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瘦身计划
作者:怕起重复 更新:2021-12-26 20:10
周皇后面色试探的问道:“到了明年大明有三位公主到了及聘之年,你的两个弟弟也到了娶亲之时。
这两年你总是忙着国事,没敢让你操心,明年既然无事,你且把这些事办了,免得失了皇家体面。”
这种事情原本应该是崇祯夫妻二人来办的,无奈被困玉泉宫,有心无力。
朱慈烺这个大哥每天国事繁重,几个弟弟妹妹又不敢打扰,更不敢私自做主,只能这么拖着。
这个到了年龄不是指都满十六岁,而是年龄到了十四十五,可以先定下来到十六岁结婚。
其他人不操心不方便说也就算了,周皇后总不能不闻不问。好歹她也是太后,崇祯那些妃子们还仰仗着她撑腰。
朱慈烺记得自己半年前就准许公主出宫,怎么半年的世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难道是因为相亲相惯了,所以不会谈恋爱。
这些都是小事朱慈烺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孩儿记得了,年后就着手安排此事。贵喜,到时候记得提醒朕。”
说了这件事,玉泉宫的气氛再次活跃,这个年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充满了期待。
新年第一天,报童夜里十二点就领了报纸,开始挨家挨户的分发,因为没有春晚可以看,所以头天晚上,除了皇城的烟火表演之外,守岁之后的第一份报纸就成了大家最期待的事情。
每年初一必有大事,皇上喜欢在大年初一公布新的圣旨或者福利,百姓也喜欢上了后半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大明,聊政策的好处等等。
报童一个个早早的领了报纸挨家挨户的送,顺便沿街叫卖,送报纸的时候说两句吉祥话往往能讨的几文喜钱。
所以过来夜里十二点,报童就出发送报纸。
大明的十二个时辰时间制度已经改成二十四小时制,没有强制推行,只不过是所有钟表都以此计时,百姓也就习惯了这种二十四小时制度。
今年的新年四政可谓是惠及了千家万户,全民教育,这是历代都不敢想的事,大明竟然实现了。
想想现在的大明真的是开前所未有的盛世,种地不收税,全民教育,让百姓感觉不真实。
大年初一余七安先去了天地坛,祭天祭祖各有人操持,朱慈烺亲自来这边是为了祭奠那些战死的忠烈,大明忠烈祠就在天地坛的中间。
每年这个事情是朱慈烺必做的,每逢节日就算朱慈烺不能亲自出席也会令军部主持祭祀。
祭祀活动规模不大,但是每一年牌位的数量确在不断增加,那碑林里,又新加了二十三个碑。
这种碑每一个能写一千个人名,二三十个,就代表着两三万人战死。
这些人中有一大半是死在莫卧儿战场,朱慈烺抚摸着个个石碑:“如果有一天这里摆不下了,就迁移天坛和地坛!”
忠烈祠军官立正:“是!”
把忠烈祠放在天地坛中间,不少人对此意见很大,祭天地的地方怎么能跟祭奠死人的地方放一起呢?
现在陛下这样说,意味着陛下最终把这种争论给做了最后判决,忠烈祠最重要。
要是谁觉得祭天地跟忠烈祠放一起不合适,那么就把天地坛迁移一下。
原本放在除夕夜的大宴今年因为朱慈烺前往玉泉宫过年改到了初一,在京的重要大臣都参加了宴会。
今年跟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后宫举行了诰命和王公贵族家人参与的内部宴会。
皇后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宴会,提前排练了不止十遍,对于那些命妇更是如此,不仅礼仪学了很久,为了一个入宫的名额还打破头勾心斗角。
朱慈烺听说有三四家本来定了入宫名额的接连爆出丑闻被取消名额。
这种勾心斗角让朱慈烺有种看宫斗剧的即视感。
今年安排的歌舞终于如期开演了,大明要祥和,要太平,所以原本紧张一丝不苟的朱慈烺也放松了心情。
不过看着为了表演好看穿着很单薄的女子,朱慈烺不禁感叹,谁都不容易。
今年和今后的几年对于朱慈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填补亏空积攒实力。
正月初六,贵喜不在担任皇明商号的总管事,新的总管事陈玄,这位被称为胖玄的公公从江南回来。
去江南是为了代替刘若愚,现在刘若愚已经回老家彻底退休,江南经过这几年的改革也已经跟大明成为一个整体。
大明的两京三都格局也彻底结束,江南省已经没有好几年了。
贵喜和陈玄的斗争朱慈烺看不出了,陈玄这个新任的皇明商号管事也没有见到有什么三把火的征兆。
李若琏走了,王国兴最终顺利接任了锦衣卫指挥使,不过因为莫卧儿南部战区的事情,他失去了禁卫权,禁中锦衣卫指挥权由贵喜接管。
不少人认为这是皇上打算重开东厂的征兆,实际上朱慈烺还真的没有这个想法。
王国兴也没有这么让朱慈烺不放心,这件事除去下面的越界交易,其实整个事情的解决还是很符合朱慈烺的目标的。
整个复兴五年会有很多调整,包括皇明商号自身也会有很多职位变动。
军部按照既定目标安排各师的轮换驻扎,跟这次变动错开时间。
大明还是第一次搞这种大规模的换届,各方面搞得都很紧张。
陈玄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了皇明车马的低端马车货车业务,朱慈烺对此还是支持的,自从大明推出四轮马车开始,这种马车就从一开始的时尚到后来的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朱慈烺大修道路,和马匹的持续富裕,大明对马车的需求一直是爆发式增长。
皇明车马的低端马车业务一开始面对的就是京津地区的运输压力,后来虽然马车生产订单一直拉满,但是皇马车马确没有足够的人员来扩大经营规模。
因为皇明车马这些熟练的生产线工人,懂一点机械原理,被各个工厂不停抽调,从纺织到蒸汽机生产还有机床厂这些都从皇明车马抽调了不少人。
而低端车马的生产因为参与的百姓多,所以利润已经被压的非常低,陈玄认为这样不赚钱的生意完全没有保留的必要,不如把空出来的人力投入能赚钱的行业。
这两年你总是忙着国事,没敢让你操心,明年既然无事,你且把这些事办了,免得失了皇家体面。”
这种事情原本应该是崇祯夫妻二人来办的,无奈被困玉泉宫,有心无力。
朱慈烺这个大哥每天国事繁重,几个弟弟妹妹又不敢打扰,更不敢私自做主,只能这么拖着。
这个到了年龄不是指都满十六岁,而是年龄到了十四十五,可以先定下来到十六岁结婚。
其他人不操心不方便说也就算了,周皇后总不能不闻不问。好歹她也是太后,崇祯那些妃子们还仰仗着她撑腰。
朱慈烺记得自己半年前就准许公主出宫,怎么半年的世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难道是因为相亲相惯了,所以不会谈恋爱。
这些都是小事朱慈烺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孩儿记得了,年后就着手安排此事。贵喜,到时候记得提醒朕。”
说了这件事,玉泉宫的气氛再次活跃,这个年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充满了期待。
新年第一天,报童夜里十二点就领了报纸,开始挨家挨户的分发,因为没有春晚可以看,所以头天晚上,除了皇城的烟火表演之外,守岁之后的第一份报纸就成了大家最期待的事情。
每年初一必有大事,皇上喜欢在大年初一公布新的圣旨或者福利,百姓也喜欢上了后半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大明,聊政策的好处等等。
报童一个个早早的领了报纸挨家挨户的送,顺便沿街叫卖,送报纸的时候说两句吉祥话往往能讨的几文喜钱。
所以过来夜里十二点,报童就出发送报纸。
大明的十二个时辰时间制度已经改成二十四小时制,没有强制推行,只不过是所有钟表都以此计时,百姓也就习惯了这种二十四小时制度。
今年的新年四政可谓是惠及了千家万户,全民教育,这是历代都不敢想的事,大明竟然实现了。
想想现在的大明真的是开前所未有的盛世,种地不收税,全民教育,让百姓感觉不真实。
大年初一余七安先去了天地坛,祭天祭祖各有人操持,朱慈烺亲自来这边是为了祭奠那些战死的忠烈,大明忠烈祠就在天地坛的中间。
每年这个事情是朱慈烺必做的,每逢节日就算朱慈烺不能亲自出席也会令军部主持祭祀。
祭祀活动规模不大,但是每一年牌位的数量确在不断增加,那碑林里,又新加了二十三个碑。
这种碑每一个能写一千个人名,二三十个,就代表着两三万人战死。
这些人中有一大半是死在莫卧儿战场,朱慈烺抚摸着个个石碑:“如果有一天这里摆不下了,就迁移天坛和地坛!”
忠烈祠军官立正:“是!”
把忠烈祠放在天地坛中间,不少人对此意见很大,祭天地的地方怎么能跟祭奠死人的地方放一起呢?
现在陛下这样说,意味着陛下最终把这种争论给做了最后判决,忠烈祠最重要。
要是谁觉得祭天地跟忠烈祠放一起不合适,那么就把天地坛迁移一下。
原本放在除夕夜的大宴今年因为朱慈烺前往玉泉宫过年改到了初一,在京的重要大臣都参加了宴会。
今年跟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后宫举行了诰命和王公贵族家人参与的内部宴会。
皇后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宴会,提前排练了不止十遍,对于那些命妇更是如此,不仅礼仪学了很久,为了一个入宫的名额还打破头勾心斗角。
朱慈烺听说有三四家本来定了入宫名额的接连爆出丑闻被取消名额。
这种勾心斗角让朱慈烺有种看宫斗剧的即视感。
今年安排的歌舞终于如期开演了,大明要祥和,要太平,所以原本紧张一丝不苟的朱慈烺也放松了心情。
不过看着为了表演好看穿着很单薄的女子,朱慈烺不禁感叹,谁都不容易。
今年和今后的几年对于朱慈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填补亏空积攒实力。
正月初六,贵喜不在担任皇明商号的总管事,新的总管事陈玄,这位被称为胖玄的公公从江南回来。
去江南是为了代替刘若愚,现在刘若愚已经回老家彻底退休,江南经过这几年的改革也已经跟大明成为一个整体。
大明的两京三都格局也彻底结束,江南省已经没有好几年了。
贵喜和陈玄的斗争朱慈烺看不出了,陈玄这个新任的皇明商号管事也没有见到有什么三把火的征兆。
李若琏走了,王国兴最终顺利接任了锦衣卫指挥使,不过因为莫卧儿南部战区的事情,他失去了禁卫权,禁中锦衣卫指挥权由贵喜接管。
不少人认为这是皇上打算重开东厂的征兆,实际上朱慈烺还真的没有这个想法。
王国兴也没有这么让朱慈烺不放心,这件事除去下面的越界交易,其实整个事情的解决还是很符合朱慈烺的目标的。
整个复兴五年会有很多调整,包括皇明商号自身也会有很多职位变动。
军部按照既定目标安排各师的轮换驻扎,跟这次变动错开时间。
大明还是第一次搞这种大规模的换届,各方面搞得都很紧张。
陈玄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了皇明车马的低端马车货车业务,朱慈烺对此还是支持的,自从大明推出四轮马车开始,这种马车就从一开始的时尚到后来的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朱慈烺大修道路,和马匹的持续富裕,大明对马车的需求一直是爆发式增长。
皇明车马的低端马车业务一开始面对的就是京津地区的运输压力,后来虽然马车生产订单一直拉满,但是皇马车马确没有足够的人员来扩大经营规模。
因为皇明车马这些熟练的生产线工人,懂一点机械原理,被各个工厂不停抽调,从纺织到蒸汽机生产还有机床厂这些都从皇明车马抽调了不少人。
而低端车马的生产因为参与的百姓多,所以利润已经被压的非常低,陈玄认为这样不赚钱的生意完全没有保留的必要,不如把空出来的人力投入能赚钱的行业。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