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打倭寇需要理由吗
作者:星辰玖 更新:2022-02-22 07:35
打到东瀛去,灭了倭寇!
这个想法,泰昌早就有了。
他之所以一直没有付诸行动,主要就是因为西南土司之乱和西北的灾情。
毕竟打东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如果西南土司之乱尚未平定,西北灾民还不能自给自足,他便盲目出兵,很有可能后方会出乱子。
要知道,这年头想当乱世枭雄的可不少,一旦给他们逮着机会,他们便会窜出来捣乱。
这会儿西南土司之乱已然平定,西北灾民也差不多安置好了,大明内部差不多已经稳定了,他自然要准备动手了。
文华殿议事堂中,一众朝臣再次目瞪口呆。
皇上的想法为什么总是如此的惊俗骇世呢?
打到东瀛去,灭了倭寇?
东瀛可不是一个随手可灭的小蛮夷!
你们这又是什么表情?
泰昌见状,不由问道:“你们发什么呆啊,打东瀛不行吗?”
这不是行不行的问题啊!
皇上,东瀛不是一个随手可灭的小国啊!
我们要是真一举把人家灭了,那还好。
要一时半会灭不了,拖那里,那得耗费多少钱粮啊!
皇上,您得考虑大明的国力能不能撑得住啊,您得考虑这一仗能不能打啊!
礼部尚书邹维琏忍不住问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为什么要打东瀛呢?”
泰昌不由反问道:“打东瀛需要理由吗?
人家可以打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打人家?
东瀛人狼子野心你们不知道吗?
当初东瀛关白丰臣秀吉有多狂,你们不知道吗?
他说了什么,你们不知道吗?
先下朝鲜,再灭大明,拿下天竺,称霸世界!
你们以为他开玩笑的吗?
东瀛人跟他一样想法的多了去了,现在的德川幕府同样如此,只是他们走的路子不一样而已。
他们都把大明的属国琉球给灭了,而且还试图拿下东番,进而从海路进攻大明。
如若不是沈有容沈将军舍命将他们的先锋击退了,你们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这帮倭寇,一直贼心不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那什么海上霸主荷兰人为什么来攻打大明你们不知道吗?
这帮家伙就是东瀛人忽悠来消耗我们大明实力的,东瀛人妄图渔翁得利,趁我们跟那什么海上霸主拼得两败俱伤之时灭了我们!
这帮倭寇,都没完没了了。
真当我们大明好欺啊!
我们不将这帮倭寇给灭了,以后他们还不知道会玩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好吧,打东瀛的确不需要什么理由,这帮倭寇打大明主意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问题,东瀛不是这么好打的,倭寇不是这么好灭的啊!
兵部尚书卢象升想了想,随即小心的提醒道:“皇上,这东瀛有点邪乎啊,前朝蒙元也曾想打下东瀛,结果去了两次,两次都遭遇海上风暴,尤其第二次,十多万人,总共才几人生还啊!”
这个泰昌当然知道。
元世祖忽必烈就曾两次组织大军跨海远征,想要拿下东瀛。
第一次他们倒是冲到九州岛上去了,奈何准备不够充分,再加上对山地作战不是很熟悉,结果久攻不下,不得不退回船上。
邪门的是,他们刚退回船上,当晚就遭遇了海上风暴,大半战船都被吹翻了。
没办法,他们只能退兵了。
第二次就更邪门了,蒙元足足准备了大小战船三千余艘载着十余万大军远征东瀛,结果,尚未成功登陆便被东瀛人所谓的神风给吹得全军覆没,仅几个人生还!
邪乎吗?
朕还真不信这个邪!
泰昌连连摇头道:“这个不是邪乎不邪乎的问题,帆船本就容易遭遇海上风暴,因为帆船出海需要劲风,而劲风最易变成风暴。你们没听那西班牙使者说吗,西班牙无敌舰队五次远征英国都遭遇了海上风暴!这是根本就不是什么邪乎不邪乎,这是帆船的特性造成的,我们现在有轮船了,就不用担心这个了。”
好吧,这个的确有道理。
帆船出海的确需要劲风,谁知道这劲风会不会变成风暴呢。
大明有了轮船就不一样了,出海压根不需要什么风,海面越平静越好。
这样一来,自然就不大可能遭遇海上风暴了。
卢象升闻言,不由连连点头,跃跃欲试道:“皇上英明,我们什么时候出征啊?”
他之所以提醒泰昌并不是因为畏战,他只是怕跟蒙元大军一样遭遇海上风暴,仗都没怎么打便完蛋了。
泰昌这么一说他便明白了,轮船真不大可能遭遇海上风暴。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开干啊!
卢阎王之名可不是吹出来的,他根本就不怕死。
他只是不想带着十余万甚至数十万将士去送死而已。
泰昌闻言,却是缓缓摇头道:“这个不急,我们先做好万全的准备再说。”
打东瀛是不需要理由。
但是,打东瀛却需要好好准备一番。
东瀛真不是什么小国,至少这会儿不是。
丰臣秀吉之所以会口出狂言,说什么先下朝鲜,再灭大明,拿下天竺,称霸世界,也不是因为狂得没边了。
这会儿的东瀛是真的不弱,不管是从人口上来说还是从军队数量上来说他们都不弱。
如果光论人口,这会儿除了大明就数东瀛人口最多了,保守估计,这会儿东瀛的人口最少也在一千五百万以上,甚至两千多万都有可能。
而这会儿的英法、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等等,所谓的欧陆列强人口其实都在五百万左右。
而且,东瀛也早就有火枪火炮了。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东瀛并不好搞,甚至可以说,这会儿的东瀛比欧陆列强还难搞。
泰昌是想灭掉东瀛,但不是用嘴去灭,而是用实力去灭。
所以,没有完全准备好之前,他是不会贸贸然出兵的。
徐光启闻言,不由满脸欣慰道:“皇上英明,打东瀛的确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他是真怕皇上说干就干,什么都不准备,直接上。
还好,皇上还没疯到这种程度。
泰昌当然没这么疯,他只是想法比较疯狂而已,做事还是比较稳重的。
他仔细想了想,这才缓缓的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的东瀛大概有多少兵力,我们先得搞清楚才行。”
这个有人清楚吗?
当然有!
毕竟,大明在万历朝就跟东瀛干了两仗。
徐光启闻言,缓缓回忆道:“东瀛两次入侵朝鲜步卒皆是九个军团,每个军团的人数一万多到三万多不等。
据说他们调动了三十余万步卒,虽然这个数有点夸大之嫌,但也没夸大多少。
我们就算他们调动了三十万步卒,而他们本土肯定还留有一定的守备,这样算的话,东瀛最少有步卒四十万,如果全力抽调青壮跟我们拼命,征集五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的。
另外,他们还有六路水师,总计大致万余人,大小战船七百余艘。
这个应该没怎么夸大,毕竟他们可是将三十余万步卒运送到朝鲜了,没这么多战船,那根本就不可能运送这么多步卒过海。”
徐光启可不是光懂天文地理,农田水利,他还曾负责调集人马操练大军呢,孙元化就是那时候成为他门下弟子的。
他收的这些并没有什么水分,万历朝的两次大战证明,东瀛的确有那么点实力,要不然他们就不会狂得要灭了大明了。
众臣闻言,皆是满脸凝重的点了点头。
他们虽然没有徐光启那么了解当时的情况,大致战况他们还是有所耳闻的。
东瀛倭寇的确有这实力。
泰昌闻言亦是满脸凝重的点头道:“五十万步卒再加上一万水师,这实力的确不错,看样子我们还得多调集点人马才行。”
这会儿大明虽然不止五十万大军,但是能出征前往东瀛的并没有这么多。
辽东那边肯定是要留下大军镇守的,要不然建奴肯定会趁虚而入,以图东山再起。
还有西南,土司之乱方定,也得留下人马震慑才行。
还有琼州府,那五万人马也不能动,毕竟那里有几十万俘虏。
还有凤阳府,那五万人马也不能动,毕竟那里有几十万被削了爵的皇亲国戚。
还有东南海域,为防止荷兰人反扑,最少也得留下一个水师船队镇守。
还有东番,那十余万人马肯定也不能动,因为荷兰人下次再来很有可能不会再去攻打福建了,而是直接冲向东番。
也就是说,这会儿大明大半人马是不能动的,能出征的也就是京营、禁卫和两路水师。
这个想法,泰昌早就有了。
他之所以一直没有付诸行动,主要就是因为西南土司之乱和西北的灾情。
毕竟打东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如果西南土司之乱尚未平定,西北灾民还不能自给自足,他便盲目出兵,很有可能后方会出乱子。
要知道,这年头想当乱世枭雄的可不少,一旦给他们逮着机会,他们便会窜出来捣乱。
这会儿西南土司之乱已然平定,西北灾民也差不多安置好了,大明内部差不多已经稳定了,他自然要准备动手了。
文华殿议事堂中,一众朝臣再次目瞪口呆。
皇上的想法为什么总是如此的惊俗骇世呢?
打到东瀛去,灭了倭寇?
东瀛可不是一个随手可灭的小蛮夷!
你们这又是什么表情?
泰昌见状,不由问道:“你们发什么呆啊,打东瀛不行吗?”
这不是行不行的问题啊!
皇上,东瀛不是一个随手可灭的小国啊!
我们要是真一举把人家灭了,那还好。
要一时半会灭不了,拖那里,那得耗费多少钱粮啊!
皇上,您得考虑大明的国力能不能撑得住啊,您得考虑这一仗能不能打啊!
礼部尚书邹维琏忍不住问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为什么要打东瀛呢?”
泰昌不由反问道:“打东瀛需要理由吗?
人家可以打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打人家?
东瀛人狼子野心你们不知道吗?
当初东瀛关白丰臣秀吉有多狂,你们不知道吗?
他说了什么,你们不知道吗?
先下朝鲜,再灭大明,拿下天竺,称霸世界!
你们以为他开玩笑的吗?
东瀛人跟他一样想法的多了去了,现在的德川幕府同样如此,只是他们走的路子不一样而已。
他们都把大明的属国琉球给灭了,而且还试图拿下东番,进而从海路进攻大明。
如若不是沈有容沈将军舍命将他们的先锋击退了,你们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这帮倭寇,一直贼心不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那什么海上霸主荷兰人为什么来攻打大明你们不知道吗?
这帮家伙就是东瀛人忽悠来消耗我们大明实力的,东瀛人妄图渔翁得利,趁我们跟那什么海上霸主拼得两败俱伤之时灭了我们!
这帮倭寇,都没完没了了。
真当我们大明好欺啊!
我们不将这帮倭寇给灭了,以后他们还不知道会玩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好吧,打东瀛的确不需要什么理由,这帮倭寇打大明主意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问题,东瀛不是这么好打的,倭寇不是这么好灭的啊!
兵部尚书卢象升想了想,随即小心的提醒道:“皇上,这东瀛有点邪乎啊,前朝蒙元也曾想打下东瀛,结果去了两次,两次都遭遇海上风暴,尤其第二次,十多万人,总共才几人生还啊!”
这个泰昌当然知道。
元世祖忽必烈就曾两次组织大军跨海远征,想要拿下东瀛。
第一次他们倒是冲到九州岛上去了,奈何准备不够充分,再加上对山地作战不是很熟悉,结果久攻不下,不得不退回船上。
邪门的是,他们刚退回船上,当晚就遭遇了海上风暴,大半战船都被吹翻了。
没办法,他们只能退兵了。
第二次就更邪门了,蒙元足足准备了大小战船三千余艘载着十余万大军远征东瀛,结果,尚未成功登陆便被东瀛人所谓的神风给吹得全军覆没,仅几个人生还!
邪乎吗?
朕还真不信这个邪!
泰昌连连摇头道:“这个不是邪乎不邪乎的问题,帆船本就容易遭遇海上风暴,因为帆船出海需要劲风,而劲风最易变成风暴。你们没听那西班牙使者说吗,西班牙无敌舰队五次远征英国都遭遇了海上风暴!这是根本就不是什么邪乎不邪乎,这是帆船的特性造成的,我们现在有轮船了,就不用担心这个了。”
好吧,这个的确有道理。
帆船出海的确需要劲风,谁知道这劲风会不会变成风暴呢。
大明有了轮船就不一样了,出海压根不需要什么风,海面越平静越好。
这样一来,自然就不大可能遭遇海上风暴了。
卢象升闻言,不由连连点头,跃跃欲试道:“皇上英明,我们什么时候出征啊?”
他之所以提醒泰昌并不是因为畏战,他只是怕跟蒙元大军一样遭遇海上风暴,仗都没怎么打便完蛋了。
泰昌这么一说他便明白了,轮船真不大可能遭遇海上风暴。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开干啊!
卢阎王之名可不是吹出来的,他根本就不怕死。
他只是不想带着十余万甚至数十万将士去送死而已。
泰昌闻言,却是缓缓摇头道:“这个不急,我们先做好万全的准备再说。”
打东瀛是不需要理由。
但是,打东瀛却需要好好准备一番。
东瀛真不是什么小国,至少这会儿不是。
丰臣秀吉之所以会口出狂言,说什么先下朝鲜,再灭大明,拿下天竺,称霸世界,也不是因为狂得没边了。
这会儿的东瀛是真的不弱,不管是从人口上来说还是从军队数量上来说他们都不弱。
如果光论人口,这会儿除了大明就数东瀛人口最多了,保守估计,这会儿东瀛的人口最少也在一千五百万以上,甚至两千多万都有可能。
而这会儿的英法、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等等,所谓的欧陆列强人口其实都在五百万左右。
而且,东瀛也早就有火枪火炮了。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东瀛并不好搞,甚至可以说,这会儿的东瀛比欧陆列强还难搞。
泰昌是想灭掉东瀛,但不是用嘴去灭,而是用实力去灭。
所以,没有完全准备好之前,他是不会贸贸然出兵的。
徐光启闻言,不由满脸欣慰道:“皇上英明,打东瀛的确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他是真怕皇上说干就干,什么都不准备,直接上。
还好,皇上还没疯到这种程度。
泰昌当然没这么疯,他只是想法比较疯狂而已,做事还是比较稳重的。
他仔细想了想,这才缓缓的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的东瀛大概有多少兵力,我们先得搞清楚才行。”
这个有人清楚吗?
当然有!
毕竟,大明在万历朝就跟东瀛干了两仗。
徐光启闻言,缓缓回忆道:“东瀛两次入侵朝鲜步卒皆是九个军团,每个军团的人数一万多到三万多不等。
据说他们调动了三十余万步卒,虽然这个数有点夸大之嫌,但也没夸大多少。
我们就算他们调动了三十万步卒,而他们本土肯定还留有一定的守备,这样算的话,东瀛最少有步卒四十万,如果全力抽调青壮跟我们拼命,征集五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的。
另外,他们还有六路水师,总计大致万余人,大小战船七百余艘。
这个应该没怎么夸大,毕竟他们可是将三十余万步卒运送到朝鲜了,没这么多战船,那根本就不可能运送这么多步卒过海。”
徐光启可不是光懂天文地理,农田水利,他还曾负责调集人马操练大军呢,孙元化就是那时候成为他门下弟子的。
他收的这些并没有什么水分,万历朝的两次大战证明,东瀛的确有那么点实力,要不然他们就不会狂得要灭了大明了。
众臣闻言,皆是满脸凝重的点了点头。
他们虽然没有徐光启那么了解当时的情况,大致战况他们还是有所耳闻的。
东瀛倭寇的确有这实力。
泰昌闻言亦是满脸凝重的点头道:“五十万步卒再加上一万水师,这实力的确不错,看样子我们还得多调集点人马才行。”
这会儿大明虽然不止五十万大军,但是能出征前往东瀛的并没有这么多。
辽东那边肯定是要留下大军镇守的,要不然建奴肯定会趁虚而入,以图东山再起。
还有西南,土司之乱方定,也得留下人马震慑才行。
还有琼州府,那五万人马也不能动,毕竟那里有几十万俘虏。
还有凤阳府,那五万人马也不能动,毕竟那里有几十万被削了爵的皇亲国戚。
还有东南海域,为防止荷兰人反扑,最少也得留下一个水师船队镇守。
还有东番,那十余万人马肯定也不能动,因为荷兰人下次再来很有可能不会再去攻打福建了,而是直接冲向东番。
也就是说,这会儿大明大半人马是不能动的,能出征的也就是京营、禁卫和两路水师。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