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城市风水的选择
作者: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更新:2022-01-03 20:05
  “来龙去脉”一词,现代汉语是这样注解的:原为风水迷信用语,指山势脉络的来源和去向。
  现指一件事情前后关系的线索。那么,这个最初为风水用语,后来借指事情的来历和发展的
  “来龙去脉”,在风水术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它与我们的城市居民又有什么干系呢?
  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有了龙的崇拜。传说中的龙,是一个象山一样绵延起伏的庞然大物,故而人们常常把山比做龙。
  如山西浑源县有一座山,因山势雄伟、山气腾腾、山麓苍翠,被人们称为
  “龙山”。全国各地,以龙命名的龙门、龙泉、龙丘、龙井、龙溪、龙池等地名,实在数不胜数。
  风水术借用了民间有关龙的观念,称蜿蜒曲折的山为龙脉,或称山龙;称源远流长的江河为水龙。
  龙,又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病龙、死龙,来龙、去龙,直龙、横龙,飞龙、潜龙之别。
  古之风水,以龙山为吉地,以山的气脉集结处为龙穴,在吉地的龙穴作墓地或建宅,可以得到吉祥。
  可见,风水术的龙的观念是由龙崇拜演变出来的。风水选择的方式方法虽然众多,然归纳起来其精髓为龙、穴、砂、水四大要素(有书将
  “向”加入,统称
  “地理五诀”),其原理是
  “龙真”、
  “穴的”、
  “砂环”、
  “水抱”四大准则。
  “龙”指山脉,
  “龙真”指生气流动着的山脉。龙在地蜿蜒崎岖地跑,由此推断地下?
  “生气”,也势必随其蜿蜒崎岖地流动。其中的主山为
  “来龙”;又山顶蜿蜒而下的山梁为
  “龙脉”,也称
  “去脉”。寻龙的目的是点穴,点穴必须先寻龙。
  “穴”指山脉停驻、生气聚结的吉穴。提到
  “穴”,人们便自然想到
  “墓穴”,其实古人最早是
  “穴居野处”,
  “穴”指用来安居、下葬的场地。
  “砂”指穴周围的山势,
  “砂环”指穴地背侧和左右山势重叠环抱的大好自然环境。砂环,可以使地中聚结的生气不致被风吹散。
  指与穴相关的水流、水向,
  “水抱”指穴地面前有水抱流。水抱,使地中生气环聚在内,而没有走失的可能。
  风水环境选择的四大要素中?
  “龙”是最重要的,没有它则
  “砂、穴
  “无从谈起,其次是
  “水”。然而,如今我们居住的城市中,大多没有
  “真山(龙)真水”,那么城市住宅的
  “龙”与
  “水”该如何论呢?我们应怎样依次进行风水选择呢?古人曾将住宅分为三类:一曰井邑之宅;二曰旷野之宅;三曰山谷之宅。
  城市住宅即属于第一种井邑之宅。《阳宅集》成卷一
  “看龙”条目中有诗云:“万瓦鳞鳞市井中,高连屋脊是来龙,虽曰旱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踪。”此即把密集相连的万家屋脊看作蜿蜒起伏的龙脉,那么
  “滴水界”的水又如何论呢?《阳宅觉》中讲到:“收来气之法,盖以街巷作水论。”《阳宅会心集》则更明确说明:“一层街衙为一层水……”。
  从这些风水古籍中可以看出,把城市中的街道视为
  “水界”,这在古人那里早有此论,并非今人所附会。因此,古人讲的:“立门前不宜见街口,顾宅后不宜有直脊。”之说,就是强调:门前水流不宜直冲过来,屋后龙脉要蜿蜒起伏不僵直。
  为什么呢?风水学中最重视有
  “生气”来源,那万家比户的房屋内都有最有灵气、最有生气的人居住,此等
  “气道”绝对可以同起伏的山脉相比美;风水学讲究
  “藏风聚气”,城市的房屋建筑确能起得类似山峦的
  “藏风聚气”之作用,尤其是那些高大楼房建筑;风水学重视
  “导气、界?”所谓: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车水马龙的街道必然有
  “导气”之功能,无人居住的宽阔马路则定有
  “界气”之作用,因此城市的街道自然起着类似
  “水”的作用。既然城市的楼房建筑有山峦一样的形状、街道有水流一样的特征,它们就有山、水的内涵,起着类似的作用。
  明白了上述道理,城市住宅风水环境的选择也就不难把握了。例如风水学讲究"曲则有情",城市住宅则畏忌街道直冲;风水学讲究
  “山环水抱”,城市住宅则畏忌风口安居和街道反弓;城市住宅则畏忌
  “天斩”(两幢高大建筑之间的一条狭窄空隙);风水学讲究
  “蜿蜒起伏”,城市住宅则畏忌笔直僵硬(如高大烟囱等),如此等等,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