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陶钵
作者:维斯特帕列    更新:2022-02-13 16:46
  打发走报喜的人,白秉德又让鹿三去请屠夫,挑了家里最大的一头猪杀了,做下十二件子的丰盛席面,款待亲朋好友和几乎整个村庄里的乡党。
  然后开祠堂,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白家列祖列宗,这一幕落到白鹿村人眼中,羡慕者有之,嫉妒者亦有之。
  而鹿泰恒则是满肚子的酸气,回到家里当着鹿家人的面嘀咕道,“当年泰和中秀才的时候都没这么大阵仗。”
  这话连鹿泰和自己都没好意思接,他当年考上秀才都多大年纪了?白嘉轩现在又是多大?
  鹿泰和明白,他能考上秀才已经是极限,当年朱先生十六岁考中秀才,现如今白嘉轩还不到十六呢,朱先生几年后就中了举人,白嘉轩八成也能考中,秀才还不算什么,举人那可就不得了了。
  鹿泰恒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发完牢骚就开始想解决办法了,他瞅了一眼鹿子霖长叹一声,哎,都是从小一块儿玩到大的,怎么我家孩子就差这么远呢?
  “子霖,你年纪也不小了,既然学不出来,那就回来帮忙干活吧,早点娶个媳妇儿,给鹿家继承香火!”
  哎,儿子是没指望了,那就赶紧生孙子,瞅瞅孙子里能不能冒出个读书种子来,要不然今后就要一直被白家压住了。
  鹿子霖十分委屈,白嘉轩之前也不见得比我强啊?为啥最近变化那么大?他哪知道对面早就换人了。
  考中之后,李明浩忙活了好些天,在家宴请亲朋好友,去县里答谢县令,和同科得中的其它秀才聚会、饮酒作诗……直到半个月后才清闲下来。
  重新回到白鹿村,白秉德终于跟他提起了人生大事,“嘉轩,最近鹿家正在给子霖说媳妇儿呢,你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也该把婚结了?”
  李明浩当然不想这么快结婚,他也早就料到这回回来白秉德肯定会催他,于是拿出了准备好的理由,“先生说我这几年正是读书的好时候,让我不要耽误了,我也想好好学几年,等将来中了举人再说吧!”
  一听到举人两个字,白秉德不说话了,他固然急着抱孙子,可要是为此耽误了儿子拿下举人功名,那就太不划算了。
  “好,那就再等几年,等你下次考完试再说!”白秉德应了下来,他已经想好了,下次要是能中自然皆大欢喜,到时候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一起办,来个双喜临门。
  要是运气不好没中……不可能不中,自家女婿能中,那嘉轩也一定能中,到时候再在村里热闹一番,然后借机把祠堂翻修下,他这辈子就值了。
  在家里呆了两天,李明浩便重新回到白鹿书院,打算继续听从朱先生的教导,开始为乡试做准备。
  可朱先生却另有安排,“嘉轩,你的八股现在已经入了门,我这边能教你的东西都教你了,你继续留在我这儿我学不到啥。”
  然后他拿出一封书信,“你拿着这封信去关中书院,从今往后就在关中书院求学吧!那里面的老师学问比我好,你到了那边也要好好学。”
  要论儒学方面的造诣,李明浩并不觉得关中书院能有几位老师比朱先生厉害,不过考举人的话,去关中书院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关中书院毕竟是全陕西乃至整个西北最好的书院,每次乡试都有不少学生中举,在应试技巧方面肯定比朱先生强。
  李明浩谦让一番,见朱先生态度坚决,便答应下来,双手接过书信,朱先生点点头,给他说起了关中书院的情况。
  书院有那几位有名的老师,每年束脩几何,在西安城求学每个月又要多少开销等等,以及叮嘱李明浩,千万不能被西安城的繁华所迷惑,万事以学业为上。
  “学生记住了!”李明浩一一应下,经历了后世的繁华之后,如今的西安城在他眼里实在是谈不上有什么太大诱惑。
  衣食住行这些自不用说,那怕是娱乐业,如今的西安也没了盛唐时“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景象,而且多是小脚姑娘,也没“胡姬压酒”,李明浩压根就提不起兴趣来,朱先生的顾虑是白担心了。
  “晚上在我这儿吃饭,我给你践行,明天一早就回去跟你爹商量吧!”说完正事,朱先生带着李明浩回到后院,招呼李明浩的姐姐做饭。
  吃完饭,俩人难得的闲聊起来,李明浩趁机说起了自己上次去西安城的见闻,还把那几本书拿了出来。
  朱先生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看,“怎么,你也信了店主的话?打算走一走终南捷径?”
  “并非如此,学生只是觉得,我中华自古强盛,为了近几十年却屡受西洋诸国欺辱,故而想一探究竟!”
  朱先生这才点点头,“虽说你现在看这些书还有点早,不过既然买了那就继续看吧,只是仍需以学业为重,不可把过多心思放在这上面。”
  说完朱先生便翻看起来,当看到志刚对海滩浴艳羡不已时,朱先生很是不满;当看到西班牙女主伊莎贝拉时,又沉思良久。
  等他翻到曼彻斯特纺织业的篇章时,李明浩试探着说道,“洋人这纺布的本事,竟然如此厉害。”
  朱先生摇摇头,“男耕女织本是天理,英吉利人用机器纺布,与妇女纺布相较胜之多矣;然谷贱伤农,恐怕英吉利乡间自此再不闻织布声,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怕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朱先生的目光倒也敏锐,英国纺织业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破产是紧密相连的,羊吃人的故事,读过书的人都听过。
  可惜他的目光也只落到了那些破产农民的身上,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大工厂生产究竟给英国带来了什么,又会对中国带来怎样的冲击,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吧!
  这让李明浩不由得想起了小说中,朱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我自知不过是一只陶钵!”
  这个评价倒也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