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9章 唐太后垂帘听政
作者:蜡笔疯叔 更新:2022-01-01 03:57
唐渊心里掂量,自己与白恪和王天鹏相比,都没有优势,那么只能跟典氏兄弟比一比了。
典氏集团势力的核心并不是河西大将典刑,而是他的父亲——典效忠。
老将军今年七十一岁,现在还活着呢,他跟唐琪的联络一直都很隐蔽。
典效忠与唐琪的关系,还是白恪跟唐渊透露的,就在他们从燕云出发前一刻。
白恪是唐家的姑爷,经常呆在唐府,而唐府老家将典效忠跟他之间多有谈话。这些事,唐琪一直没跟唐渊说过。如果白恪也不说,或许现在唐渊还蒙在鼓里。唐渊一直以为典氏集团势力的核心是河西大将典刑。
典效忠不是祁东阳的拜把子哥们,却是祁东阳的半个师父,可惜老将军过了五十岁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太好,据说得了类风湿,骨骼变形,行动不便。
典刑的年纪也不小了,今年四十七岁,他是看着唐琪从小屁孩一点点长大的,唐琪小时候虎头虎脑很讨人喜欢,闲暇之时,这群将军们就拿她逗闷子寻开心,典刑也经常逗唐琪玩。
逗着逗着孩子长大了,可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密,包括在唐琪接管暂时第四新兵师的时候,还把大将军典刑从陇右调过来,亲自传授陈豹刀法。
那可是三千里路。
不是深厚感情,谁愿意跑那么远?
而典氏兄弟中,典梼、典枭跟着唐琪在河北战场出生入死,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跟唐琪之间的感情更为深厚,互相之间也更加信任。
唐琪与典氏兄弟有多层关系,跟他们比起来……
“我怎么感觉我是这群人里关系最薄的呢?”唐渊突然自语:“如果将来唐琪要办我们这群人的话,我肯定是第一个啊。”
这次唐虎显得倒是很机灵,他竟然一下子就听懂了唐渊的话,立刻插嘴道:“不能,肯定不能。”
“为什么?”
“你是小白脸啊,唐琪稀罕你。”
“滚——!”
——
祁承本已被剥夺军职,却又突然反回军中,不用说也知道,这一定是唐琪安排的。
祁承回来之后,必然是这三支部队的总监军,代替赵錾继续监督西进。
他还带来一个孩子。
“你儿子?”唐渊问。
“太子。”祁承慧黠一笑。
唐渊当然不信,他笑了笑,“那咱们继续出发吧,据说皇帝陛下的身体不太好了。”
“是的。”
——
趁着皇帝陛下的病情还没恶化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幽州军、飞虎军、虎贲军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以出乎预料的速度,几乎是急行军来到了河西重镇武威。
武威城并不很大,但城墙很高。
高到令人绝望。
平常用的攻城云梯,连续绑上三节,也未必够得着垛口。
面对如此高的城墙,只能是望墙兴叹,要想获胜,只能数倍兵力围困此城,最后拼到底谁的粮食更多。
唐渊对陈豹道:“难怪唐琪如此放心。咱们带着这么多的粮食来造反,有足够多的时间跟皇帝陛下耗下去。粮食多,军心就稳定。”
陈豹道:“他们夫妻的事我不想管,只要他唐琪不负我,我便不负她。”
说罢,陈豹带兵进城。
从陈豹带兵入城的那一刻起,三军叛变的事实已经坐实了,消息传到京城,朝堂上一片大乱。
而此时皇帝赵策已经带着三十万玄甲军出发,距离武威城还有十日的距离。
皇后唐琪坐在朝堂之上,宣布太子已经被唐渊抢走,此时陷落武威城。
群臣轰然大乱。
可这时,白崇光突然当庭高呼:“把乱臣贼子的家人都逮捕起来,枭首于市!”
唐琪冷哼道:“白御史,你好大的官微。如今陛下带兵出征,尚有本宫坐镇朝堂,你可是藐视本宫不成?”
“哈哈哈哈哈!”白崇光突然仰首大笑:“唐琪,我想你一定不知道,此时玄甲军中,已经有我十万党羽!其中一半跟皇帝去了,另一半就在洛阳城中!”
唐琪道:“白御史号称当世诸葛,果然名不虚传。你这番话,简直是要吓死本宫了。那你还等什么呢,快让你的兵来捉拿我。”
听唐琪口气,完全是有恃无恐。
白崇光觉得不妙,连忙顾盼左右,却发现群臣怒目而视。
唐琪掀开帘幕,只见皇后身披铠甲,手握长剑,身后还跟着几名刀客,面带杀气。
白崇光连忙向唐琪身后望去,突然笑道:“曹飞狐,你还等什么,快杀了她!”
话音刚落,曹飞狐突然拔刀,手起刀落,在一片惊呼声中,一颗人头落地。
鲜血喷涌,人头翻滚。
只是这颗人头竟然是发号施令之人的人头。
白崇光自以为已经掌握曹飞狐,可不曾想早被唐琪捷足先登,白崇光控制的只是曹飞狐的假亲戚。唐琪心中感叹:“白崇光这个人只是着急了一些,如若再给他一些时间,必将无法收拾。”
唐琪并没理会白崇光的尸首,而是当着群臣的面,指着这具无头尸体,当堂控诉白崇光的累累罪行,为那些枉死的战将大臣平冤昭雪。
唐琪还列出一份名单目录,号称第一批昭雪名单,其中包括唐溯、唐潇、林崇阳、张之魁、万霖、黄英、张潘、倪天鼎、韩当、樊稠、西门晴空、洪冥善、孟昭阳等一大批战将臣子的家属,把他们都从牢狱中、边疆奴地、甚至是刑场上直接释放,并且发放抚恤金,归还家产。
把毋敛寅从大牢中放出,唐琪任命他为昭雪监督官,进行第二次排查昭雪。
先把有把握的兵控制住,唐琪亲自带领,其余兵分割检查。唐琪命扈兰花为京畿卫戍纠察大都督掌握三分之一兵符,任命张云龙之子张啸洋为左军总督驻兵城外掌握三分之一兵符,其余三分之一兵符掌握在兵部尚书唐初庵手里,命他三人排查白崇光余党,唐琪言道:“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
排查十日,纠逮五千余人,格杀勿论。
清除完毕,并未引发哗变,皇后甚是满意。
给扈兰花、张啸洋、毋敛寅留兵十万驻守洛阳,皇后亲自带领三十万大军向河西而去,并且带上了两个孩子。伍九文学
不久后前方传来消息,皇帝带领大军抵达武威之后,感觉身体不适,并未着急攻城,不久皇帝驾崩,玄甲军哗变,后由玄甲大将曹破虏镇压,揪出魁首,乃是受白崇光所惑之岑参,曹破虏割掉岑参头颅悬挂辕门。据说皇帝临死前已经预测到岑参会叛变并告知曹破虏,所以曹破虏镇压哗变并不很困难,也未造成太严重后果。
这时皇后暗藏太子兵抵大寨,唐琪命曹破虏带着皇帝的棺椁来见。
曹破虏竟然闭门不出,让使者回话说,不拿下武威,不夺回太子,便不见皇后。
唐琪再派人告诉曹破虏:“你忠于旧主,哀家并不怪你,可是,哀家能兵不血刃拿下武威,夺回太子,到时候希望你能看清形势。”
曹破虏不信。
可不久后,他眼瞅着典刑、白恪、唐渊、王天鹏的大旗从眼前飘过,规规矩矩来到唐琪阵中,已然成了唐琪的部队。
太子赵岭高坐将军台,宣召玄甲大将曹破虏来见。
这时曹破虏恍然大悟,带着皇帝棺椁,拜见太子和皇后,哦不,应该是皇帝和皇太后。
——
至德十一年十一月,大雪飘飞,至德皇帝的棺椁被运回京城洛阳。
仁君驾崩,百姓为至德皇帝披麻戴孝。
至德皇帝十三岁登基,执政十一年(虚年),基本奠定统一大势,享年二十三岁,最终葬于仁武陵。
这十一年里,充满了斗争。
少年时就跟丞相孟丹青、大司马唐振、御史大夫西门真森斗争,自己斗不过,在曹太后的扶持下艰苦斗争。
执政期间,内忧外患不断。
刚继大位,同时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战争局面,打男贾、和右律、西进桑腊、抵抗东胡、进兵西域、远征不周山、横扫漠西北、彻底驱逐突厥残部、征讨荆州孟氏门阀、洛阳保卫战、连续两次梁汉战争、推翻曹太后势力、第三次汉中战争、进军西川、梁晋战争爆发、平定大理、梁辽河北战争、逼降南晋。
在赵策临离开洛阳之前,曾经对唐琪说过:我死后,一定要善待曹太后,我的功劳,一半都是母后所赐。
可惜,赵策的遗言并没有实现。
闻听至德皇帝驾崩,曹太后极度抑郁,绝食而死,享年四十四岁。
忠仆犁万堂上吊自杀。
唐太后以国母之礼厚葬太皇太后曹法地,与先帝(赵策之父)合葬于孝陵,封为柱国太皇太后,把曹豹从监狱里捞出来,为太皇太后守灵。并把忠仆犁万堂葬于孝陵旁,为老貂寺竖立忠仆跪碑,朝向曹太后方位。
次年,新皇帝元月登基,年号大统,唐太后垂帘听政。
“先帝临行之前,曾留下遗诏,封赵光勋为睦亲王,入朝监君,是为第一托孤大臣,顾命大臣。赵光勋,对于先帝遗诏,你可有异议?”
赵光勋吓得浑身一抖,立刻跪倒,颤声道:“臣!不敢有异议!可是……臣何德何能,又怎敢担此大任。还请太后开恩,代替先帝收回成命。”
“此乃遗诏,如何收回?难不成,你是想让哀家去地下告诉先帝不成?”
“臣臣臣万万不敢想!”
赵光勋都吓得口吃了。
本来今日上朝,他是打算跟唐渊他们一起请辞的,心里还在想,只要放弃手中权力,太后就不会再找我麻烦了,嘿嘿。
结果事与愿违,此时赵光勋一点儿也笑不出来了,抖若筛糠,跪地不起。
唐琪见赵光勋耍赖皮,她也不理,继续手捧遗诏,道:“典刑、白恪、唐渊。”
“在!”三人答应。
“你三人也是托孤大臣,先帝说了,大梁朝虽然基本完成大统,但并非没有忧患,比如山海关至今还在敌手,不可不收。自周朝开始,辽东之地便是王土,到我朝岂能丢失?亦不可不收。在大统皇帝及冠之前,你们三个要好好活着,为皇帝分忧。不许轻言告退。对此,你们三个可有异议?”
“没有!”
“嗯,很好。”唐琪转过头来对小皇帝赵岭道:“先帝诏书中说,内事不决问毋公、外事不决问母后,你可知毋公是谁?”
虚岁才九岁的小皇帝道:“是户部尚书毋敛寅。”
“毋敛寅,你听到了吗?”
“臣!听到了!”说罢,毋敛寅当堂大哭,嚎啕不止,几有昏迷之相,后被武士搀扶,送到侧厅继续哭。
唐琪封毋敛寅为大哭丞相,痛骂毋敛寅一场,直到他不哭为止,当然,这只是内部会议的一个小玩笑,旁人不知。
——
大统二年,唐太后宣旨:命【西南都护府留后使、三川总监军】顺亲王赵雍,【假宰相节、成都节度使】恭亲王赵阚,【江南四道总监军】靖亲王赵同交出兵符,全部回京。
他们的兵符,其实都是四分之一兵符,其它兵符都掌握在当地文政手里。
对此,三位亲王竟然保持一致,都没采取任何动作,也没回京。
不久后消息传来,顺亲王赵雍家中自缢,临死给太后密信中说:请求太后放过臣的家人,臣之所以死,是因为引荐白崇光给皇帝,而白崇光得权之后乱杀无辜,引发大乱,最后谋反,臣自知罪不可恕,罪臣愧对列祖列宗,故而自杀,与太后无关。
唐太后高调厚葬赵雍,封赵雍长子为顺亲王,无有实权,家中享福便好。
不久后又传来消息,恭亲王赵阚骑马狩猎不慎跌落悬崖,重伤不治身亡。
唐太后也高调厚葬赵阚,封赵阚长子为恭亲王,无有实权,家中享福。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可不久后传来消息,靖亲王赵同举兵谋反。联合南晋司马家族余党,击杀金陵太守,结果被守在江边的虎贲军镇压。
赵同自知大势已去,携妻带子投江自杀。
唐琪顺势把江南四道分开管理,让虎贲大将王天鹏把手下四万兵分开,镇守江南四道。
才四万?
对,唐琪认为四万已经不少了。这是单独虎符部队。机动性强,反应速度快。而镇守四道的还有八万人马,都是文武四分兵符,太后手中必有其一,没有太后的命令,谁都不许动。
虎贲军中四位中郎将分别是王天鹏、甄修为、甄泰兰、史宵通,原虎贲第五师中郎将史宵鹤因为生活作风太差,被太后软禁在家中,不许她出门。
至德二年三月,唐琪收回所有军权,再无忧虑,聚集群臣商议未来大策。
唐琪道:“哀家以为,应该趁此太平之际全力发展经济,休养生息十年,壮大国力,这十年间广积钱粮,为将来扫除蛮夷,奠定坚实基础。”
群臣点头称是。
可这时兵部右侍郎孔携却站了出来,道:“臣以为不妥。”
“嗯?”唐琪目光一瞪,一股杀气从帘幕之后喷涌而出,道:“有何不妥?”
典氏集团势力的核心并不是河西大将典刑,而是他的父亲——典效忠。
老将军今年七十一岁,现在还活着呢,他跟唐琪的联络一直都很隐蔽。
典效忠与唐琪的关系,还是白恪跟唐渊透露的,就在他们从燕云出发前一刻。
白恪是唐家的姑爷,经常呆在唐府,而唐府老家将典效忠跟他之间多有谈话。这些事,唐琪一直没跟唐渊说过。如果白恪也不说,或许现在唐渊还蒙在鼓里。唐渊一直以为典氏集团势力的核心是河西大将典刑。
典效忠不是祁东阳的拜把子哥们,却是祁东阳的半个师父,可惜老将军过了五十岁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太好,据说得了类风湿,骨骼变形,行动不便。
典刑的年纪也不小了,今年四十七岁,他是看着唐琪从小屁孩一点点长大的,唐琪小时候虎头虎脑很讨人喜欢,闲暇之时,这群将军们就拿她逗闷子寻开心,典刑也经常逗唐琪玩。
逗着逗着孩子长大了,可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密,包括在唐琪接管暂时第四新兵师的时候,还把大将军典刑从陇右调过来,亲自传授陈豹刀法。
那可是三千里路。
不是深厚感情,谁愿意跑那么远?
而典氏兄弟中,典梼、典枭跟着唐琪在河北战场出生入死,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跟唐琪之间的感情更为深厚,互相之间也更加信任。
唐琪与典氏兄弟有多层关系,跟他们比起来……
“我怎么感觉我是这群人里关系最薄的呢?”唐渊突然自语:“如果将来唐琪要办我们这群人的话,我肯定是第一个啊。”
这次唐虎显得倒是很机灵,他竟然一下子就听懂了唐渊的话,立刻插嘴道:“不能,肯定不能。”
“为什么?”
“你是小白脸啊,唐琪稀罕你。”
“滚——!”
——
祁承本已被剥夺军职,却又突然反回军中,不用说也知道,这一定是唐琪安排的。
祁承回来之后,必然是这三支部队的总监军,代替赵錾继续监督西进。
他还带来一个孩子。
“你儿子?”唐渊问。
“太子。”祁承慧黠一笑。
唐渊当然不信,他笑了笑,“那咱们继续出发吧,据说皇帝陛下的身体不太好了。”
“是的。”
——
趁着皇帝陛下的病情还没恶化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幽州军、飞虎军、虎贲军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以出乎预料的速度,几乎是急行军来到了河西重镇武威。
武威城并不很大,但城墙很高。
高到令人绝望。
平常用的攻城云梯,连续绑上三节,也未必够得着垛口。
面对如此高的城墙,只能是望墙兴叹,要想获胜,只能数倍兵力围困此城,最后拼到底谁的粮食更多。
唐渊对陈豹道:“难怪唐琪如此放心。咱们带着这么多的粮食来造反,有足够多的时间跟皇帝陛下耗下去。粮食多,军心就稳定。”
陈豹道:“他们夫妻的事我不想管,只要他唐琪不负我,我便不负她。”
说罢,陈豹带兵进城。
从陈豹带兵入城的那一刻起,三军叛变的事实已经坐实了,消息传到京城,朝堂上一片大乱。
而此时皇帝赵策已经带着三十万玄甲军出发,距离武威城还有十日的距离。
皇后唐琪坐在朝堂之上,宣布太子已经被唐渊抢走,此时陷落武威城。
群臣轰然大乱。
可这时,白崇光突然当庭高呼:“把乱臣贼子的家人都逮捕起来,枭首于市!”
唐琪冷哼道:“白御史,你好大的官微。如今陛下带兵出征,尚有本宫坐镇朝堂,你可是藐视本宫不成?”
“哈哈哈哈哈!”白崇光突然仰首大笑:“唐琪,我想你一定不知道,此时玄甲军中,已经有我十万党羽!其中一半跟皇帝去了,另一半就在洛阳城中!”
唐琪道:“白御史号称当世诸葛,果然名不虚传。你这番话,简直是要吓死本宫了。那你还等什么呢,快让你的兵来捉拿我。”
听唐琪口气,完全是有恃无恐。
白崇光觉得不妙,连忙顾盼左右,却发现群臣怒目而视。
唐琪掀开帘幕,只见皇后身披铠甲,手握长剑,身后还跟着几名刀客,面带杀气。
白崇光连忙向唐琪身后望去,突然笑道:“曹飞狐,你还等什么,快杀了她!”
话音刚落,曹飞狐突然拔刀,手起刀落,在一片惊呼声中,一颗人头落地。
鲜血喷涌,人头翻滚。
只是这颗人头竟然是发号施令之人的人头。
白崇光自以为已经掌握曹飞狐,可不曾想早被唐琪捷足先登,白崇光控制的只是曹飞狐的假亲戚。唐琪心中感叹:“白崇光这个人只是着急了一些,如若再给他一些时间,必将无法收拾。”
唐琪并没理会白崇光的尸首,而是当着群臣的面,指着这具无头尸体,当堂控诉白崇光的累累罪行,为那些枉死的战将大臣平冤昭雪。
唐琪还列出一份名单目录,号称第一批昭雪名单,其中包括唐溯、唐潇、林崇阳、张之魁、万霖、黄英、张潘、倪天鼎、韩当、樊稠、西门晴空、洪冥善、孟昭阳等一大批战将臣子的家属,把他们都从牢狱中、边疆奴地、甚至是刑场上直接释放,并且发放抚恤金,归还家产。
把毋敛寅从大牢中放出,唐琪任命他为昭雪监督官,进行第二次排查昭雪。
先把有把握的兵控制住,唐琪亲自带领,其余兵分割检查。唐琪命扈兰花为京畿卫戍纠察大都督掌握三分之一兵符,任命张云龙之子张啸洋为左军总督驻兵城外掌握三分之一兵符,其余三分之一兵符掌握在兵部尚书唐初庵手里,命他三人排查白崇光余党,唐琪言道:“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
排查十日,纠逮五千余人,格杀勿论。
清除完毕,并未引发哗变,皇后甚是满意。
给扈兰花、张啸洋、毋敛寅留兵十万驻守洛阳,皇后亲自带领三十万大军向河西而去,并且带上了两个孩子。伍九文学
不久后前方传来消息,皇帝带领大军抵达武威之后,感觉身体不适,并未着急攻城,不久皇帝驾崩,玄甲军哗变,后由玄甲大将曹破虏镇压,揪出魁首,乃是受白崇光所惑之岑参,曹破虏割掉岑参头颅悬挂辕门。据说皇帝临死前已经预测到岑参会叛变并告知曹破虏,所以曹破虏镇压哗变并不很困难,也未造成太严重后果。
这时皇后暗藏太子兵抵大寨,唐琪命曹破虏带着皇帝的棺椁来见。
曹破虏竟然闭门不出,让使者回话说,不拿下武威,不夺回太子,便不见皇后。
唐琪再派人告诉曹破虏:“你忠于旧主,哀家并不怪你,可是,哀家能兵不血刃拿下武威,夺回太子,到时候希望你能看清形势。”
曹破虏不信。
可不久后,他眼瞅着典刑、白恪、唐渊、王天鹏的大旗从眼前飘过,规规矩矩来到唐琪阵中,已然成了唐琪的部队。
太子赵岭高坐将军台,宣召玄甲大将曹破虏来见。
这时曹破虏恍然大悟,带着皇帝棺椁,拜见太子和皇后,哦不,应该是皇帝和皇太后。
——
至德十一年十一月,大雪飘飞,至德皇帝的棺椁被运回京城洛阳。
仁君驾崩,百姓为至德皇帝披麻戴孝。
至德皇帝十三岁登基,执政十一年(虚年),基本奠定统一大势,享年二十三岁,最终葬于仁武陵。
这十一年里,充满了斗争。
少年时就跟丞相孟丹青、大司马唐振、御史大夫西门真森斗争,自己斗不过,在曹太后的扶持下艰苦斗争。
执政期间,内忧外患不断。
刚继大位,同时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战争局面,打男贾、和右律、西进桑腊、抵抗东胡、进兵西域、远征不周山、横扫漠西北、彻底驱逐突厥残部、征讨荆州孟氏门阀、洛阳保卫战、连续两次梁汉战争、推翻曹太后势力、第三次汉中战争、进军西川、梁晋战争爆发、平定大理、梁辽河北战争、逼降南晋。
在赵策临离开洛阳之前,曾经对唐琪说过:我死后,一定要善待曹太后,我的功劳,一半都是母后所赐。
可惜,赵策的遗言并没有实现。
闻听至德皇帝驾崩,曹太后极度抑郁,绝食而死,享年四十四岁。
忠仆犁万堂上吊自杀。
唐太后以国母之礼厚葬太皇太后曹法地,与先帝(赵策之父)合葬于孝陵,封为柱国太皇太后,把曹豹从监狱里捞出来,为太皇太后守灵。并把忠仆犁万堂葬于孝陵旁,为老貂寺竖立忠仆跪碑,朝向曹太后方位。
次年,新皇帝元月登基,年号大统,唐太后垂帘听政。
“先帝临行之前,曾留下遗诏,封赵光勋为睦亲王,入朝监君,是为第一托孤大臣,顾命大臣。赵光勋,对于先帝遗诏,你可有异议?”
赵光勋吓得浑身一抖,立刻跪倒,颤声道:“臣!不敢有异议!可是……臣何德何能,又怎敢担此大任。还请太后开恩,代替先帝收回成命。”
“此乃遗诏,如何收回?难不成,你是想让哀家去地下告诉先帝不成?”
“臣臣臣万万不敢想!”
赵光勋都吓得口吃了。
本来今日上朝,他是打算跟唐渊他们一起请辞的,心里还在想,只要放弃手中权力,太后就不会再找我麻烦了,嘿嘿。
结果事与愿违,此时赵光勋一点儿也笑不出来了,抖若筛糠,跪地不起。
唐琪见赵光勋耍赖皮,她也不理,继续手捧遗诏,道:“典刑、白恪、唐渊。”
“在!”三人答应。
“你三人也是托孤大臣,先帝说了,大梁朝虽然基本完成大统,但并非没有忧患,比如山海关至今还在敌手,不可不收。自周朝开始,辽东之地便是王土,到我朝岂能丢失?亦不可不收。在大统皇帝及冠之前,你们三个要好好活着,为皇帝分忧。不许轻言告退。对此,你们三个可有异议?”
“没有!”
“嗯,很好。”唐琪转过头来对小皇帝赵岭道:“先帝诏书中说,内事不决问毋公、外事不决问母后,你可知毋公是谁?”
虚岁才九岁的小皇帝道:“是户部尚书毋敛寅。”
“毋敛寅,你听到了吗?”
“臣!听到了!”说罢,毋敛寅当堂大哭,嚎啕不止,几有昏迷之相,后被武士搀扶,送到侧厅继续哭。
唐琪封毋敛寅为大哭丞相,痛骂毋敛寅一场,直到他不哭为止,当然,这只是内部会议的一个小玩笑,旁人不知。
——
大统二年,唐太后宣旨:命【西南都护府留后使、三川总监军】顺亲王赵雍,【假宰相节、成都节度使】恭亲王赵阚,【江南四道总监军】靖亲王赵同交出兵符,全部回京。
他们的兵符,其实都是四分之一兵符,其它兵符都掌握在当地文政手里。
对此,三位亲王竟然保持一致,都没采取任何动作,也没回京。
不久后消息传来,顺亲王赵雍家中自缢,临死给太后密信中说:请求太后放过臣的家人,臣之所以死,是因为引荐白崇光给皇帝,而白崇光得权之后乱杀无辜,引发大乱,最后谋反,臣自知罪不可恕,罪臣愧对列祖列宗,故而自杀,与太后无关。
唐太后高调厚葬赵雍,封赵雍长子为顺亲王,无有实权,家中享福便好。
不久后又传来消息,恭亲王赵阚骑马狩猎不慎跌落悬崖,重伤不治身亡。
唐太后也高调厚葬赵阚,封赵阚长子为恭亲王,无有实权,家中享福。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可不久后传来消息,靖亲王赵同举兵谋反。联合南晋司马家族余党,击杀金陵太守,结果被守在江边的虎贲军镇压。
赵同自知大势已去,携妻带子投江自杀。
唐琪顺势把江南四道分开管理,让虎贲大将王天鹏把手下四万兵分开,镇守江南四道。
才四万?
对,唐琪认为四万已经不少了。这是单独虎符部队。机动性强,反应速度快。而镇守四道的还有八万人马,都是文武四分兵符,太后手中必有其一,没有太后的命令,谁都不许动。
虎贲军中四位中郎将分别是王天鹏、甄修为、甄泰兰、史宵通,原虎贲第五师中郎将史宵鹤因为生活作风太差,被太后软禁在家中,不许她出门。
至德二年三月,唐琪收回所有军权,再无忧虑,聚集群臣商议未来大策。
唐琪道:“哀家以为,应该趁此太平之际全力发展经济,休养生息十年,壮大国力,这十年间广积钱粮,为将来扫除蛮夷,奠定坚实基础。”
群臣点头称是。
可这时兵部右侍郎孔携却站了出来,道:“臣以为不妥。”
“嗯?”唐琪目光一瞪,一股杀气从帘幕之后喷涌而出,道:“有何不妥?”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