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抵天津卫
作者:玉召 更新:2021-12-22 14:21
五月十一这一天,大明北方军军政司发出一个命令,整个北方军在盐山城西面的平地举行了祭旗仪式之后。
却是一分为二,一部分往北而去,一部分往南而去,整个队伍,装备精良、供给充足,士兵也个个都精神饱满、斗气昂扬。
先不说是否有多强的战斗力,就说这股子精气神,和令行禁止的作风,便让人小瞧不得。
朱慈炤本来是想领着周民北上的,但想了想,南方山东境内,还有许多李自成留下的武装力量,自己若是带着周民北上,只怕张升等人根本无法应对的了。
所以朱慈炤只带了张升一个大将,周民和夏茂春领着其余的队伍,全都南下了。
临别之际,周民却是再三吩咐,让张升一定要护好朱慈炤的安全,张升自是拍了胸脯保证,只言就算丢了自己这条命,也必护得尊上无碍。
朱慈炤骑在马背之上,看着新招募的这些士兵,个个眼中都充满着希望,思索片刻,却是跳下马来,来到高台之上,高声喊道: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勇士,临别之际,我没有什么好给大家的,只希望大家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我们既然参军,那就是来为了保家卫国的,现如今,北有外族,南有强盗,如果我们不去管,谁又能去管呢,我……我教大家唱首歌吧!”
唱歌?
台下的士兵都看着朱慈炤,眼中有着疑惑,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交头接耳,在他们参军的第一天,他们就学习了令行禁止,没有长官的命令,他们不会也不敢有丝毫的动作,只站的笔直。
“我唱给大家听!”
朱慈炤清了清嗓子,开始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明要让四方
来贺——”
音调有些不准,声音显得生硬,但是当朱慈炤唱到何惜百死报家时,整个队伍当中,所有的将士,内心都是一凝。
何惜百死报家国,
……
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
——
歌词直抒胸臆,又点明主题,而且意思简明,旋律简单,直让这些将士听的,热血都在燃烧。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但是尊上口中这奇怪的曲调,却让他们仿佛着了迷一般,想要跟着一起喊,跟着一起唱。
当朱慈炤唱第二遍时,在场的将士也不知是谁先哼唱起来,也跟着唱了起来,虽然有些词不准,但是哼着哼着,整个队伍的氛围都凛冽了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这首精忠报国,即使放在几百年前的大明,那也是当之无愧的铁血之歌,让听到这首歌的任何一个大明百姓,都心有所感,恨不得上场杀敌,保家卫国。
“我愿守土复开疆……”
一些送别的百姓,本就在队伍的警戒线之外站着,官道两旁也有许多百姓,此时听着队伍呜咽着唱着这首歌。
少年郎却是愤愤而起,只感觉一颗心都在胸膛里快要挣脱出来,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年老一些的听见这首歌,却是忍不住流泪,高呼着大明威武,大明万岁,他们也经历过大明的辉煌时代,如今破落,却真的让人心生悲怆。
但同时又遥遥朝自己的子侄喊着,好好报国、多杀敌人之类的话。
当这首歌唱了两三遍之后,每一个将士无不是紧紧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中的怒火快要喷薄而出。
朱慈炤站在高台之上,环顾四周,四周静的发奇,也肃穆的让人不敢胡乱言语。
朱慈炤朝着台下所有的将士,弯腰一辑,高喊了一声:“出发!”
整个队伍却是随着一声声朝右转,朝左转,朝北去的朝北去,朝南去的朝南去,一分为二。
没有缠绵告别,个个将士脚下有力,脚步整齐,奔向他们即将为之战斗的地方。
一众前来送行的文官,看着这一幕,无不动容,侯峒增更是将歌词快速的记了下来,他想了,这首歌可以通过新成立的大明北方报,发往各地。
既可以让接下来的守军、新军振奋,也可以让百姓们明白这到底是一支怎么样的军队。
“儿呀好好干,多杀敌人!”
“豆子,你是长大了,保护好尊上,照顾好自己!”
“孩子,你不用担心家里,有衙门管着爹娘呢!”
“孩他爹,你放心好了,我现在也能赚钱了,家中万事都有衙门替咱做主!”
“……”
盐山县南北的官道边上,挤满了前来送别的百姓,没有拉着自己儿子不让走的爹娘,虽有哭泣,但是却全都是支持的话语。
朱慈炤骑在马上,和张升不断的朝两边百姓抱拳,他看着背后的将士们一个个都眼眶含泪,但是却目不斜视,只跟着他向前,却是高喊道:“众将士,刚才我教你们的歌学会了没有?!”
“学会啦——”
背后的将士无论学没学全,但基本的调子都还会,全都齐声回应。
“好,那么咱们就唱着歌走,边唱边走!”
“我起个头,你们跟上……狼烟起,江山北望……”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
嘹亮的歌声,顿时响彻城外。
“狼烟起,江山北望……”
朱慈炤这边一唱,周民所率领的南路军,也开始唱了起来,不甘示弱。
大家都是背对着背,但是歌声却此起彼伏,一阵高过一阵。
走吧!
去战斗的土地!
走吧!
去保家卫国!
史载:
崇祯十七年五月,时上以永王领大明北方军,兵四千,进驻天津三卫。
经沧州,收复之。
经兴济,收复之。
经青县,收复之。
经静海,收复之。
……
乃至天津三卫,贼不战而逃,竟无人敢守,兵峰之盛,声震畿南,复降者十余万,从军者无算。
时侯峒曾为安民官,上以兵克城,峒曾率属安抚,收复之快,峒曾往往刚至一城,军令便至,乃往下城,十日之间,竟无歇息。
数年之后,峒增遇人仍言:我侍上无有技穷时,唯崇祯十七年五月间,常无计可施,无人可用,乃至分身乏术,身心劳累。
……
崇祯十七年五月二十八,经过十多天的跋涉,朱慈炤终于站在了天津卫的脚下,不过这一次,朱慈炤再也不是那种灰溜溜、隐姓埋名的溜进城去了。
而是有一些官绅、坊长、里老、百姓在门口等着迎接。
而朱慈照的身后,也不是仅仅只有四千之众,已是达到了两万多人。
十多天的时间,他在沿途各地招收参军的普通百姓,却是招了一万七千多人。
这还是他本着在精不在多的原则。
而各地的降军,本就是大明的军队,此次再降朱慈炤,却是被朱慈炤全都抛给了侯峒曾安排。
京畿数十城,竟无一抵抗,也无一留守的大顺官员,让他顺顺利利直达天津卫脚下。
这让朱慈炤终于感受到,为什么历史上的满清仅仅是用了六个月的时间,便打到江南了。
……
…………
感谢卷心菜hq书友,月票支持!
却是一分为二,一部分往北而去,一部分往南而去,整个队伍,装备精良、供给充足,士兵也个个都精神饱满、斗气昂扬。
先不说是否有多强的战斗力,就说这股子精气神,和令行禁止的作风,便让人小瞧不得。
朱慈炤本来是想领着周民北上的,但想了想,南方山东境内,还有许多李自成留下的武装力量,自己若是带着周民北上,只怕张升等人根本无法应对的了。
所以朱慈炤只带了张升一个大将,周民和夏茂春领着其余的队伍,全都南下了。
临别之际,周民却是再三吩咐,让张升一定要护好朱慈炤的安全,张升自是拍了胸脯保证,只言就算丢了自己这条命,也必护得尊上无碍。
朱慈炤骑在马背之上,看着新招募的这些士兵,个个眼中都充满着希望,思索片刻,却是跳下马来,来到高台之上,高声喊道: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勇士,临别之际,我没有什么好给大家的,只希望大家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我们既然参军,那就是来为了保家卫国的,现如今,北有外族,南有强盗,如果我们不去管,谁又能去管呢,我……我教大家唱首歌吧!”
唱歌?
台下的士兵都看着朱慈炤,眼中有着疑惑,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交头接耳,在他们参军的第一天,他们就学习了令行禁止,没有长官的命令,他们不会也不敢有丝毫的动作,只站的笔直。
“我唱给大家听!”
朱慈炤清了清嗓子,开始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明要让四方
来贺——”
音调有些不准,声音显得生硬,但是当朱慈炤唱到何惜百死报家时,整个队伍当中,所有的将士,内心都是一凝。
何惜百死报家国,
……
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
——
歌词直抒胸臆,又点明主题,而且意思简明,旋律简单,直让这些将士听的,热血都在燃烧。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但是尊上口中这奇怪的曲调,却让他们仿佛着了迷一般,想要跟着一起喊,跟着一起唱。
当朱慈炤唱第二遍时,在场的将士也不知是谁先哼唱起来,也跟着唱了起来,虽然有些词不准,但是哼着哼着,整个队伍的氛围都凛冽了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这首精忠报国,即使放在几百年前的大明,那也是当之无愧的铁血之歌,让听到这首歌的任何一个大明百姓,都心有所感,恨不得上场杀敌,保家卫国。
“我愿守土复开疆……”
一些送别的百姓,本就在队伍的警戒线之外站着,官道两旁也有许多百姓,此时听着队伍呜咽着唱着这首歌。
少年郎却是愤愤而起,只感觉一颗心都在胸膛里快要挣脱出来,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年老一些的听见这首歌,却是忍不住流泪,高呼着大明威武,大明万岁,他们也经历过大明的辉煌时代,如今破落,却真的让人心生悲怆。
但同时又遥遥朝自己的子侄喊着,好好报国、多杀敌人之类的话。
当这首歌唱了两三遍之后,每一个将士无不是紧紧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中的怒火快要喷薄而出。
朱慈炤站在高台之上,环顾四周,四周静的发奇,也肃穆的让人不敢胡乱言语。
朱慈炤朝着台下所有的将士,弯腰一辑,高喊了一声:“出发!”
整个队伍却是随着一声声朝右转,朝左转,朝北去的朝北去,朝南去的朝南去,一分为二。
没有缠绵告别,个个将士脚下有力,脚步整齐,奔向他们即将为之战斗的地方。
一众前来送行的文官,看着这一幕,无不动容,侯峒增更是将歌词快速的记了下来,他想了,这首歌可以通过新成立的大明北方报,发往各地。
既可以让接下来的守军、新军振奋,也可以让百姓们明白这到底是一支怎么样的军队。
“儿呀好好干,多杀敌人!”
“豆子,你是长大了,保护好尊上,照顾好自己!”
“孩子,你不用担心家里,有衙门管着爹娘呢!”
“孩他爹,你放心好了,我现在也能赚钱了,家中万事都有衙门替咱做主!”
“……”
盐山县南北的官道边上,挤满了前来送别的百姓,没有拉着自己儿子不让走的爹娘,虽有哭泣,但是却全都是支持的话语。
朱慈炤骑在马上,和张升不断的朝两边百姓抱拳,他看着背后的将士们一个个都眼眶含泪,但是却目不斜视,只跟着他向前,却是高喊道:“众将士,刚才我教你们的歌学会了没有?!”
“学会啦——”
背后的将士无论学没学全,但基本的调子都还会,全都齐声回应。
“好,那么咱们就唱着歌走,边唱边走!”
“我起个头,你们跟上……狼烟起,江山北望……”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
嘹亮的歌声,顿时响彻城外。
“狼烟起,江山北望……”
朱慈炤这边一唱,周民所率领的南路军,也开始唱了起来,不甘示弱。
大家都是背对着背,但是歌声却此起彼伏,一阵高过一阵。
走吧!
去战斗的土地!
走吧!
去保家卫国!
史载:
崇祯十七年五月,时上以永王领大明北方军,兵四千,进驻天津三卫。
经沧州,收复之。
经兴济,收复之。
经青县,收复之。
经静海,收复之。
……
乃至天津三卫,贼不战而逃,竟无人敢守,兵峰之盛,声震畿南,复降者十余万,从军者无算。
时侯峒曾为安民官,上以兵克城,峒曾率属安抚,收复之快,峒曾往往刚至一城,军令便至,乃往下城,十日之间,竟无歇息。
数年之后,峒增遇人仍言:我侍上无有技穷时,唯崇祯十七年五月间,常无计可施,无人可用,乃至分身乏术,身心劳累。
……
崇祯十七年五月二十八,经过十多天的跋涉,朱慈炤终于站在了天津卫的脚下,不过这一次,朱慈炤再也不是那种灰溜溜、隐姓埋名的溜进城去了。
而是有一些官绅、坊长、里老、百姓在门口等着迎接。
而朱慈照的身后,也不是仅仅只有四千之众,已是达到了两万多人。
十多天的时间,他在沿途各地招收参军的普通百姓,却是招了一万七千多人。
这还是他本着在精不在多的原则。
而各地的降军,本就是大明的军队,此次再降朱慈炤,却是被朱慈炤全都抛给了侯峒曾安排。
京畿数十城,竟无一抵抗,也无一留守的大顺官员,让他顺顺利利直达天津卫脚下。
这让朱慈炤终于感受到,为什么历史上的满清仅仅是用了六个月的时间,便打到江南了。
……
…………
感谢卷心菜hq书友,月票支持!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