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明联大典(一)
作者:煌煌华夏 更新:2021-12-20 09:52
“奴婢郑和,觐见面圣。”
乾清宫外这一声唱,实是在殿宇中回荡了许久。
在这等待的期间,郑和的脑袋一直垂着,安静的注视着地面上那一尘不染的砖石。
这里应该是,许久没有来过太多的臣子觐见了。
直到一双简单的布靴进入到郑和的眼帘才把后者惊醒,猛抬首。
熟悉的面容,比起自己离开前印象中的要年轻精神了不少。
怀里还抱着个咿咿呀呀的婴孩。
“奴婢郑和,叩见吾皇圣躬金安。”
郑和很是激动的打算叩首,却一头砸在了朱允炆的出来垫了一下的脚面上。
“起来,快起来。”
这一下,郑和顿觉鼻酸,啪嗒就掉出了泪:“奴婢怎敢,没伤着皇爷吧。”
“至于吗,碰一下还能把朕脚指头给砸下来不成?”
“就是,三载未归,三保你怎得还这么客气生分了。”一旁的双喜手里拿捏着小拨浪鼓和一个小小的暖瓶,看里面荡漾的液体,似乎是奶水。
“郑和这怕不是见了双喜你跟朕这幅样子,还当是见了两个小厮呢,一身上下属实是埋汰的很。”
爽朗的大笑声中,朱允炆伸出一只手拉了郑和一把,后者更不敢再墨迹,麻溜的站起了身,跟在朱允炆的身后,缓缓走进乾清宫。
这里跟三年前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就是可能因为没有太多的朝臣往这里跑的缘故,显得冷清了些许,原先四处可见的锦衣卫、宫娥宦官什么的也都少了许多。
占地数万尺之巨的乾清宫,人气不足却杂乱的很。
整个皇帝居卧的正殿,四处摆放的全是各式各样小而零碎的物件,很像是婴孩的玩具。
积木、绘画、拼图、小沙盘、独轮木马。
如果不是殿外悬着的匾额上书了乾清宫三个字,郑和还以为自己来的地方是儿童乐园呢。
“皇爷,您这怀里的是?”
皇帝才四十岁,春秋鼎盛,谁也说不准怀里抱着的是儿子还是孙子。
“哦,这是文奎的小儿子,叫遵鋚。”
朱允炆呵呵笑着,带着郑和从正殿穿过偏廊,直抵睡觉就寝的暖阁。
进了暖阁里面环境便干净整洁了许多,虽然装饰都很简单,这也是朱允炆一贯的作风。
将孩子放进一个摇篮车里,旁边便有宫娥慢推轻晃,等不多时,小遵鋚应也是玩了一天累了,呼呼大睡。
“送皇后那去吧。”
等把这小祖宗送走,朱允炆才算是收回目光,冲着郑和温和一笑。
“朕现在跟皇后天天就剩下忙着带孙子了,你看朕这一身被弄的,是有些不太雅观。”
自嘲的笑了几句,朱允炆便举起小茶瓯冲着郑和:“回来就好,这些年委实是辛苦你了。”
随意的一句关切,郑和就觉得自己总控制不住这心中的情绪,啪嗒嗒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让朱允炆和双喜一阵啼笑皆非。
“这咋出去三年患了泪眼疾不成,咋动不动就哭。”
“奴婢失态了。”郑和擦擦眼眶,咧嘴笑笑:“就是看到皇爷您现在这精神头比之前好的多,奴婢是喜极而泣。”
“能不好嘛,肩膀上的千钧重担都卸下来了,就整天锻炼身体,跟着项彧那个老家伙练什么养身技,剩下的时间带带孙子,在这宫里宫外的骑骑车、踢踢球。”
说着聊着,朱允炆还煞有其事的挽开袖子,向郑和炫耀了一下自己健壮一圈有余的臂弯。
“看到没,郑和你还别不信,朕现在赤手空拳,三五个锦衣卫都不一定进的了身。”
朱允炆这做派,让郑和不由自主的看向双喜,一脸苦笑。
皇帝这是受什么刺激了不成?
双喜给了一个放心的眼神。
“皇爷说的极是,要不是这宫里施展不开,莫说三五个了,便是一个百户,都进不得。”
“你说的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朕蹬自行车逃遁的时候。”
主仆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郑和本以为自己回来皇帝会先说及此行的一些见闻和带回来的特产、作物,万没想到皇帝一句都没有提,只是在聊些家常寒暄。
“劳顿了两三年,先好好歇几天。”
晚上尚膳局给送了饭,朱允炆也没有招呼任何人,就带着双喜和郑和,三人一起在暖阁里用的膳。
吃饭的时候,朱允炆也没有去过问郑和出海的事。
在朱允炆这里,郑和远比那些所谓的高产作物更值得他去关心。
“哦对了,你是云南人,朕听闻云南那边丽江的风景不错,朕已经让御前司拟好了诏,封你为丽江侯,将来若是老了嫌宫里冷清,朕就送你回云南老家,你给朕做向导。”
说着话,朱允炆放下碗筷,轻轻拍了拍郑和的小臂:“朕登基以来的这近二十年,你也在海上漂了十几年,三保你现在也上岁数了,当年从四叔府里进宫的时候,那是多么一个英姿神俊啊。
大海这个地方,凶波恶浪的,别颠沛流离了,安心下来,好好颐养些年。”
郑和僵住了,想起身,却被朱允炆摁着肩膀。
便转头看向朱允炆,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除了哭。
不停的哭。
这世上总有一种人,值得身边手下的追随者为其心甘情愿的卖命。
一顿饭吃的很快,结束之后郑和便被引着离开,小小的暖阁内,便又只剩下朱允炆和双喜两个人了。
从头至尾都没有任何人去提及除了私事以外的任何事。
“三保自幼跟着四叔长大,朕杀了高燧,罢了四叔,三保心里一定是极难过的。他为咱们大明付出了那么多,朕替大明给他说句不是,不应该吗。”
双喜默默的站在朱允炆的背后,两人都面向着郑和离开的方向。
别看许不忌现在在内阁蹦跶的欢,这个国家的一切还是朱允炆在不停的操着心。
许不忌一心定死了要搞依法治国,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体系,官僚阶级的特性哪里是十几年换了新天就可以全部更正过来得。
还不是要朱允炆这个皇帝在身背后不停的找补。
“三保回京的消息,十天之前泉州就通报到了通政司,但是被许阁老他压下来了。”
双喜默默的念叨了一句:“天下的人都知道三保跟陛下您的亲近,内阁却以一句章程规矩就给拒了,眼下内阁气焰太盛,要不要奴婢露个面,压一压。”
“这有什么急的。”
朱允炆抬手,这一刻的他,再不像一个慈祥和蔼,含饴弄孙的中年男人。
“他忙他的,咱们忙咱们的便是。跟科学院那边说一声,朕过几日过去,带着郑和一道。”
夜幕深沉,让世人难以窥见天颜。
乾清宫外这一声唱,实是在殿宇中回荡了许久。
在这等待的期间,郑和的脑袋一直垂着,安静的注视着地面上那一尘不染的砖石。
这里应该是,许久没有来过太多的臣子觐见了。
直到一双简单的布靴进入到郑和的眼帘才把后者惊醒,猛抬首。
熟悉的面容,比起自己离开前印象中的要年轻精神了不少。
怀里还抱着个咿咿呀呀的婴孩。
“奴婢郑和,叩见吾皇圣躬金安。”
郑和很是激动的打算叩首,却一头砸在了朱允炆的出来垫了一下的脚面上。
“起来,快起来。”
这一下,郑和顿觉鼻酸,啪嗒就掉出了泪:“奴婢怎敢,没伤着皇爷吧。”
“至于吗,碰一下还能把朕脚指头给砸下来不成?”
“就是,三载未归,三保你怎得还这么客气生分了。”一旁的双喜手里拿捏着小拨浪鼓和一个小小的暖瓶,看里面荡漾的液体,似乎是奶水。
“郑和这怕不是见了双喜你跟朕这幅样子,还当是见了两个小厮呢,一身上下属实是埋汰的很。”
爽朗的大笑声中,朱允炆伸出一只手拉了郑和一把,后者更不敢再墨迹,麻溜的站起了身,跟在朱允炆的身后,缓缓走进乾清宫。
这里跟三年前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就是可能因为没有太多的朝臣往这里跑的缘故,显得冷清了些许,原先四处可见的锦衣卫、宫娥宦官什么的也都少了许多。
占地数万尺之巨的乾清宫,人气不足却杂乱的很。
整个皇帝居卧的正殿,四处摆放的全是各式各样小而零碎的物件,很像是婴孩的玩具。
积木、绘画、拼图、小沙盘、独轮木马。
如果不是殿外悬着的匾额上书了乾清宫三个字,郑和还以为自己来的地方是儿童乐园呢。
“皇爷,您这怀里的是?”
皇帝才四十岁,春秋鼎盛,谁也说不准怀里抱着的是儿子还是孙子。
“哦,这是文奎的小儿子,叫遵鋚。”
朱允炆呵呵笑着,带着郑和从正殿穿过偏廊,直抵睡觉就寝的暖阁。
进了暖阁里面环境便干净整洁了许多,虽然装饰都很简单,这也是朱允炆一贯的作风。
将孩子放进一个摇篮车里,旁边便有宫娥慢推轻晃,等不多时,小遵鋚应也是玩了一天累了,呼呼大睡。
“送皇后那去吧。”
等把这小祖宗送走,朱允炆才算是收回目光,冲着郑和温和一笑。
“朕现在跟皇后天天就剩下忙着带孙子了,你看朕这一身被弄的,是有些不太雅观。”
自嘲的笑了几句,朱允炆便举起小茶瓯冲着郑和:“回来就好,这些年委实是辛苦你了。”
随意的一句关切,郑和就觉得自己总控制不住这心中的情绪,啪嗒嗒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让朱允炆和双喜一阵啼笑皆非。
“这咋出去三年患了泪眼疾不成,咋动不动就哭。”
“奴婢失态了。”郑和擦擦眼眶,咧嘴笑笑:“就是看到皇爷您现在这精神头比之前好的多,奴婢是喜极而泣。”
“能不好嘛,肩膀上的千钧重担都卸下来了,就整天锻炼身体,跟着项彧那个老家伙练什么养身技,剩下的时间带带孙子,在这宫里宫外的骑骑车、踢踢球。”
说着聊着,朱允炆还煞有其事的挽开袖子,向郑和炫耀了一下自己健壮一圈有余的臂弯。
“看到没,郑和你还别不信,朕现在赤手空拳,三五个锦衣卫都不一定进的了身。”
朱允炆这做派,让郑和不由自主的看向双喜,一脸苦笑。
皇帝这是受什么刺激了不成?
双喜给了一个放心的眼神。
“皇爷说的极是,要不是这宫里施展不开,莫说三五个了,便是一个百户,都进不得。”
“你说的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朕蹬自行车逃遁的时候。”
主仆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郑和本以为自己回来皇帝会先说及此行的一些见闻和带回来的特产、作物,万没想到皇帝一句都没有提,只是在聊些家常寒暄。
“劳顿了两三年,先好好歇几天。”
晚上尚膳局给送了饭,朱允炆也没有招呼任何人,就带着双喜和郑和,三人一起在暖阁里用的膳。
吃饭的时候,朱允炆也没有去过问郑和出海的事。
在朱允炆这里,郑和远比那些所谓的高产作物更值得他去关心。
“哦对了,你是云南人,朕听闻云南那边丽江的风景不错,朕已经让御前司拟好了诏,封你为丽江侯,将来若是老了嫌宫里冷清,朕就送你回云南老家,你给朕做向导。”
说着话,朱允炆放下碗筷,轻轻拍了拍郑和的小臂:“朕登基以来的这近二十年,你也在海上漂了十几年,三保你现在也上岁数了,当年从四叔府里进宫的时候,那是多么一个英姿神俊啊。
大海这个地方,凶波恶浪的,别颠沛流离了,安心下来,好好颐养些年。”
郑和僵住了,想起身,却被朱允炆摁着肩膀。
便转头看向朱允炆,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除了哭。
不停的哭。
这世上总有一种人,值得身边手下的追随者为其心甘情愿的卖命。
一顿饭吃的很快,结束之后郑和便被引着离开,小小的暖阁内,便又只剩下朱允炆和双喜两个人了。
从头至尾都没有任何人去提及除了私事以外的任何事。
“三保自幼跟着四叔长大,朕杀了高燧,罢了四叔,三保心里一定是极难过的。他为咱们大明付出了那么多,朕替大明给他说句不是,不应该吗。”
双喜默默的站在朱允炆的背后,两人都面向着郑和离开的方向。
别看许不忌现在在内阁蹦跶的欢,这个国家的一切还是朱允炆在不停的操着心。
许不忌一心定死了要搞依法治国,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体系,官僚阶级的特性哪里是十几年换了新天就可以全部更正过来得。
还不是要朱允炆这个皇帝在身背后不停的找补。
“三保回京的消息,十天之前泉州就通报到了通政司,但是被许阁老他压下来了。”
双喜默默的念叨了一句:“天下的人都知道三保跟陛下您的亲近,内阁却以一句章程规矩就给拒了,眼下内阁气焰太盛,要不要奴婢露个面,压一压。”
“这有什么急的。”
朱允炆抬手,这一刻的他,再不像一个慈祥和蔼,含饴弄孙的中年男人。
“他忙他的,咱们忙咱们的便是。跟科学院那边说一声,朕过几日过去,带着郑和一道。”
夜幕深沉,让世人难以窥见天颜。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