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纳伦晓风
作者:龙吟森森 更新:2021-12-23 10:47
范阳仓。
得到城外的消息后,摩尼卫中一个不起眼的人出动了。
孙秀荣的班底中,大致以这三种人为主,一个自然是胡弩镇战友,比如白孝德、侯琪、元丰、席元礼、李进才、石玉奴、李继勋等人,这里的人最多,倒是与朱元璋起事后的情形差不多。
再就是纳伦盆地南弓部、歌舒部的少年了,这里面号称有四大,哥舒迷奴、南弓熏、纳伦晓风、宇文邕奴,眼下除了哥舒迷奴另谋高就外,其余诸人都在碎叶军里就职,其中宇文邕奴文武双全,眼下隐隐成了当孙秀荣离开后实际上掌控碎叶军大权的人,而荔非守瑜怎么看都像一个门面。
南弓熏出身普通牧户,这样的人想要出头不是天赋异禀,便是特别努力,南弓熏显然兼而有之,加上他作战勇猛,在前期没有马璘、白孝德加入前,他实际上孙秀荣麾下的头号猛将。
再就是像纳伦晓风这样的、太多的出身部族贵族的少年了,这样的人在一开始拣拔时极容易脱颖而出,因为它们既然是部落里的贵姓,自然就有奴隶为他们放牧牛羊,自己就能沉下来练武,也能留心放牧之外的事情。
但这样的人想要发展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也不容易。
在以前的南弓部里,纳伦部正是该部其中的一个小部落,该部就以纳伦为姓,晓风这个名字就如同南弓熏一样都是孙秀荣给他起的,他原本自然有一个带有突厥风格的名字——弓月部虽然是突厥人与鲜卑人的混合部族,但由于突厥人是主人,肯定就以突厥语为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自从加入碎叶军后,纳伦晓风不好也不坏,有一定武力,跟着孙秀荣学习一段时间后,也能知书识礼,带兵打仗也还凑合——实际上只要按照操典来办,碎叶军很难打败仗。
随着正经弓月部大酋之子苏哈的出现,以前的南弓部的人都被比下去了,也鲜有表现的机会,多半都窝在北庭诸郡任职内政。
纳伦晓风显然也是其中之一。
再就是封常清、马璘、岑参这样原来就在大唐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了,算是孙秀荣挖过来的。
接着就是孙秀荣收的义子,比如耿思都、孙孝恪、孙孝恭等,这些人并没有多聪慧,胜在忠心。
其中本身出自弓月部,但被胡禄居部掳掠过来作为奴隶的孙孝恪最为突出。
最后就是每征服一地得到的意外之喜,此时,由于碎叶军上述诸人都成长了,想要再次脱颖而出并不容易,康国人康孝荣算是其中之一。
现在看来,还是唐军出身的人更容易成材,特别是名人,想想也是,大唐本就名人辈出,想要脱颖而出更为不易,那需要特别的禀赋才行,封常清、马璘、白孝德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就连荔非守瑜至少在打仗上非泛泛之才。
普通,不好的说法就是平庸。
这就是纳伦晓风。
这一次,孙秀荣对提前布局到长安的李继勋一众人花费了极大的心血,除了掌控大局的李继勋,按照他一贯的作风,那是绝对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在摩尼卫里,如果说李继勋、白解忧是明面上的人物,那么三十四岁的纳伦晓风就是暗地里的人物。
纳伦晓风,就是这支摩尼卫实际上的都虞侯。
当然了,外人并不知晓,就连李继勋也不明白他的角色身份,因为区区一千人,实际上碎叶军只有三百人,剩下的大多是从长安西市中的商队护卫拣拔的,他们能够毫不犹豫听从李继勋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他们知道孙秀荣是真正的光明使者。
若是只有三百碎叶军,纳伦晓风存在的意义确实并不大,但多出来七百祆教徒护卫那就不一样了。
纳伦晓风,就是孙秀荣特意安排在怛逻斯的祆寺正经跟着主持修习过一段时间的人,也是提前从孙秀荣手里得到祆教经典的,他对祆教、摩尼教、密特拉教等祆教分支的理解在整个碎叶军里首屈一指。
你如果让他去参加天山大学的学习,没准他远不如每年招收的那五十个学生,但纳伦晓风对于宗教似乎有一种天生的认知,于是,他就当仁不让地跟着李继勋来到了长安。
在长安时,李继勋通过石寄奴招募了三千精锐护卫,除了那三百碎叶军,剩下的人实际上是由纳伦晓风训练的,他的手里也有孙秀荣专门赐予的象征着祆教重达意义的火纹刀!
并没有喻文景嘴里的第三种势力,当李继勋带着一百骑兵出去后,纳伦晓风就意识到孙秀荣一直期盼着的“时机”来了,他当即命令剩下的两百碎叶军骑兵以及七百步军准备好。
实际上,经过长达三年的训练后,这些原来的商队护卫早就变成了正经的碎叶军,纳伦晓风在他们心中不亚于如今幽州城祆寺主持安延明,因为纳伦晓风对祆教教义的解释从来都是透彻的,而不是像安延明那样欲言又止。
而纳伦晓风一直所说的,“我的这一切都是光明使者教给我的”的话,更是让这些笃信祆教的粟特人更加忠于光明使者。
纳伦晓风正在用他的言行影响着这支七百人的队伍,由于他们在被拣拔时也是十八岁左右的少年,到如今除了没有顶着碎叶军的名头,实际上已经是一支碎叶军老兵了。
这样的纳伦晓风,显然是天道教的核心成员之一。
纳伦晓风娶了弓月部大酋萨哈连的女儿,对了,就是以前那位西林守捉刘龙仙因为觊觎此人而丧了性命的女人,当然了,作为一个手腕灵活、成熟的政治家,孙秀荣先一步将此女认作义妹,然后再嫁给纳伦晓风也是应有之意。
但他为何不嫁给别人,当时未成婚的人还有很多,他为何单单瞧中了看起来十分平庸的纳伦晓风?
这其中的种种原因,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沉得住气,显然是他的特质之一。
于是,在与官职比他大许多的李继勋面前,在大唐境内这三年里,纳伦晓风不显山也不露水。
而一旦预判到有大事发生,又能当机立断。
估计这也是孙秀荣看上他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才能平庸,长相平庸,让人过目就忘也是特征之一。
纳伦晓风走出了范阳仓。
秋日里,幽州城内外一片金黄,沐浴在秋日的暖阳下,迎着逐日增强的北风和越来越多迎风飘荡着的红叶,纳伦晓风没有感受到闲适,而是感到了一种浓浓的杀机。
在南弓部的少年里,他是长得最像突厥人的,故此,当他穿着摩尼卫的秋日服饰走出范阳仓时,没有任何人会主动看向他。
按照正常规矩,他上面有李继勋,他是没有资格主动外出联络的。
但他还是出去了。
他需要赶紧拜访几个人。
第一个就是薛岌!
薛仁贵的孙子,一位年仅三十岁、掌握着幽州城三成力量的裨将!
薛岌,也就是薛暮云的堂兄,一个在如今的幽州城中看起来不起眼的人物,但纳伦晓风却深知他的能耐的人。
薛岌,薛嵩之弟,由于薛嵩已死,薛岌实际上继承了他老爹薛楚玉在幽州全部资源,那就是来自河东薛氏的家族势力。
薛岌,一个看起来与纳伦晓风很像的人,是纳伦晓风来到幽州城之后结交的少数人之一。
薛岌,也是孙秀荣岳父独孤修的侄女婿,他娶的就是前安西大都护府判官独孤峻的女儿!
独孤峻,如今早就去世了,但以他与孙秀荣的关系,在去世之前肯定没少与自己的女婿分说孙秀荣、碎叶军的事。
他如果是独孤修的女婿,就不可能在这里任职,但是独孤峻的就不同了,与独孤修相比,独孤峻太微不足道了。
当高如震死后,薛岌的地位就愈发重要起来,当纳伦晓风甫一得知高如震死了后就意识到这一点。
康孝忠手下的一万大军里,高如震三千人,薛岌三千人,高如震一死,他手下的三千汉军显然只会听高鞠仁的,康孝忠自己统领一千骑兵。
还有三千人都是胡人,还都是步军,实际上是留守幽州力量的中坚、精锐,他的统领叫史参,史思明的义子。
在史思明眼里,史参的这三千人虽然都是步军,但都是重步兵,战力实际上一点也不亚于其他人,何况由于士兵都是胡人,多半会骑马,真正需要打仗时,他们也能快速机动。
城外马市的三千匹战马,多半早就被史思明盯上了。
没多久,纳伦晓风就来到了薛岌的府邸前,当他抵达此处时,竟发现薛岌也在大门内逡巡着,似乎在等着某人。
他自然知晓,以自己的地位,薛岌肯定不是在等自己,不过薛岌见到他后似乎也热络得很,他一把抓住纳伦晓风的手,说道:“哎呀,二郎,好几日没见了!”
瞬即又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出大事了!”
纳伦晓风自然知晓是什么大事,不过装作不知道的模样,惊道:“何事?”
薛岌向左右望了望,也没回答他,一把将他拉进了大门里。
一瞬间,纳伦晓风就知道了他在等谁。
薛岸!
他的弟弟薛岸,今年才十六岁,也是史朝清铁弹营的成员,史朝清已死的消息估计薛岌通过某种连纳伦晓风也不知道的渠道得知了,作为一个正统的军将,在周挚的严令下他是不敢随意出城的,何况今日归他这个营头值守,焦急之下,他只能在门口干着急。
当然了,他肯定也派出了自己的家丁出去探查,但眼下并没有消息传来。
得到城外的消息后,摩尼卫中一个不起眼的人出动了。
孙秀荣的班底中,大致以这三种人为主,一个自然是胡弩镇战友,比如白孝德、侯琪、元丰、席元礼、李进才、石玉奴、李继勋等人,这里的人最多,倒是与朱元璋起事后的情形差不多。
再就是纳伦盆地南弓部、歌舒部的少年了,这里面号称有四大,哥舒迷奴、南弓熏、纳伦晓风、宇文邕奴,眼下除了哥舒迷奴另谋高就外,其余诸人都在碎叶军里就职,其中宇文邕奴文武双全,眼下隐隐成了当孙秀荣离开后实际上掌控碎叶军大权的人,而荔非守瑜怎么看都像一个门面。
南弓熏出身普通牧户,这样的人想要出头不是天赋异禀,便是特别努力,南弓熏显然兼而有之,加上他作战勇猛,在前期没有马璘、白孝德加入前,他实际上孙秀荣麾下的头号猛将。
再就是像纳伦晓风这样的、太多的出身部族贵族的少年了,这样的人在一开始拣拔时极容易脱颖而出,因为它们既然是部落里的贵姓,自然就有奴隶为他们放牧牛羊,自己就能沉下来练武,也能留心放牧之外的事情。
但这样的人想要发展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也不容易。
在以前的南弓部里,纳伦部正是该部其中的一个小部落,该部就以纳伦为姓,晓风这个名字就如同南弓熏一样都是孙秀荣给他起的,他原本自然有一个带有突厥风格的名字——弓月部虽然是突厥人与鲜卑人的混合部族,但由于突厥人是主人,肯定就以突厥语为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自从加入碎叶军后,纳伦晓风不好也不坏,有一定武力,跟着孙秀荣学习一段时间后,也能知书识礼,带兵打仗也还凑合——实际上只要按照操典来办,碎叶军很难打败仗。
随着正经弓月部大酋之子苏哈的出现,以前的南弓部的人都被比下去了,也鲜有表现的机会,多半都窝在北庭诸郡任职内政。
纳伦晓风显然也是其中之一。
再就是封常清、马璘、岑参这样原来就在大唐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了,算是孙秀荣挖过来的。
接着就是孙秀荣收的义子,比如耿思都、孙孝恪、孙孝恭等,这些人并没有多聪慧,胜在忠心。
其中本身出自弓月部,但被胡禄居部掳掠过来作为奴隶的孙孝恪最为突出。
最后就是每征服一地得到的意外之喜,此时,由于碎叶军上述诸人都成长了,想要再次脱颖而出并不容易,康国人康孝荣算是其中之一。
现在看来,还是唐军出身的人更容易成材,特别是名人,想想也是,大唐本就名人辈出,想要脱颖而出更为不易,那需要特别的禀赋才行,封常清、马璘、白孝德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就连荔非守瑜至少在打仗上非泛泛之才。
普通,不好的说法就是平庸。
这就是纳伦晓风。
这一次,孙秀荣对提前布局到长安的李继勋一众人花费了极大的心血,除了掌控大局的李继勋,按照他一贯的作风,那是绝对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在摩尼卫里,如果说李继勋、白解忧是明面上的人物,那么三十四岁的纳伦晓风就是暗地里的人物。
纳伦晓风,就是这支摩尼卫实际上的都虞侯。
当然了,外人并不知晓,就连李继勋也不明白他的角色身份,因为区区一千人,实际上碎叶军只有三百人,剩下的大多是从长安西市中的商队护卫拣拔的,他们能够毫不犹豫听从李继勋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他们知道孙秀荣是真正的光明使者。
若是只有三百碎叶军,纳伦晓风存在的意义确实并不大,但多出来七百祆教徒护卫那就不一样了。
纳伦晓风,就是孙秀荣特意安排在怛逻斯的祆寺正经跟着主持修习过一段时间的人,也是提前从孙秀荣手里得到祆教经典的,他对祆教、摩尼教、密特拉教等祆教分支的理解在整个碎叶军里首屈一指。
你如果让他去参加天山大学的学习,没准他远不如每年招收的那五十个学生,但纳伦晓风对于宗教似乎有一种天生的认知,于是,他就当仁不让地跟着李继勋来到了长安。
在长安时,李继勋通过石寄奴招募了三千精锐护卫,除了那三百碎叶军,剩下的人实际上是由纳伦晓风训练的,他的手里也有孙秀荣专门赐予的象征着祆教重达意义的火纹刀!
并没有喻文景嘴里的第三种势力,当李继勋带着一百骑兵出去后,纳伦晓风就意识到孙秀荣一直期盼着的“时机”来了,他当即命令剩下的两百碎叶军骑兵以及七百步军准备好。
实际上,经过长达三年的训练后,这些原来的商队护卫早就变成了正经的碎叶军,纳伦晓风在他们心中不亚于如今幽州城祆寺主持安延明,因为纳伦晓风对祆教教义的解释从来都是透彻的,而不是像安延明那样欲言又止。
而纳伦晓风一直所说的,“我的这一切都是光明使者教给我的”的话,更是让这些笃信祆教的粟特人更加忠于光明使者。
纳伦晓风正在用他的言行影响着这支七百人的队伍,由于他们在被拣拔时也是十八岁左右的少年,到如今除了没有顶着碎叶军的名头,实际上已经是一支碎叶军老兵了。
这样的纳伦晓风,显然是天道教的核心成员之一。
纳伦晓风娶了弓月部大酋萨哈连的女儿,对了,就是以前那位西林守捉刘龙仙因为觊觎此人而丧了性命的女人,当然了,作为一个手腕灵活、成熟的政治家,孙秀荣先一步将此女认作义妹,然后再嫁给纳伦晓风也是应有之意。
但他为何不嫁给别人,当时未成婚的人还有很多,他为何单单瞧中了看起来十分平庸的纳伦晓风?
这其中的种种原因,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沉得住气,显然是他的特质之一。
于是,在与官职比他大许多的李继勋面前,在大唐境内这三年里,纳伦晓风不显山也不露水。
而一旦预判到有大事发生,又能当机立断。
估计这也是孙秀荣看上他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才能平庸,长相平庸,让人过目就忘也是特征之一。
纳伦晓风走出了范阳仓。
秋日里,幽州城内外一片金黄,沐浴在秋日的暖阳下,迎着逐日增强的北风和越来越多迎风飘荡着的红叶,纳伦晓风没有感受到闲适,而是感到了一种浓浓的杀机。
在南弓部的少年里,他是长得最像突厥人的,故此,当他穿着摩尼卫的秋日服饰走出范阳仓时,没有任何人会主动看向他。
按照正常规矩,他上面有李继勋,他是没有资格主动外出联络的。
但他还是出去了。
他需要赶紧拜访几个人。
第一个就是薛岌!
薛仁贵的孙子,一位年仅三十岁、掌握着幽州城三成力量的裨将!
薛岌,也就是薛暮云的堂兄,一个在如今的幽州城中看起来不起眼的人物,但纳伦晓风却深知他的能耐的人。
薛岌,薛嵩之弟,由于薛嵩已死,薛岌实际上继承了他老爹薛楚玉在幽州全部资源,那就是来自河东薛氏的家族势力。
薛岌,一个看起来与纳伦晓风很像的人,是纳伦晓风来到幽州城之后结交的少数人之一。
薛岌,也是孙秀荣岳父独孤修的侄女婿,他娶的就是前安西大都护府判官独孤峻的女儿!
独孤峻,如今早就去世了,但以他与孙秀荣的关系,在去世之前肯定没少与自己的女婿分说孙秀荣、碎叶军的事。
他如果是独孤修的女婿,就不可能在这里任职,但是独孤峻的就不同了,与独孤修相比,独孤峻太微不足道了。
当高如震死后,薛岌的地位就愈发重要起来,当纳伦晓风甫一得知高如震死了后就意识到这一点。
康孝忠手下的一万大军里,高如震三千人,薛岌三千人,高如震一死,他手下的三千汉军显然只会听高鞠仁的,康孝忠自己统领一千骑兵。
还有三千人都是胡人,还都是步军,实际上是留守幽州力量的中坚、精锐,他的统领叫史参,史思明的义子。
在史思明眼里,史参的这三千人虽然都是步军,但都是重步兵,战力实际上一点也不亚于其他人,何况由于士兵都是胡人,多半会骑马,真正需要打仗时,他们也能快速机动。
城外马市的三千匹战马,多半早就被史思明盯上了。
没多久,纳伦晓风就来到了薛岌的府邸前,当他抵达此处时,竟发现薛岌也在大门内逡巡着,似乎在等着某人。
他自然知晓,以自己的地位,薛岌肯定不是在等自己,不过薛岌见到他后似乎也热络得很,他一把抓住纳伦晓风的手,说道:“哎呀,二郎,好几日没见了!”
瞬即又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出大事了!”
纳伦晓风自然知晓是什么大事,不过装作不知道的模样,惊道:“何事?”
薛岌向左右望了望,也没回答他,一把将他拉进了大门里。
一瞬间,纳伦晓风就知道了他在等谁。
薛岸!
他的弟弟薛岸,今年才十六岁,也是史朝清铁弹营的成员,史朝清已死的消息估计薛岌通过某种连纳伦晓风也不知道的渠道得知了,作为一个正统的军将,在周挚的严令下他是不敢随意出城的,何况今日归他这个营头值守,焦急之下,他只能在门口干着急。
当然了,他肯定也派出了自己的家丁出去探查,但眼下并没有消息传来。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