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二六 没有把握
作者:我是蓬蒿人 更新:2023-02-23 10:57
皇朝以一敌三、多线作战,这的确不是一个理想的局面。
实事求是地说,对眼下的大晋而言,走这条路确实会颇为艰难,不仅皇朝压力大、军队伤亡也会多,且容不下大的意外。
可意外未必不会来。
格兰帝国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真到了关键时候,仅仅是安德鲁、弗朗西斯科带着圣者境高手下场,就足以让大晋陷入险境。
若是可以有选择,赵宁当然不愿把本来可以归顺的秦国推到对立面去。如果魏氏能够归降,都不需要秦国高手们为朝廷而战,只要他们不帮敌人,赵晋的顶级战力就不会陷入太大劣势。
但这个可能果真会出现吗?魏无羡当真愿意被招降?
有多少时候多少事,就是因为自己想要它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选择了相信,最终犯下了愚蠢而致命的错误,导致自己损失惨重,沦落到根本无法接受的境地?
对好事的幻想,对希望的痴迷,是决策者最大的忌讳。
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谨慎无大错,赵宁需要克制心中蠢蠢欲动的,对胜利与功成的渴求。过分的渴盼是贪婪的毒蛇,世间无数种陷阱专门为其而设。
回到茶案后坐下,赵宁端起茶杯啜了一口。
他的心绪依然平静,一如既往的平静。
跟魏无羡的会晤虽然没有任何成果,但至少不曾暴露任何破绽。现在回顾整个见面过程,赵宁在细细思索之下,心中渐渐有了触动。
他先前的种种判断,除了现实利益方面的考量,还建立在一个相当稳固的前提下:苏叶青的情报准确无误。
但如果苏叶青的情报有问题呢?
作为细作,苏叶青已经工作了二十年,她之前传回了无数消息,大的小的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赵氏因之获得了难以准确计算的好处。二十年的成绩与建立在成绩上的信任,可谓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赵宁没道理怀疑苏叶青。
包括苏叶青的能力。
但身为决策者,赵宁在看问题的时候必须全面思考,从不同角度去认真分析,抽丝剥茧地推算各种可能性,以此达到没有遗漏的目的。
事情总是在变化,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更何况苏叶青身在敌国,周围的每一步都是危险,她根本无法掌控一切。
如果今天魏无羡没来,赵宁不曾跟魏无羡有这场会晤,他就算去想苏叶青情报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只是例行公事,不会过于深究。
因为过往的经验与信任,就算有问题,赵宁也难以发现。
但现在,想起魏无羡的悲愤、无奈与痛苦,赵宁就不得不深入分析。倘若魏无羡的情绪不是作假,如果魏氏真的有意归顺,那事情会是什么样的真面目?
问题是,真有这种可能吗?
中原大战时与吴国结盟跟朝廷开战的魏氏,现在却要归顺?
可能性当然不是一点儿都没有。
这些年来,赵宁一直跟魏无羡保持着私交,他从异界回来之后,也会把在彼岸界的见闻都分享给魏无羡,私下来往时除了必要机密,两人依旧是坦诚相待。
他们毕竟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也是国战时并肩浴血的袍泽。
赵宁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两人的交情,另一方面正是为了潜移默化影响魏无羡,拓展对方的视野,开阔对方的胸襟,让对方认识到真正的天下大势、文明潮流,引导对方投身其中。
而不是一味逆势而行!
如今的大晋日渐强势,而秦国呢?
逐鹿中原时,秦国就不是大晋的对手,倾举国之力却连河东都未曾攻下,眼下大晋获得了彼岸界文明力量的加持,而秦国什么都没得到,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强弱之别愈发悬殊,如若云泥。
魏无羡看到了这种悬殊。
他不是天人境修行者,秦国无法从彼岸界获得滋补,天下大势风云变幻,魏氏跟秦国却成了局外人,未来的命运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从现实利益的角度上看,现在弱小以后只会更加孱弱的秦国,只有一个选择:抱大腿。
摆在秦国面前的大树只有三棵。
大晋,吴国,天元帝国。
选择吴国吗?吴国本就不如大晋强盛。如果魏无羡去吴国看过,把吴国跟大晋比较过,就知道除了眼下这一战,吴国再也不会有机会。
选择天元帝国?不是没有可能。但跟选择吴国、大晋比起来,选择天元帝国的理由不坚实。
真要说,选择大晋的理由也不是那么坚实,因为那意味着魏氏要失去权贵的特殊身份。
如果魏氏愿意归顺,那只能是魏无羡的思想高度超出了一时利益的束缚,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如若事实真是这样,那只能说明我之前的所作所为,的确是都起到了效果。”赵宁摸了摸下巴。看不到未来与文明大势的魏无羡,很难会生出归顺朝廷的想法。
“先假设魏氏真心归顺朝廷,那么出问题的就是苏叶青。”想到这里,赵宁脸色变了。
秦国既然不曾与天元帝国结盟,那苏叶青的情报就出了岔子。
赵宁首先排除了苏叶青背叛大晋的可能——这毋庸置疑。
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个:萧燕向苏叶青传递了假消息。
也就是说,苏叶青暴露了!
这个可能性有没有?
二十年没暴露的苏叶青,突然之间就暴露了?
可能性当然有。正因为苏叶青在漠北工作了二十年,无论做得多好都会雁过留痕,所以现在才会暴露!biQuka.Com
要知道,她可是在萧燕身边活动,而萧燕并不是一般人。她本身就是资深细作,乾符初年她是以燕平为中心,在齐朝建立过地下情报王国!
这也就意味着,苏叶青刚刚传回的情报,极有可能都是假的!
最为关键的是,苏叶青现在非常危险!
赵宁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火烧眉毛般放下茶杯霍然起身。
下一刻,他又坐了回去。
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冷静。
一切都是推测,尚无证据支撑,他不能把想象当作现实,更不可能轻举妄动。万一事情不是这样,贸然行动的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退一步说,就算苏叶青已经暴露,他也不能太过着急,周全的应对之策需要冷静的思考。身为皇朝太子,他需要时时刻刻顾全大局,对革新大业负责,不可能意气用事。
赵宁再度陷入沉思。
他一遍又一遍地思考相关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推翻重来,不厌其烦地寻找破绽,并思索应对之法。
心中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之后,他离开茶楼,回到枢密院,把黄远岱、周鞅叫了过来,将所有事都跟对方陈述一遍,询问他们的看法。
听完赵宁的讲述,黄远岱摸出酒葫芦呷了两口,趁着咂摸咂摸嘴的工夫,快速理清了事情的深浅,随后给出了他的初步意见:
“如若苏统领已经暴露,那么她现在就已经落入萧燕的严密监控中,除非殿下亲自出手,否则很难让苏统领脱离险境。
“但我不建议殿下立即去救援苏统领。”
赵宁:“理由。”
黄远岱不紧不慢地道:“其一,殿下一旦出动,就意味着告诉天元帝国,我们已经知道了苏统领身份暴露,明白她刚刚传回的消息是假的,这便会失去将计就计、借此大做文章的机会。
“其二,苏统领麾下的人手太多了,大量皇朝细作在漠北活动,殿下能救回苏统领,难道还能把他们都救回来?
“一旦殿下出手,后续天元帝国必然立即大肆捕杀他们!
“届时成千上万名背井离乡、在漠北辛苦奋战多年的皇朝义士,就会平白牺牲。哪怕殿下告诉他们立即撤出、各自逃命,没有大军接应,他们依然会死伤无数。”
赵宁默然不语。
苏叶青在漠北二十年,她麾下的战士同样如此,成千上万的革新战士都有家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与哀愁。
周鞅是个急性子,见黄远岱停了下来,禁不住连忙催促:“你快说对策!”
黄远岱没有急着出声,又开始仰头喝酒,而且是一口接一口。他需要一点时间来让自己的思虑更加周全。片刻后,黄远岱抹了一把稀疏的胡须,不疾不徐地道:
“萧燕没有立即逮捕苏统领,而是让后者传递假情报,这就说明萧燕想要用苏统领的情报渠道大做文章,也就是说苏统领暂时安全。
“如今敌明我暗,何不将计就计?
“苏统领传回的情报必然是假的,正好帮我们排除错误选项,而我们不仅可以借助苏统领向萧燕传递假消息,还能在必要时设下连环套,反将对方一军。
“总而言之,保持现状好处多多。”
赵宁依然沉默不语。
他在思索这个对策的漏洞。
黄远岱补充道:“况且苏统领的暴露只是推测,我们还没有证明。如果现在就贸然行动,把苏统领接回来,万一她其实没有暴露,那我们岂不是自乱了阵脚?”
周鞅点头附和:“言之有理。”
赵宁抬头看了看他俩,想了想,把扈红练叫了进来,吩咐她:“暂停手头事务,你亲自带人,去查证苏统领是否已经暴露。记住,行动一定要隐秘,无论查明的结果如何,都不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扈红练眉眼肃杀地领命而去。
“那秦国的事怎么处理?”
周鞅寻思着问,“萧燕跟苏统领说过,天元帝国跟秦国有了军事同盟,要是我们跟魏氏接触,推进招降他们这件事,就说明我们根本没相信她这个消息,或者是证伪了这个消息。
“一旦萧燕知道此事,就会明白苏统领的情报失去了我们的信任,那就不会再通过苏统领给我们传递情报,让我们没法再借题发挥,甚至对方会立即抓捕苏统领!”
说到这,周鞅长叹一声。
他接着道:“可如果不跟魏氏接触,不回应魏无羡今日的诚意,只怕是会寒了魏氏的心,把他们推向我们的对立面。”
黄远岱瞅了他一眼:“魏氏是不是真心归顺,眼下还没有定论。
“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证明苏统领已经暴露,萧燕故意传递了假消息,才能确定秦国没有跟天元帝国暗中结盟。
“如果我们刚刚接到苏统领传回的,天元帝国跟秦国结盟的情报,马上就跟魏氏眉来眼去,这不是直接告诉萧燕我们没有信她的消息?”
周鞅忧心不减,重重击节:“可查明苏统领是否暴露需要时间!要是魏氏在这个时间段内,下定了跟吴国、天元帝国结盟的决心,那我们岂不是错失良机、损失巨大?”
黄远岱摸着胡须沉吟不语,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半响后才道:“如果魏氏果真决定归顺,就不会碰了一次壁就改变立场。”
周鞅不同意黄远岱的这个论断,他摇了摇头:“难说。强者的自尊心也都是很强的,而曾经的强者沦为弱者后,这种自尊心还会被无限放大,变得十分敏感。
“殿下对魏无羡那般冷漠,只怕已经让对方深感受辱,对方未尝不会意气用事。毕竟,王室受辱就等于国家受辱。”
说到这,两人一起看向赵宁。
那意思很明白,现有的信息就只能分析到这,事情无法拥有百分百的把握,这种时候他们已经没法发挥更多作用,一切都只看赵宁根据已有信息作出怎样的抉择。
赵宁知道,无论他做出怎样的决策,都不可能一定正确。
一定正确的决策本就极其稀少,要是什么都能确定下来,条件完美无缺,那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还需要什么决策者?
赵宁道:“先不必跟魏氏接触,等扈红练的调查结果。”
黄远岱与周鞅拱手应诺。
实事求是地说,对眼下的大晋而言,走这条路确实会颇为艰难,不仅皇朝压力大、军队伤亡也会多,且容不下大的意外。
可意外未必不会来。
格兰帝国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真到了关键时候,仅仅是安德鲁、弗朗西斯科带着圣者境高手下场,就足以让大晋陷入险境。
若是可以有选择,赵宁当然不愿把本来可以归顺的秦国推到对立面去。如果魏氏能够归降,都不需要秦国高手们为朝廷而战,只要他们不帮敌人,赵晋的顶级战力就不会陷入太大劣势。
但这个可能果真会出现吗?魏无羡当真愿意被招降?
有多少时候多少事,就是因为自己想要它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选择了相信,最终犯下了愚蠢而致命的错误,导致自己损失惨重,沦落到根本无法接受的境地?
对好事的幻想,对希望的痴迷,是决策者最大的忌讳。
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谨慎无大错,赵宁需要克制心中蠢蠢欲动的,对胜利与功成的渴求。过分的渴盼是贪婪的毒蛇,世间无数种陷阱专门为其而设。
回到茶案后坐下,赵宁端起茶杯啜了一口。
他的心绪依然平静,一如既往的平静。
跟魏无羡的会晤虽然没有任何成果,但至少不曾暴露任何破绽。现在回顾整个见面过程,赵宁在细细思索之下,心中渐渐有了触动。
他先前的种种判断,除了现实利益方面的考量,还建立在一个相当稳固的前提下:苏叶青的情报准确无误。
但如果苏叶青的情报有问题呢?
作为细作,苏叶青已经工作了二十年,她之前传回了无数消息,大的小的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赵氏因之获得了难以准确计算的好处。二十年的成绩与建立在成绩上的信任,可谓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赵宁没道理怀疑苏叶青。
包括苏叶青的能力。
但身为决策者,赵宁在看问题的时候必须全面思考,从不同角度去认真分析,抽丝剥茧地推算各种可能性,以此达到没有遗漏的目的。
事情总是在变化,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更何况苏叶青身在敌国,周围的每一步都是危险,她根本无法掌控一切。
如果今天魏无羡没来,赵宁不曾跟魏无羡有这场会晤,他就算去想苏叶青情报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只是例行公事,不会过于深究。
因为过往的经验与信任,就算有问题,赵宁也难以发现。
但现在,想起魏无羡的悲愤、无奈与痛苦,赵宁就不得不深入分析。倘若魏无羡的情绪不是作假,如果魏氏真的有意归顺,那事情会是什么样的真面目?
问题是,真有这种可能吗?
中原大战时与吴国结盟跟朝廷开战的魏氏,现在却要归顺?
可能性当然不是一点儿都没有。
这些年来,赵宁一直跟魏无羡保持着私交,他从异界回来之后,也会把在彼岸界的见闻都分享给魏无羡,私下来往时除了必要机密,两人依旧是坦诚相待。
他们毕竟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也是国战时并肩浴血的袍泽。
赵宁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两人的交情,另一方面正是为了潜移默化影响魏无羡,拓展对方的视野,开阔对方的胸襟,让对方认识到真正的天下大势、文明潮流,引导对方投身其中。
而不是一味逆势而行!
如今的大晋日渐强势,而秦国呢?
逐鹿中原时,秦国就不是大晋的对手,倾举国之力却连河东都未曾攻下,眼下大晋获得了彼岸界文明力量的加持,而秦国什么都没得到,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强弱之别愈发悬殊,如若云泥。
魏无羡看到了这种悬殊。
他不是天人境修行者,秦国无法从彼岸界获得滋补,天下大势风云变幻,魏氏跟秦国却成了局外人,未来的命运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从现实利益的角度上看,现在弱小以后只会更加孱弱的秦国,只有一个选择:抱大腿。
摆在秦国面前的大树只有三棵。
大晋,吴国,天元帝国。
选择吴国吗?吴国本就不如大晋强盛。如果魏无羡去吴国看过,把吴国跟大晋比较过,就知道除了眼下这一战,吴国再也不会有机会。
选择天元帝国?不是没有可能。但跟选择吴国、大晋比起来,选择天元帝国的理由不坚实。
真要说,选择大晋的理由也不是那么坚实,因为那意味着魏氏要失去权贵的特殊身份。
如果魏氏愿意归顺,那只能是魏无羡的思想高度超出了一时利益的束缚,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如若事实真是这样,那只能说明我之前的所作所为,的确是都起到了效果。”赵宁摸了摸下巴。看不到未来与文明大势的魏无羡,很难会生出归顺朝廷的想法。
“先假设魏氏真心归顺朝廷,那么出问题的就是苏叶青。”想到这里,赵宁脸色变了。
秦国既然不曾与天元帝国结盟,那苏叶青的情报就出了岔子。
赵宁首先排除了苏叶青背叛大晋的可能——这毋庸置疑。
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个:萧燕向苏叶青传递了假消息。
也就是说,苏叶青暴露了!
这个可能性有没有?
二十年没暴露的苏叶青,突然之间就暴露了?
可能性当然有。正因为苏叶青在漠北工作了二十年,无论做得多好都会雁过留痕,所以现在才会暴露!biQuka.Com
要知道,她可是在萧燕身边活动,而萧燕并不是一般人。她本身就是资深细作,乾符初年她是以燕平为中心,在齐朝建立过地下情报王国!
这也就意味着,苏叶青刚刚传回的情报,极有可能都是假的!
最为关键的是,苏叶青现在非常危险!
赵宁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火烧眉毛般放下茶杯霍然起身。
下一刻,他又坐了回去。
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冷静。
一切都是推测,尚无证据支撑,他不能把想象当作现实,更不可能轻举妄动。万一事情不是这样,贸然行动的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退一步说,就算苏叶青已经暴露,他也不能太过着急,周全的应对之策需要冷静的思考。身为皇朝太子,他需要时时刻刻顾全大局,对革新大业负责,不可能意气用事。
赵宁再度陷入沉思。
他一遍又一遍地思考相关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推翻重来,不厌其烦地寻找破绽,并思索应对之法。
心中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之后,他离开茶楼,回到枢密院,把黄远岱、周鞅叫了过来,将所有事都跟对方陈述一遍,询问他们的看法。
听完赵宁的讲述,黄远岱摸出酒葫芦呷了两口,趁着咂摸咂摸嘴的工夫,快速理清了事情的深浅,随后给出了他的初步意见:
“如若苏统领已经暴露,那么她现在就已经落入萧燕的严密监控中,除非殿下亲自出手,否则很难让苏统领脱离险境。
“但我不建议殿下立即去救援苏统领。”
赵宁:“理由。”
黄远岱不紧不慢地道:“其一,殿下一旦出动,就意味着告诉天元帝国,我们已经知道了苏统领身份暴露,明白她刚刚传回的消息是假的,这便会失去将计就计、借此大做文章的机会。
“其二,苏统领麾下的人手太多了,大量皇朝细作在漠北活动,殿下能救回苏统领,难道还能把他们都救回来?
“一旦殿下出手,后续天元帝国必然立即大肆捕杀他们!
“届时成千上万名背井离乡、在漠北辛苦奋战多年的皇朝义士,就会平白牺牲。哪怕殿下告诉他们立即撤出、各自逃命,没有大军接应,他们依然会死伤无数。”
赵宁默然不语。
苏叶青在漠北二十年,她麾下的战士同样如此,成千上万的革新战士都有家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与哀愁。
周鞅是个急性子,见黄远岱停了下来,禁不住连忙催促:“你快说对策!”
黄远岱没有急着出声,又开始仰头喝酒,而且是一口接一口。他需要一点时间来让自己的思虑更加周全。片刻后,黄远岱抹了一把稀疏的胡须,不疾不徐地道:
“萧燕没有立即逮捕苏统领,而是让后者传递假情报,这就说明萧燕想要用苏统领的情报渠道大做文章,也就是说苏统领暂时安全。
“如今敌明我暗,何不将计就计?
“苏统领传回的情报必然是假的,正好帮我们排除错误选项,而我们不仅可以借助苏统领向萧燕传递假消息,还能在必要时设下连环套,反将对方一军。
“总而言之,保持现状好处多多。”
赵宁依然沉默不语。
他在思索这个对策的漏洞。
黄远岱补充道:“况且苏统领的暴露只是推测,我们还没有证明。如果现在就贸然行动,把苏统领接回来,万一她其实没有暴露,那我们岂不是自乱了阵脚?”
周鞅点头附和:“言之有理。”
赵宁抬头看了看他俩,想了想,把扈红练叫了进来,吩咐她:“暂停手头事务,你亲自带人,去查证苏统领是否已经暴露。记住,行动一定要隐秘,无论查明的结果如何,都不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扈红练眉眼肃杀地领命而去。
“那秦国的事怎么处理?”
周鞅寻思着问,“萧燕跟苏统领说过,天元帝国跟秦国有了军事同盟,要是我们跟魏氏接触,推进招降他们这件事,就说明我们根本没相信她这个消息,或者是证伪了这个消息。
“一旦萧燕知道此事,就会明白苏统领的情报失去了我们的信任,那就不会再通过苏统领给我们传递情报,让我们没法再借题发挥,甚至对方会立即抓捕苏统领!”
说到这,周鞅长叹一声。
他接着道:“可如果不跟魏氏接触,不回应魏无羡今日的诚意,只怕是会寒了魏氏的心,把他们推向我们的对立面。”
黄远岱瞅了他一眼:“魏氏是不是真心归顺,眼下还没有定论。
“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证明苏统领已经暴露,萧燕故意传递了假消息,才能确定秦国没有跟天元帝国暗中结盟。
“如果我们刚刚接到苏统领传回的,天元帝国跟秦国结盟的情报,马上就跟魏氏眉来眼去,这不是直接告诉萧燕我们没有信她的消息?”
周鞅忧心不减,重重击节:“可查明苏统领是否暴露需要时间!要是魏氏在这个时间段内,下定了跟吴国、天元帝国结盟的决心,那我们岂不是错失良机、损失巨大?”
黄远岱摸着胡须沉吟不语,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半响后才道:“如果魏氏果真决定归顺,就不会碰了一次壁就改变立场。”
周鞅不同意黄远岱的这个论断,他摇了摇头:“难说。强者的自尊心也都是很强的,而曾经的强者沦为弱者后,这种自尊心还会被无限放大,变得十分敏感。
“殿下对魏无羡那般冷漠,只怕已经让对方深感受辱,对方未尝不会意气用事。毕竟,王室受辱就等于国家受辱。”
说到这,两人一起看向赵宁。
那意思很明白,现有的信息就只能分析到这,事情无法拥有百分百的把握,这种时候他们已经没法发挥更多作用,一切都只看赵宁根据已有信息作出怎样的抉择。
赵宁知道,无论他做出怎样的决策,都不可能一定正确。
一定正确的决策本就极其稀少,要是什么都能确定下来,条件完美无缺,那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还需要什么决策者?
赵宁道:“先不必跟魏氏接触,等扈红练的调查结果。”
黄远岱与周鞅拱手应诺。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