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宋国的应对
作者:荣誉与忠诚 更新:2022-10-30 15:48
最快更新我在春秋做贵族最新章节!
智瑶对赵氏代国只是关注,要说有多么在乎则是未必。
只要智氏自己不作死,赵母恤再有能力也只是滋扰北疆的疥癣之疾,很难构成国祚灭亡之危。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侧重,目前时代确实是楚国那边的威胁大一些,到后面则会变成来自内部的威胁,等待五胡乱华之后异族势力才成了最大的威胁。
以前的晋国最警惕的是哪个国家?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楚国,相反是齐国。
一切只因为齐国真的强大过,并且做过的事业无比辉煌。
到后面,楚国展现出了自己的强大,晋国最忌惮的国家变成了楚国。
楚国人用血性与牺牲证明了自己不可小觑,以至于新的时代降临,人们开始认为不管以前和现在,能够对中原国家有威胁的只会是楚国。
楚国都那么乱了,原国君臣还是那么忌惮?这个得说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警惕心造成,与实力方面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大。
好比如庞大的苏联解体了,有一个国家号称要恢复苏联的伟大,周边国家以及当世霸主不会去看那个继承人强不强,只会对他们保持最高的警惕心。
霸主国转移视线的话,只会是新的挑战者从各方各面证明了自己,要不然顶多就是倾斜一定的关注度,要说有多么重视真的未必。
赵氏代国有重新进入中原的可能性,远比异族势力更加有可能,只是原国不是大萌,双方人口相差三十三倍以上,即便原国与越国、宋国和楚国都在开战,国情民情与大萌不同之下,怎么可能让赵氏代国取而代之。
进入宋国地界的智开接收到了来自中枢的邸报,上面写着赵氏代国与义渠、白翟结盟的消息,看后惋惜地直摇头。
再说一次,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性。
恰恰在当前时代诸夏列国都看不起异族势力,赵氏代国要是跟楚国、宋国、越国或其他诸侯结盟,还会让原国这边的人觉得更有威胁,偏偏跑去跟义渠和白翟结盟,几乎断了赵氏代国在中原立足的可能性。
说白了,诸夏的人就是看不起异族,遭遇异族的入侵会更卖力抵抗,哪怕赵氏代国与他们的异族盟友真的攻进中原,或早或迟是一定会被赶走的。
智开看着满是农田的旷野,问道:“此地何名?”
目前好些地方都没有正式的名字。
所谓没有正式的名字,主要是指在地图上没标记,不是当地人没有给命名。
他们前几天攻下一座叫“横”的城邑,非常轻易就给拿下。
遭到俘虏的宋国贵族说,除了已经出征越地的宋军,宋国几乎所有能打的士兵都被调集到“商丘”那边去了。
这个就是智开所率原军一路过来几乎没有遭遇像样抵抗的原因,接下来在“商丘”爆发的交战才会是重头戏。
不顾其它疆域将全国的可战之兵全部集中到都城附近?知道智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有多么错愕吗?
如果不是十足确认的话,智瑶差点以为自己又穿越了,来到赵宋的年代。
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赵家,他们害怕自己也被相同的做法掀翻,索性将全国七成以上的军队驻扎在都城周边,甚至连出战将领都必须按照老祖宗留下的阵图布阵来着。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可比赵宋能打得多,再来也没有那么多荒唐事。
宋国将兵力全部龟缩到“商丘”周边只有一个原因,他们本来兵力就远远少于原国,从装备到战斗力也输给原军,只能那么做。
“商丘”是一国古城,以前不断遭受楚军的威胁,不止一次进行加高加厚。
也许“商丘”不像“新郑”那样布置了九道城墙,纯以城防设施来说却是一点都不输给“新郑”,并且“商丘”城外的地形要比“新郑”复杂得多了。
智徐吾就不止一次提醒智开千万不要粗心大意,一定要保持最大的警惕。
“报!我军前锋已与宋军展开激战。”
“再探。”
原军的前锋数量约在七千五百人,也就是一个“师”的规模。
既然是“激战”这个用词,说明遭遇的宋军数量起码持平,乃至于可能会有更大的规模。
智开对宋国没有半点瞧不起的心态,相反远比越国保持着更大的警惕。
原因?越军跟吴军是一样的路数,打堂皇正战在方方面面都不占优势。宋军不一样,他们可是能够跟强盛时期楚国的军队打得五五开,跟郑军打则是胜多败少,足以说明宋军的战斗力真的不弱。
原国的强大母庸置疑,不代表粗心大意就不会吃亏。
智开必须明白一件事情,要是最大的一场败仗是在自己的指挥下发生,哪怕智瑶再怎么宠爱,太子的位置肯定会出现动摇。
所以了,历朝历代不让太子统兵出战的一个原因就是赢了好处不大,输了则是有可能满盘皆输。
已经坐上了太子的宝座,先证明自己的智商没问题,随后什么都不做才是最稳,一再力图表现自己的行为其实才是最傻的。
为什么说傻?表现过程中要不要有一批班底,是不是会进而让当皇帝的老爹忌惮;如果事情办砸了的话,不止群臣会非议,自己那个皇帝老爹恐怕也要失望了。
因为明白失败代表着什么,智开初期的攻略可能奔放,该派出大量斥候盯紧宋军的事情没有忘记,随着越来越靠近“商丘”,变得越来越谨慎了。
道理就是这样的道理,偷袭的可能性已经完全不存在,稳扎稳扎变成了唯一的选项,为什么还要心急呢?
“约有四万宋军位于城外,大多以山头为据点;城内宋军约有三万,听闻可用粮秣甚多,足以支撑三年。”
“太子,‘毅丘’与‘犬丘’各有宋军,细作回报两地亦在调集物资。”
“若宋国再行动员,或将再有五万余兵力?”
有一点不用说,本来前往越国的三万宋军一定在回援路上。
并且,宋国一定会向楚国求援。
如果楚国不傻的话?他们会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哪怕不将入侵越国的十万楚军调到宋国支援,楚国国内也会派出新的部队支援宋国。
或许,只是或许,楚国会汲取越国曾经的教训,不止派出军队支援宋国,还将出兵入侵原国开辟新的战场?
因此原国在楚国最可能进犯的蛮氏给备下了两个“师”的兵力,郑地的“新郑”也驻扎了两个“师”的守军。
如果楚军没有开辟新战场当然最好,蛮氏那两个“师”也是秦地可能爆发战争的预备队,“新郑”的两个“师”则是变成威胁楚国的部队。
当前时代只有原国拥有这么充足的兵力,只不过动员出这等数量的军队,打从事实上其实对国力的消耗挺伤的。
一个月之后,智开在部队将“商丘”西面和北面的据点拔出,才带着主力来到“商丘”的郊外。
“城墙之上乃是何物?”智开说的是一些好像螺旋桨的玩意,只不过只有两片利刃。
那些玩意被安放在城墙之上,每隔五十米左右就有一部。
虽然智开叫不出那玩意的名字,只是看外观却能感觉到威胁。
原国的科技程度远超当前各个诸侯国,不要忘记早就将水车、水力锻锤投入使用。
两片由利刃组成的叶子,再加上一个能旋转的装置,一旦搅动起来,血肉之躯怎么可能顶得住啊!?
不止有两叶的守城器械,还有一些看着就是拍杆的玩意,还有谁都不会陌生的床弩。
亮出来的守城器械就那些,不知道还有多少是藏着的。
智开想起来什么事,对左右说道:“开依稀记得父王派人前来宋国寻一墨氏,听闻正是因为墨氏擅长制造守城器械。”
墨氏?就是墨子的那一家子,只不过当前墨翟还不够资格称“子”。
当前有资格称“子”的人不多,管子(管仲)、赵子(赵武)、郑子(子产)是公认达到三不朽的人物,其余日后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还没有多么高,其中包括老子与孔子。
原军抵达“商丘”城下当然不会立刻展开攻城,起码需要先在周边收集材料打造出更多的攻城器械。
非常要命的是宋国学郑国,周边的树林全被砍得只剩下木桩,大一些的石块也全部被搬空了。
初次听到宋国干了那些事情的智开被惊到了,想象应该动用多少人力,想象不出树木全被砍伐是什么光景。
等待智开亲自看到“商丘”周边的景象,感概宋国真是胆子大,明知道原国会入侵还敢出兵越国。
目下,能够想象“商丘”城内到底是堆积了多少木头,它们至不济也能拿来烧,取用打造器械更是绝对的用途。
事先,智开就已经知道宋国人将能砍的树木都砍了,沿途有派出辅兵伐木,只是不会在距离“商丘”太远的位置打造攻城器械。
毕竟,攻城器械都会显得很庞大,运输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肯定是抵达要攻打的城池附近才会进行打造。
智开巡视了一圈,发现“商丘”的四面城墙都是差不多的配套,心里有了一种很不祥的预感。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鲁班与墨子拿战争当成验证谁比较厉害的工具,双方在一场攻城战上尽显其能……”智开的记忆力挺好,只不过小时候以为故事只是故事。
父亲嘛,对待自己还小的孩子总是会讲一些有的没的故事,说过之后就会忘记自己曾经讲过什么了。
一些小孩子能够保留很小时候的记忆,并且是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忘记的那种。
长大之后的智开根据自己的认知已经知道“鲁班”是谁,不就是出身鲁国的公输班嘛。
公输班是原国的子爵,还是原国最受重视的“大匠师”,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只是在匠人这个职业里地位仅次于智瑶。
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很多工具是智瑶“发明”出来,并且智瑶还“创造”了水车等等民用或是军用的器械呢。
现在,智开勐然间联想到故事里的“墨子”会是谁,略略感到懵逼的同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想要请求中枢将公输班给派过来。
“公输子?”智徐吾不傻,看到‘商丘’摆出那种姿态,知道是应该请求将公输班调过来。
智开勐点头,说道:“父王早知墨翟之能,必不反对。”
当下公输班在督造“中京”没错,出于灭掉宋国的需要,想来智瑶会同意公输班亲自赶来“商丘”的。
智徐吾略略皱眉,说道:“太子的意思是,公输子未到之时,我军不攻宋都?”
智开没有正面回答,委婉地说道:“城外宋军把控要地,不除如何攻城?”
非演绎作品的话,进行城池攻防战,还真的是需要先尽力消灭城外的敌军,要不然光是城外敌军的不断袭扰都能让攻城部队难以招架,别说还有内外夹击以及粮道上的威胁了。
智徐吾有不同意见,说道:“公输子需来,只是攻城亦需进行。”
说到底,大军的主要目标还是将城池拿下,该有的试探不做,完全去针对成为的敌军,不是会拖慢进度吗?
再则说了,越地的三万宋军以及支援宋国的楚军随时会赶来,原军哪怕不攻城,完全可以借鉴攻打“新郑”的战法。
“挖堑壕?”智开眼睛一亮。
原国灭掉郑国的一战,对待“新郑”就是采用围困的模式。
当时,原军在“新郑”之外挖了一圈又一圈的壕沟,搞得“新郑”的守军出不来,外面的诸侯联军也无法跟“新郑”守军取得联动。
智开只是有看过“新郑之战”的相关记录,不是作为亲身参与者。
智徐吾就是“新郑之战”的指挥官之一,面对这种坚城应该采取什么战法方面,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如此这般,原军就一边开始攻打“商丘”城外的宋军据点,另一边则是从远到近开始在“商丘”城外挖起了壕沟……
智瑶对赵氏代国只是关注,要说有多么在乎则是未必。
只要智氏自己不作死,赵母恤再有能力也只是滋扰北疆的疥癣之疾,很难构成国祚灭亡之危。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侧重,目前时代确实是楚国那边的威胁大一些,到后面则会变成来自内部的威胁,等待五胡乱华之后异族势力才成了最大的威胁。
以前的晋国最警惕的是哪个国家?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楚国,相反是齐国。
一切只因为齐国真的强大过,并且做过的事业无比辉煌。
到后面,楚国展现出了自己的强大,晋国最忌惮的国家变成了楚国。
楚国人用血性与牺牲证明了自己不可小觑,以至于新的时代降临,人们开始认为不管以前和现在,能够对中原国家有威胁的只会是楚国。
楚国都那么乱了,原国君臣还是那么忌惮?这个得说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警惕心造成,与实力方面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大。
好比如庞大的苏联解体了,有一个国家号称要恢复苏联的伟大,周边国家以及当世霸主不会去看那个继承人强不强,只会对他们保持最高的警惕心。
霸主国转移视线的话,只会是新的挑战者从各方各面证明了自己,要不然顶多就是倾斜一定的关注度,要说有多么重视真的未必。
赵氏代国有重新进入中原的可能性,远比异族势力更加有可能,只是原国不是大萌,双方人口相差三十三倍以上,即便原国与越国、宋国和楚国都在开战,国情民情与大萌不同之下,怎么可能让赵氏代国取而代之。
进入宋国地界的智开接收到了来自中枢的邸报,上面写着赵氏代国与义渠、白翟结盟的消息,看后惋惜地直摇头。
再说一次,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性。
恰恰在当前时代诸夏列国都看不起异族势力,赵氏代国要是跟楚国、宋国、越国或其他诸侯结盟,还会让原国这边的人觉得更有威胁,偏偏跑去跟义渠和白翟结盟,几乎断了赵氏代国在中原立足的可能性。
说白了,诸夏的人就是看不起异族,遭遇异族的入侵会更卖力抵抗,哪怕赵氏代国与他们的异族盟友真的攻进中原,或早或迟是一定会被赶走的。
智开看着满是农田的旷野,问道:“此地何名?”
目前好些地方都没有正式的名字。
所谓没有正式的名字,主要是指在地图上没标记,不是当地人没有给命名。
他们前几天攻下一座叫“横”的城邑,非常轻易就给拿下。
遭到俘虏的宋国贵族说,除了已经出征越地的宋军,宋国几乎所有能打的士兵都被调集到“商丘”那边去了。
这个就是智开所率原军一路过来几乎没有遭遇像样抵抗的原因,接下来在“商丘”爆发的交战才会是重头戏。
不顾其它疆域将全国的可战之兵全部集中到都城附近?知道智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有多么错愕吗?
如果不是十足确认的话,智瑶差点以为自己又穿越了,来到赵宋的年代。
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赵家,他们害怕自己也被相同的做法掀翻,索性将全国七成以上的军队驻扎在都城周边,甚至连出战将领都必须按照老祖宗留下的阵图布阵来着。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可比赵宋能打得多,再来也没有那么多荒唐事。
宋国将兵力全部龟缩到“商丘”周边只有一个原因,他们本来兵力就远远少于原国,从装备到战斗力也输给原军,只能那么做。
“商丘”是一国古城,以前不断遭受楚军的威胁,不止一次进行加高加厚。
也许“商丘”不像“新郑”那样布置了九道城墙,纯以城防设施来说却是一点都不输给“新郑”,并且“商丘”城外的地形要比“新郑”复杂得多了。
智徐吾就不止一次提醒智开千万不要粗心大意,一定要保持最大的警惕。
“报!我军前锋已与宋军展开激战。”
“再探。”
原军的前锋数量约在七千五百人,也就是一个“师”的规模。
既然是“激战”这个用词,说明遭遇的宋军数量起码持平,乃至于可能会有更大的规模。
智开对宋国没有半点瞧不起的心态,相反远比越国保持着更大的警惕。
原因?越军跟吴军是一样的路数,打堂皇正战在方方面面都不占优势。宋军不一样,他们可是能够跟强盛时期楚国的军队打得五五开,跟郑军打则是胜多败少,足以说明宋军的战斗力真的不弱。
原国的强大母庸置疑,不代表粗心大意就不会吃亏。
智开必须明白一件事情,要是最大的一场败仗是在自己的指挥下发生,哪怕智瑶再怎么宠爱,太子的位置肯定会出现动摇。
所以了,历朝历代不让太子统兵出战的一个原因就是赢了好处不大,输了则是有可能满盘皆输。
已经坐上了太子的宝座,先证明自己的智商没问题,随后什么都不做才是最稳,一再力图表现自己的行为其实才是最傻的。
为什么说傻?表现过程中要不要有一批班底,是不是会进而让当皇帝的老爹忌惮;如果事情办砸了的话,不止群臣会非议,自己那个皇帝老爹恐怕也要失望了。
因为明白失败代表着什么,智开初期的攻略可能奔放,该派出大量斥候盯紧宋军的事情没有忘记,随着越来越靠近“商丘”,变得越来越谨慎了。
道理就是这样的道理,偷袭的可能性已经完全不存在,稳扎稳扎变成了唯一的选项,为什么还要心急呢?
“约有四万宋军位于城外,大多以山头为据点;城内宋军约有三万,听闻可用粮秣甚多,足以支撑三年。”
“太子,‘毅丘’与‘犬丘’各有宋军,细作回报两地亦在调集物资。”
“若宋国再行动员,或将再有五万余兵力?”
有一点不用说,本来前往越国的三万宋军一定在回援路上。
并且,宋国一定会向楚国求援。
如果楚国不傻的话?他们会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哪怕不将入侵越国的十万楚军调到宋国支援,楚国国内也会派出新的部队支援宋国。
或许,只是或许,楚国会汲取越国曾经的教训,不止派出军队支援宋国,还将出兵入侵原国开辟新的战场?
因此原国在楚国最可能进犯的蛮氏给备下了两个“师”的兵力,郑地的“新郑”也驻扎了两个“师”的守军。
如果楚军没有开辟新战场当然最好,蛮氏那两个“师”也是秦地可能爆发战争的预备队,“新郑”的两个“师”则是变成威胁楚国的部队。
当前时代只有原国拥有这么充足的兵力,只不过动员出这等数量的军队,打从事实上其实对国力的消耗挺伤的。
一个月之后,智开在部队将“商丘”西面和北面的据点拔出,才带着主力来到“商丘”的郊外。
“城墙之上乃是何物?”智开说的是一些好像螺旋桨的玩意,只不过只有两片利刃。
那些玩意被安放在城墙之上,每隔五十米左右就有一部。
虽然智开叫不出那玩意的名字,只是看外观却能感觉到威胁。
原国的科技程度远超当前各个诸侯国,不要忘记早就将水车、水力锻锤投入使用。
两片由利刃组成的叶子,再加上一个能旋转的装置,一旦搅动起来,血肉之躯怎么可能顶得住啊!?
不止有两叶的守城器械,还有一些看着就是拍杆的玩意,还有谁都不会陌生的床弩。
亮出来的守城器械就那些,不知道还有多少是藏着的。
智开想起来什么事,对左右说道:“开依稀记得父王派人前来宋国寻一墨氏,听闻正是因为墨氏擅长制造守城器械。”
墨氏?就是墨子的那一家子,只不过当前墨翟还不够资格称“子”。
当前有资格称“子”的人不多,管子(管仲)、赵子(赵武)、郑子(子产)是公认达到三不朽的人物,其余日后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还没有多么高,其中包括老子与孔子。
原军抵达“商丘”城下当然不会立刻展开攻城,起码需要先在周边收集材料打造出更多的攻城器械。
非常要命的是宋国学郑国,周边的树林全被砍得只剩下木桩,大一些的石块也全部被搬空了。
初次听到宋国干了那些事情的智开被惊到了,想象应该动用多少人力,想象不出树木全被砍伐是什么光景。
等待智开亲自看到“商丘”周边的景象,感概宋国真是胆子大,明知道原国会入侵还敢出兵越国。
目下,能够想象“商丘”城内到底是堆积了多少木头,它们至不济也能拿来烧,取用打造器械更是绝对的用途。
事先,智开就已经知道宋国人将能砍的树木都砍了,沿途有派出辅兵伐木,只是不会在距离“商丘”太远的位置打造攻城器械。
毕竟,攻城器械都会显得很庞大,运输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肯定是抵达要攻打的城池附近才会进行打造。
智开巡视了一圈,发现“商丘”的四面城墙都是差不多的配套,心里有了一种很不祥的预感。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鲁班与墨子拿战争当成验证谁比较厉害的工具,双方在一场攻城战上尽显其能……”智开的记忆力挺好,只不过小时候以为故事只是故事。
父亲嘛,对待自己还小的孩子总是会讲一些有的没的故事,说过之后就会忘记自己曾经讲过什么了。
一些小孩子能够保留很小时候的记忆,并且是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忘记的那种。
长大之后的智开根据自己的认知已经知道“鲁班”是谁,不就是出身鲁国的公输班嘛。
公输班是原国的子爵,还是原国最受重视的“大匠师”,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只是在匠人这个职业里地位仅次于智瑶。
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很多工具是智瑶“发明”出来,并且智瑶还“创造”了水车等等民用或是军用的器械呢。
现在,智开勐然间联想到故事里的“墨子”会是谁,略略感到懵逼的同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想要请求中枢将公输班给派过来。
“公输子?”智徐吾不傻,看到‘商丘’摆出那种姿态,知道是应该请求将公输班调过来。
智开勐点头,说道:“父王早知墨翟之能,必不反对。”
当下公输班在督造“中京”没错,出于灭掉宋国的需要,想来智瑶会同意公输班亲自赶来“商丘”的。
智徐吾略略皱眉,说道:“太子的意思是,公输子未到之时,我军不攻宋都?”
智开没有正面回答,委婉地说道:“城外宋军把控要地,不除如何攻城?”
非演绎作品的话,进行城池攻防战,还真的是需要先尽力消灭城外的敌军,要不然光是城外敌军的不断袭扰都能让攻城部队难以招架,别说还有内外夹击以及粮道上的威胁了。
智徐吾有不同意见,说道:“公输子需来,只是攻城亦需进行。”
说到底,大军的主要目标还是将城池拿下,该有的试探不做,完全去针对成为的敌军,不是会拖慢进度吗?
再则说了,越地的三万宋军以及支援宋国的楚军随时会赶来,原军哪怕不攻城,完全可以借鉴攻打“新郑”的战法。
“挖堑壕?”智开眼睛一亮。
原国灭掉郑国的一战,对待“新郑”就是采用围困的模式。
当时,原军在“新郑”之外挖了一圈又一圈的壕沟,搞得“新郑”的守军出不来,外面的诸侯联军也无法跟“新郑”守军取得联动。
智开只是有看过“新郑之战”的相关记录,不是作为亲身参与者。
智徐吾就是“新郑之战”的指挥官之一,面对这种坚城应该采取什么战法方面,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如此这般,原军就一边开始攻打“商丘”城外的宋军据点,另一边则是从远到近开始在“商丘”城外挖起了壕沟……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