩石的街面,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
一桥,当推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气势磅礴。
站在桥顶,看七月廿七摇快船,是再好莫属,而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
三步之遥的
“高低桥”,
“微缩景观”的课植桥,
“咭咯”作响的戚家桥,
“纪念国耻”的永丰桥……。一街,那是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经沧桑,还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
“一线天”独特构筑,令人啧啧称奇。有
“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称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望尘莫及的。
一寺,是报国寺,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内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及千年古银杏,称为报国寺
“三宝”。一庙,是城隍庙,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青瓦黄墙,飞龙翘角,吉祥葫芦,花格落地长窗,呈现古意盎然、香烟袅绕、肃穆壮丽的景象。
其中
“斗拱戏台”、
“木刻横梁”及
“中堂画轴”(现已废)被称为城隍庙
“三宝”,十分罕见。一厅,是席氏厅堂,集江南豪门大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特别
“墙门砖雕”堪称一绝,其图案优美,雕花之精细,技法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一馆,即是
“王昶纪念馆”,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刑部右侍郎,称为
“吴中七子”的王昶的腊人腊像、诗字画、碑刻、织布机、老式床等近百件实物展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晶位极高。
二园,是课植园和珠溪园,一个古老,一个现代;一个庞大,一个精巧,相映成趣。
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乃寓
“一边课读,一边耕植”以应园名,园内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构思精巧,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见。
而珠溪园,则建于1956年,占地70余亩,小巧玲珑,景色优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园,各具特色,还辟有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商店,为休息、进食、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
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
“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名镇朱家角迷人之处还有是世人皆知的
“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缆石、茶馆多。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家角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历来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
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土谔、报业巨头席子佩、画僧语石等。
其次,深宅大院明清建筑多。历史上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园造宅,全镇古宅建筑有四、五百处之多,风火墙、石库门、墙门人家随处可见。
“三泖渔庄”、
“王昶故居”、
“福履绥祉”,还有席氏厅堂、陆氏世家、陈莲舫故居、仲家厅堂等数十处,还有无数沿街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黛瓦粉墙,明清风格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三是河埠、缆石、茶馆多。朱家角是水的故乡,水多桥多,河埠多,紧挨在一起的缆船石,也不计其数,那造型各异的水桥,那千姿百态的缆船石,布满全镇的大河小巷,这些江南水镇特有的景观,细细欣赏观察,不觉令人兴趣盎然,耐人寻味,简直是历史、文物、建筑、风情、艺术等内容构成的综合体。
有凸出石驳岸的
“两面河滩”,有凹进石驳岸的
“单面河滩”,更有
“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
“隐身河埠”。而那些镶嵌在水巷石驳上的花岗石浮雕缆船石更是琳琅满目,趣味无穷,有的雕成牛角,有的凿成宝剑,有的刻成怪兽,面目狰狞,有的琢成如意,呈现吉祥、古朴的美,这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雕刻艺术将古镇点缀得更具风韵。
古镇茶馆,大多集中在放生桥、北大街一带,不下十几爿之多,有豪华型新辟的
“放生桥茶楼”,有年代久远古老的
“俱乐部茶楼”,更有古色古香的
“淼趣楼”,也有排门板门面、几张桌子几条长凳,简易廉价的农家茶馆,最有趣和令人欣喜的是
“茶馆开到游船”上的
“游船茶馆”,分为两层,舱内顶上,均可入座茶客,茶船上还备有电视、扑克、象棋、干湿点心,在茶船上品香茗、望廊桥、看水景、听流水,煞是优哉悠哉,不亦乐乎。
名镇朱家角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园之精,不临其境,难言其妙,不踏石板老街,不探深巷幽弄,不走拱型石桥,不乘咿呀小舟,又如何体现
“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朱家角镇东距青浦镇6公里,上海市中心48公里。318国道贯穿镇境。
2000年全镇总面积49。8平方公里。朱家角之地,大约成陆于7000年前,淀山湖底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
唐朝以前分别隶属于由拳县、娄县、嘉兴县、信义县、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属于华亭县、昆山县。
宋元时期渐成小集镇,名朱家村。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属于华亭县、上海县、昆山县。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属于青浦县、昆山县。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遂成大镇,改名珠街阁,又名珠溪,俗称角里。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称珠里,下辖五十保一区之二十五图、三区之十一图,图正为地方行政长官。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地方自治,改称珠葑自治区,区董掌管地方事宜,为青浦县下辖的16个自治区之一。
民国元年(1912年),建立珠葑市公所,设市董。民国16年,改为珠葑市行政局。
民国18年3月,撤销行政局,仍称珠葑区。民国20年,改设第二区公所,为青浦县8个区公所之一。
沦陷时期,属伪青浦县第六区,下辖三镇六乡。民国34年,恢复第二区公所。
翌年,改设第二区区署。民国37年,属青西特区。1949年5月14日,全境解放,设朱家角市,为县辖市,下辖一镇四乡,原属昆山县的部分划归朱家角镇。
1951年4月,建立朱家角区,辖五乡一镇。1954年,设朱家角镇,为县直属镇。
1958年,与叶龙乡合并,建立红旗人民公社,人口30929人。
1959年更名为朱家角公社。1962年2月,镇、社分设,朱家角镇恢复为县属镇。
1984年5月,分设朱家角镇、朱家角乡。1991年1月,撤销镇、乡建制,建立朱家角镇,面积47。
44平方公里,人口39719人。2000年,总人口37845人,下辖6个居民委员会、24个村民委员会。
早在宋、元时期,朱家角地区已形成集市,后因水运方便,商业日盛,逐渐形成集镇,至明万历年间遂成繁荣大镇。
清代以后,成为青浦县西部的贸易中心。至清末民初,商业之盛已列青浦县之首,为周围四乡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
宋如林在清嘉庆《珠里小志》序中描述道:“今珠里为青溪一隅,烟火千家,北接昆山,南连谷水,其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过是里者,群羡让耕、让畔之风犹古,而比户弦歌不辍也。虽高阳里、冠盖里媲美可也。”至抗日战争前,镇上商贾云集,人烟繁盛,以北大街、大新街、漕河街为商业中心,从一里桥元号油厂至东市街梢,街长三里多,店铺千余家,有
“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之誉。民国时米市极盛,青角薄稻米名闻遐迩,其时漕港两岸的米厂、米行、米店就有百多家。
每届新谷登场,河港几为米船所壅塞,其盛况可见。加以镇上商业行业齐全,网点遍布,货源充沛,营业兴盛。
朱家角镇的手工业历史悠久,明代中叶,就因盛产棉布名闻四乡,纺纱织布成为家庭主要手工业,农家
“工纺织者十之九”。清代,镇上各种手工业店铺、作坊、工场林立,且较具规模。
民国时期,开设有造船业、水木业20余家。至解放初,镇上还有铁铺等手工作坊133家,涉及26个行业。
朱家角镇工业起始于清末,机器碾米厂、油坊纷纷建立,粮油加工业迅速发展。
至解放时,尚有碾米厂7家、油厂2家,煤球厂、电灯厂、面粉厂、铁厂各1家,从业人员达400人左右。
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以后,大办工业,兴建了各种工厂企业。工业有仪表、冶金、塑料、造纸、酿酒等5家市属厂,食品、油脂、印刷、仪表、服装、家具、制绳、碾米、饲料等12家县属厂,电器、仪表、水泥、烘漆、丝织、灯具等10余家镇属厂。
1988年,全镇厂房面积达24万平方米,职工5639人,产值16912万元,利润2425万元。
淀山湖酒厂的蜜清醇、上海黄酒、淀山湖啤酒深受消费者欢迎,义仁泰食品厂的的酱油、乳腐等产品远销海内外,著名土产有美味醉蟹、鳝燠面、五香熏鱼、卤汁豆腐干等均已恢复生产供应,市场更加繁荣。
1991年1月,乡、镇合并。1992年底,农、副、工产值53074万元,全镇固定资产已达18090万元,城镇职工人均收入2569元,农村人均收入1833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镇工业生产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引进高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辟600亩建立工业发展园区。
至1998年,全镇有工业企业77家,形成了有色金属、化纤、轻工机械、丝绸服装四大行业集团。
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21。83亿元,工业利润7460万元。
朱家角镇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为青浦、昆山、松江、吴江、嘉善五区(市)毗邻之中心,历来为江、浙、沪两省一市重要集镇之一。
民国时期,三县联防指挥部等许多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境内公路密布,北通沪宁高速公路,南接沪杭线320国道,有沪朱、青平、青枫、青商、青金、青盛等公路线,水路横有淀浦河,纵有朱泖河直通黄浦江,并与太湖水系相通。
水运航道宽阔,四通八达。朱家角镇教育事业比较发达,明代就办有书院、义塾等,清代以后,兴建众多学堂。
民国时期开始兴办中学。解放后,不仅普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在幼儿教育、中等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及业余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
1991年,共有29所中小学,镇区有中学3所,小学3所,幼托设施完善。
至2000年,经过调整,有各类学校7所,在校职工619人,在校学生3874人。
朱家角镇因经济繁荣,文化倡明,宗教活动也源远流长,非常活跃。早在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淀山顶上就建有普光寺,为朱家角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寺院,具有相当规模,其佛事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初。
明清期间为佛教活动全盛时期,有不同类型的庙宇20多处,规模较大的有圆津禅院、慈门寺等。
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圆津禅院以典藏名家书画而成为清代名刹。位于淀山湖畔的报园寺是上海玉佛寺下院,建于明代,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修后,二三百年香火不断,佛手极盛。
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市佛教协会几次修缮扩建,现占地面积38。
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气势恢宏,香客盈门,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处淀山湖畔,风景秀丽,交通便捷,善男信女遍及海内外。
另外,还有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在朱家角镇建活动场所。
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天主教
“耶稣升天堂”是青浦县有影响的重要教堂之一,民国34年(1945年)成为公堂,直属上海教区,并辖金泽等地6所小堂。
现有信徒2000多人,教堂内有常住修女4人,工作人员2人,经费由上海教区发给。
朱家角自成繁华市镇后,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士谔、报业巨子席裕福、画僧语石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民国时期,镇上有民众教育馆、书报社、戏院、书场等文化场所,有咏珠社、韵声社等文艺结社、民间艺人活动。
镇上还先后有《珠溪》、《薛浪》、《骊珠》等20多种报刊出版发行。
建国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先后建立了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广播站、电影院等。
朱家角人又不断延续了这条悠悠文化之源,诞生出许许多多
“特色角”,如京剧角、歌唱角、文学角、书画角、健身角等,比文化功底、讲文化品位、行文化消费、吮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朱家角人的生活时尚。
20世纪90年代后,群众文化活动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1994年初,在全镇开展家庭读书等
“庭院文化”十大系列活动,特别是朱家角的
“民间藏书”,更是名扬海内外。镇上家庭藏书普及率达50%以上,民间藏书的总数10多万册,超过全区21个镇图书馆藏书的总和。
朱家角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
“江南明珠”之称,1991年,被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镇区36座古桥,古朴典雅,9条长街临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筑,古风犹存。
尤其是横跨于漕港上的明代建筑五孔石拱放生桥,造型优美,极为壮观,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西北有马氏课植园,亭台楼阁,风格各异,布局稀疏得体,有望月楼、五角亭、逍遥楼、宴会厅、打唱台、书城、书画廊等建筑。
还有城隍庙、珠溪园等处胜迹。镇区还建有一批现代化旅游设施,淀山湖畔建有亚洲最大的水上运动场、设施先进的上海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大淀湖旁建有现代化旅游度假区。
1998年10月,举办
“全国第九届屈原杯龙舟赛暨’98上海朱家角古镇旅游节”,三天吸引了10万全国各地的游客。
2001年,朱家角镇的游客数量和旅游商贸收入,分别超过80万人次和3。
6亿元。朱家角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之成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2002年3月,******为朱家角题写了
“江南古镇朱家角”七个大字。朱家角素有
“上海威尼斯”、
“沪郊好莱坞”之誉。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显现出江南水乡之特色,山名叫淀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为浙西天目余脉,此山为始,如登山望湖,有
“淀峰晚照”一景可赏。湖,即天然淡水淀山湖,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区芦苇轻摇,惊起野鸭水鸟,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
名镇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
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
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家大,自然游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岗岩石的街面,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
一桥,当推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气势磅礴。
站在桥顶,看七月廿七摇快船,是再好莫属,而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
三步之遥的
“高低桥”,
“微缩景观”的课植桥,
“咭咯”作响的戚家桥,
“纪念国耻”的永丰桥……。一街,那是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经沧桑,还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
“一线天”独特构筑,令人啧啧称奇。有
“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称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望尘莫及的。
一寺,是报国寺,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内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及千年古银杏,称为报国寺
“三宝”。一庙,是城隍庙,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青瓦黄墙,飞龙翘角,吉祥葫芦,花格落地长窗,呈现古意盎然、香烟袅绕、肃穆壮丽的景象。
其中
“斗拱戏台”、
“木刻横梁”及
“中堂画轴”(现已废)被称为城隍庙
“三宝”,十分罕见。一厅,是席氏厅堂,集江南豪门大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特别
“墙门砖雕”堪称一绝,其图案优美,雕花之精细,技法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一馆,即是
“王昶纪念馆”,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刑部右侍郎,称为
“吴中七子”的王昶的腊人腊像、诗字画、碑刻、织布机、老式床等近百件实物展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晶位极高。
二园,是课植园和珠溪园,一个古老,一个现代;一个庞大,一个精巧,相映成趣。
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乃寓
“一边课读,一边耕植”以应园名,园内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构思精巧,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见。
而珠溪园,则建于1956年,占地70余亩,小巧玲珑,景色优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园,各具特色,还辟有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商店,为休息、进食、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
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
“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名镇朱家角迷人之处还有是世人皆知的
“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缆石、茶馆多。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家角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历来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
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土谔、报业巨头席子佩、画僧语石等。
其次,深宅大院明清建筑多。历史上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园造宅,全镇古宅建筑有四、五百处之多,风火墙、石库门、墙门人家随处可见。
“三泖渔庄”、
“王昶故居”、
“福履绥祉”,还有席氏厅堂、陆氏世家、陈莲舫故居、仲家厅堂等数十处,还有无数沿街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黛瓦粉墙,明清风格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三是河埠、缆石、茶馆多。朱家角是水的故乡,水多桥多,河埠多,紧挨在一起的缆船石,也不计其数,那造型各异的水桥,那千姿百态的缆船石,布满全镇的大河小巷,这些江南水镇特有的景观,细细欣赏观察,不觉令人兴趣盎然,耐人寻味,简直是历史、文物、建筑、风情、艺术等内容构成的综合体。
有凸出石驳岸的
“两面河滩”,有凹进石驳岸的
“单面河滩”,更有
“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
“隐身河埠”。而那些镶嵌在水巷石驳上的花岗石浮雕缆船石更是琳琅满目,趣味无穷,有的雕成牛角,有的凿成宝剑,有的刻成怪兽,面目狰狞,有的琢成如意,呈现吉祥、古朴的美,这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雕刻艺术将古镇点缀得更具风韵。
古镇茶馆,大多集中在放生桥、北大街一带,不下十几爿之多,有豪华型新辟的
“放生桥茶楼”,有年代久远古老的
“俱乐部茶楼”,更有古色古香的
“淼趣楼”,也有排门板门面、几张桌子几条长凳,简易廉价的农家茶馆,最有趣和令人欣喜的是
“茶馆开到游船”上的
“游船茶馆”,分为两层,舱内顶上,均可入座茶客,茶船上还备有电视、扑克、象棋、干湿点心,在茶船上品香茗、望廊桥、看水景、听流水,煞是优哉悠哉,不亦乐乎。
名镇朱家角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园之精,不临其境,难言其妙,不踏石板老街,不探深巷幽弄,不走拱型石桥,不乘咿呀小舟,又如何体现
“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