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请皇后视察学堂
作者:半老夫子 更新:2021-12-27 22:23
郑和见到朱瞻基的时候,就发现皇帝有些不高兴,不同于范安跟在皇帝身后大气不敢出,郑和仗着资格老,行礼过后问道:“陛下可有什么烦心事?”
“别提了,郑和你说外人反对我也就算了,可是朕的皇后也不支持朕,你说朕这个皇帝当的是不是有些失败?”
皇帝陛下没头没脑的话,听的郑和一头雾水,也不敢贸然回话,只能顺着皇帝的口风说道:“臣觉得娘娘恐怕也有苦衷吧!”
“她有什么苦衷,就是不舍得孩子吃一点苦,你说这孩子从小要是不吃点儿苦头,长大了可怎么办?”
郑和明白了,这是天下最尊贵的两公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分歧。
“陛下!您是想让长公主多了解一些民间疾苦吗?”
“也不全是,主要是让孩子的童年就该有童年的样子,最起码也该有个朋友,有个玩伴。
朕想着让昌平公主去房山的女子学堂读书,顺带着也能认识一些和她一样年龄的孩子。
可是皇后担心公主在学堂里会吃苦头,舍不得让她一个人去学堂。生怕在学堂里吃不好、住不好,还担心别的孩子会欺凌于她。
朕倒是理解皇后这个当娘的,可是朕读史发现,往往开国之君了解民间疾苦,能够制定对百姓有利的政策,百姓的日子在开国的时候往往是最好的。由于第二代君主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对天下的了解基本上也差不多,执行的政策往往都是在第一代君主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所以第二代君主大体上也不差。
再往后的君主就很少能有亲身体会庶民百姓艰辛的机会,他所知道的民情都是从大臣的嘴里得知,天下具体是什么情况,他是不知道的。
这样的君主无论多么聪慧,他所制定出的政策往往都是不接地气的,听起来不错,却没有执行的土壤。一旦强行推行,良政就会变成恶政。”
“陛下真乃圣明之主!一席话说透了千古兴衰,不过君主不能轻动是有现实的原因的,君主乃是国之象征,身负江山社稷之重,出行都是前呼后拥方能彰显帝王之威仪。
皇帝出行一次所造成的花费都是数以十万计。这样的行动一年来上几次,朝廷的税赋只够支撑皇帝的出行,天下的税赋就这么多,皇帝多花一些,朝廷用于朝政的钱粮就会少上一些。
这也是大臣们不愿意皇帝离开皇宫的主要原因,所有的借口不管说的多么冠冕堂皇,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问题。”
“正因为朕知道自己不能轻动,所以才希望皇族子弟都能深入民间了解民间疾苦,体察黔首百姓的所思所想,等到有一天登上帝位,才能更加准确的制定大政方针。
刘病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若是没有他长于民间的经历,他也未必能够开创出媲美于汉武盛世的昭宣之治。
这也是朕想要皇族子弟出外读书的原因之一,读书读的不仅仅是书,还有人情世故,世情百态。皇家子弟只有融入其中才能看到表面之下的东西。
可是皇后这一关不好过啊!”
“陛下!皇后不是不愿意让长公主去读书,而是担心学堂的环境长公主不适应,若想让皇后放心,陛下就应该带着皇后去看看学堂的环境,只要皇后确定学堂是个好地方,能够让长公主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皇后不但不会反对,还会非常赞成的。”
郑和一语惊醒梦中人,没错啊!可以带皇后看看学堂的环境,师资力量,以及所教授的内容,说不定皇后就会从反对变成全力支持呢!
“郑爱卿可着实给朕提醒了,没错啊!皇后不放心那就让她去亲自看一看学堂,朕相信只要亲自去学堂看一看,皇后一定会喜欢的,朕有信心!”
“陛下是当局者迷,臣是旁观者清!”
“说得好,所以才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话,你从南洋回来,那边怎么样了?”
“陛下不问臣也是要向陛下禀报,南洋总体情况向好,不过安南出了一些小问题,英国公与成国公在先打谁的地盘上产生了分歧,英国公希望从北向南稳步推进,而成国公希望海军运送兵员从南方登陆,南北对进快速解决安南问题。”
“哈!哈!哈!”朱瞻基哈哈大笑道:“表面上看这是军事路线之争,实际上却是利益之争。北部是英国公的封地,从北向南打,首先要打下的是张辅的封地,张辅当然愿意从北向南打,而朱勇的封地在南部,一旦张辅打下自己的封地不再向前进攻,或者出工不出力。朱勇当然希望南北一起打,只有封地落到自己的手里心里才会安心。”
“陛下圣明,一眼就能看透这二人的小心思,这事陛下打算如何处置,不能因为二人之争误了陛下的大事。”
“无妨,争一争也好,现在黎利已经授首,安南南方反抗的力量已经很小,就算是分兵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自己的封地自己打下来也更有意义。封地既然已经分封出去,朝廷还是不要做过多的干涉,他们给自己干活,不用朕催促也会卖力的。”
“那臣该如何答复于这二人?”
“朕写一道旨意,允许他们分兵,不过朝廷借给他们的兵可是要还的,伤亡抚恤都要他们自己出钱。不能拿朝廷的兵不当回事,到时候朝廷的兵马若是损失太大,朕可是要打板子的。”
“是!陛下!安南的问题不大,不过朝廷控制的北方交趾布政使司现在反抗的活动已经愈演愈烈,现在已经形成了规模。黄大人觉得现在火候已经到了,只要把这一波反抗扑灭,安南至少能够平安几十年。”
“可以发起攻击了,朕估计黔国公与阳武侯已经迫不及待了,这一次决战朕希望打出五十年的和平,从此交趾布政使司能够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陛下圣明,开疆扩土之功必将泽被万代!”
“别提了,郑和你说外人反对我也就算了,可是朕的皇后也不支持朕,你说朕这个皇帝当的是不是有些失败?”
皇帝陛下没头没脑的话,听的郑和一头雾水,也不敢贸然回话,只能顺着皇帝的口风说道:“臣觉得娘娘恐怕也有苦衷吧!”
“她有什么苦衷,就是不舍得孩子吃一点苦,你说这孩子从小要是不吃点儿苦头,长大了可怎么办?”
郑和明白了,这是天下最尊贵的两公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分歧。
“陛下!您是想让长公主多了解一些民间疾苦吗?”
“也不全是,主要是让孩子的童年就该有童年的样子,最起码也该有个朋友,有个玩伴。
朕想着让昌平公主去房山的女子学堂读书,顺带着也能认识一些和她一样年龄的孩子。
可是皇后担心公主在学堂里会吃苦头,舍不得让她一个人去学堂。生怕在学堂里吃不好、住不好,还担心别的孩子会欺凌于她。
朕倒是理解皇后这个当娘的,可是朕读史发现,往往开国之君了解民间疾苦,能够制定对百姓有利的政策,百姓的日子在开国的时候往往是最好的。由于第二代君主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对天下的了解基本上也差不多,执行的政策往往都是在第一代君主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所以第二代君主大体上也不差。
再往后的君主就很少能有亲身体会庶民百姓艰辛的机会,他所知道的民情都是从大臣的嘴里得知,天下具体是什么情况,他是不知道的。
这样的君主无论多么聪慧,他所制定出的政策往往都是不接地气的,听起来不错,却没有执行的土壤。一旦强行推行,良政就会变成恶政。”
“陛下真乃圣明之主!一席话说透了千古兴衰,不过君主不能轻动是有现实的原因的,君主乃是国之象征,身负江山社稷之重,出行都是前呼后拥方能彰显帝王之威仪。
皇帝出行一次所造成的花费都是数以十万计。这样的行动一年来上几次,朝廷的税赋只够支撑皇帝的出行,天下的税赋就这么多,皇帝多花一些,朝廷用于朝政的钱粮就会少上一些。
这也是大臣们不愿意皇帝离开皇宫的主要原因,所有的借口不管说的多么冠冕堂皇,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问题。”
“正因为朕知道自己不能轻动,所以才希望皇族子弟都能深入民间了解民间疾苦,体察黔首百姓的所思所想,等到有一天登上帝位,才能更加准确的制定大政方针。
刘病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若是没有他长于民间的经历,他也未必能够开创出媲美于汉武盛世的昭宣之治。
这也是朕想要皇族子弟出外读书的原因之一,读书读的不仅仅是书,还有人情世故,世情百态。皇家子弟只有融入其中才能看到表面之下的东西。
可是皇后这一关不好过啊!”
“陛下!皇后不是不愿意让长公主去读书,而是担心学堂的环境长公主不适应,若想让皇后放心,陛下就应该带着皇后去看看学堂的环境,只要皇后确定学堂是个好地方,能够让长公主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皇后不但不会反对,还会非常赞成的。”
郑和一语惊醒梦中人,没错啊!可以带皇后看看学堂的环境,师资力量,以及所教授的内容,说不定皇后就会从反对变成全力支持呢!
“郑爱卿可着实给朕提醒了,没错啊!皇后不放心那就让她去亲自看一看学堂,朕相信只要亲自去学堂看一看,皇后一定会喜欢的,朕有信心!”
“陛下是当局者迷,臣是旁观者清!”
“说得好,所以才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话,你从南洋回来,那边怎么样了?”
“陛下不问臣也是要向陛下禀报,南洋总体情况向好,不过安南出了一些小问题,英国公与成国公在先打谁的地盘上产生了分歧,英国公希望从北向南稳步推进,而成国公希望海军运送兵员从南方登陆,南北对进快速解决安南问题。”
“哈!哈!哈!”朱瞻基哈哈大笑道:“表面上看这是军事路线之争,实际上却是利益之争。北部是英国公的封地,从北向南打,首先要打下的是张辅的封地,张辅当然愿意从北向南打,而朱勇的封地在南部,一旦张辅打下自己的封地不再向前进攻,或者出工不出力。朱勇当然希望南北一起打,只有封地落到自己的手里心里才会安心。”
“陛下圣明,一眼就能看透这二人的小心思,这事陛下打算如何处置,不能因为二人之争误了陛下的大事。”
“无妨,争一争也好,现在黎利已经授首,安南南方反抗的力量已经很小,就算是分兵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自己的封地自己打下来也更有意义。封地既然已经分封出去,朝廷还是不要做过多的干涉,他们给自己干活,不用朕催促也会卖力的。”
“那臣该如何答复于这二人?”
“朕写一道旨意,允许他们分兵,不过朝廷借给他们的兵可是要还的,伤亡抚恤都要他们自己出钱。不能拿朝廷的兵不当回事,到时候朝廷的兵马若是损失太大,朕可是要打板子的。”
“是!陛下!安南的问题不大,不过朝廷控制的北方交趾布政使司现在反抗的活动已经愈演愈烈,现在已经形成了规模。黄大人觉得现在火候已经到了,只要把这一波反抗扑灭,安南至少能够平安几十年。”
“可以发起攻击了,朕估计黔国公与阳武侯已经迫不及待了,这一次决战朕希望打出五十年的和平,从此交趾布政使司能够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陛下圣明,开疆扩土之功必将泽被万代!”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