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意义
作者:秋风瑟瑟抖    更新:2021-12-31 14:59
  莲沐苏鼓励地看着他:“梁兄但讲无妨,连某受梁兄帮助良多,也希望能帮到梁兄,否则心有不安。”
  这样吗?
  梁起看着莲沐苏眼里的真诚和鼓励,他终于鼓起勇气问出心底一直的疑惑:“连兄是为何要考科举?”
  读书人走仕途之路是为了出人头地,只是仅仅是为了出人头地吗?除了出人头地之外呢?
  他这两日想了许久自己为何考科举,除了为祖父外,自己是为了什么。
  莲沐苏讶异,一眼就瞧清了梁起眼底的迷茫。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实属不易,梁兄应当是个有情怀的人,不想跟其他人那样吧。
  他笑笑,神情化去了几分温和,带上了肃穆之感,十分坚定地说:“为了一个‘公’字。”
  梁起一愣,以为是因为这次重考的事:“连兄是觉此次不公?”
  莲沐苏摇头:“非也,科举上的公道公允公平,以学识才干论之,从来便是自己去争的,若连某才能不足考不过去,终身不得踏入仕途无可厚非,这是给天下读书人的公,连某无甚怨言。”
  “那是?”梁起不明白了。
  莲沐苏眼神熠熠生辉,面容坚定,对着他道:“连某之公,是国之昌盛,四海安平,百姓皆温饱,有衣可穿,有饭可食,人人无不平之鸣,愿穷尽毕生之力以求之,为天下人争公。”
  梁起心头一震,脱口而出:“可是如今四海…四海……”
  他想说如今四海皆安,所见百姓尽皆丰衣足食……
  在莲沐苏的注视之下,话说一半,他声音渐渐低下去,却是说不出来了。
  “梁兄想说的是如今四海安定了?”莲沐苏面上满是肃穆,未等答话,他紧接着发问:“梁兄哪里人?”
  “洛阳人士。”梁起忽然不敢直视莲沐苏的目光,只觉得里头的光照得他无所遁形。
  “洛阳如何?”
  “甚好。”
  “梁兄看这天下如何?”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京中如何?”
  “车水龙马,百姓富庶。”
  两人一问一答,几个问题之间,莲沐苏就搞明白了梁起为什么会觉得四海安定了。
  他看着梁起,接着问道:“洛阳与京城之外,梁兄此生到过何地?”
  梁起面上开始发热:“梁某,梁某进京之时,经过邯郸城,保定府……”
  “除此之外?”
  在莲沐苏的注视之下,梁起不敢直视,羞愧摇头:“梁某二十余载专心读书,进京也是为了考入国子监,除此之外,还未曾因去过别处。”
  在洛阳时,他日日困在家中读书,连门都很少踏出,祖父也不许人扰他读书。
  而进京途中乘坐的是马车,除了落脚入住驿站、客栈之外,便是在马车上他也是读书,很少看外头风光,其余事都不必他理会,自有仆人书童帮他料理。
  到了国子监后,不能带仆人书童了,他才学会了自己洗衣叠被,生活自理,就算是这样,他也很少出去。
  他身上承载着祖父的期望,他一刻也不敢松懈,故而出去看看这样的念头,几乎少有。
  看着眼前这个热忱心性纯良的人,莲沐苏长叹一口气,放缓语气:“梁兄,连某曾迫不得已背井离乡,从南到北,从不毛之处到富饶之地,都见过,见的便比你多了几分。”
  他负手而立,抬头看向远处:“当今圣上圣明,自登基以来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平内乱,复民生,年前更是平了关西之乱,震慑番邦,如今天下无战,百姓日子蒸蒸日上,说是四海安定也不为过。”
  当今圣上未登基时民不聊生,他也是见过的,他们莲家所在镇落还算富足,百姓还算安定,可是走出那一片之后,满目疮痍,目不忍视。
  相比那时,如今已经好太多太多了,只是还不够,远不够,若是足够了,他们一家怎会无故落难,又怎会与小妹不得团聚,身上冤屈又怎会至今尚未洗清,作恶之人还怎能逍遥法外?
  “那连兄方才……”梁起抬眼望去,眼前之人面貌清俊,目似朗星,眼神中有他看不明的情绪所在,他停下了疑问。
  莲沐苏转过头去看他,收起眼中外泄的情绪,对他笑笑,又开口道:“梁兄,若四海安定,仅仅是指百姓不必流离失所,头上能有片瓦遮风挡雨,多数人有口饭吃不被饿死,那确是安定了。”
  他语带闵怀:“天下何其之大,梁兄,连某见过有冤无处可伸张之事,见过灾年为了活命卖儿卖女之事,见过乞儿流落街头之事,见过冬日有衣不遮体冻死之人,亦见过奸恶之人欺凌弱小之事,这天下并非处处皆是京师洛阳,视线之外偏远之处,还有许多不平之事。”
  梁起瞪大眼睛,了悟了什么。
  莲沐苏拍拍他的肩膀:“梁兄,这世上还有许多事可做,若是梁兄不知考科举是为何,那便为了这天下的百姓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处处皆是京师洛阳而考吧。”
  说完,抬步慢慢离去。
  梁起心神震动,怔怔地看着眼前离去的人,在人快要离开视线之时,他控制不住大声问道:“可能做到?”
  莲沐苏站定,他回头坦然直言:“很难。”
  梁起怔然。
  莲沐苏接着粲然一笑:“却会越来越好,一如十年之前,一如现下。”
  看着那人离去,梁起如醍醐灌顶一般,思绪激荡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心却落到了实处,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考科举的意义,他的人生,也终于有了自己真正的方向目标。
  那人的光华照耀了他,让他找寻到了人生崇高的意义,他考科举踏入仕途不再只是为了他的祖父,也不单是为了出人头地,更是为了他自己,为了让他能用区区血肉之身做到更多的事,让天下人人能吃饱穿暖!
  这一席话他铭记了一生,每当他走到人生岔道口之时,便想起今日的话,想起他的初心。
  而那人的背影,他也追随了一生……
  远处一抹影子一晃而过,差点闪了老腰。
  转头,秦祭酒便迎来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