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五京格局
作者:荣誉与忠诚    更新:2022-10-30 15:48
  最快更新我在春秋做贵族最新章节!
  楚国和宋国当前是越国的盟友,他们的大军是打着保护越国的旗号进军。
  到底是侵略还是前往保护?楚军和宋军一开始绝对不会对越国攻城拔寨,摆出的就是要帮助越国抵抗原国入侵的架势。
  等待某一天越国主力在北方被原军重创或是歼灭的消息传来,之前作为越国守护者的楚军和宋军必将摇身一变,变成背信弃义者,再对越国各城邑和乡村展开占领。
  曾经的某人总是动辄感概一句“礼崩乐坏”啥啥啥的。当时只是各诸侯国不再尊重周王室,其余的很多规则还被遵守。
  先结盟,再虚情假意以保护的名义进军,随时等着转换为入侵者的角色,打从事实上就是将以前遵守的一切抛弃,才算是真正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时代。
  人在“中京”的智瑶收到楚国和宋国的情况,心里为宋国和楚国的行为暗自叫好。
  话说,智瑶怎么还有心思赞赏?不应该是到了嘴边的肉要被楚国和宋国抢去而动怒吗?
  这里面牵扯到很复杂的关系,不是三言两句能够解释得清楚。
  今天,智瑶将智开喊来,见着人的第一句话就问道:“太子可有率军灭宋把握?”
  灭宋?
  智开对灭掉自己妻子的国家没有心理抵触,先回答有把握,再迟疑声问道:“往巴地一事?”
  太子妃弥子已经有了身孕,智开按照既定计划已经在做前往巴国的准备。
  “往巴地可先缓缓。”智瑶笑着说道。
  智瑶想让智开去巴国,主要是表达原国对巴国的重视,暗地里则是让智开了解巴国的山川地理以及民情民俗,好在将来对兼并巴国和蜀国之后不至于两眼摸瞎。
  原国谋图兼并蜀国和巴国,更多的是想利用大江顺流而下的优势,用在日后灭掉楚国上面。
  比起去巴地,智开当然更加愿意率军入侵宋国,心里对智瑶一再给自己创造获得军功也是无比感激。
  曾经的晋国是一个军果主义国家,有再好的文采都不如一场战役表现出色更加能得分。
  现在的原国一样是军果主义国家,治理内政再出色,有灭国之功被重视吗?
  如果智开能够率军获得灭国之功,不说本来太子位就很稳,以后接手统治国家也必然能对军队如臂使指,更大机率断绝掉会有家族作乱的可能性。
  至于说智瑶还不到五十岁就一再给智开的未来铺路这一点?哪一名当父亲的人不是这样。
  再则说了,当前时代的王室父子,关系真不是后世王朝那般,不提智开想提前登极首先就得不到多少支持,光是以智瑶的威望就能让智开想干点什么有无数人告密了。
  智瑶是真的一点都不担心获得赵武灵王的下场,什么晋惠帝司马衷、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等等的太上皇?时代不相同,国情不一样,智瑶除非是自己愿意,要不然一点不担心自己某天被动成为太上皇。
  “三‘军’已开拔往‘陶丘’,你且与妻、嫔告别,往之统率。”智瑶说完,拍了拍智开的肩膀以示鼓励。
  智开没有故做什么儿女之姿态,转身朝门那边走了几步,想到什么时候停止脚步,重新转身问道:“父亲,何人为我之左?”
  上一次智开率军灭燕,一套班底可谓是超级豪华。
  当前,司马穰苴负责东来那边跟越军的战事,好些原国的战将也都在那边。
  智开话问出去,心里开始在列名单,思来想去觉得这一次的班底应该不差才对?
  智瑶念了一些人的名字,摆了摆手,催促道:“去罢。”
  听完名单的智开却是有些傻眼。
  那些都是什么人?成名的也就一位智徐吾,能算是老牌战将的就籍秦、高强,其余竟然都是新生代。
  尽管智开一直以来受到宠溺,无条件的溺爱则是没有,恃宠而骄什么的看不见,愣神之后再次行礼,再次转身离去了。
  所谓的新生代,一些是老牌贵族的子弟,更多是历次战争中从基层提拔上来的人。
  在原国,以百分比来算,高层当然都是老牌贵族,中下层则是立国之战与后续战争中脱颖而出的普通黎庶。
  说起来,智瑶培养了不少人,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情况,顶尖的人物没有培养出来一位,他们成了原国各个领域的骨干。
  这样其实挺好,以其出现一名风华绝伦的人物,其余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还不如担任某个位置的骨干,不甚出色却能胜任。
  能够带领一个国家起飞的一定是少数人,可是想要让国家真正维持强大却不能少了中基层,甚至可以说没有数量庞大却是默默付出的中基层,出现一两位个别优秀的人根本带不飞整个国家。
  毕竟,基础都没有打牢的话,怎么起飞呢?
  智瑶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他这一代能够做到“一天下”,顶多再把巴国、蜀国、杨越等诸越消灭,其它则是真的没有时间去做了。
  如果有比较相近的历史?可以把智瑶看作始皇帝和汉高祖的结合体,做完这一些哪怕还有多余精力,更应该重视的是内部的稳定,真不能心太大继续搞扩张。
  现如今,原国可以出动八个军团而不影响到其它事情。
  目前,智瑶确实也已经动员了八个军团,三个军团投入到对北上越军的作战,三个军团打算用来消灭宋国,剩下的两个军团用来防备楚国也是预备队。
  以一个军团三万七千五百名战斗人员来算,八个军团正好是三十万的整数。
  当然,战兵是那个数量,加上辅兵则达到五十五万左右。
  原国的总人口约千万,动用五十五万人进行战争,动员率大概是百分之十八。
  不要看百分之十八的动员率好像挺高,以春秋战国时代的特性来讲真不算什么。
  原版历史上秦国屡屡用四百五十万的总人口动员五六十万军队,没有看见秦国动员一次之后就彻底萎下去,甚至可以说那种兵力的动员率还挺频繁的。
  原国这才到哪?不是年年大举用兵,平时动员起来的兵力基本在十万以下。
  曾经的晋国年年动员十多万兵力,一样没有看到拉垮下去,反倒硬生生把号称地大物博的楚国给拖垮了。
  “太子已出‘中京’罢?”芬嬴特地过来找到智瑶。
  春秋战国时期,王后要是想参与政治的话,参与的程度可以很深。
  芬嬴算是已经很少参与政治,只有在涉及智开的时候才会关注。
  智瑶头都没抬,说道:“既是太子,怎可不为国效力。”
  讲实话,主要是没有多余的操作空间,要不然智瑶都想在智开还小的时候丢出去,放在普通人家去养,或是干脆一点让智开流浪。
  没错,学的就是秦国对继承人的教育方式,绝不让继承人在安逸的环境成长,能给予多少磨难就有多少。
  那样的教育方式下,继承人或许会恨父母,等待懂事并且接管国家,一定会变成感激。
  好多继承人不是傻,他们相反很聪明,奈何接触到的人物和事情都有限,不是太容易被人湖弄,便是因为没有历经过挫折之下,第一次遇到挫折就废了。
  秦国是那样,两汉也是,甚至翻阅史书看看历朝历代那些明君的成长轨迹,会发现绝大多数经历过磨难。
  不过,没有将春秋战国的君主算进去,诸夏历史上虽然有两百多位皇帝,明君也就那么几个。
  芬嬴坐到智瑶边上,低声说道:“此事不可使弥子知晓。”
  智瑶又不傻。
  太子妃有身孕,知道原国正在力图灭掉宋国,有个什么差池就不好了。
  “女人真是命苦。”芬嬴又说道。
  智瑶知道在内涵什么。
  想当初,智瑶没有顾忌到芬嬴的感受,说要让赵氏在晋国除名就做了。
  这种时候,男人说什么都是错的。
  智瑶总不能说,当时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没有那么干的话,芬嬴等来的会是自己的丈夫脑袋被做成酒杯,智氏一定会灭亡,族人也将无一存活,其中包括芬嬴生下的孩子吧?
  事情没有发生,讲出来有什么意思。
  再则,作为胜利者的智瑶被妻子滴咕几句又怎么了?
  芬嬴知道分寸,与智瑶闲聊了几句,没有讲更多就离开了。
  本来在处理政务的智瑶被打断节奏,发现自己无法再静下心来,索性吩咐道:“寡人巡城。”
  一句话而已,不知道多少人要忙得像是陀螺那般,并且保持着最高的警惕。
  大约两刻钟之后,智瑶已经出了宫城。
  当前的“中京”只是宫城部分被完善约百分之六十,会有这个百分比,还是因为智开举行大婚的缘故。
  知道一件事情吗?哪怕是进入帝国时代的阶段,皇帝的皇宫也不是百分百的完工率,其实是会留下一定区域荒废,有需要再临时做出规划。
  作为原国的新都城,智瑶的计划是往又大又宏伟的趋势建造,在这种理念下的“中京”城墙长度有二十二里,宽度则是十九里。
  因为“中京”够大的关系,城墙直接延伸到大河边上,为此还涉及了挖一条水渠作为护城河,再将水引到城内的设计。
  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原国初期投入的人手超过三十万奴隶,后来将普通人的徭役加进去,每年征调二十万左右的徭役,等于一年维持五十万劳动力在修建城池。
  两年过去之后,宫城的完成度有百分之六十,城墙则是已经修建完毕,给予普通人的居住区和其它用途区域的完成度应该只有百分之十六左右。
  能够有那么快的进度,主要是投入的工具足够多,再来是真的好用和便利。
  这么说吧,仅是吊轮的使用,本来要动用庞大人力才能吊上高度的东西,两三个人合作就能完成。
  投入使用的工具可不止是滑轮,甚至铺设了木头轨道用于运输,其它可以节省人力的工具更是多不胜数。
  根据公输班的估计,再有两年就能让“中京”该完工的全部完工。
  可能是进度太快的关系,公输班给智瑶说了一个建议,认为可以在北城门之外修建一个大型渡口,便于货物的往来。
  不出现干旱的话,除开极个别险峻的河段,大河确实能够用来河运,不利用起来还真是可惜了。
  只不过,利用大河进行运输有时限性,每年至少有两个月是结冰的状态,不像大江只要进行疏通就能不限季节使用。
  智瑶当初本想将新都城命名为“长安”的,后来改为“中京”是有新的情况。
  都城选择在卫地,以当前原国的战略需要很合适,在“一天下”之后还是位处国家的中心位置。
  以交通便利来说,“中京”作为都城更加合适,要说有什么隐患,一来是在大河边上,再则就是一马平川导致无险可守了。
  按照智瑶的设想,原国在不同的时间段会出现新的敌人,一座“中京”只是开始,未来智瑶会在秦地再起一座大城,不会用“长安”这个名字,将采用“西京”进行命名。
  有了“中京”和“西京”,再来一座“东京”和“南京”就很合适。
  “东京”会选在燕国的都城。
  “南京”则是选在楚国的都城。
  初期这些用“京”命名的城池一定是军事重镇,用以稳固对当地的统治,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成功融合了当地人,城池则会变成大都市。
  这个设想智瑶跟智开谈过,一致认为或许会消耗很多人力物力,然而对国家的用处却是极大,说什么都应该将计划贯彻实施下去。
  耗费再大的人力物力,能跟形成稳固统治相比吗?显然是不能的。
  至于原国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城池会不会被夺取?真的恶劣到那种地步,或许还能依靠其它“京”级别的城池苟延残喘图谋再起,不然就是基本盘都已经烂透了,要么是彻底救不回来,怎么都能当作原国曾经存在的痕迹。
  “过年,我就五十岁了?”智瑶站在北边的城墙之上,吹着风眺望远方,感觉时间真是过得好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