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三十二章 决战态势
作者:闪烁 更新:2022-01-03 01:52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只要战争还没结束,军人就不能松懈。
阿塔图尔克大坝被毁之后,裴承毅别无选择,只能让袁晨皓强攻锡韦雷克。
15日天亮前,第十战斗单位放弃了前往加济安泰普的计划,从尚勒乌尔法北上前往锡韦雷克,协助第一战斗单位强攻这座军事要塞。同一天上午,裴承毅给王学平与江晚承下达了新的命令,即第八战斗单位继续死守巴赫切,第五战斗单位在固守阵地的时候要向美土联军、特别是奥斯曼尼耶南面的美军第2装甲师施压。
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安排,因为第六战斗单位的战斗旅被困在了尼济普,支援旅的大部分兵力都得南下前往叙利亚北部地区,救助被洪水围困的叙利亚平民。更要命的是,受突如其来的洪水影响,叙利亚当局遇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为了稳住叙利亚的局势,共和国当局已经答应紧急提供一批救灾物资,而承担运输任务的就是之前用来安排运送第七战斗单位的战略运输机群。也就是说,被裴承毅寄以厚望的第七战斗单位无法及时到达战场。如此一来,不但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要继续死守,就连南面的第九战斗单位与第二战斗单位都得自寻出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的增援部队身上。
到此,北方战线上的战斗集中在了两个方向,一是锡韦雷克、二是巴赫切。
可以说,双方指挥官都知道,谁能率先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决定下一阶段作战行动的主要方向。
必须承认,共和国陆军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挑战。
在锡韦雷克,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要面对相当于2个师的美军部队,而在巴赫切,第八战斗单位则要顶住2个美军师的轮番进攻。让裴承毅担心的不是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能不能打下锡韦雷克,而是第八战斗单位能不能坚持到援军到达。
第八战斗战斗单位在巴赫切守了5天,而在出发的时候只带了5天的作战物资。因为第十战斗单位的支援旅要全力支持攻打锡韦雷克的作战行动,第六战斗单位的支援旅则都在南面参加救灾行动,所以为第八战斗单位运送作战物资的垂直起降运输机非常有限,每天最多只能运送400吨物资,而这仅仅是第八战斗单位一天所需物资的零头。如果无法为第八战斗单位提供作战物资,要想守住巴赫切,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按照王学平的报告,第八战斗单位的伤亡已经超过三成,如果继续坚持下去,不但伤亡数字会继续攀升,能否守住巴赫切都是个问题。
虽然有几个参谋建议让第五战斗单位前去支援第八战斗单位,但是裴承毅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客观的讲,第五战斗单位是当时唯一能够及时驰援巴赫切的作战部队,但是第五战斗单位的状态不比第八战斗单位好多少,伤亡比例超过了两成。更加重要的是。第五战斗单位也严重缺乏作战物资。用江晚承在战后的话来说,如果不是占领了奥斯曼尼耶,可以从美土联军手里夺取一些物资,第五战斗单位根本坚持不到15日。以当时的情况,让第五战斗单位放弃奥斯曼尼耶,前往巴赫切,不但不能起到增援第八战斗单位的作用,反而会使巴赫切成为美军的重点炮击目标,使2个战斗单位都受到更沉重的打击。事实上,把第五战斗单位派出去之后,裴承毅一直没让2个战斗单位一起行动,就是为了避免兵力过于集中,遭到美军远程炮火的重点打击。
以当时的情况,几乎没有办法增援第八战斗单位。
如此一来,裴承毅别无选择,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锡韦雷克方向上。
在向袁晨皓部署任务的时候,裴承毅就明确无误的提到,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得看能否及时打下锡韦雷克,并且及时向马拉蒂亚进军。只有在锡韦雷克与马拉蒂亚方向上向美土联军施加压力,迫使美土联军向这边增兵。才能缓解巴赫切方向上的压力,让第八战斗单位获得喘息机会。
这次,裴承毅改变了方法,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就直接提到,最迟不过16日凌晨,就算没能打下锡韦雷克,也要派遣部队从切尔米克向马拉蒂亚进军,并且在攻打马拉蒂亚的时候有所作为。
袁晨皓是个聪明人,不用裴承毅多说也知道该怎么处理当前的局势。
把第十战斗单位从尚勒乌尔法召回来的时候,袁晨皓就把伊朗与伊拉克的联络军官找了过来,给两伊军队安排了任务。伊朗陆军的3个师北上前往切尔米克,顶替之前在该方向上行动的第一战斗单位的作战部队,并且替第十战斗单位修建进攻阵地。伊拉克陆军的参战部队全部开赴锡韦雷克,顶替第一战斗单位执行围困任务。也就是说,袁晨皓摆出了围而不攻的架势。
当然,重点还是2个战斗单位。
第十战斗单位直接赶赴切尔米克,中途甚至没做停留。第一战斗单位将阵地移交给伊拉克军队之后,陆续到锡韦雷克西北方向上集结。虽然第十战斗单位的支援旅的主力仍然在南方活动,但是这番部署足以让杜奇威相信,共和国陆军很有可能在无法迅速攻占锡韦雷克的情况下,直接攻打马拉蒂亚。因为伊朗与伊拉克投入了大约10万兵力,除了在后方维持秩序与保护后勤交通线的部队之外,大约有6万兵力在前线活动,这些部队完全能在共和国陆军远程炮兵的支援下完成围困锡韦雷克的众人,加上第十战斗单位拥有非常强大的战术空运能力,所以杜奇威完全有理由为马拉蒂亚担心,至少在持续数天的战斗中,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不用为后勤保障发愁。更重要的是,美土联军把主力放在了锡韦雷克。马拉蒂亚的防御非常空虚,仅有2个土军旅与美军第101突击师的部分部队,根本不是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的对手。因为锡韦雷克其他方向上的通道已经被共和**队控制,所以占领马拉蒂亚就能迫使美土联军放弃锡韦雷克。如此一来,共和**队甚至不需要出动一兵一卒,就能全歼锡韦雷克的守军。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打下马拉蒂亚,而且得以非常快的速度打下马拉蒂亚。
以杜奇威的能耐,不可能不知道,这很有可能是裴承毅的“缓兵之计”。
开战到现在,第一战斗单位向西突击了近500千米,实际里程超过了1500千米,而且持续作战时间超过了半个月。要知道,在半岛战争期间,共和国陆军部队的持续作战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个星期,一次突击距离很少超过150千米。如果算上第一战斗单位在这10多天内参加过的战斗,就算共和国陆军在这10多内取得了很大进步,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了许多,第一战斗单位也已是强弩之末。相对而言,第十战斗单位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其进攻能力肯定降低了许多。
也就是说。这2个战斗单位能否打下马拉蒂亚是个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杜奇威完全有理由相信,正是因为在东面战场上作战的2个战斗单位的进攻力量大幅度下滑,裴承毅在安排作战行动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北上攻打马拉蒂亚的想法,让第十战斗单位去了尚勒乌尔法。要知道,马拉蒂亚是土耳其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就算裴承毅不打算进军安卡拉,为了战后谈判着想,也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攻占这座城市。从之前的战斗也看得出来,为了取胜,裴承毅不会有太多的顾虑。更不可能放过如此重要的目标。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参加进攻作战行动的共和**队无法顺利打下马拉蒂亚。
综合考虑整个北方战线上的局势,更让杜奇威相信,这是裴承毅在迫使他分兵。
锡韦雷克已经被合围,就算第101突击师的运输机群还能出动,也无法迅速将美军主力转移到马拉蒂亚。因为锡韦雷克的战略价值不在马拉蒂亚之下,如果丢掉锡韦雷克,无论如何也守不住马拉蒂亚,所以杜奇威只能另想他法,从其他地方调遣部队,加强马拉蒂亚的防御力量。
能够及时增援马拉蒂亚的,只有在巴赫切方向上活动的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
也就是说,杜奇威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有所取舍。
强攻巴赫切,还是保住马拉蒂亚?
这是一个非常痛苦,也非常艰难的抉择。
已经有足够的迹象表明,困守巴赫切的第八战斗单位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只要进攻持续下去,不出48小时,裴承毅就会放弃巴赫切,让这支作战部队向南突围。为了歼灭该部队,杜奇威已经做好了安排,打算在伊斯拉希耶北面投入1万美军与大约10万土耳其国民军。如果一切顺利,歼灭第八战斗单位之后,美土联军能够顺势攻打奥斯曼尼耶,歼灭盘踞在那里的第五战斗单位。虽然没能按照杜奇威之前的预料,如愿以偿的歼灭在尼济普受到洪水冲击的第六战斗单位,但是只要能够歼灭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同样能够改变战局。
杜奇威不可能不知道,裴承毅集中兵力攻打马拉蒂亚,就是向为巴赫切解围。
设想一下,如果杜奇威将围攻巴赫切的部队派去增援马拉蒂亚,就算在没有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共和**队仍然无法打通前往巴赫切的地面通道,裴承毅也很有可能让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先后向南突围,冲开美土联军的包围圈。到时候,就算能够守住马拉蒂亚,也无法重创对手的主力部队。因为第六战斗单位的损失并不大,所以裴承毅很有可能以调整部署的方式。最终集中3个、甚至5个战斗单位的强大兵力,再次向伊斯肯德伦发动进攻。就算裴承毅无法集中这么多兵力,也会设法把第七战斗单位派过来,与第六战斗单位一道顶替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不管怎么说,如果增援马拉蒂亚,美军很有可能措施扭转战局的唯一机会。
问题是,能够放弃马拉蒂亚吗?
虽然杜奇威坚信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的状态非常不理想,无法继续保持进攻强度,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两个战斗单位总能在最重要的关头创造奇迹。要知道,在此之前,也有人认为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打不下迪亚巴克尔。站在杜奇威的角度,他必须担心裴承毅假戏真做,即在美军不增援马拉蒂亚的情况下,让2个战斗单位集中全部力量发动进攻。
如果共和**队在24小时内打下马拉蒂亚,战局将边得对美军极端不利。
要知道,从马拉蒂亚到巴赫切,不但有高等级公路与铁路,沿途还没有一座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城市,全是些小城镇。也就是说,只要共和**队及时打下马拉蒂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军巴赫切。
显然,这就是裴承毅的用意。
不管杜奇威救不救马拉蒂亚,他都能替巴赫切的第八战斗单位解围。
从这个角度讲,杜奇威就不能不救马拉蒂亚。原因很简单,放走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最多是让美军少了两个战果而已。因为这两个战斗单位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损失惨重,所以很难在短期内再次参战。如果丢掉了马拉蒂亚,还放跑了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美军损失的就不是战果,而是最后一线希望。
15日上午,确定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开始调整部署后,杜奇威给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的指挥官下达了命令,让他们集结至少1个装甲旅与2个步兵旅的兵力,在傍晚之前从巴赫切出发,务必在16日天亮之前到达马拉蒂亚,并且协助在该地负责防御工作的第101突击师巩固防御阵地。
随后,杜奇威还联系了土军总参谋部,要求土军高度关注马拉蒂亚方向上的战斗。
当然,杜奇威没有忘记另外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让土耳其国民军立即投入刚刚动员起来的预备部队与民兵,在巴赫切与奥斯曼尼耶方向上顶替美军发起进攻,务必在马拉蒂亚方向上的战斗结束之前,阻止共和**队突围。
虽然没人认为土耳其国民军、而且是动员部队能够挡住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的突围步伐,但是杜奇威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尽量发挥土军的战斗力,为美军争取更多的机会。
杜奇威并不知道,他的对手不是裴承毅,而是袁晨皓。
虽然从当时的局面来看,袁晨皓很有可能料到杜奇威会从巴赫切抽调兵力增援马拉蒂亚,不然不会让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摆出攻打马拉蒂亚的架势,但是袁晨皓并不负责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也就不会为第八战斗单位考虑。事实上,裴承毅也没有让袁晨皓替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战行动考虑。由此可见,袁晨皓在安排这轮作战行动时,优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替第八战斗单位解围,而是要利用攻打马拉蒂亚的作战行动,让美军放弃坚固的防御阵地,在运动战中歼灭美军主力。
毫无疑问,攻打马拉蒂亚不是袁晨皓的目的。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袁晨皓的任务就是尽快向西突击,与西面战场上的友军会师,不然在此之前不会让第十战斗单位南下前往尚勒乌尔法。因为洪水阻挡了第十战斗单位向西挺进的步伐,所以袁晨皓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集中兵力攻打马拉蒂亚。
随着美军出动,袁晨皓才发现,他此举竟然帮了王学平与江晚承。
当然,这是好事。
确定美军准备增援马拉蒂亚之后,袁晨皓立即认识到,因为通往马拉蒂亚唯一公路线并没打通,而且地面公路里程超过了200千米,所以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不可能赶在美军的增援部队之前到达马拉蒂亚。
无法及时到达马拉蒂亚,那就意味着无法顺利打下马拉蒂亚。
也就是说,与西面战场上的友军会师的行动不会太顺利。
如果是别的指挥官,肯定会另寻他途,比如绕过马拉蒂亚。但是袁晨皓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人,而且在阿塔图尔克水库北面进军,要想利用铁路线运送物资,就必须攻占马拉蒂亚。
对袁晨皓来说,决战无法避免。
因为这有2个战斗单位,所以袁晨皓不可能同时在锡韦雷克与马拉蒂亚打两场决定性的战斗,必须设法改变这个局面。
正是如此,从15日下午开始,针对锡韦雷克的炮击突然猛烈了许多。
到此,马拉蒂亚方向上的决战态势终于形成了。。.。
阿塔图尔克大坝被毁之后,裴承毅别无选择,只能让袁晨皓强攻锡韦雷克。
15日天亮前,第十战斗单位放弃了前往加济安泰普的计划,从尚勒乌尔法北上前往锡韦雷克,协助第一战斗单位强攻这座军事要塞。同一天上午,裴承毅给王学平与江晚承下达了新的命令,即第八战斗单位继续死守巴赫切,第五战斗单位在固守阵地的时候要向美土联军、特别是奥斯曼尼耶南面的美军第2装甲师施压。
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安排,因为第六战斗单位的战斗旅被困在了尼济普,支援旅的大部分兵力都得南下前往叙利亚北部地区,救助被洪水围困的叙利亚平民。更要命的是,受突如其来的洪水影响,叙利亚当局遇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为了稳住叙利亚的局势,共和国当局已经答应紧急提供一批救灾物资,而承担运输任务的就是之前用来安排运送第七战斗单位的战略运输机群。也就是说,被裴承毅寄以厚望的第七战斗单位无法及时到达战场。如此一来,不但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要继续死守,就连南面的第九战斗单位与第二战斗单位都得自寻出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的增援部队身上。
到此,北方战线上的战斗集中在了两个方向,一是锡韦雷克、二是巴赫切。
可以说,双方指挥官都知道,谁能率先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决定下一阶段作战行动的主要方向。
必须承认,共和国陆军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挑战。
在锡韦雷克,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要面对相当于2个师的美军部队,而在巴赫切,第八战斗单位则要顶住2个美军师的轮番进攻。让裴承毅担心的不是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能不能打下锡韦雷克,而是第八战斗单位能不能坚持到援军到达。
第八战斗战斗单位在巴赫切守了5天,而在出发的时候只带了5天的作战物资。因为第十战斗单位的支援旅要全力支持攻打锡韦雷克的作战行动,第六战斗单位的支援旅则都在南面参加救灾行动,所以为第八战斗单位运送作战物资的垂直起降运输机非常有限,每天最多只能运送400吨物资,而这仅仅是第八战斗单位一天所需物资的零头。如果无法为第八战斗单位提供作战物资,要想守住巴赫切,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按照王学平的报告,第八战斗单位的伤亡已经超过三成,如果继续坚持下去,不但伤亡数字会继续攀升,能否守住巴赫切都是个问题。
虽然有几个参谋建议让第五战斗单位前去支援第八战斗单位,但是裴承毅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客观的讲,第五战斗单位是当时唯一能够及时驰援巴赫切的作战部队,但是第五战斗单位的状态不比第八战斗单位好多少,伤亡比例超过了两成。更加重要的是。第五战斗单位也严重缺乏作战物资。用江晚承在战后的话来说,如果不是占领了奥斯曼尼耶,可以从美土联军手里夺取一些物资,第五战斗单位根本坚持不到15日。以当时的情况,让第五战斗单位放弃奥斯曼尼耶,前往巴赫切,不但不能起到增援第八战斗单位的作用,反而会使巴赫切成为美军的重点炮击目标,使2个战斗单位都受到更沉重的打击。事实上,把第五战斗单位派出去之后,裴承毅一直没让2个战斗单位一起行动,就是为了避免兵力过于集中,遭到美军远程炮火的重点打击。
以当时的情况,几乎没有办法增援第八战斗单位。
如此一来,裴承毅别无选择,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锡韦雷克方向上。
在向袁晨皓部署任务的时候,裴承毅就明确无误的提到,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得看能否及时打下锡韦雷克,并且及时向马拉蒂亚进军。只有在锡韦雷克与马拉蒂亚方向上向美土联军施加压力,迫使美土联军向这边增兵。才能缓解巴赫切方向上的压力,让第八战斗单位获得喘息机会。
这次,裴承毅改变了方法,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就直接提到,最迟不过16日凌晨,就算没能打下锡韦雷克,也要派遣部队从切尔米克向马拉蒂亚进军,并且在攻打马拉蒂亚的时候有所作为。
袁晨皓是个聪明人,不用裴承毅多说也知道该怎么处理当前的局势。
把第十战斗单位从尚勒乌尔法召回来的时候,袁晨皓就把伊朗与伊拉克的联络军官找了过来,给两伊军队安排了任务。伊朗陆军的3个师北上前往切尔米克,顶替之前在该方向上行动的第一战斗单位的作战部队,并且替第十战斗单位修建进攻阵地。伊拉克陆军的参战部队全部开赴锡韦雷克,顶替第一战斗单位执行围困任务。也就是说,袁晨皓摆出了围而不攻的架势。
当然,重点还是2个战斗单位。
第十战斗单位直接赶赴切尔米克,中途甚至没做停留。第一战斗单位将阵地移交给伊拉克军队之后,陆续到锡韦雷克西北方向上集结。虽然第十战斗单位的支援旅的主力仍然在南方活动,但是这番部署足以让杜奇威相信,共和国陆军很有可能在无法迅速攻占锡韦雷克的情况下,直接攻打马拉蒂亚。因为伊朗与伊拉克投入了大约10万兵力,除了在后方维持秩序与保护后勤交通线的部队之外,大约有6万兵力在前线活动,这些部队完全能在共和国陆军远程炮兵的支援下完成围困锡韦雷克的众人,加上第十战斗单位拥有非常强大的战术空运能力,所以杜奇威完全有理由为马拉蒂亚担心,至少在持续数天的战斗中,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不用为后勤保障发愁。更重要的是,美土联军把主力放在了锡韦雷克。马拉蒂亚的防御非常空虚,仅有2个土军旅与美军第101突击师的部分部队,根本不是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的对手。因为锡韦雷克其他方向上的通道已经被共和**队控制,所以占领马拉蒂亚就能迫使美土联军放弃锡韦雷克。如此一来,共和**队甚至不需要出动一兵一卒,就能全歼锡韦雷克的守军。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打下马拉蒂亚,而且得以非常快的速度打下马拉蒂亚。
以杜奇威的能耐,不可能不知道,这很有可能是裴承毅的“缓兵之计”。
开战到现在,第一战斗单位向西突击了近500千米,实际里程超过了1500千米,而且持续作战时间超过了半个月。要知道,在半岛战争期间,共和国陆军部队的持续作战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个星期,一次突击距离很少超过150千米。如果算上第一战斗单位在这10多天内参加过的战斗,就算共和国陆军在这10多内取得了很大进步,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了许多,第一战斗单位也已是强弩之末。相对而言,第十战斗单位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其进攻能力肯定降低了许多。
也就是说。这2个战斗单位能否打下马拉蒂亚是个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杜奇威完全有理由相信,正是因为在东面战场上作战的2个战斗单位的进攻力量大幅度下滑,裴承毅在安排作战行动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北上攻打马拉蒂亚的想法,让第十战斗单位去了尚勒乌尔法。要知道,马拉蒂亚是土耳其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就算裴承毅不打算进军安卡拉,为了战后谈判着想,也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攻占这座城市。从之前的战斗也看得出来,为了取胜,裴承毅不会有太多的顾虑。更不可能放过如此重要的目标。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参加进攻作战行动的共和**队无法顺利打下马拉蒂亚。
综合考虑整个北方战线上的局势,更让杜奇威相信,这是裴承毅在迫使他分兵。
锡韦雷克已经被合围,就算第101突击师的运输机群还能出动,也无法迅速将美军主力转移到马拉蒂亚。因为锡韦雷克的战略价值不在马拉蒂亚之下,如果丢掉锡韦雷克,无论如何也守不住马拉蒂亚,所以杜奇威只能另想他法,从其他地方调遣部队,加强马拉蒂亚的防御力量。
能够及时增援马拉蒂亚的,只有在巴赫切方向上活动的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
也就是说,杜奇威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有所取舍。
强攻巴赫切,还是保住马拉蒂亚?
这是一个非常痛苦,也非常艰难的抉择。
已经有足够的迹象表明,困守巴赫切的第八战斗单位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只要进攻持续下去,不出48小时,裴承毅就会放弃巴赫切,让这支作战部队向南突围。为了歼灭该部队,杜奇威已经做好了安排,打算在伊斯拉希耶北面投入1万美军与大约10万土耳其国民军。如果一切顺利,歼灭第八战斗单位之后,美土联军能够顺势攻打奥斯曼尼耶,歼灭盘踞在那里的第五战斗单位。虽然没能按照杜奇威之前的预料,如愿以偿的歼灭在尼济普受到洪水冲击的第六战斗单位,但是只要能够歼灭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同样能够改变战局。
杜奇威不可能不知道,裴承毅集中兵力攻打马拉蒂亚,就是向为巴赫切解围。
设想一下,如果杜奇威将围攻巴赫切的部队派去增援马拉蒂亚,就算在没有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共和**队仍然无法打通前往巴赫切的地面通道,裴承毅也很有可能让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先后向南突围,冲开美土联军的包围圈。到时候,就算能够守住马拉蒂亚,也无法重创对手的主力部队。因为第六战斗单位的损失并不大,所以裴承毅很有可能以调整部署的方式。最终集中3个、甚至5个战斗单位的强大兵力,再次向伊斯肯德伦发动进攻。就算裴承毅无法集中这么多兵力,也会设法把第七战斗单位派过来,与第六战斗单位一道顶替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不管怎么说,如果增援马拉蒂亚,美军很有可能措施扭转战局的唯一机会。
问题是,能够放弃马拉蒂亚吗?
虽然杜奇威坚信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的状态非常不理想,无法继续保持进攻强度,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两个战斗单位总能在最重要的关头创造奇迹。要知道,在此之前,也有人认为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打不下迪亚巴克尔。站在杜奇威的角度,他必须担心裴承毅假戏真做,即在美军不增援马拉蒂亚的情况下,让2个战斗单位集中全部力量发动进攻。
如果共和**队在24小时内打下马拉蒂亚,战局将边得对美军极端不利。
要知道,从马拉蒂亚到巴赫切,不但有高等级公路与铁路,沿途还没有一座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城市,全是些小城镇。也就是说,只要共和**队及时打下马拉蒂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军巴赫切。
显然,这就是裴承毅的用意。
不管杜奇威救不救马拉蒂亚,他都能替巴赫切的第八战斗单位解围。
从这个角度讲,杜奇威就不能不救马拉蒂亚。原因很简单,放走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最多是让美军少了两个战果而已。因为这两个战斗单位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损失惨重,所以很难在短期内再次参战。如果丢掉了马拉蒂亚,还放跑了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美军损失的就不是战果,而是最后一线希望。
15日上午,确定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开始调整部署后,杜奇威给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的指挥官下达了命令,让他们集结至少1个装甲旅与2个步兵旅的兵力,在傍晚之前从巴赫切出发,务必在16日天亮之前到达马拉蒂亚,并且协助在该地负责防御工作的第101突击师巩固防御阵地。
随后,杜奇威还联系了土军总参谋部,要求土军高度关注马拉蒂亚方向上的战斗。
当然,杜奇威没有忘记另外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让土耳其国民军立即投入刚刚动员起来的预备部队与民兵,在巴赫切与奥斯曼尼耶方向上顶替美军发起进攻,务必在马拉蒂亚方向上的战斗结束之前,阻止共和**队突围。
虽然没人认为土耳其国民军、而且是动员部队能够挡住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的突围步伐,但是杜奇威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尽量发挥土军的战斗力,为美军争取更多的机会。
杜奇威并不知道,他的对手不是裴承毅,而是袁晨皓。
虽然从当时的局面来看,袁晨皓很有可能料到杜奇威会从巴赫切抽调兵力增援马拉蒂亚,不然不会让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摆出攻打马拉蒂亚的架势,但是袁晨皓并不负责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也就不会为第八战斗单位考虑。事实上,裴承毅也没有让袁晨皓替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战行动考虑。由此可见,袁晨皓在安排这轮作战行动时,优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替第八战斗单位解围,而是要利用攻打马拉蒂亚的作战行动,让美军放弃坚固的防御阵地,在运动战中歼灭美军主力。
毫无疑问,攻打马拉蒂亚不是袁晨皓的目的。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袁晨皓的任务就是尽快向西突击,与西面战场上的友军会师,不然在此之前不会让第十战斗单位南下前往尚勒乌尔法。因为洪水阻挡了第十战斗单位向西挺进的步伐,所以袁晨皓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集中兵力攻打马拉蒂亚。
随着美军出动,袁晨皓才发现,他此举竟然帮了王学平与江晚承。
当然,这是好事。
确定美军准备增援马拉蒂亚之后,袁晨皓立即认识到,因为通往马拉蒂亚唯一公路线并没打通,而且地面公路里程超过了200千米,所以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不可能赶在美军的增援部队之前到达马拉蒂亚。
无法及时到达马拉蒂亚,那就意味着无法顺利打下马拉蒂亚。
也就是说,与西面战场上的友军会师的行动不会太顺利。
如果是别的指挥官,肯定会另寻他途,比如绕过马拉蒂亚。但是袁晨皓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人,而且在阿塔图尔克水库北面进军,要想利用铁路线运送物资,就必须攻占马拉蒂亚。
对袁晨皓来说,决战无法避免。
因为这有2个战斗单位,所以袁晨皓不可能同时在锡韦雷克与马拉蒂亚打两场决定性的战斗,必须设法改变这个局面。
正是如此,从15日下午开始,针对锡韦雷克的炮击突然猛烈了许多。
到此,马拉蒂亚方向上的决战态势终于形成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