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作者:张芳辉 更新:2021-11-02 00:22
16
在通往大雪山的一条羊肠小道上,白玛曲珍和江安娜姆背着裹褡,沿着崎岖山路朝山上走去。随着山势越来越高,她俩气喘吁吁,行走的速度显然缓慢下来。
正走着,从她们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马铃声。原来是格达和益西群批骑马朝山上走来。
白玛曲珍和江安娜姆习惯地解散发辫躬腰避让道旁。
格达勒住马缰,让白龙驹停下来后说:“这不是曲珍姑娘吗,你们这是……?”
白玛曲珍仍然低着头回答说:“去贡曲牧场。”
格达跳下马来:“好啊,我们这不正好同路吗?”
白玛曲珍急忙说:“仁波切,你们先头走吧!”
格达把缰绳交给益西群批,索性同白玛曲珍并行。白玛曲珍急忙避开。
格达笑道:“走呀!这路不是在你脚下吗?”
白玛曲珍怯生生地说:“仁波切,这……”
格达恍然大悟道:“噢!女人不能与活佛同行,是吧?”
白玛曲珍笑而不答。
“活佛也是人啊!也是由阿妈生的,也有兄弟姐妹……”格达指了指江安娜姆:“这位姑娘是……?”
“她叫江安娜姆。”白玛曲珍回答。
“啊!十五出生的仙女,多好听的名字。你们年纪这么轻,我把你们当成小妹妹看待,一路同行,这又何妨?”
白玛曲珍:“可是……”
格达边走边风趣地说:“你们去牧场干什么?去高山草原挖虫草、贝母的季节还早了一点,是走亲戚,还是买酥油、奶渣?”
白玛曲珍说:“我们想去告诉熟悉的姐妹们,让他们和家人尽快回到村里去。红军来了。红军可是我们穷人自己的队伍。”
格达微微吃惊地看着白玛曲珍故意问道:“红军真有那么好么?”
江安娜姆赞叹道:“好啊!同他们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那样亲亲热热。”
白玛曲珍问道:“仁波切,你这是去……?”
益西群批说:“同你们走的同一条路,要做的事啊也是同一件事。”
“明白了吧?快赶路吧!要不,你们骑上马走如何?”格达说。
益西群批把马缰绳交给白玛曲珍。白玛曲珍倒被吓了一跳,拉着江安娜姆就往前走去。
“姑娘,这样总可以吧,把你们的裹褡放到马鞍上带走。大可放心,你们的宝贝一件也不会丢!”格达说。
碧空如洗,红日高照。格达骑着白龙驹快步朝雪山上爬去,把益西群批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但随着山势愈来愈高,白龙驹也被累得三步一喘,五步一停,时近中午才爬上山垭。他下马后疼惜地抚着白龙驹那长长的鬃毛,自言自语地说:“别怪我无情啊!只要我们快快地赶到牧场见到那些躲避的乡亲们,让他们能及早回家,你就立了一大功啊!”然后,把自己的脸贴在马嘴边温存了好一会儿。
正在这时,格达看见益西群批正骑着马从山下急急赶来。趁这功夫,他放眼山下的一马平川,广阔的田野,阡陌纵横,宛如一个妙龄少女,静静地躺在雪山的怀抱之中,而那蜿蜒向东流去的雅砻江,则似披在少女身上的银色绸腰带……他想,如果他是一个画师,一定要把这美丽的景象画下来,让春色永驻人间。由此,他又一次想到了那些至今仍滞留异乡的乡亲们,多么希望他们能尽早返回家园,搞好备耕和春种,争取秋收多打粮食,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
益西群批骑马赶上来后,羞愧地笑着说:“仁波切的白龙驹真是一匹神马啊!我使出多大的劲怎么也赶不上。”
格达也笑道:“不是你赶不上,而是你骑的那匹马不让你赶上。”
他俩也不骑马,边说话边一步三喘地向不远处的山垭最高处走去。
山垭口的路中央有着一个由千百块刻着六字真言的片石和一些各种形状的石块堆集而成的玛尼堆。这些刻着经文的片石,是一些笃信佛教的人们为消灾避难,祈求福份,雇人或由自己亲自镌刻后送到这里来的;而那些不规则的石块,则是一些过往行人从山下拾来放在玛尼堆上,以示自己征服过这座大雪山。玛尼堆上竖立着无数根经幡柱,山风吹来,那些挂在柱上印满经文的经幡被刮得噼噼啪啪作响。按照惯例,格达和益西群批手里捻着佛珠,默默念着六字真言,绕着玛尼堆顺时针缓缓行走,转了三圈。当他们再次动身下山的时候,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西面高山草原则是另一番景象。草原上空浓雾迷漫,从山垭望去,是一片云的海洋,在遥远的西边天际,是一座座由北逶迤向东南的山峰,给人一种置身人间仙境般的感觉。
开始下山了。由于山路陡峭,崎岖难行,他们只得步行而下。格达徒手走在前面,益西群批牵着两匹马紧紧跟上。不到半个时辰,还未下到平缓地带时,他们已经被浓雾淹没,十步开外便难以辨清景物,更难以识别前进方向。由于道路上已堆积着冰雪,看不清道路,他们只能一个劲儿地往山下走。可是,山路陡滑,人可以连走带滑,而乘马却不敢迈步,如果一滑到底,这两匹乘马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所以,他们只能蜿蜿曲折缓缓而下。不知又走了多久,当他们下到平缓地带时,已完全迷失了方向,而且俩人都已饥肠辘辘,是该坐下来喝茶的时候了。可是在这冰天雪地里,又到哪里去找柴禾熬茶呢?就连找三块石头来支撑土陶茶壶也难,因为那些石块都被冰冻住了。格达说:“走吧!再忍一会儿,只要走到长油渣子的地方,我们就有办法喝茶了。”不过,当他们再次骑上马向前走去时,却不知路在何方。虽然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么浓的雾里行走已经不是第一次,但他们去贡曲草原也才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去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格达去拥错圣湖转经,从白利寺出发,第二天到达贡曲牧场,第三天去圣湖转经后当天下午又回到牧场。今天这种状况,是他们始料未及的。这时,格达只能凭感觉,骑上马朝前走去。
走了大约一个多时辰,雾还是那么浓,仍然难以辨别南北东西。当他们来到一段狭长的小河冰面上,益西群批下马用一柄小藏刀去刨开冰层,试图从冰层下流水的方向来辨别该往哪里走。可是,小河已经冻透,冰层下并没有水流。不过,他还是从冰面上看出河水开始冻结时形成的波浪状况,于是说:
“仁波切!我们不会走错方向吧?贡曲牧场现在所处春季草场,应该是在这条小河的下游,而我们现在是往上游走啊!”
“不会吧!?我记得……”格达也下马看了看河面上冰凌的状况,然后说:“现在看来,光凭着记忆走路还是不行的,何况雾这么大,看不清方向。这样吧:你看那里不是长着油渣子么,你去砍一些来我们找个地方把茶熬上,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益西群批砍来一抱油渣柴,用劲在地上拍打掉树枝上的冰凌,用火镰打燃火,取出皮火筒呼呼地吹气,很快便把篝火生了起来。然后往土陶茶壶里装满冰雪,放上茶叶熬茶。这些事情,益西群批儿时未进白利寺前在家放羊都经历过,现在干起来当然得心应手。接着,他又在地上铺了一条卡垫,让格达向着篝火盘腿坐下来。
茶熬开了。益西群批从一个编结精巧的羊毛线套子里取出一个江西景德镇产精巧的小细瓷碗,放上糌粑、酥油和细奶渣,恭敬地放到格达面前,倒上茶。可当他们正在惬意地喝着茶的时候,旁边正在吃着豌豆饲料的白龙驹和枣红马都突然嘶声叫了起来。他们都吃了一惊。
原来,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一群不速之客正对他们虎视眈眈,伺机向他们发起进攻。狼群!益西群批倏地站起身来,拔出小藏刀就要向狼群冲去。格达急忙阻拦:“群批!不要去,再好的猎手单枪匹马也是难以对付狼群的。只要我们让火燃的更大一些,狼群就不敢轻举妄动。”
“万一饥饿的狼群咬我们的马呢?”益西群批说。
格达胸有成竹地说:“没关系。如果他们咬马,只要领头进攻的那一只狼被白龙驹一蹄踢翻在地,其它狼崽就会嗥叫着走开。你不记得去年我们从玉隆草原回来的路上打野(野外露宿)时发生的事吗?”
“当然记得。”益西群批说:“我们第二天早晨醒来,才发现白龙驹旁边有一只母狼被踢死在那里,仁波切不是让住在附近不远的一个老阿爸去把狼皮剥下来作成皮褥子吗?”
“是的。但不知后来那个老阿爸弄回去没有。所以现在并不要怕,快去再砍一些油渣柴来吧!”
益西群批又去砍来一大抱油渣柴,篝火噼噼啪啪地燃得更大了。在不知不觉中,狼群已悄然离去。
“这里也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格达如释重负地说:“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但愿不会再遇上它们,如果再遇上那群狼,那可真是冤家路窄喽!”
他们上马后,根据判断,应当向着狼群离去的方向走。可是白龙驹根本不听主人的指挥,无论怎样勒紧马缰绳,还是益西群批在后面向它挥舞鞭子,它仍然径自朝着另一方向走去。开始,他俩都怀疑是白龙驹被刚才那群狼吓怕了,再不敢朝那个方向走去。但后来,益西群批不得不向白龙驹挥起了皮鞭,但白龙驹仍然不肯向那个方向迈步。格达看着心疼,只好放弃说:“由它吧!它把我们带去哪里就是哪里,它该不会把我们往绝路上带吧!?”
信马由缰。他们不知又走了多久,当浓雾渐渐散去时,已近傍晚。此时远远地依稀可见两旁的山影幢幢。他们都抑制不住一阵惊喜。
“走对了!走对了!这正是去贡曲牧场的那条路。”格达感慨万千:“真不知道应当感谢那群狼还是感谢白龙驹!或者这是一次机缘巧合吧?”
益西群批笑着说:“是神灵的指引。对吗?仁波切。”
“也许是吧!”格达淡淡地说。“不过,我要想说的是,今天走错路,完全是由于我自以为是的结果,要是当时没有生燃那堆篝火,遇上那凶恶的狼群,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只能同狼群一拼到底。”益西群批说。
“要拼命那是肯定的,但能不能一拼到底那就难说了,
草原上被狼群吃掉人的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呀”格达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一个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什么都行,一辈子也不会出一次差错,今天就是最好的证明。要是按照我认定的方向走下去,晚上露宿在冰天雪地里,不是被冻死,也可能被狼群吃掉。”
“是,是!”益西群批不断点头说。
他俩正说着,已经走上一个漫坡的垭口,暮色苍茫中,远远地望着前面的小山嘴下有一座小平房。
“那座小平房不是我们去年住过的地方吗?”益西群批喜滋滋地说。
“正是。”格达说:“像这样的小屋,这一带还有好几座,都是那些积德行善的好心人为过往行人搭建的。我们都已受到过恩惠,今晚还要住在那里,真该感谢他们。”
由于这一带地势渐低,道上的冰雪已开始融化,路也好走多了。他们快马加鞭,很快便来到这座小平房前。走进小屋一看,屋中央有一个支着三块石头的火塘,右边靠墙一侧,铺着一层厚厚的从农区运来的麦草,只要投宿者把卡垫往那上面一铺就可以睡觉,左面靠墙一角还堆码着油渣子柴,只要把装满水的茶壶往火塘上一放,生燃火就可以熬茶揉糌粑。
“这里完全同去年一样,这些好心人想得真周到,住在这里实在是太方便了。……”益西群批赞不绝口。
“其实呀!一个人应当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在喝茶的时候,格达感叹道:“如果人人都一心为别人着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变成了极乐之地。作为一个僧人,我们的使命也就算是完成了。可是,现在不少的人心里只想着自己,政府的横征暴敛,军队的为非作歹,社会上的盗匪横行,互相残杀……这样就使这个世界充满罪恶。”
益西群批讷讷地说:“仁波切不是说过,红军就是一心只为民众着想的好人吗?”
“是的。”格达肯定地说。“可是,像红军这样的好人实在是太少了。如果将来红军发展壮大起来,全国各地都有红军,我们这个国家就会来一个大变样。”
益西群批默默地点着头,眼里充满希望之光。
喝过茶、吃过糌粑后,益西群批走到小屋外面去了。大约仅仅过了喝一道茶的时间,益西群批从外面背回一大捆油渣子柴回来,脸上被冻得红通通的。
“外面天气很冷吧?快坐下喝碗热茶暖暖身子。”格达疼惜地说。
17
第二天格达和益西群批凌晨出发,中午只在途中喝了一道茶,赶到牧场时已近黄昏,暮色四合,连老朋友阿旺的帐篷都费了很多周折最后才找到。
阿旺今年六十有余,虽然不像牧场的贡布头人那样拥有大量的牲畜和娃子,但他是牧场最有威望的长者,因为他乐于助人,又好打抱不平,就是在牧场横行无忌的贡布也不得随意欺负他,因为一旦如此,就会激起众怒,整个贡曲牧场就会像俗话说的那样:敌人来了,一起拔刀。他老夫妇俩没有亲生子女,但他们收养的几个孤儿个个对他们比亲生子女还亲。最大的一个孩子呷玛已二十多岁,年前已单独给他撑了一顶帐篷,准备帮助他成家立业。呷玛今天一早便上山去寻找丢失的几头牛去了,所以格达和益西群批被迎进阿旺的帐篷热情招待一番后,便被安排到呷玛的帐篷住了下来。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格达感到浑身瘫软,异常困乏,早想躺下来美美地睡一觉。可是,他的到来像春风一样很快便传遍整个牧场。首先来到帐篷前的是一个怀中兜着一个小女孩的年轻妇女。她打散头上的发辫,低头弯腰恭候在那里。益西群批打算到帐篷外面去解手,猛然看见她,倒使他吃了一惊。
“你是……?”益西群批趁着蒙胧的夜色看着对方问道。
“我想……请求格达仁波切给孩子起个名字,不知……?”年轻妇女结结巴巴地说。
“这……仁波切要休息了,能不能请你明天再来……?”
“啊!”年轻妇女感到失望。“不过,今天正好是孩子满一百天,能请仁波切给她起个名字,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吉祥。”一般牧区的人都能说会道,而这个年轻妇女更是一个佼佼者。
“那……”益西群批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格达已经走到帐篷门口来了。
“请进吧!”格达说。
年轻妇女被让进帐篷后,格达看见那小女孩长着一双像湖水那样清澈的大眼睛,脸蛋圆圆的,十分可爱。问明了小女孩出生的年月日和时辰,捻着佛珠算了算,就给取名“扎西娜姆”,意即吉祥仙女,并赐给小女孩一根红丝绳,让她阿妈当即为她系在脖子上。年轻母亲带着满足的、幸福的微笑,掏出一块小银币献给格达,格达笑着婉言谢绝。
年轻妇女躬腰退出帐篷时,又有一个小伙子骑马飞奔而来。他说他阿爸病得很重,昏睡两天了,糌粑糊糊都没喝一口,特地来请仁波切出诊。他焦急地期待着格达能立即出发。格达没有推辞,满口答应下来。倒是益西群批很为活佛的身体担心,但他还是小声嘀咕着备马去了。
格达和益西群批在那个名叫呷多的小伙子带领下,骑马飞奔去到病人家。格达走到病榻前一看,在昏黄如豆的酥油灯光下,只见病人脸颊通红,嘴唇干裂,因病人两天以来还没有解过一次小便,诊断为因风寒所致的毒火攻心。当即嘱咐呷多要给他阿爸多喝一些白开水,然后又让益西群批从裹褡里取出一包以大黄为主的清热解毒药粉,他自己亲手把药送到病人嘴里。病人睁开朦胧的睡眼一看给他喂药的是一个活佛,慌忙挣扎着就要坐起身来,格达立即让他重新躺下,要他好好休息,告诉他他的病很快便会好起来的。
“仁波切,请喝茶!”呷多双手捧来一碗酽酽的酥油茶,毕恭毕敬地放到格达面前。
就在这时,格达的左面有人发出轻声咳嗽,他这才发现原来在那灯光的阴影里还坐着一个农区穿着的中年男子。他不禁问道:
“这位阿哥,你是从农区到牧场来的吧?”
那中年男子没有立即回答,倒是呷多替他回答说:
“亚(是的)!他是我的舅舅,他的家就在绒巴岔。”
“啊!”格达说:“绒巴岔距白利寺不远。”
“你是白利寺的格达仁波切,对吗?”那男子缓缓地说:“我听说过仁波切的医术很高明,就是没有亲眼见过你。”
格达谦逊地笑了笑说:“今天不就见到了吗?阿哥,你此次上牧场来……?”
还是呷多抢先替他作了回答,说:“他名叫格桑丹增。半个多月前,听说红军要来甘孜,舅舅便带着我的表妹志玛央宗到牧场上来了。他早就想回家去了,就是不知……”
“不知红军来了对老百姓会怎么样,是吧?”格达微微一笑道:“我正是为此事而来的。”
“你见过红军?”呷多急切地问道。
“见过。而且我还见过红军的最高首长。”格达赞不绝口地说:“红军不欺压百姓,尊重我们藏家的风俗习惯,待人平等,买卖公平……真是世上难以找到的好军队,这样的军队不知年纪比我大许多的你阿爸见过没有,我是从没见过像红军这样受老百姓欢迎的军队的。”
昏昏欲睡的病人这时也禁不住动了动虚弱的身子。
“照仁波切说来,我舅舅他们完全可以下山回家啰?”
“当然。而且愈快愈好。”格达肯定地说:“你们想想,现在农区正是备耕的大忙季节,再不备耕,到时种子往哪里播?就算把种子撒到了地里,没有施底肥就只能是白地下种,秋天打什么粮食?只能收一堆麦草,对吗?……”
他们就这样热烈地交谈了许久。直到格达估计已时近子时,这才告别主人走出帐篷。临别时格达紧紧拉着送行的格桑丹增的手说:“丹增阿哥,不要再犹豫了,早些回去吧,最好是明天就动身……”
“明天?恐怕还不行。”呷多在一旁说:“志玛央宗还没回来呢,她被珠玛接到她家的帐篷玩去了,听说今天从农区来了两个姑娘。”
“估计就是她们。”格达满有把握地说:“她们一个叫白玛曲珍,一个叫江安娜姆,昨天我们上牧场来的途中碰见过她们,怎么,她们连马都没有骑,这么快就走到了牧场?”
回到住地帐篷,帐篷里右面正盘腿坐着一个年轻小伙子,按牧区习惯,一看就知道坐在那里的是这座帐篷的主人呷玛;左面除了阿旺,还坐着一位不速之客。他们一见格达走进帐篷,都立即站起身来迎接,硬是首先让出首席坐位请格达坐,格达谦让一番之后,在阿旺执意坚持下才不得不在那里坐了下来。
大家都坐下来以后,阿旺指着隔着灶台的呷玛说:“他就是我的大儿子呷玛。”
“看得出来。”格达幽默地说:“他同你一样英俊、潇洒,但比你年轻。”
“是吗?”阿旺抚着自己胡须被拔得光溜溜的下颚,心情愉快地笑着说:“我也不老啊,还不到七十岁呢!”
“那是由于你心地善良、乐观开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了许多。”格达说着看了看坐在阿旺旁边的年轻人:“噢,他是……?”
“啊!他叫向巴泽仁,是同呷玛一道来牧场找我的。他向我打听红军来到甘孜后的情况,可是我也说不上来,所以就带他来见仁波切。……”
原来,就在那天傍晚,向巴泽仁被命往旺扎住的大帐篷送去一油篓白酒。那里,旺扎同七八个民团队员正围坐在火塘周围喝青稞酒划藏拳。卓玛弯着腰来回不断地为他们斟酒。
“站在那里干什么?”旺扎对向巴泽仁训斥道:“还不快把篓子里的白酒倒出来,我们正等着喝呢!”
“我们早就想闻一闻白酒的香味了。”一个民团队员说。
向巴泽仁揭开一层层封在油篓口子上的干猪尿泡皮,抱起篓子便往那个土陶酒碗里倒。趁此机会,旺扎一把拉过卓玛抱在怀里,卓玛厌恶地左避右闪,民团队员们发出一阵哄笑。
“噢!快倒酒呀!”一个民团队员对向巴泽仁狐假虎威地吼叫道。
向巴泽仁心里窝着火,暗自骂道:“我让你们喝!让你们灌!醉死一个世上就少一个恶魔。”
旺扎抱着卓玛,腾出颤抖的右手抓起酒碗,说:“大家尽情地喝吧!为了庆贺烧掉香格寺的胜利,今天把郎呷大头人奖给我们的几篓子酒都喝光。”
一个团丁说:“好啊!我们很久都没有这么痛痛快快地喝酒了。”
另一个团丁淫邪地盯着被抱在旺扎怀里的卓玛,对旺扎说:“头儿,郎呷大头人奖励我们喝酒,你又奖励我们什么呢?”
旺扎故意说:“皮鞭!”
团丁们尖叫道:“啊啧!”
旺扎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说:“要搞女人贡曲牧场有的是,有本事为什么不去带几个回来?”
又一个团丁不满地说:“说得容易,牧场上那些娘们,一个个都像长着角的公羊,好对付吗?”
旺扎推开卓玛,踉跄地站了起来,指指卓玛醉意朦胧地说:“她是一只……母绵羊,你们开开心吧,可要让她……活着……”话罢,摇摇晃晃地走出帐篷。
一个团丁迫不及待地搂过卓玛,将她按倒在地……
走出帐篷的旺扎身后传来卓玛痛苦的尖叫声。他摇了摇头,站在帐篷门口打着嗝伸伸懒腰,然后,趔趔趄趄地走开去。
夜幕降临。帐篷里的向巴泽仁这时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愤怒,真想拔出腰刀把他们一个个都宰死扔到外面去喂野狼。然而,他势单力薄,只得趁作混乱悄悄溜出帐篷,牵来一匹硕壮的黑马朝黑夜里冲去。
18
夜色沉沉,向巴泽仁执鞭催马风驰电掣般地朝前冲去,耳旁响起“嗖嗖”风声。可就在这时,突然一个马失前蹄,他被狠狠地摔在地上,顿时晕厥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当他清醒过来时,一个年轻力壮的牧场小伙正用一把明晃晃的腰刀对着他。
“你……要干什么?”向巴泽仁惊恐地看着对方说。
“干什么?等会儿你就会知道。”呷玛哼哼着说:“要不是看着你已昏死躺下,我早就把刀捅进了你的胸膛。我恨死你们这些土匪了!快说,是不是你们把我的牛群赶去填你们这些饿死鬼的肚子去了?”
“你误会了!兄弟。我是被民团抓上山来的。我什么也没干,觉仁波!”
“那么,你有没有看见他们赶走了我的牛,大小一共八头。”
“看见。就在今天下午,民团有一些人赶回来七、八头牛。不过,好像大多已经被宰杀了。”
“是吗?这群畜牲!”呷玛恨恨地骂道:“总有一天我要把他们一个个像剥牛皮一样剥了皮,抽掉他们的脚筋!”
“我也恨不得这样来收拾他们!”
“别骗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只有鬼才知道。”
“要不要把我的心挖给你看?”
“要挖你的心用不着等到现在!”简单的几句对话之后,呷玛对向巴泽仁的敌对情绪显然缓和下来:“那么,你这是打算要去哪里?肯定是去干见不得人的事吧?”
“去贡曲牧场,据说去贡曲牧场距这里最多半天马程。”
“干什么?”呷玛像是在审讯一个囚犯。
“打听红军……”
“你们这些人打听到又有什么用?怎么,想去当红军?”
“你知道红军怎么样?对我们这些穷苦的老百姓好吗?”
“我也不知道。”呷玛说:“不过,要说那红军,我的阿爸见多识广,他可能知道一些。”
“那太好了!”向巴泽仁说:“能不能带我去见见你的阿爸?求求你了!”
“现在不行,我的牛还没找到呢!”
“你不也同我一样孤身一人,就是找到了几张湿牛皮你又能把他们怎么样?他们手中有的是枪和子弹。”
“我这把腰刀也不是不能杀人,拼他一个算一个!”
“不要这样蛮干,报仇有的是机会。他们就住在这一带,今天我听说红军已经上山到处追剿他们呢!”
“真的?那太好了!”呷玛兴奋地说,快骑上你这匹倒霉的大黑马走吧,还等什么?
“去哪里?”
“牧场呀!你反悔了吗?”
当他们一起骑马走出不远,向巴泽仁说:“刚才是你使的绊子吧?”
呷玛诡谲地笑了笑道:“你猜呢?”
“你真行呀!差点没把我摔死。如果你是一个猎人下套子套獐子的话,肯定是一把好手。”
“那还用说吗?”接着,呷玛一阵哈哈大笑。
呷玛带领着向巴泽仁骑马不到一个时辰就回到牧场,首先去到阿爸的帐篷。当他对阿爸说明向巴泽仁的来意后,阿旺说:“红军到底怎么样,我没亲眼见过,很难说清楚。但是,格达仁波切肯定知道,他这次就是专程到牧场来劝那些躲避到牧场来的人回乡生产的。不用怀疑,他说的话完全可以相信。”
就这样,阿旺领着他俩来到呷玛的帐篷。
“你是……?”格达这时看完向巴泽仁问道。
“向巴泽仁。香格村的。”
“我知道了”,格达惊喜地说:“你不是被民团抓走了吗?怎么会在这里呢?”
“仁波切怎么知道……?”向巴泽仁显得有些慌乱,语无伦次。
“我阿爸他怎么样?我阿妈呢?她还好吗?”向巴泽仁焦急万分。
“他们现在都很好。而他们现在最担心的还是你。不知你现在的情况如何?”
“我……”向巴泽仁在阿旺慈祥而严肃的目光鼓励之下,终于把他自己从被抓到民团去以后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啊!”听完向巴泽仁的叙述,格达说:“如果你自己的所作所为真的如同你说的一样,到民团后没有干过坏事,那是很好的。至于你所担心的事情,只要你现在能够脱离民团这个苦海立刻回家,红军是会欢迎的。因为红军是我有生以来,见到过的普天之下最好的一支军队。红军同国民党是截然不同的两支军队。我只给你举一件事就能辨明真伪。据你知道,香格寺的大经堂是谁放火烧掉的?”
“当然是民团”。向巴泽仁肯定地说。
“这就对了”。格达说:“可你知道,香格村,不!整个甘孜农区都是怎么传说的吗?他们说什么这是红军干的,红军要消灭宗教……等等,真是贼喊捉贼。而这事件的真相,还是通过你阿爸告诉我以后去找香格寺活佛证实的,整个农区的百姓都恨透了民团,纷纷请求红军能够尽早地消灭民团这班恶魔!”
“刚才仁波切的一番话说得这么清楚,你不要想得过多,应当早日离开民团,脱离苦海,最好明天就走。”阿旺说。
呷玛愤愤地说:“什么民团,完全是一群土匪一群恶狼,我的那些牛,放牧了好几年,去年阿爸阿妈又把那些牛分给了我,可是被那班强盗给赶去宰杀了,这笔账我迟早是要找他们结算的。”
“向巴泽仁啊,像你这样被抓去的人多不多?”格达思索着什么:“他们都同你一样想回家吗?”
向巴泽仁说:“大约有二十多个吧!多数人都想回家,至少有几个我结识的朋友他们都很想逃跑,但是,一方面找不到机会,另方面万一被抓回去就只有死路一条,我亲眼就看见旺扎打死了一个逃跑又被抓回去的人。”
呷玛说:“那你现在就走啊!还犹豫什么?”
“不”格达摇了摇头:“如果向巴泽仁你能回去说服更多的人逃跑回乡,完全可以立大功。红军奖励不奖励你我不知道,至少在甘孜百姓的心目中,你是一只高飞的鹰,永远受人敬重。”
“我……?”向巴泽仁感到迷惑不解。
呷玛首先反对说:“这不是又把他往狼窝里推吗?”
阿旺脸上露出对儿子少有的不满,他说:“你这是在对谁说话?一点礼貌都不懂,仁波切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现在还有那么多人被困在狼窝里。有本事你去把他们一个个都救出来吧!”
呷玛沉默不语。向巴泽仁说:“亚!亚!(是!是!)我回去试试吧!”
呷玛站起身来催促他说:“走呀!我送你一段路,草原上的路多如牛毛,弄不好就要走错道。”
在通往大雪山的一条羊肠小道上,白玛曲珍和江安娜姆背着裹褡,沿着崎岖山路朝山上走去。随着山势越来越高,她俩气喘吁吁,行走的速度显然缓慢下来。
正走着,从她们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马铃声。原来是格达和益西群批骑马朝山上走来。
白玛曲珍和江安娜姆习惯地解散发辫躬腰避让道旁。
格达勒住马缰,让白龙驹停下来后说:“这不是曲珍姑娘吗,你们这是……?”
白玛曲珍仍然低着头回答说:“去贡曲牧场。”
格达跳下马来:“好啊,我们这不正好同路吗?”
白玛曲珍急忙说:“仁波切,你们先头走吧!”
格达把缰绳交给益西群批,索性同白玛曲珍并行。白玛曲珍急忙避开。
格达笑道:“走呀!这路不是在你脚下吗?”
白玛曲珍怯生生地说:“仁波切,这……”
格达恍然大悟道:“噢!女人不能与活佛同行,是吧?”
白玛曲珍笑而不答。
“活佛也是人啊!也是由阿妈生的,也有兄弟姐妹……”格达指了指江安娜姆:“这位姑娘是……?”
“她叫江安娜姆。”白玛曲珍回答。
“啊!十五出生的仙女,多好听的名字。你们年纪这么轻,我把你们当成小妹妹看待,一路同行,这又何妨?”
白玛曲珍:“可是……”
格达边走边风趣地说:“你们去牧场干什么?去高山草原挖虫草、贝母的季节还早了一点,是走亲戚,还是买酥油、奶渣?”
白玛曲珍说:“我们想去告诉熟悉的姐妹们,让他们和家人尽快回到村里去。红军来了。红军可是我们穷人自己的队伍。”
格达微微吃惊地看着白玛曲珍故意问道:“红军真有那么好么?”
江安娜姆赞叹道:“好啊!同他们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那样亲亲热热。”
白玛曲珍问道:“仁波切,你这是去……?”
益西群批说:“同你们走的同一条路,要做的事啊也是同一件事。”
“明白了吧?快赶路吧!要不,你们骑上马走如何?”格达说。
益西群批把马缰绳交给白玛曲珍。白玛曲珍倒被吓了一跳,拉着江安娜姆就往前走去。
“姑娘,这样总可以吧,把你们的裹褡放到马鞍上带走。大可放心,你们的宝贝一件也不会丢!”格达说。
碧空如洗,红日高照。格达骑着白龙驹快步朝雪山上爬去,把益西群批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但随着山势愈来愈高,白龙驹也被累得三步一喘,五步一停,时近中午才爬上山垭。他下马后疼惜地抚着白龙驹那长长的鬃毛,自言自语地说:“别怪我无情啊!只要我们快快地赶到牧场见到那些躲避的乡亲们,让他们能及早回家,你就立了一大功啊!”然后,把自己的脸贴在马嘴边温存了好一会儿。
正在这时,格达看见益西群批正骑着马从山下急急赶来。趁这功夫,他放眼山下的一马平川,广阔的田野,阡陌纵横,宛如一个妙龄少女,静静地躺在雪山的怀抱之中,而那蜿蜒向东流去的雅砻江,则似披在少女身上的银色绸腰带……他想,如果他是一个画师,一定要把这美丽的景象画下来,让春色永驻人间。由此,他又一次想到了那些至今仍滞留异乡的乡亲们,多么希望他们能尽早返回家园,搞好备耕和春种,争取秋收多打粮食,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
益西群批骑马赶上来后,羞愧地笑着说:“仁波切的白龙驹真是一匹神马啊!我使出多大的劲怎么也赶不上。”
格达也笑道:“不是你赶不上,而是你骑的那匹马不让你赶上。”
他俩也不骑马,边说话边一步三喘地向不远处的山垭最高处走去。
山垭口的路中央有着一个由千百块刻着六字真言的片石和一些各种形状的石块堆集而成的玛尼堆。这些刻着经文的片石,是一些笃信佛教的人们为消灾避难,祈求福份,雇人或由自己亲自镌刻后送到这里来的;而那些不规则的石块,则是一些过往行人从山下拾来放在玛尼堆上,以示自己征服过这座大雪山。玛尼堆上竖立着无数根经幡柱,山风吹来,那些挂在柱上印满经文的经幡被刮得噼噼啪啪作响。按照惯例,格达和益西群批手里捻着佛珠,默默念着六字真言,绕着玛尼堆顺时针缓缓行走,转了三圈。当他们再次动身下山的时候,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西面高山草原则是另一番景象。草原上空浓雾迷漫,从山垭望去,是一片云的海洋,在遥远的西边天际,是一座座由北逶迤向东南的山峰,给人一种置身人间仙境般的感觉。
开始下山了。由于山路陡峭,崎岖难行,他们只得步行而下。格达徒手走在前面,益西群批牵着两匹马紧紧跟上。不到半个时辰,还未下到平缓地带时,他们已经被浓雾淹没,十步开外便难以辨清景物,更难以识别前进方向。由于道路上已堆积着冰雪,看不清道路,他们只能一个劲儿地往山下走。可是,山路陡滑,人可以连走带滑,而乘马却不敢迈步,如果一滑到底,这两匹乘马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所以,他们只能蜿蜿曲折缓缓而下。不知又走了多久,当他们下到平缓地带时,已完全迷失了方向,而且俩人都已饥肠辘辘,是该坐下来喝茶的时候了。可是在这冰天雪地里,又到哪里去找柴禾熬茶呢?就连找三块石头来支撑土陶茶壶也难,因为那些石块都被冰冻住了。格达说:“走吧!再忍一会儿,只要走到长油渣子的地方,我们就有办法喝茶了。”不过,当他们再次骑上马向前走去时,却不知路在何方。虽然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么浓的雾里行走已经不是第一次,但他们去贡曲草原也才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去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格达去拥错圣湖转经,从白利寺出发,第二天到达贡曲牧场,第三天去圣湖转经后当天下午又回到牧场。今天这种状况,是他们始料未及的。这时,格达只能凭感觉,骑上马朝前走去。
走了大约一个多时辰,雾还是那么浓,仍然难以辨别南北东西。当他们来到一段狭长的小河冰面上,益西群批下马用一柄小藏刀去刨开冰层,试图从冰层下流水的方向来辨别该往哪里走。可是,小河已经冻透,冰层下并没有水流。不过,他还是从冰面上看出河水开始冻结时形成的波浪状况,于是说:
“仁波切!我们不会走错方向吧?贡曲牧场现在所处春季草场,应该是在这条小河的下游,而我们现在是往上游走啊!”
“不会吧!?我记得……”格达也下马看了看河面上冰凌的状况,然后说:“现在看来,光凭着记忆走路还是不行的,何况雾这么大,看不清方向。这样吧:你看那里不是长着油渣子么,你去砍一些来我们找个地方把茶熬上,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益西群批砍来一抱油渣柴,用劲在地上拍打掉树枝上的冰凌,用火镰打燃火,取出皮火筒呼呼地吹气,很快便把篝火生了起来。然后往土陶茶壶里装满冰雪,放上茶叶熬茶。这些事情,益西群批儿时未进白利寺前在家放羊都经历过,现在干起来当然得心应手。接着,他又在地上铺了一条卡垫,让格达向着篝火盘腿坐下来。
茶熬开了。益西群批从一个编结精巧的羊毛线套子里取出一个江西景德镇产精巧的小细瓷碗,放上糌粑、酥油和细奶渣,恭敬地放到格达面前,倒上茶。可当他们正在惬意地喝着茶的时候,旁边正在吃着豌豆饲料的白龙驹和枣红马都突然嘶声叫了起来。他们都吃了一惊。
原来,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一群不速之客正对他们虎视眈眈,伺机向他们发起进攻。狼群!益西群批倏地站起身来,拔出小藏刀就要向狼群冲去。格达急忙阻拦:“群批!不要去,再好的猎手单枪匹马也是难以对付狼群的。只要我们让火燃的更大一些,狼群就不敢轻举妄动。”
“万一饥饿的狼群咬我们的马呢?”益西群批说。
格达胸有成竹地说:“没关系。如果他们咬马,只要领头进攻的那一只狼被白龙驹一蹄踢翻在地,其它狼崽就会嗥叫着走开。你不记得去年我们从玉隆草原回来的路上打野(野外露宿)时发生的事吗?”
“当然记得。”益西群批说:“我们第二天早晨醒来,才发现白龙驹旁边有一只母狼被踢死在那里,仁波切不是让住在附近不远的一个老阿爸去把狼皮剥下来作成皮褥子吗?”
“是的。但不知后来那个老阿爸弄回去没有。所以现在并不要怕,快去再砍一些油渣柴来吧!”
益西群批又去砍来一大抱油渣柴,篝火噼噼啪啪地燃得更大了。在不知不觉中,狼群已悄然离去。
“这里也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格达如释重负地说:“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但愿不会再遇上它们,如果再遇上那群狼,那可真是冤家路窄喽!”
他们上马后,根据判断,应当向着狼群离去的方向走。可是白龙驹根本不听主人的指挥,无论怎样勒紧马缰绳,还是益西群批在后面向它挥舞鞭子,它仍然径自朝着另一方向走去。开始,他俩都怀疑是白龙驹被刚才那群狼吓怕了,再不敢朝那个方向走去。但后来,益西群批不得不向白龙驹挥起了皮鞭,但白龙驹仍然不肯向那个方向迈步。格达看着心疼,只好放弃说:“由它吧!它把我们带去哪里就是哪里,它该不会把我们往绝路上带吧!?”
信马由缰。他们不知又走了多久,当浓雾渐渐散去时,已近傍晚。此时远远地依稀可见两旁的山影幢幢。他们都抑制不住一阵惊喜。
“走对了!走对了!这正是去贡曲牧场的那条路。”格达感慨万千:“真不知道应当感谢那群狼还是感谢白龙驹!或者这是一次机缘巧合吧?”
益西群批笑着说:“是神灵的指引。对吗?仁波切。”
“也许是吧!”格达淡淡地说。“不过,我要想说的是,今天走错路,完全是由于我自以为是的结果,要是当时没有生燃那堆篝火,遇上那凶恶的狼群,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只能同狼群一拼到底。”益西群批说。
“要拼命那是肯定的,但能不能一拼到底那就难说了,
草原上被狼群吃掉人的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呀”格达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一个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什么都行,一辈子也不会出一次差错,今天就是最好的证明。要是按照我认定的方向走下去,晚上露宿在冰天雪地里,不是被冻死,也可能被狼群吃掉。”
“是,是!”益西群批不断点头说。
他俩正说着,已经走上一个漫坡的垭口,暮色苍茫中,远远地望着前面的小山嘴下有一座小平房。
“那座小平房不是我们去年住过的地方吗?”益西群批喜滋滋地说。
“正是。”格达说:“像这样的小屋,这一带还有好几座,都是那些积德行善的好心人为过往行人搭建的。我们都已受到过恩惠,今晚还要住在那里,真该感谢他们。”
由于这一带地势渐低,道上的冰雪已开始融化,路也好走多了。他们快马加鞭,很快便来到这座小平房前。走进小屋一看,屋中央有一个支着三块石头的火塘,右边靠墙一侧,铺着一层厚厚的从农区运来的麦草,只要投宿者把卡垫往那上面一铺就可以睡觉,左面靠墙一角还堆码着油渣子柴,只要把装满水的茶壶往火塘上一放,生燃火就可以熬茶揉糌粑。
“这里完全同去年一样,这些好心人想得真周到,住在这里实在是太方便了。……”益西群批赞不绝口。
“其实呀!一个人应当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在喝茶的时候,格达感叹道:“如果人人都一心为别人着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变成了极乐之地。作为一个僧人,我们的使命也就算是完成了。可是,现在不少的人心里只想着自己,政府的横征暴敛,军队的为非作歹,社会上的盗匪横行,互相残杀……这样就使这个世界充满罪恶。”
益西群批讷讷地说:“仁波切不是说过,红军就是一心只为民众着想的好人吗?”
“是的。”格达肯定地说。“可是,像红军这样的好人实在是太少了。如果将来红军发展壮大起来,全国各地都有红军,我们这个国家就会来一个大变样。”
益西群批默默地点着头,眼里充满希望之光。
喝过茶、吃过糌粑后,益西群批走到小屋外面去了。大约仅仅过了喝一道茶的时间,益西群批从外面背回一大捆油渣子柴回来,脸上被冻得红通通的。
“外面天气很冷吧?快坐下喝碗热茶暖暖身子。”格达疼惜地说。
17
第二天格达和益西群批凌晨出发,中午只在途中喝了一道茶,赶到牧场时已近黄昏,暮色四合,连老朋友阿旺的帐篷都费了很多周折最后才找到。
阿旺今年六十有余,虽然不像牧场的贡布头人那样拥有大量的牲畜和娃子,但他是牧场最有威望的长者,因为他乐于助人,又好打抱不平,就是在牧场横行无忌的贡布也不得随意欺负他,因为一旦如此,就会激起众怒,整个贡曲牧场就会像俗话说的那样:敌人来了,一起拔刀。他老夫妇俩没有亲生子女,但他们收养的几个孤儿个个对他们比亲生子女还亲。最大的一个孩子呷玛已二十多岁,年前已单独给他撑了一顶帐篷,准备帮助他成家立业。呷玛今天一早便上山去寻找丢失的几头牛去了,所以格达和益西群批被迎进阿旺的帐篷热情招待一番后,便被安排到呷玛的帐篷住了下来。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格达感到浑身瘫软,异常困乏,早想躺下来美美地睡一觉。可是,他的到来像春风一样很快便传遍整个牧场。首先来到帐篷前的是一个怀中兜着一个小女孩的年轻妇女。她打散头上的发辫,低头弯腰恭候在那里。益西群批打算到帐篷外面去解手,猛然看见她,倒使他吃了一惊。
“你是……?”益西群批趁着蒙胧的夜色看着对方问道。
“我想……请求格达仁波切给孩子起个名字,不知……?”年轻妇女结结巴巴地说。
“这……仁波切要休息了,能不能请你明天再来……?”
“啊!”年轻妇女感到失望。“不过,今天正好是孩子满一百天,能请仁波切给她起个名字,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吉祥。”一般牧区的人都能说会道,而这个年轻妇女更是一个佼佼者。
“那……”益西群批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格达已经走到帐篷门口来了。
“请进吧!”格达说。
年轻妇女被让进帐篷后,格达看见那小女孩长着一双像湖水那样清澈的大眼睛,脸蛋圆圆的,十分可爱。问明了小女孩出生的年月日和时辰,捻着佛珠算了算,就给取名“扎西娜姆”,意即吉祥仙女,并赐给小女孩一根红丝绳,让她阿妈当即为她系在脖子上。年轻母亲带着满足的、幸福的微笑,掏出一块小银币献给格达,格达笑着婉言谢绝。
年轻妇女躬腰退出帐篷时,又有一个小伙子骑马飞奔而来。他说他阿爸病得很重,昏睡两天了,糌粑糊糊都没喝一口,特地来请仁波切出诊。他焦急地期待着格达能立即出发。格达没有推辞,满口答应下来。倒是益西群批很为活佛的身体担心,但他还是小声嘀咕着备马去了。
格达和益西群批在那个名叫呷多的小伙子带领下,骑马飞奔去到病人家。格达走到病榻前一看,在昏黄如豆的酥油灯光下,只见病人脸颊通红,嘴唇干裂,因病人两天以来还没有解过一次小便,诊断为因风寒所致的毒火攻心。当即嘱咐呷多要给他阿爸多喝一些白开水,然后又让益西群批从裹褡里取出一包以大黄为主的清热解毒药粉,他自己亲手把药送到病人嘴里。病人睁开朦胧的睡眼一看给他喂药的是一个活佛,慌忙挣扎着就要坐起身来,格达立即让他重新躺下,要他好好休息,告诉他他的病很快便会好起来的。
“仁波切,请喝茶!”呷多双手捧来一碗酽酽的酥油茶,毕恭毕敬地放到格达面前。
就在这时,格达的左面有人发出轻声咳嗽,他这才发现原来在那灯光的阴影里还坐着一个农区穿着的中年男子。他不禁问道:
“这位阿哥,你是从农区到牧场来的吧?”
那中年男子没有立即回答,倒是呷多替他回答说:
“亚(是的)!他是我的舅舅,他的家就在绒巴岔。”
“啊!”格达说:“绒巴岔距白利寺不远。”
“你是白利寺的格达仁波切,对吗?”那男子缓缓地说:“我听说过仁波切的医术很高明,就是没有亲眼见过你。”
格达谦逊地笑了笑说:“今天不就见到了吗?阿哥,你此次上牧场来……?”
还是呷多抢先替他作了回答,说:“他名叫格桑丹增。半个多月前,听说红军要来甘孜,舅舅便带着我的表妹志玛央宗到牧场上来了。他早就想回家去了,就是不知……”
“不知红军来了对老百姓会怎么样,是吧?”格达微微一笑道:“我正是为此事而来的。”
“你见过红军?”呷多急切地问道。
“见过。而且我还见过红军的最高首长。”格达赞不绝口地说:“红军不欺压百姓,尊重我们藏家的风俗习惯,待人平等,买卖公平……真是世上难以找到的好军队,这样的军队不知年纪比我大许多的你阿爸见过没有,我是从没见过像红军这样受老百姓欢迎的军队的。”
昏昏欲睡的病人这时也禁不住动了动虚弱的身子。
“照仁波切说来,我舅舅他们完全可以下山回家啰?”
“当然。而且愈快愈好。”格达肯定地说:“你们想想,现在农区正是备耕的大忙季节,再不备耕,到时种子往哪里播?就算把种子撒到了地里,没有施底肥就只能是白地下种,秋天打什么粮食?只能收一堆麦草,对吗?……”
他们就这样热烈地交谈了许久。直到格达估计已时近子时,这才告别主人走出帐篷。临别时格达紧紧拉着送行的格桑丹增的手说:“丹增阿哥,不要再犹豫了,早些回去吧,最好是明天就动身……”
“明天?恐怕还不行。”呷多在一旁说:“志玛央宗还没回来呢,她被珠玛接到她家的帐篷玩去了,听说今天从农区来了两个姑娘。”
“估计就是她们。”格达满有把握地说:“她们一个叫白玛曲珍,一个叫江安娜姆,昨天我们上牧场来的途中碰见过她们,怎么,她们连马都没有骑,这么快就走到了牧场?”
回到住地帐篷,帐篷里右面正盘腿坐着一个年轻小伙子,按牧区习惯,一看就知道坐在那里的是这座帐篷的主人呷玛;左面除了阿旺,还坐着一位不速之客。他们一见格达走进帐篷,都立即站起身来迎接,硬是首先让出首席坐位请格达坐,格达谦让一番之后,在阿旺执意坚持下才不得不在那里坐了下来。
大家都坐下来以后,阿旺指着隔着灶台的呷玛说:“他就是我的大儿子呷玛。”
“看得出来。”格达幽默地说:“他同你一样英俊、潇洒,但比你年轻。”
“是吗?”阿旺抚着自己胡须被拔得光溜溜的下颚,心情愉快地笑着说:“我也不老啊,还不到七十岁呢!”
“那是由于你心地善良、乐观开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了许多。”格达说着看了看坐在阿旺旁边的年轻人:“噢,他是……?”
“啊!他叫向巴泽仁,是同呷玛一道来牧场找我的。他向我打听红军来到甘孜后的情况,可是我也说不上来,所以就带他来见仁波切。……”
原来,就在那天傍晚,向巴泽仁被命往旺扎住的大帐篷送去一油篓白酒。那里,旺扎同七八个民团队员正围坐在火塘周围喝青稞酒划藏拳。卓玛弯着腰来回不断地为他们斟酒。
“站在那里干什么?”旺扎对向巴泽仁训斥道:“还不快把篓子里的白酒倒出来,我们正等着喝呢!”
“我们早就想闻一闻白酒的香味了。”一个民团队员说。
向巴泽仁揭开一层层封在油篓口子上的干猪尿泡皮,抱起篓子便往那个土陶酒碗里倒。趁此机会,旺扎一把拉过卓玛抱在怀里,卓玛厌恶地左避右闪,民团队员们发出一阵哄笑。
“噢!快倒酒呀!”一个民团队员对向巴泽仁狐假虎威地吼叫道。
向巴泽仁心里窝着火,暗自骂道:“我让你们喝!让你们灌!醉死一个世上就少一个恶魔。”
旺扎抱着卓玛,腾出颤抖的右手抓起酒碗,说:“大家尽情地喝吧!为了庆贺烧掉香格寺的胜利,今天把郎呷大头人奖给我们的几篓子酒都喝光。”
一个团丁说:“好啊!我们很久都没有这么痛痛快快地喝酒了。”
另一个团丁淫邪地盯着被抱在旺扎怀里的卓玛,对旺扎说:“头儿,郎呷大头人奖励我们喝酒,你又奖励我们什么呢?”
旺扎故意说:“皮鞭!”
团丁们尖叫道:“啊啧!”
旺扎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说:“要搞女人贡曲牧场有的是,有本事为什么不去带几个回来?”
又一个团丁不满地说:“说得容易,牧场上那些娘们,一个个都像长着角的公羊,好对付吗?”
旺扎推开卓玛,踉跄地站了起来,指指卓玛醉意朦胧地说:“她是一只……母绵羊,你们开开心吧,可要让她……活着……”话罢,摇摇晃晃地走出帐篷。
一个团丁迫不及待地搂过卓玛,将她按倒在地……
走出帐篷的旺扎身后传来卓玛痛苦的尖叫声。他摇了摇头,站在帐篷门口打着嗝伸伸懒腰,然后,趔趔趄趄地走开去。
夜幕降临。帐篷里的向巴泽仁这时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愤怒,真想拔出腰刀把他们一个个都宰死扔到外面去喂野狼。然而,他势单力薄,只得趁作混乱悄悄溜出帐篷,牵来一匹硕壮的黑马朝黑夜里冲去。
18
夜色沉沉,向巴泽仁执鞭催马风驰电掣般地朝前冲去,耳旁响起“嗖嗖”风声。可就在这时,突然一个马失前蹄,他被狠狠地摔在地上,顿时晕厥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当他清醒过来时,一个年轻力壮的牧场小伙正用一把明晃晃的腰刀对着他。
“你……要干什么?”向巴泽仁惊恐地看着对方说。
“干什么?等会儿你就会知道。”呷玛哼哼着说:“要不是看着你已昏死躺下,我早就把刀捅进了你的胸膛。我恨死你们这些土匪了!快说,是不是你们把我的牛群赶去填你们这些饿死鬼的肚子去了?”
“你误会了!兄弟。我是被民团抓上山来的。我什么也没干,觉仁波!”
“那么,你有没有看见他们赶走了我的牛,大小一共八头。”
“看见。就在今天下午,民团有一些人赶回来七、八头牛。不过,好像大多已经被宰杀了。”
“是吗?这群畜牲!”呷玛恨恨地骂道:“总有一天我要把他们一个个像剥牛皮一样剥了皮,抽掉他们的脚筋!”
“我也恨不得这样来收拾他们!”
“别骗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只有鬼才知道。”
“要不要把我的心挖给你看?”
“要挖你的心用不着等到现在!”简单的几句对话之后,呷玛对向巴泽仁的敌对情绪显然缓和下来:“那么,你这是打算要去哪里?肯定是去干见不得人的事吧?”
“去贡曲牧场,据说去贡曲牧场距这里最多半天马程。”
“干什么?”呷玛像是在审讯一个囚犯。
“打听红军……”
“你们这些人打听到又有什么用?怎么,想去当红军?”
“你知道红军怎么样?对我们这些穷苦的老百姓好吗?”
“我也不知道。”呷玛说:“不过,要说那红军,我的阿爸见多识广,他可能知道一些。”
“那太好了!”向巴泽仁说:“能不能带我去见见你的阿爸?求求你了!”
“现在不行,我的牛还没找到呢!”
“你不也同我一样孤身一人,就是找到了几张湿牛皮你又能把他们怎么样?他们手中有的是枪和子弹。”
“我这把腰刀也不是不能杀人,拼他一个算一个!”
“不要这样蛮干,报仇有的是机会。他们就住在这一带,今天我听说红军已经上山到处追剿他们呢!”
“真的?那太好了!”呷玛兴奋地说,快骑上你这匹倒霉的大黑马走吧,还等什么?
“去哪里?”
“牧场呀!你反悔了吗?”
当他们一起骑马走出不远,向巴泽仁说:“刚才是你使的绊子吧?”
呷玛诡谲地笑了笑道:“你猜呢?”
“你真行呀!差点没把我摔死。如果你是一个猎人下套子套獐子的话,肯定是一把好手。”
“那还用说吗?”接着,呷玛一阵哈哈大笑。
呷玛带领着向巴泽仁骑马不到一个时辰就回到牧场,首先去到阿爸的帐篷。当他对阿爸说明向巴泽仁的来意后,阿旺说:“红军到底怎么样,我没亲眼见过,很难说清楚。但是,格达仁波切肯定知道,他这次就是专程到牧场来劝那些躲避到牧场来的人回乡生产的。不用怀疑,他说的话完全可以相信。”
就这样,阿旺领着他俩来到呷玛的帐篷。
“你是……?”格达这时看完向巴泽仁问道。
“向巴泽仁。香格村的。”
“我知道了”,格达惊喜地说:“你不是被民团抓走了吗?怎么会在这里呢?”
“仁波切怎么知道……?”向巴泽仁显得有些慌乱,语无伦次。
“我阿爸他怎么样?我阿妈呢?她还好吗?”向巴泽仁焦急万分。
“他们现在都很好。而他们现在最担心的还是你。不知你现在的情况如何?”
“我……”向巴泽仁在阿旺慈祥而严肃的目光鼓励之下,终于把他自己从被抓到民团去以后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啊!”听完向巴泽仁的叙述,格达说:“如果你自己的所作所为真的如同你说的一样,到民团后没有干过坏事,那是很好的。至于你所担心的事情,只要你现在能够脱离民团这个苦海立刻回家,红军是会欢迎的。因为红军是我有生以来,见到过的普天之下最好的一支军队。红军同国民党是截然不同的两支军队。我只给你举一件事就能辨明真伪。据你知道,香格寺的大经堂是谁放火烧掉的?”
“当然是民团”。向巴泽仁肯定地说。
“这就对了”。格达说:“可你知道,香格村,不!整个甘孜农区都是怎么传说的吗?他们说什么这是红军干的,红军要消灭宗教……等等,真是贼喊捉贼。而这事件的真相,还是通过你阿爸告诉我以后去找香格寺活佛证实的,整个农区的百姓都恨透了民团,纷纷请求红军能够尽早地消灭民团这班恶魔!”
“刚才仁波切的一番话说得这么清楚,你不要想得过多,应当早日离开民团,脱离苦海,最好明天就走。”阿旺说。
呷玛愤愤地说:“什么民团,完全是一群土匪一群恶狼,我的那些牛,放牧了好几年,去年阿爸阿妈又把那些牛分给了我,可是被那班强盗给赶去宰杀了,这笔账我迟早是要找他们结算的。”
“向巴泽仁啊,像你这样被抓去的人多不多?”格达思索着什么:“他们都同你一样想回家吗?”
向巴泽仁说:“大约有二十多个吧!多数人都想回家,至少有几个我结识的朋友他们都很想逃跑,但是,一方面找不到机会,另方面万一被抓回去就只有死路一条,我亲眼就看见旺扎打死了一个逃跑又被抓回去的人。”
呷玛说:“那你现在就走啊!还犹豫什么?”
“不”格达摇了摇头:“如果向巴泽仁你能回去说服更多的人逃跑回乡,完全可以立大功。红军奖励不奖励你我不知道,至少在甘孜百姓的心目中,你是一只高飞的鹰,永远受人敬重。”
“我……?”向巴泽仁感到迷惑不解。
呷玛首先反对说:“这不是又把他往狼窝里推吗?”
阿旺脸上露出对儿子少有的不满,他说:“你这是在对谁说话?一点礼貌都不懂,仁波切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现在还有那么多人被困在狼窝里。有本事你去把他们一个个都救出来吧!”
呷玛沉默不语。向巴泽仁说:“亚!亚!(是!是!)我回去试试吧!”
呷玛站起身来催促他说:“走呀!我送你一段路,草原上的路多如牛毛,弄不好就要走错道。”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