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交 锋(三)
作者:淮南老雁    更新:2022-01-01 08:31
  (情人节快乐啊!)
  *猩红色的战旗在迎着西风烈烈翻卷,野诗良辅的心也如同这翻卷的红旗一样起伏不定。
  “八年了。”
  这一刻我等了整整八年。而凤翔军将士整整等了五十年。
  张大使,野诗良辅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前凤翔节度使张敬则的音容笑貌浮现在野诗良辅的脑海中。张敬则一生志在恢复河湟,可惜壮志未酬就病死于永贞二年,死前尚且口诵杜甫的《蜀相》道: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口呼“过河”而死。而他要过的这条河,就在自己面前数百里的地方。
  那个地方过去是大唐治下,现在被吐蕃占据。过去的大唐百万子民都已经沦为了奴隶,而吐蕃和过去生活在大唐治下的羌人、党项人都成为了领主,驱使着汉人奴隶。那些过去以大唐子民自傲的人,现在被迫剃发换装,弯着腰走路。
  “没有哪一天,小老儿不向东望着王师来的。”
  野诗良辅犹记得那一年他和郝玼二人拨了一个吐蕃人的营寨后,救出的一个汉人奴隶所说的话。那个汉人只有四十来岁,可是头发却已经全白了,满口的牙掉得干干净净,腰也再直不起来了。
  “不只是小老儿,这河湟百万汉儿,哪一个不是翘首以盼哪。”
  那汉人满口漏风的话野诗良辅似乎依然记得清清楚楚。野诗良辅是胡人,但是入唐已经数代,以唐人自居。望着被吐蕃人摧残的残破家园,野诗良辅还记得那一天自己和郝玼立下的誓言。从此自己和郝玼每战必争先,遇到吐蕃人几乎从来不留活口。使得自己和郝玼两人在吐蕃恶人中有了专治小儿啼哭的恶名。
  郝玼到泾原之后,依然保留了自己的习惯,每战得蕃俘,必刳剔而归其尸,蕃人畏之如神。郝玼奉诏入朝后,屡立大功,现在已经节制一方,据说吐蕃赞普原本为郝玼开出的等身金的赏格现在已经翻了好几倍。自己却还只是陇州刺史、右军(十一军)兵马使,勉强换个等身金的赏格。李愬重新坐镇凤翔后,曾打趣野诗良辅道:
  “良辅这样的将才再多出几个,恐怕就像陛下所说的那样,吐蕃国就要破产了。”
  三天前,郝玼已经率领泾原军以及神策军第三第四军屯兵编组的第七十军合计六万五千人,在浅水原祭奠了当年平凉劫盟死难的大唐将士的二冢——“旌义冢”、“怀忠冢”(贞元三年,泾州刺史,充四镇、北庭行营,兼泾原节度支度营田等使刘昌至平凉劫盟之所,收聚亡殁将士骸骨坎瘗之。德宗下诏深自克责,遣秘书少监孔述睿及中使以御馔、内造衣服数百袭,令昌收其骸骨,分为大将三十人,将士百人,各具棺槥衣服,葬于浅水原。建二冢,大将曰“旌义冢”,将士曰“怀忠冢”。诏翰林学士撰铭志祭文。)之后,以张平子为先锋从出弹筝峡口奇袭平凉城,之后自平凉、连云堡、胡谷堡兵分三路出师。而朝廷的旨意已经下达,以太子李纯为关内陇右兵马大元帅,以吕温为行军长史,王播为供军使,率领近卫第二军开赴泾州设立陇右行台,正式开始了陇右战役。诏令以凤翔节度使李愬、泾原节度使郝玼、保义军节度使刘滽为行台副元帅,克日进兵。
  今天,就是凤翔军进军的日子。
  “诸位将军,我左路军——凤翔十一、十二军,神策第一、第二军、右屯卫第七十二军——的任务,是负责南方战线,收复临洮之后渡过洮水,收复河湟,逼迫鄯州,吸引吐蕃军主力,确保兰州会战和河西会战的胜利。保义军出师秦州之后将向南展开,负责保护我们的侧翼和后路,泾原军和神策三四军组成的右路军在我们的北面,负责夺取兰州,而后渡河和稍候出师的李光颜右仆射的夏绥军一道进行河西会战,收复河西。之后才能调头渡河,和我军合并作战,这就意味着,在长达数月的时间内,我左路军和保义军数万将士将独自面对吐蕃军至少二十五人的压迫,诸位将军有信心吗?”
  有,当然有,望着十一军飘扬的“敬则军”军旗,野诗良辅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举起了手中的马鞭。
  “启奏陛下,郝玼奏报,大军已经进逼兰州五泉城下。”
  内阁会议上,裴度简要地通报了最新的军情。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大业十三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武德二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至今已经整整五十年。如今*的旗帜重新出现在五泉城下,在座的内阁诸人不由得一阵激动。
  裴度的奏报还没有完,等众人激动的声浪稍稍平息后,又道:
  “凤翔节度使李愬率军自十七日、在郝玼出师三日后乘势自天水出击,右军兵马使野诗良辅率领万余轻骑日行百里,击溃吐蕃武胜军,日前奏报,已经收复狄道,兵临洮水。”
  狄道乃是临洮州治,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更是大唐皇室所属的陇右李氏的发源地,所以一听说收复狄道,内阁诸臣纷纷起身,道:
  “恭贺陛下!”
  一时甚至没有注意到裴度所说的兵临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